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尾石龙子(学名:Plestiodon elegans)又称五线石龙子或南石龙子,是石龙子科石龙子属的
爬行纲,广泛分布于东亚的中国东南部、台湾、澎湖群岛和
钓鱼岛列岛。成体褐色侧纵纹显著,幼体背面棕黑色,具5条浅铜褐色纵线纹,尾末端呈蓝色。蓝尾石龙子喜欢在干燥而温度较高的阳坡活动,栖息于长江以南的低山山林及山间道旁的石块下。该物种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蓝尾石龙子的头体长70~90毫米,尾长130~160毫米。吻钝圆;上鼻鳞1对,左右相接;前额鳞1对,彼此分隔;顶鳞之间有顶间鳞;耳孔前缘有2~3枚锥状鳞;后颏鳞1枚。体覆光滑
圆鳞,环体中段21~28行;肛前鳞2枚;股后缘有1簇大鳞。背面深黑色,有5条黄色纵纹,沿体背正中及两侧往后直达尾部,隐失于蓝色的尾端。雄蜥在腹侧及肛区有隐约散布的紫红色小点,雌体呈青白色。
成体褐色侧纵纹显著,而幼体背面则有5条浅黄色纵纹,尾末端呈蓝色。幼体蓝色的尾部和背部的五条金色纵纹是其显著的特征,但这2个特征会在幼体成长过程中逐渐消失。成体背部为褐色或灰褐色,体侧有红暗色斑纹,腹部为灰白色。全身鳞片光滑,成蜥后腿外侧近股部有不规则排列的大形鳞片。
蓝尾石龙子是日行性动物,栖息于长江以南的低山山林及山间道旁的石块下,喜在干燥而温度较高的阳坡活动,但在茂密的草丛或平原地区比较少见。以昆虫及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春季
捕食蚱蜢、避债虫、
鼠妇及
鞘翅目昆虫等,其中害虫约占食虫量的46%;夏季食物内容更为广泛,主要食物也转变为叩头虫
美国白灯蛾、鼠妇和蚂蚁等,害虫的比例也随之相应增加。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100至1830米,分布范围广泛。
蓝尾石龙子
产卵雌体的最小体长为69.3毫米,大于此体长的雌体均年产单窝卵。窝卵数、窝卵重和平均卵重均与雌体体长呈正相关,平均值分别为6.4、2.783和0.554克。窝卵数与雌体产后状态无关。
卵生,每年繁殖1次,6~7月产卵5~9枚,多者可达11枚。卵乳白色而略泛红,椭圆形。卵壳革质,产出后随即变坚硬。卵产于草丛或隐蔽的地面上,再用土或枯叶将卵盖住。孵化期为20~44天,孵化的幼崽尺寸为25.7~30毫米。
蓝尾石龙子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3年6月26日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以及《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