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天锡:画家、教育家,笔名“古灵”,上海
金山区枫泾人,乾隆朝二品大臣
谢墉八世孙。父亲系店铺职员,虽收入微薄,然沉湎诗词,精于书画。谢天锡天资聪颖,耳濡目染,信笔涂鸦,有模有样。十三岁,父亲去世,生活陷入困境,枫泾中学提供奖学金。1949年,上海解放,少年谢天锡积极投身革命,发挥美术才干,主动为解放军绘制了大批的宣传画,到处张贴宣传,深受大人们的喜爱,赢得了“小画家”称号。
进苏州美专师从刘海粟
1950年,谢天锡考入
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后因肺病休学一年。1951年,谢天锡重返校园,全国院校调整,苏州美专并入华东艺专,学费减免,受教于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中国流艺术家画派创始人之一的
刘海粟先生,以及让谢天锡至今念念不忘的素描恩师
孙文林先生等名家。
苏州美专由著名画家
颜文樑先生创办,不仅师资力量雄厚,而且素描教学
石膏模型全部来自
法国,在国内堪称一流。著名艺术家孙文林先生的素描构图要求“顶天立地”,就是在写生过程中必须先定出画面的上、下两点,写生轮廓必须控制在两点之内,保持构图的稳重和饱满。谢天锡先生谨遵教诲,勤学苦练,表现出色,深得孙先生喜爱,被誉为学院素描功底最出色的“四大金刚”之一。
参与创办景德镇陶瓷学院
如今的
景德镇陶瓷大学是中国唯一的一所陶瓷高等学校,从这里走出了众多全国
工艺美术大师和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但却少有人知道,当初正是包括谢天锡在内的八个年青人披荆斩棘,创办了景德镇陶瓷学院。
1956年大学毕业后,谢天锡来到
景德镇市陶瓷艺术学校(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前身),任教研组组长。当时,教学软硬件与其他同类学校相比有较大差距。硬件一时难跟上,只能通过软件补。谢天锡当时提出,要改变艺术传承的传统观念,不能仅通过师徒帮带的形式,而要由学校招聘优秀教师,培养高级艺术人才。这个观念在当时十分新颖,吸引了一批批优秀的教师及学生。渐渐,景德镇陶瓷艺术学校在同类院校中积累了一定知名度。通过几位年轻人的努力,学校的硬件也逐步跟上,教学条件慢慢达到大专院校水平。1958年,景德镇陶瓷艺术学校正式升格为
景德镇陶瓷大学。
在景德镇陶瓷学院任教时,谢天锡以扎实的绘画功底和深入浅出的教学风格,颇受学生喜爱。在传道授业过程中,谢天锡将本领倾囊相授。如今,他的不少学生成为各艺术领域的中坚力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张育贤,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艺术成就
谢天锡在艺术上孜孜追求,不断寻求完善和完美,在油画艺术上征服了一座又一座山峦。他创作的《民族恨》、《桥工血泪》、《八一起义纪念馆》、《我们和毛主席在一起》等大量的大型油画、连环画与雕塑作品,在当时引起极大反响,在油画界享有崇高声誉。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谢天锡被关进牛棚,所有作品被付之一炬。但他没有放慢艺术追求的脚步,田间地头,农忙间隙,谢天锡仍炭笔飞动。如今,每天10时至16时仍坚持作画。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生活,为谢天锡赢得“洪都隐士”的雅号。
谢天锡的创作重点,更多在泼墨画上。泼墨技法在宋、明时期达到高峰,
清朝后渐式微。他不仅仅是沿袭前人的笔墨技法,而把多年西画艺术底蕴融入其中,让泼墨画具有素描式的奔放线条、又有雕塑的块面感、体积感,给人以力度和量度的双重冲击。
谢天锡也在数十年的时间里,默默无闻、默默耕耘。如今,谢天锡的艺术成就渐为被世人所瞩目。在
上海市文联与
江西省省文联共同主办的“八大故乡人”江西名家七人书画展上,谢天锡携作品与会,扎实的功底、传神的画风,让艺术爱好者叹为观止。其作品的顶尖艺术水准,如今被艺术界所公认。
后继有人
谢天锡对子女因材施教、要求严格。如今,他的一对子女在艺术领域已取得不俗成就。儿子谢江精于绘画、雕塑,被
清华大学教授聘为助理,曾参与南昌
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的全程设计。女儿谢峰是一名服装设计师,通过服饰将艺术美具化,并传播给大众。
保存民族英雄谢枋得的遗物
《
南方文物》杂志2001年第3期发表了谢天锡的《南宋
谢枋得遗印收藏鉴定记事》。
我是
南宋爱国之士、诗人和学者谢枋得的后裔,宋之后谢氏外流的一个支派,因为我这里有世代相传的一枚传世珍宝谢枋得遗印,以及两件旁证文物为证。从遗物原件上留下的凭记说明历史上曾经有过两次严格的鉴定,为了对历史和后人负责,我于1998年秋书面向国家文物局提出申请,要求鉴定。经批准后,于1998年10月中旬我携物去京,由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组织三位著名的鉴定专家
史树清、朱家、
刘东瑞先生进行考证,10月13日签发了鉴定证书:“
谢枋得印,
南宋,长3.4、宽1.7、高3.7厘米。印长方形,立狮钮,角质,光泽润亮。印方形连珠,古文字体阳文‘枋得’二字。一侧边款刻‘叠山先生遗印’,另一侧边款刻‘
周亮工珍藏’,知此印曾为周氏鉴藏。其后为
谢墉所得。在谢氏后裔保存至今。同意周亮工鉴定意见,可以认为是南宋末年谢枋得遗印。”其它旁证遗物一并作了鉴定,以谢枋得知印为中心证实了文物的来龙去脉与历史的演变是完全符合的,均确认为历史真品。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结论》中还写道:“应
江西省博物馆的要求,对该馆职工谢天锡收藏的
南宋‘
谢枋得印’、明代‘耀明’铜印进行了鉴定。谢书佛遗经卷为谢氏后裔家藏,经鉴定,确为谢墉遗物。
1275年2月,蒙古铁骑大举南下,
元朝军队攻入
临安区,南宋覆亡在即。时任江东提刑、
江西省招谕使的谢枋得,忽然向同科
进士、
丞相文天祥询问:“
欧阳修、
苏轼两家的家谱如何修的?”文天祥很不解地问:“今日情势你不去聚集民众,筹划抗元,却来谈家谱,你现在说这个话,是不想给国家效力了?”
谢枋得摇摇头,沉痛地说:“我询问修谱,也是想为国效力。我的祖先在真宗时当过尚书,可算是簪缨世胄。三百年来,我
谢姓人非一家,家非一人,分布海内,喝的
宋朝的水,居住、行走的是宋朝的土地,当的是宋朝的官,享的是宋朝的爵禄,枋得得蒙天子看重,已给朝廷效命好些年头了。一旦国家完了,天下落入
蒙古族手中,到那个时候,我定会随
丞相一起殉国,因此才讲求谱法,令子孙生于宋,卒于宋,葬于宋,子女娶于宋,嫁于宋。我当勉励子女尽忠尽孝,收复中原,以报国家于存亡之际。如先世太傅公(指
谢安)奏捷淝水一样。”
文天祥流下了眼泪,说:“你有这样的抱负和志向,不但是家庭的孝子,也是国家的忠臣。愿苍天保佑你,国脉家绪,与天并丽,才不辜负你今天讲家谱的一段话。”
次年三月,
宋朝灭亡。
谢枋得绝食五日,壮烈殉国。家谱在他身上竟起了如此巨大的作用。
《
南方文物》杂志2003年第2期发表了谢天锡的《明代“耀明”铜印主人考》
我家祖传的遗物中,有一枚铜质古印柱钮,方形印面,刻有阴文篆书“耀明”二字,一侧边款刻“亮工”二字。
清朝乾隆由谢氏祖上、吏部左侍郎
谢墉从
周亮工家中征集“叠山先生遗印”时,将这枚“耀明”印也同时转让过来了,在谢氏家中保存至今。
只知道已有几百年了但不知是历史上何人之遗物,显然在当时,周亮工是知道周氏后人在转让时也介绍了此印的主人是谁,并表明其意义,否则谢墉是没有必要同时也收下这枚铜印的。因相隔的年代已久,史海茫茫,查无头绪,只有请求专家鉴定了。经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组鉴定,根据印体的造型特征和印面的文样认定,这是明代的遗物,并证明“此印为
周亮工所藏”,鉴定意见写得较为谨慎。其时,我申请鉴定的遗物有三件,主件是要求鉴定
南宋谢枋得遗印的真伪,这已得到确认并证实了历史的来龙去脉。至于铜印“耀明”的主人是谁?在没有更多线索的情况下,鉴定意见也只能写到这一步。而“耀明”铜印是谁的遗物尚未确定,自然是一种遗憾。
周亮工为何要藏此印?后来
谢墉对此印为何又感兴趣?一连串的问题就不好解释,使这枚古印仍然覆盖着一层迷雾。
我找来了明清期间的史书和几本历史人名字典,伏案翻书,从
周亮工死前开始,清初之前至明代之初查遍了人名的姓、名、字、号,都没有“耀明”此人,再向前推移也无此人。
难道历史上根本没有“耀明”这个人物?那么鉴藏家周亮工竞收藏了一块破铜烂铁似乎是不太可能的。谢墉是二品官吏、文学家、史学家、诗人、鉴赏家,竟糊涂到把一块废铜当宝这也是不太可能的。按理,历史上必有其人,也有其名,并有其传奇的经历,不过隐藏得太深罢了。周亮工的生卒年月是一明末清初人,字元亮,一字
汪鋐,号栎园,称为栎下先生,河南祥符今(
开封市)人,明崇祯十三年举
进士,官御史,是明末的一名文职官吏。他博学广识是集政治、文学、鉴藏、出版于一身的名流雅士尤以鉴藏而著称。
周氏身处明代末年,朝廷腐败,君暗臣庸,时局混乱,江山不稳,各地农民起义烽火连天,外有清军压关,
明朝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形势极度紧迫。
李自成攻陷
北京市后,
崇祯自缢
煤山遗址。
周亮工随福王南逃
福建省,
吴三桂叛变引
清军入关,大军直下,明亡。周亮工被迫受旨,降绩任福建左布政使。他是明朝遗臣,心存不服,秉性耿直,因此处处受嫌,被弹劾入狱后,经友人保释,闲居一时。于
康熙帝初期,又起用为江安粮道,多年后又因事判罪入狱,这一次就严重了,是死罪,后幸遇大赦而获免死。出狱后不久,便病死。
周亮工一生经历曲折,仕途坎坷,有志而不得志,有才而不展才,报国无门,便致力于学术,写下很多著作,鉴藏了很多古物,帮助同辈学者出版了很多书籍。他虽违心降清,而意在复国,因此两度入狱,身心负重,含愤而终。他的人生背景似乎与
南宋爱国志士
谢枋得有很多类同之处,一个是处在宋元之际,一个是处在明清之际,同行一条命运之路。因此,他对谢枋得的品格和志节也格外敬重,在他晚期的收藏生涯中,如获至宝刻下了“叠山先生遗印”的“
周亮工珍藏”的边款,其“珍”一字,如见故人,倾诉人生。他第二次入狱后,在狱中写下最后一本著作名叫《书影》,多为零星札记。他不可能用语言直接表达反清思想,便在书中借题抒情“人但知谢叠山之死宋,不知其妻李初匿
贵溪市山中,元兵入山令:日苟不得李氏屠而墟,李闻之日‘岂可以我累人’,遂出就俘自缢狱中。叠山女、通判周妻,早无子,闻父死于燕,母死于狱,乃自投桥下死,乡人名其桥曰考烈。弟君烈、君泽、三侄女皆死于狱,兄君禹在九江不屈斩于市。其一门视死如归。”他写的是
谢枋得一门抗元殉国,实际上是隐射他自己反清的内心世界。他的大部分著作,后人将其编人《
四库全书》,而在复查《四库全书》时,发现他写的《
读画录》中载有“人皆汉魏上,花亦
义熙余”的诗句就视为“语涉违疑”。
因
明朝灭亡后,
清朝实行残酷的民族压迫,人分四个等级,
满族为上等、民族
汉族是亡国奴,划为末等民族,而
周亮工竟敢借读画为名,称“人皆汉魏上”,岂不就是反清的口号吗?于是奏请朝廷,将周亮工的著作彻底查毁,不仅是《读画录》,他的其他著作也一律销毁,因此周亮工的才华和声望流传不广,即使在民间留存一些,也不是原版,而且是残缺不全,往往还是后人重刻的。周亮工是一代名士,才高八斗,又有多方面的贡献,但因有历史原因使后人对他了解不多。纵观时代背景和周亮工的人生经历,就能透析他的人格和观念,尽管他也有降清的一失之错,但他与其他叛臣是不同的,他们叛明投清,狗比狼凶,残害百姓,连连升官。而
周亮工屡屡要表达抗清复明的思想,因此遭受两度入狱之苦,最后在病贫交加中辞世。看了这段明清期间的史料,我无限感叹,夜深人静,思绪翻腾,推开窗户,天空仍然是黑黑的,但远处似乎有微微的一丝亮点。联想到这枚“耀明”古印,岂不就是“光耀
明朝”的含意吗?这不就是周亮工心灵的写照吗?“耀明”就是周亮工本人。他不可能再冒杀身之祸,公开自己,又增添一个字号,一个明朝遗臣的亡国之痛和复国之求,不是明明白白地又是隐隐约约地刻在“耀明’两字上了吗?既然在史料上没有发现任何一人与“耀明”的名号有关,那只有与
周亮工对得上号这正表明了他的气节和灵魂。古人的称谓名目繁多有名、字、号但这些都可以从史料中查得到而另有一种额外的“异名”,只是表明一种象征性的自我形象,或有意作为一种隐晦的手段,也有仅仅是表明一种意趣,不属于正式的称谓,一般都无记述,故在史料中难以查到。当社会处于改朝换代之际,在刀光剑影的形势下,这种带有政治色彩的异名,就很少公开使用,这枚“耀明”铜印很明显是
反清复明的一种异名,印而且是周亮工自己刻的,理由是印章侧面的边款刻的是“单款”只有“亮工”二字,这就证明是刻印者的留名,是他自刻自白的一种表现。物件是属于他自己的,也可解释为“此印为
周亮工所藏”。
时间又过去了很久,
谢墉发现先祖的“
谢枋得遗印”由“周亮工珍藏”着,他积极地设法索售归回,在与周氏后人的接触中,也知道了“耀明”的真正含意,睹物思贤,百感交集,两位古人虽隔宋、元、明三朝,却都是报国有心,壮志未酬,最终化作民族之气而永存。谢墉也是鉴藏家,深谙“耀明”铜印的收藏意义,也考虑到周氏此时并不宽裕,便以优厚的条件连同“耀明”铜印一并征集来了。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认定这枚“耀明”铜印是明代的遗物,“证明此印为
周亮工所藏”。有了这样一个框架为我进一步研究“耀明”究竟是何许人士提供了一条可循的路线,此文仅仅是对鉴定意见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