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易,字明叔。宋
无为市人。
嘉祐六年(1061)
进士,
程颐的门生,
北宋的党争中属于“
元祐党人”中的“洛党”。贾易7岁丧父,其母彭氏以纺绩供其上学,有时与以零用钱,贾易不忍用,积得百钱,仍以还母。该事入选“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第三册,第四十课。
贾易,字明叔。宋无为县人。7岁丧父,其母彭氏以纺绩供其上学,师事程伊川。嘉六年(1061)进士,派至
常州市任司法
参军。元祐初,为
太常丞兵部员外郎,徙官左司谏,嗣后,外调
怀州千
御史,历任提点江东刑狱、
殿中侍御史、提点淮东刑狱,升任侍御史。
宋徽宗立,先后任太常少卿、右
谏议大夫,改任
刑部侍郎,历工部、吏部;以宝文阁待制,出任
邓州市州官。72岁卒,谥文肃。
贾易,字明叔,
无为市人。七岁而孤。母彭,以纺绩自给,日与易十钱,使从学。易不忍使一钱,每浃旬,辄复归之。年逾冠,中
进士甲科,调常州司法参军。自以儒者不闲法令,岁议狱,唯求合于人情,曰:“人情所在,法亦在焉。”讫去,郡中称平。
元祐初,为
太常丞、兵部员外郎,迁左司谏。论
吕陶不争张舜民事,与陶交攻,遂劾陶党附
苏轼兄弟,并及
文彦博、
范纯仁。宣仁后怒其讦,欲之,
吕公著救之力,出知怀州。
御史言其谢表文过,徙广
德军。元祐二年,提点江东刑狱,召拜
殿中侍御史。遂疏彦博
至和建储之议为不然,宣仁后命付史馆,彦博不自安,竟解平章重事而去。
苏辙为中丞,易引前嫌求避,改
度支员外郎,
孙升以为左迁。又改
国子司业,不拜,提点淮东刑狱。复入,为
侍御史。上书言:
天下大势可畏者五:一曰上下相蒙,而毁誉不得其真。故人主聪明壅蔽,下情不得上达;邪正无别,而君子之道日消,小人之党日进。二曰政事苟且,而官人不任其责。故治道不成,万事废,恶吏市奸而自得,良民受弊而无告;愁叹不平之气,充溢
宇宙,以干阴阳之和。三曰经费不充,而生财不得其道。故公私困弊,无及时预备之计,衣食之源日蹙;无事之时尚犹有患,不幸仓卒多事,则狼狈穷迫而祸败至矣。四曰人材废阙,而教养不以其方。故士君子无可用之实,而愚不肖充于朝;污合苟容之俗滋长,背上欺君之风益扇,士气浸弱,将谁与立太平之基。五曰刑赏失中,而人心不知所向。故以非为是,以黑为白,更相欺惑,以罔其上;爵之以高禄而不加劝,僇之以显罚而不加惧,徼利苟免之奸,冒货犯义之俗,将何所不有。
今二圣焦劳念治,而天下之势乃如此,任事者不可以不忧。是犹寝于积薪之上,火未及然,而自以为安,可不畏乎?然则欲知毁誉真伪之情,则莫若明目达聪,使下无壅蔽之患。欲官人皆任其责,则莫若询事考言,循名责实。欲生财不逆其道,则莫若敦本业而抑末作,崇俭约而戒奢。欲教养必以其方,则莫若广详延之路,厉廉耻之节,使公卿大臣各举所知,召对延问,以观其能否,善者用之,不善者罢之。欲人心皆知所向,则莫若赏以劝善,刑以惩恶,不以亲疏贵贱为之轻重。则民志一定,而放僻邪侈不为矣。其言虽颇切直,然皆老生常谈,志于抵厄时事,无他奇画。
苏轼守杭,诉浙西灾潦甚苦。易率其僚
杨畏、安鼎论轼姑息邀誉,眩惑朝听,乞加考实。诏下,给事中
范祖禹封还之,以谓正宜阔略不问,以活百姓。易遂言:“轼顷在
扬州市题诗,以奉先帝遗诏为‘闻好语’;草《吕大防制》云‘民亦劳止’,引周厉王诗以比
熙宁、
元丰之政。弟辙蚤应制科试,文缪不应格,幸而滥进,与轼昔皆诽怨先帝,无人臣礼。至指
李林甫、
杨国忠为喻。”议者由是薄易,出知
宣州区。除京西转运副使,徙
苏州市、
徐州市,加直秘阁。
元符中,累谪保静军行军
司马,
邵州安置。
解读:母子守爱怜,冬夏生
春秋。记得古人有诗:“以我三句两句书,累母四更五更守。”沉郁深切,切入肌肤。许多成大业者,曾经孤儿寡母。路窄而进深。物事颠簸,终归平衡;人间得失,悲喜转换。萧索尽头是寥廓,春在溪头荠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