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秦汉(1925年4月20日—2014年10月14日),男,
汉族,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人,桥梁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铁路大桥勘测设计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方秦汉长期从事特大跨度桥梁的钢梁设计和科研工作,历任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特级专家,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等职。参与设计和研究的桥梁多达数十座,尤以
钢梁桥见长。在武汉、南京、九江及
芜湖长江大桥钢梁设计和科研中,开发应用了新钢材,大跨度厚板栓焊梁、结合桁梁等新结构及移动式双层吊索、双合龙法等新工艺,为
国铁集团桥梁实现“高强、轻型、整体、大跨度新结构”技术政策的实现作出了重大贡献。2014年10月14日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90岁。
1925年4月20日,方秦汉出生于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路头方村,幼时身体弱,父亲原打算让他去学店员,但念书的大哥不同意,坚持要让小弟念书,于是,方秦汉得到了念书的机会。方秦汉生活在一个较为殷实的橘农家庭。1939年7月,方秦汉毕业于黄岩县县立第一中心小学。1946年2月,方秦汉毕业于黄岩县县立高中。这年7月,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
上海市联合招生,他与同学一道来到上海,先后参加了5所大学的考试,最终选择了
清华大学。1946年秋,方秦汉来到清华大学,攻读土木工程结构专业。1946年9月至1950年8月,清华大学
土木系学士。1950年1月至1953年1月,铁道部设计局
武汉长江大桥设计组。1953年1月至1957年1月,铁道部设计局大桥设计事务所技术员。1957年1月至1958年1月,铁道部专业设计员大桥设计处。1958年1月至1986年1月,铁道部大桥工程局勘测设计处副总工程师。1986年1月至2001年1月,铁道部大桥工程局勘测设计处
高级工程师。1997年12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
建筑工程学部(桥梁工程)。2001年1月至2003年1月,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2001年1月,方秦汉任中国铁道百科全书编委会委员。2003年1月至2014年10月,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2004年1月,任《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桥梁建设》《
中国铁道科学》《
钢结构》月刊 编委会委员、副主任委员、顾问。他还当选为
湖北省劳动模范、武汉市第六届人大代表。2014年10月14日21时06分,因病医治无效,于在武汉逝世,享年90岁。
方秦汉参与铁道部铁路桥涵规范(1959年版钢结构部分)的讨论和修订,是1975年版铁路工程技术规范第二篇桥涵(钢结构部分)主要编写者;80年代参加铁道部结构可靠度设计规范的编制,为编委会成员和主要起草者;90年代主编了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为主要起草者。1958年—2004年,方秦汉主持
南京长江大桥、
九江长江大桥、
芜湖长江大桥等国家重点大桥钢梁设计;根据铁道部
铁路桥梁发展规划,结合工程实际,开发、创新、推广多种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实现了铁路
钢构桥的可持续发展及实现铁路桥梁《高强、大跨、轻型、整体》的技术政策。方秦汉主持的新钢种实用研究,实现了桥梁用钢强度由武汉桥的40kg级及南京桥的50kg级发展到九江桥的60kg级,实现桥梁用钢“高强”目标,并使中国国产桥梁钢达到系列化。使无支架架设钢梁的跨度,由武汉桥的112米、南京桥的144米、九江桥的216米,发展到芜湖桥的312米。
方秦汉先后主持南京、九江、
芜湖市等
长江大桥的钢梁设计和科研、推广、研发,其设计建成的桥梁均达同期国际先进水平,为实现
铁路桥梁的“高强、大跨、轻型、整体”的发展目标做出杰出贡献。方秦汉为实现铁路桥梁的“高强、大跨、轻型、整体”的发展目标做出杰出贡献。(长江日报评)
一生与桥共沧桑,桥桥手塑锁大江。千慧入桥成钢霸,万情融桥写华章。秦桥拱,汉桥昂,今桥等闲万丈长。方将我魂化桥魂,心桥如虹飞巨梁。(原《
科技日报》社总编辑
张飙评)
方秦汉,
中原地区现代钢桥的奠基人、开创者,桥梁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方秦汉的一生与桥紧紧联系在一起,他(方秦汉)自己,就是
中国桥史上承前启后的一座桥。(
新华网评)
方秦汉院士是信念坚定的爱国者、功勋卓著的科学家、德高望重的前辈、热爱生活的楷模。他忠于祖国,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政治上、思想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方秦汉)热爱事业,长期致力于中国桥梁建设事业,是中国现代钢结构桥梁工程技术的开拓者和集大成者。他(方秦汉)品德高尚,在六十多年的桥梁建设实践中养成了严谨的工作作风、简朴的生活作风和踏实的学风,是令人敬仰的人格典范。(中国工程院评)
方院士(方秦汉)是我见过最认真的人,没有之一。(方秦汉培养的博士研究生
詹昊评)方秦汉用一生践行了毛泽东所言的“做一个纯粹的人”。(
湖北日报评)
方秦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以及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为
中原地区工程科技界树立了榜样,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院长、钢铁冶金专家徐匡迪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