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韶铁路
柳州经贺州至韶关铁路
柳韶铁路,又称韶贺柳铁路,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的一条规划研究铁路,也是广东省干线铁路“十二五”建设规划图中的新建及开展前期工作铁路。该铁路连接广东北部和广西中部,是联系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地区和中国西南地区的一条重要通道。2016年7月20日,柳韶铁路被列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30)。
历史沿革
柳州市贺州市至韶关铁路(简称“柳韶铁路”)建设项目由来已久。1970年广西编制的“四五”发展规划曾将柳韶铁路建设项目列入其中,由于各种原因,该项目一直无法立项建设。多年以来,桂粤两地政府对柳韶铁路规划建设给予了高度关注,一直在积极努力,推动项目尽早开工建设。
2009年5月和12月,铁道部分别与广东省政府和广西区政府签署《关于进一步加快广东铁路发展会议纪要》和《进一步加快推进广西铁路建设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提出“做好赣韶铁路延伸至贺州市铁路规划研究,争取补充列入‘十一五’或‘十二五’铁路发展规划”,“适时开展柳州-贺州-韶关铁路项目规划研究,力争纳入铁路‘十二五’规划”。2010年8月,铁道部与广东省政府再次签署《关于又快又好推进广东铁路建设的会议纪要》,进一步明确“双方同意争取将柳韶铁路列入全国铁路‘十二五’规划”。为落实部省(自治区)会议纪要精神,柳州市、贺州、清远市韶关市四市政府开展了大量的项目前期工作。2010年4月,柳州、贺州、清远、韶关四市共同委托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编制《柳州经贺州至韶关铁路项目规划研究》,召开有关方案研讨会,并于当年10月,在广东韶关市召开了项目规划专家评审会。2012年初,广西区铁路建设办公室再次委托中铁二院编制了《新建铁路柳州至贺州至韶关线路规划研究》,并于当年4月在南宁市召开了专家评审会,力争该项目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2012年,民盟韶关市委组成韶柳铁路建设研究课题组,深入到广东省乐昌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始兴县南雄市翁源县新丰县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柳州市等地开展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同年10月,韶关市委书记郑振涛对中国民主同盟的调研报告作出批示:“此件调研报告内容十分重要。请市发改局认真研究,争取项目早日立项。”韶关市铁路建设协调办公室随即召开了工作会议,就铁路建设规划和站场综合枢纽规划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柳韶铁路是我国东西部联系辅助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西以及云贵高原地区通往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赣州市地区的重要通道。根据线路规划,柳韶铁路西起广西柳州市,经贺州市接广东清远市至韶关市,跨越桂粤两省(自治区)7市、15个县。线路全长约520公里,其中,广西段306公里,广东段214公里。全线设站36个。建设总投资约225亿元。
韶铁路的建设,将强化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沿海的交流,促进西部大开发,承接产业转移,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发展,是促进铁路沿线经济腾飞的一条致富线。柳韶铁路项目已经初步列入国家综合交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广西铁路发展“十二五”规划(前期准备研究项目)。但是由于受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金融信贷政策影响,我国铁路建设发展方针发生重大变化,整体节奏明显放缓,再加上该项目面临拆迁征地难、地方融资难及线路走向尚未确定等问题和困难,对项目的前期工作影响很大,致使该铁路未能纳入国家铁路建设“十二五”规划。2016年7月20日,业经国务院批准,发展改革委印发《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规划中提出:为打造珠三角~西南通道,利用京广、沪昆、渝黔、广茂、黎湛铁路等,建设柳州市梧州市广州市韶关市贺州市~柳州~百色铁路,实施渝怀、黔桂、南昆铁路扩能,构建珠三角至中国西南地区通道。柳韶铁路正式列入规划建设阶段。
规划线路
柳韶铁路全线设站36个,正线全长520.4公里。设计标准:国铁I级,双线电气化铁路,速度目标值160Km/h,预留200Km/h提速条件。是一条客货兼顾的铁路干线。柳韶铁路起于湘桂线柳州市的鹿寨县鹿寨站;途经桂林市的荔浦市、平乐县、恭城县;贺州市的钟山县、八步区;清远市的连山县、连南县、连州市、阳山县;韶关市的乳源县、武江区,终于京广线的曲江区马坝站。利用既有线柳州站、鹿寨站、贺州站、马坝站和韶关东站。线路方案柳州市——鹿寨——荔浦——平乐——恭城(南部边缘掠过,争取设站中)——钟山——贺州市——连山——连南——连州——阳山——乳源——韶关。
相关文件
根据国家铁道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广东铁路发展会议纪要》,做好赣韶铁路延伸至广西贺州铁路规划研究,争取补充列入“十一五”或纳入“十二五”铁路发展规划的会议要求,建议国家将柳韶铁路列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并开展项目前期工作。
建设意义
柳韶铁路向西延伸至百色市,抵达云南昆明、瑞丽市;向东接赣韶铁路、赣龙铁路龙厦铁路延伸至厦门市福州市,可以形成沪昆与南部沿海通道间一条东西部联系的辅助通道,有利于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沿海的交流。是促进西部大开发、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发展、促进沿线经济腾飞的一条致富线。同时也可增强区域通道的机动灵活性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规划线路
相关文件
建设意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