中国第三批航天员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三批预备航天员,由18名成员(含1名女性)组成,包括7名航天驾驶员、7名航天飞行工程师和4名载荷专家。拥有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三个类别,主要负责直接操纵管理航天器、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的在轨操作等方面的任务。
2018年5月,中国正式启动了第三批预备航天员的选拔工作。2020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结束。2022年6月16日,中国第三批10名航天员赴
巴丹吉林沙漠开展野外生存训练。2023年5月29日,中国第三批航天员成功完成了既定的各项训练内容,并通过了飞行资格评定。次年4月24日,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宣布: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载人飞行任务由航天员
叶光富、李聪和
李广苏共同执行,其中李聪、李广苏为第三批航天员。2024年10月,经
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执行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由
蔡旭哲、
宋令东、王浩泽3名航天员组成,其中
宋令东、
王浩泽为第三批航天员。
发展历程
2018年5月,中国正式启动了第三批预备航天员的选拔工作。这一选拔过程涵盖了初选、复选和定选三个阶段。从大约2500名候选者中,选拔出了18名预备航天员。这些被选中的航天员随后会接受了系统的专业训练,以确保他们具备执行空间站运营阶段各项飞行任务的能力。
2020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结束,共有18名预备航天员(含1名女性)最终入选,包括7名航天驾驶员、7名航天飞行工程师和4名载荷专家。
2021年3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已完成对第三批航天员的选拔工作,第三批共18名航天员已经报到,并准备投入训练。第三批航天员主要将服务于空间站运营的飞行任务,他们中既有空军飞行员,也有来自科研院所的航天飞行工程师,还有来自科研单位的载荷专家。6月17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
陈善广在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直播中表示:中国第三批航天员已经选拔完成,其中也有女性航天员。
2022年6月16日,中国第三批10名航天员赴
巴丹吉林沙漠开展野外生存训练。他们身穿舱内航天服,以3人乘组形式,在48小时内模拟返回舱着陆后到被搜救的全过程,例如:发射信号弹、放烟雾弹、航天员荒野求生用放大镜取火等。11月28日,在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季启明表示:第三批航天员已完成全部基础科目的训练和大部分专业技术科目的训练,部分第三批航天员已开始后续任务的针对性训练。他们将陆续加入空间站任务飞行乘组,并逐渐成为主力军。
2023年5月29日,在经历两年多的艰苦努力和专注训练后,中国第三批航天员成功完成了既定的各项训练内容,并通过了飞行资格评定。他们均已完全具备执行各种飞行任务的专业能力和条件。2024年4月24日,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对外宣布,经过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的慎重考虑和决策,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载人飞行任务将由航天员
叶光富、李聪和
李广苏共同执行。在这三名航天员中,李聪和李广苏属于中国第三批选拔出的航天员。
2024年10月,经
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执行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由
蔡旭哲、
宋令东、王浩泽3名航天员组成,蔡旭哲担任指令长,其中
宋令东、
王浩泽为第三批航天员。
主要任务
第三批航天员接受的训练,涵盖了8大类近百项、共计400余个科目。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和坚持,他们已圆满完成了所有基础科目以及大部分专业技术科目的训练内容。根据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后续任务的规划,部分第三批航天员已经开始为特定任务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准备。预计在不远的未来,这些航天员将陆续加入空间站任务的飞行乘组,并逐步在空间站运营中扮演起核心角色,成为主力军。为满足中国空间站工程任务需要,第三批预备航天员在航天驾驶员基础上,增加了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两个类别。航天驾驶员和航天飞行工程师主要负责直接操纵、管理航天器,以及开展相关技术试验。载荷专家主要负责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的在轨操作。航天驾驶员在空军现役飞行员中选拔,航天飞行工程师在从事航空航天工程及相关领域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中选拔,载荷专家在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科学研究及应用领域的科研人员中选拔。
成员介绍
数据截至2024年11月1日,参考资料:
出舱统计
以上数据截至2024年11月1日
在轨时长
数据截至2024年11月1日
参与任务
神舟十六号
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在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着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准时点火升空。经过大约10分钟的飞行,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的状态表现良好,标志着这次发射任务取得了圆满的成功。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由指令长
景海鹏、航天飞行工程师
朱杨柱、载荷专家
桂海潮3名航天员组成。是中国第三批航天员首次执行飞行任务,也是中国航天员队伍“新成员”——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的“首秀”。
2023年9月21日下午,在中国空间站上,“
天宫课堂”第四课正式开课。本次课程由神舟十六号航天员
景海鹏、
朱杨柱、
桂海潮担任主讲,他们作为新晋的“太空教师”,为广大青少年呈现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太空科普课,让青少年们对太空探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11月28日下午,神舟十六号乘组返回地面前手持高清相机通过飞船绕飞拍摄的空间站组合体全景照片在由香港特区政府组织的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与媒体见面会上首次发布。
2023年10月31日8时11分,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返回舱安全着陆,标志着由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三种专业航天员组成的“博士乘组”圆满完成了任务,顺利返回地球。
神舟十七号
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在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携带着
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顺利点火发射。经过大约10分钟,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发射任务取得了全面成功。此次飞行任务由航天员
汤洪波、
唐胜杰、
江新林三人共同承担。
3名航天员在轨飞行187天,期间进行了2次出舱活动,配合完成空间站多次货物出舱任务,先后开展了舱内外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等各项工作,首次完成在轨航天器舱外设施维修任务,为空间站长期稳定在轨运行积累了宝贵的数据和经验;同时,还在地面科研人员密切配合下,完成了涉及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命科学、航天医学、航天技术等领域的大量空间科学实(试)验。2024年4月30日17时46分,
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返回舱安全抵达东风着陆场,着陆在预定地点。现场医监医保人员迅速进行了身体检查,并确认航天员
汤洪波、
唐胜杰、
江新林的身体状态良好,无任何异常。标志着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完成。
神舟十八号
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点火,成功将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送入太空。大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火箭顺利分离,并按照预定轨道稳定运行。此次任务中的“太空出差三人组”——航天员
叶光富、李聪、
李广苏均展现出良好的状态,发射任务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神舟十八号将携带实验装置和相关样品进入太空,开启中国首次在轨水生生态研究项目。该项目以
斑马鱼和
金鱼藻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在在轨道上建立一个稳定自循环的水生生态系统。通过这一创新性的实验,中国将实现在太空环境中培养
脊椎动物的突破,为未来的太空生物科技探索提供新的方向。还将在现有空间站的空间碎片防护措施基础上进行增强。通过航天员的出舱活动,将对舱外的管路、电缆以及
关键设备进行加装碎片防护装置,以提升其防护能力。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舱外巡检,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从而进一步确保空间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2024年5月28日,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航天员团队——
叶光富、李聪、
李广苏三人紧密配合,顺利完成了他们的首次出舱活动。这次出舱活动历时约8.5小时,不仅任务圆满成功,而且创造了新的纪录,成为中国航天员单次出舱活动时间最长的一次。
神舟十九号
2024年10月,经
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执行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由
蔡旭哲、
宋令东、王浩泽3名航天员组成,蔡旭哲担任指令长,其中
宋令东、
王浩泽为第三批航天员。10月30日4时27分,搭载神舟十九号
载人飞船的
长征二号系列运载火箭F遥十九
运载火箭在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
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4次载人飞行任务,是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33次发射任务,也是
长征系列
运载火箭的第543次飞行。当日11时,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和空间站顺利完成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全程共约6.5小时。随后,神舟十九号3名航天员进驻
中国空间站,与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3名航天员顺利会师。完成了中国航天史上第5次“太空会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