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门负责征集、收藏、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全国出版物资样本的图书馆。前身是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图书馆,1950年7月1日在北京建立,1957年改名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版本图书馆。其任务是:负责保管
中原地区出版物样本,以利于出版工作的调查研究和文化的传承。
简介
中国版本图书馆是我国唯一的专门负责征集、收藏、管理
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出版物样本的图书馆,也是我国当代最完整、最具权威的一个出版物资源信息库。截至2005年4月底,版本图书馆收藏的各种图书已达万多种,杂志多种,多种省市级以上的报纸,多种音像制品。中国版本图书馆馆藏宏富,至今为止,中国版本图书馆共收藏各类出版物版本410多万种,其中图书360多万种,期刊合订本29。4万本,报纸合订本7。3万本,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20万种,老宣传画18万张。中国版本图书馆征集的出版物品种最多、版本最全、整体记录最完整,除了普通的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及电子出版物以外,还征集到了各种图片、卷轴、
连环画、年历、挂历、明信片、碑贴、拓片、乐谱、歌片、地图、教学挂图、
技术标准、盲人读物等。
2010年5月,新闻出版总署根据我国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以及新闻出版业改革创新、向新闻出版强国迈进的总体要求,调整了部分署直事业单位的机构和职能,恢复中国版本图书馆的建制,加挂新闻出版总署条码中心的牌子,更名为中国版本图书馆(新闻出版总署条码中心),首次将书号实名申领、条码制作、图书在版编目、馆藏样书编目和样书收藏管理等业务整合到中国版本图书馆,形成了一个从印前信息一直到样书管理的完整的工作链。新闻出版总署明确了中国版本图书馆的主要职能:履行全国正式出版物征集典藏职责;负责总署委托的全国出版单位出版的图书、音像和电子出版物样书(本)的接收与实物管理;实施版本文化资源保护工程,负责版本文化资源的整理、发掘、抢救与保护;负责《中国标准书号》、《中国标准书号条码》、《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中国标准刊号条码》和《图书在版编目数据》等出版物标识标准的贯彻与实施,指导和监督出版物标识的规范使用,负责与相关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中国ISBN中心主任由馆长兼任);负责全国出版者号(含公共出版者号)和出版者档案的登记与管理;承担全国出版单位书号实名申领的相关工作,负责相关信息系统建设和技术维护,编制发放中国标准书号、出版物条码、图书在版编目数据核字号等;负责出版物元数据库、图书在版编目数据库、版本征集馆藏数据库的建设与管理,提供相关的
技术咨询与公共信息服务。
机构沿革
中国版本图书馆的前身为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图书馆,成立于1950年7月1日,由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署长胡愈之提议并筹建。其任务是:负责保管本国出版物样本,以利于出版工作的调查研究和文化的传承。成立伊始,立即向全国国营、公私合营、私营出版单位征集1949年10月1日后印行的初版、重版图书和期刊样本,并接收了原南京国立编译馆的全部藏书,成为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图书馆最早的馆藏。
1954年11月,国务院撤销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出版行政业务划归文化部。12月1日成立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后,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图书馆即更名为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图书馆,1957年5月,又更名为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版本图书馆,1958年1月起,增加图书、期刊、报纸出版统计职能。
1970年5月,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版本图书馆与
中国国家图书馆合并,改称北京图书馆版本书库。197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图书馆版本书库重新划归国务院出版口,更名为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版本图书馆。
文化部系统一批从
湖北省咸宁“五七干校”回京工作的作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80多人,被临时安置在版本图书馆,版本图书馆为此增设研究室和编译室,分别负责审读图书和翻译外文图书,4年中翻译出版图书26种。版本图书馆被称为“既藏书,又
藏族”。
1982年7月,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合并到文化部,改为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原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版本图书馆更名为中国版本图书馆,该名称沿用至今。1985年10月,国务院决定将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改为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恢复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1987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成立,中国版本图书馆为其直属事业单位。1995年10月,中国版本图书馆与新闻出版署信息中心合并,称新闻出版署信息中心(中国版本图书馆)。其主要职能是:征集、保管全国各级各类出版物样本,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以及版权、发行等信息资源,建立新闻出版行业信息基地和网络,为领导机关、新闻出版行业和全社会服务等。
2001年4月,新闻出版署更名为新闻出版总署,升格为正部级,新闻出版署信息中心(中国版本图书馆)相应更名为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中国版本图书馆)。
2010年5月20日,根据《关于新闻出版总署部分直属事业单位机构职能调整的通知》,恢复中国版本图书馆建制,同时加挂条码中心的牌子,更名为中国版本图书馆(新闻出版总署条码中心),为新闻出版总署直属财政补助事业单位,除原有业务外,增加出版物书号发放、条码制作等管理职能。
历任馆长及在任时间分别是:
孙伏园(1950.7-);宁起枷(1977.9-1983.2);宋志诚;崔源禹(1983.2-1986.6);许绵(1988.6-1997.5);顾永高(1997.5-2004.12);艾立民(2004.12-2010.5);左晓光(2010.5-今)。
馆藏介绍
中国版本图书馆收藏的出版物以其品种多、版本全、出版物整体记录完整为主要特征。除普通图书、杂志、报纸外,还包括各种图片、画册、卷轴、
连环画、年历、挂历、明信片、碑帖、拓片、乐谱、歌片、地图、中小学课本、教学挂图、低幼读物、
技术标准、影印古籍、音像制品、盲人读物等,无所不包。既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美术全集》、《世界美术全集》等大型出版物,也有各式各样的小册子;有5个印章组合而成的、2.5米高的毛泽东画像,也有256开的微型书;还有极为罕见的豪华本、典藏本和传世珍品。
人民出版社推出的由邓小平同志题写书名的《毛泽东选集》典藏本和由江泽民同志题写书名的《
邓小平文选》典藏本;羊皮装帧、樟木盒装的《
鲁迅全集》豪华本;集宋版书字体照相
制版朱砂精印的《毛主席诗词三十七首》线装珍藏本;木版水印、锦缎装裱、
楠木盒装的传世珍品《唐代周簪花仕女图卷》、《五代顾中绘韩熙载夜晏图卷》、《宋代张择端绘清明上河图卷》;珍仿宋版《
史记》线装本;复印大型古籍《
四明丛书》;大型佛教典籍《
乾隆大藏经》等等,都是极为罕见的稀世珍品。除了丰富多彩的藏馆出版物品种外,还有多种多样的图书版本。如《毛主席诗词》的不同版本就达200多种。此外,馆藏版本的多样性还体现在版次印次方面。以《
新华字典》为例,实际馆藏不同版次印次的版本至少有156种,加上每一版次印次的不同版本(包括精装本、平装本、大字本等)在内,一本《新华字典》的版本已达200种以上。
征集保存
1951年1月至1953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先后制定了《征集新出图书期刊办法》、《关于征集图书、期刊样本暂行办法(草案)》、《关于图书、杂志版本记录的规定》、《专区级以上报纸缴送样本暂行办法》。从此,奠定了我国出版物样本缴送规定办法,明确征集、保存的主体,均为中国版本图书馆。
1955年、1956年,文化部进一步规定,凡公开发行的书籍、图画、杂志均应在出版后3日内,县、市级以上报纸和各地厂矿企业、高等院校定期出版的报纸,日报按月,其他刊期报纸按季,定期缴送合订本1份。
1958年,从战备角度考虑,为确保出版物样本的安全,在
甘肃省图书馆内,再建一个版本书库,称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版本图书馆第二书库,用于珍藏呈缴的出版物样本和馆藏书目名录(卡片式)。“文革”期间,第二书库迁至
湖北省均县,1983年再迁
丹江口市。1984年第二书库撤销,所收藏的书、报、刊全部移交
北京印刷学院。
1979年,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对报纸的征集范围作了调整,取消了县、市级及厂矿企业、高等院校报纸缴送样本的规定。1984年,中国版本图书馆将1979年以前收藏的县、专区级报纸以及厂矿企业、高等院校报纸,全部转送
中国国家图书馆。
1985年,为解决藏书库紧张问题,在北京市
大兴区的北京印刷学院内,新建中国版本图书馆书库,并于1993年竣工,馆藏书报刊陆续转移新库典藏。
1991年,新闻出版署下发规定,要求音像出版单位也要向中国版本图书馆缴送样带、样片。在国务院1994年8月发布的《
音像制品管理条例》中,规定缴送期限为出版后的30日内。
截至2009年12月31日,中国版本图书馆馆藏样本统计情况:
一、图书样本3225053种册(其中初版书2933481种册,重印书264382种册,特藏书27190种册);二、期刊样本7675种、20万册;三、报纸合订本样本2794种、64000册;四、音像及电子出版物样本226000种。
2009年4月至今,我馆样本管理以ALEPH500系统的引入为标志,步入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阶段。ALEPH500结合我馆出版物样本管理的业务流程,最终形成了全新的基于ALEPH500系统的
业务模式,形成了一套新的业务管理体系。涉及的功能有:登到、编目、催缴、数据交换(接口)、统计、管理等。
版编过程
1992年11月,受新闻出版署委托,中国版本图书馆在京举办首期图书在版编目业务培训班,参加培训的北京地区的41家出版社,从1993年2月1日起,先行实施CIP国家标准试点。图书在版编目(CIP)国家标准试点工作正式实施。
1993年12月,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在京出版社实施“图书在版编目(CIP)”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北京地区的出版社,从1994年1月1日起实施图书在版编目。
1997年5月,经新闻出版署批准,新闻出版署图书在版编目(CIP)中心正式成立。1999年3月,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在全国各出版社实施图书在版编目(CIP)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全国各出版社自4月1日起实施图书在版编目,所有出版社发排的图书均应向新闻出版署信息中心(中国版本图书馆)填报“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工作单”。2000年,图书在版编目(CIP)工作在全国各出版社推广实施。
实名申领
国际标准书号,即ISBN。书号只是一本书作为正式出版物的标志,它是一串数字和一个条形码,便于识别和保护知识产权。1956年,我国出版物使用全国统一书号。1987年,正式开始使用根据国际标准书号改编的中国标准书号,实现了出版物标志与国际的接轨。
2003年,新闻出版总署提出对书号管理办法进行改革,实行书号实名申领。
条码
1993年2月,新闻出版署发出了《关于在出版物上使用条码的通知》,要求对外参展、对外交流和对外销售的出版物上均应印有条码。同年8月,《关于在出版物上全面推广使用条码的通知》又规定,1994年1月1日以后出版的所有使用ISBN、ISSN的图书、期刊必须印有条码;成立新闻出版署条码中心;各书刊印刷企业逐步配备条码检测设备,以杜绝印刷不合格的条码流入市场;各书店逐步配备条码扫描设备,结合计算机应用进行销售管理。1996年3月,新闻出版署重申《关于进一步在出版物上全面推广使用条码的通知》规定,并要求各出版单位严禁“一号多用”,严格遵守《关于禁止中国标准书号“一号多用”的规定》。
2000年3月,新闻出版署出台了新出技[2000]404号《出版物条码管理办法》,强调凡在中国注册并获准使用ISBN、ISSN、ISRC号的出版单位,必须办理和使用条码;明确了新闻出版署条码中心及各省出版物条码分中心的职责;规定了出版物条码的制作和申办方法;规范了条码的颜色、尺寸和印刷位置的执行标准;制定了罚则。
书目出版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图书馆开始编印反映出版物动态的《每周新书目》。8月,《每周新书目》更名为《全国新书目》,10月改为季刊,由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图书期刊司编印,内部发行。1951年8月,《全国新书目》改由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图书馆编辑,季刊。1953年1月,《全国新书目》由季刊改为半年刊,由
新华书店总店公开发行。1958年8月,再由半月刊改为旬刊。1964年,郭沫若为《全国新书目》正式题写刊名。1966年,因“文革”爆发,《
全国新书目》(半月刊)停刊。1972年复刊。1973年,《全国新书目》改为月刊,交邮局公开发行。2011年成立有限责任公司,完成转企改制。
1956年3月,新中国第一部年鉴性的图书编年总目《全国总书目》,由新华书店总店根据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编辑,内部发行,大32开本。书中收录了1949年10月1日至1954年12月国内出版的所有图书书目。此后虽然所属机构多有变迁,但除因“文革”中断编辑工作四年半外,一直以每年一本的频率编辑出版,胡愈之盛赞《全国总书目》为子孙后代、为出版界作了一件大好事。从1981年6月出版的1977年本起,《
全国总书目》由内部发行改为公开发行。2004年以后,停出纸质版,改出光盘版,每年一张。《全国总书目》曾获
中国图书馆学会科研成果评定委员会授予的二次文献优秀成果奖。
《1911年至1949年9月回溯性国家书目》
1960年7月,为弥补民国时期书目空白,上接
清代《
四库全书总目》,下连建国后出版的《全国总书目》,中国版本图书馆开始编《1911年至1949年9月回溯性国家书目》,持续6年时间,共编制书目(卡片式)近10万条,1966年因“文革”中断编纂,1973年移交
中国国家图书馆完成。1986年,由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陆续出版,1995年全部付梓。
《全国发排新书半月报》
1994年1月,《全国发排新书半月报》(内部刊物)创刊,主要为上级机关和中央领导提供
图书出版信息。1999年1月,《全国发排新书半月报》更名为《中国图书在版编目快报》(周刊),
自办发行。同时发行《CIP数据·机读目录》
软盘。2004年,《全国发排新书半月报》停出,其刊号用于出版新刊《
中国新书》。
《中国新书》
2005年5月,由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中国版本图书馆)主办的《中国新书》杂志经两次试刊后正式创刊。2007年1月,《中国新书》杂志增加主办单位
江西省出版集团公司,同时更名为《
资治文摘》出版。
《中国新书》(英文版)
2006年3月,由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中国版本图书馆)主办的《中国新书》(英文版)(英文名《China Book International》)创刊。该刊为国务院对外宣传办公室和新闻出版总署实施的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工作用刊,是国内第一本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的对外推介中国出版物的英文季刊,后改为双月刊。
地址
邮政编码:100005
公交线路
乘坐410路/610路/631快车/631路/937支6路/954路/957快车/968快车/968路/大兴新城3路/黄村-向阳专线到清源西里下车步行80米乘坐大兴27路大兴30路黄村-向阳专线到清源西路下车步行196米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