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丛书》是一部编集
宁波市乡邦文献的郡邑类丛书,
张寿镛自1931至1945年编,收集了四明(今浙江宁波)地区作者历代著作文献,汲及到四明地区的都收录,其第五集总序,刊发了他多年研究的成果--宋元浙东学术渊源考。该书是民国以来雕版图书中规模较大者之一,凡8集,162种,1188卷,不少系珍贵之地方文献。规模宏大,收录广泛,是
江浙较有名的文化丛书。
张寿(1876—1945)辑,字伯颂,号永霓,浙江县人,清光绪二十九年
举人。民国初,任上海货物税所所长,后任
浙江省、湖北、
江苏省、
山东省财政厅长。十四年,任沪海道尹。十五年,管理财政部总务厅。十六年,任财政部次长,二十年辞职。此后致力于办好
光华大学和编辑 《四明丛书》。三十四年七月十五日因病逝世,享年七十岁。张寿镛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藏书家和出版家。张寿镛一生好聚书,尤其是离政后致力于广泛收集图书,先后收得陶氏“涉园”和歙县宋氏“一览楼”等诸家藏书。他的“约园”藏书总数达十六万卷之多,珍本、
善本就有四千八百六十部,这些丰厚的藏书为
张寿镛辑刊 《四明丛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张寿镛最突出的贡献是辑刊 《四明丛书》。丛书的辑刊始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卷之繁,搜集之广,是全国乡邦文献中所罕见的。 “以一人之力而欲尽刊一部遗书,如蚊负山,几何能济?”可见编纂工作之艰难。 《四明丛书》的每集他均作有总序、后序和注释,可以说张寿镛在世的最后十余年的全部心血都倾注在 《四明丛书》上。张寿镛计划用十年时间汇成十集,但只完成了七集,至第八集刻未及半而辞世,后由其子星联、悦联、芝联等续成。纵观全书,在丛书序言和注释中,可以看出
张寿镛的主要思想和
王应麟、
王守仁、
黄宗羲一脉相承,并有所创新。《四明丛书》最初拟分十集出版。民国二十一年(1932),第一集刻印告成。民国二十九年(1940)陆续刻印至七集半时,张寿镛先生不幸去世,由其子星联等刻印完成第八集。待刊之九、十两集,今仅有《存目》传世。张寿镛去世后,
冯孟颛又为第八集写了总序和后序。
《四明丛书》规模大,刻印时间也较长。全书八集,一百七十八种,一千一百七十七卷,始编于民国十九年,至二十一年冬,第一集告成。二十三年秋,第二集书成。二十四年夏,第三集书成。二十五年春,第四集书成。二十六年秋,第五集书成。正当此集校印之时,抗日战争爆发。此后,
张寿镛先生身处忧危,在狼烟烽火中,克服种种困难,仍校刻不辍。曾将已刻书版,分藏杭州弥陀寺、南浔嘉业堂,幸无损失。二十八年冬,第六集告成。二十九年秋,第七集书成。三十四年七月,第八集刻末及半,先生去世。后由其子星联、悦联、芝联等在1950年续成第八集,但九十两集终未完成,仅留下书目存世。
《四明丛书》自第一集至第八集,共一百七十八种,一千一百七十七卷。清 《
四库全书》著录者占十之三,得于冯氏伏跗室者十之二,友朋与作者后人提供者十之一,约园自藏者十之四。被 《四明丛书》辑入的有
史浩 《
尚书讲义》二十卷,
楼钥 《范文正公年谱》,
万斯同 《儒林宗派》,
贺知章 《秘监遗书》,蒋学镛 《鄞志稿》,
黄宗羲 《
四明山志》、
王应麟 《
四明文献集:王应麟著作集成》等,可见 《四明丛书》规模之宏大。
宁波市素有耕读之乡、文化之邦的美称,世代人才辈出,千数百年间,学者如林,其中有著作被收入 《四明丛书》者,自汉开始到民国共有一百二十六人。以籍贯分,鄞县最多,有八十八人,可谓是人文荟萃。 《四明丛书》校勘精细,入编之书在刻印前,编者对现存的不同版本都经过认真细致的校勘,尽量避免差错,做到精益求精。 《四明丛书》用传统雕版印刷方法刊印,字体版式仿鲍氏 《知不足斋丛书》,刻印精良。全国解放后, 《四明丛书》全部雕版以夫人
蔡英名义捐赠
浙江图书馆,现藏南浔嘉业堂。
1、有序有跋,体例独有,学术价值高。全书编例一致,
张寿镛在每一集卷首先撰一总序,逐一介绍该集收录之书。总序名为“集古语”,乃是集录前人有关该书的评语,记述作者生平,也是集史传志乘的原句,一一注明出处。收录的每一种典籍,都有张寿镛所撰的序或跋,详述编辑之由、刊刻之故,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在其他州郡丛书中独树一帜。如仅存寥寥三百八十字的《任子》一篇,仍为之作序2000余言、跋200余言,详述收录之原因,考订之经过。又如收于第五集的《
宋元学案补遗》,原书脱稿于
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一年(1841),“原稿纸薄如蝉翼,字细如牛毛”,一经翻手,翻然飞坠。
张寿镛历时五年,才在夏同甫等朋友的帮助下校刊完竣,使该书得以保全。张寿镛为该书撰成了长达一万两千余言的序文,历述宋元两代四明贤哲之著作与学术源流,对后学治宋元学术思想史者大有裨益。
2、著录详实,校勘择
善本。张寿镛先生每刻一书“必取诸善本参校,互异之处,择善而从,其无从互校者仍之。”如收于第二集的明
张煌言《张苍水集》,他先据8种不同得版本初校,最后采用裔族张世伦藏海滨遗老
高允权本参校
永历黄氏藏本、顺德邓氏活字版本,校勘之慎审可见一斑。
3、表彰忠义,不遗余力。《四明丛书》辑刊之时,正是中华民族遭受
日寇蹂躏之际。因此,
张寿镛选刊各书,并非单为保存乡邦遗书,而是“先品其人,后平其学,审其所作,确乎可传,方为付刊”,以表章忠义,弘扬四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民族气节。因此,丛书优先收录张煌言、
陈良谟、
钱肃乐等忠义节烈之士的遗著。张寿镛最景仰先贤
万斯同,收编万氏遗著达七种,力为表彰。这样,与一般丛书相比,《四明丛书》更多了一份表彰前贤,褒扬忠烈,激发民族气节,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意味。
《四明丛书》出版后,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其除了本身的文献价值外,还具有较高的版本价值。一九七三年,
宫崎医科大学山内正博教授在巴黎举行的第二十九届国际
东方学大会上称: “
张寿镛先生是一位(中国)南方文化传统的忠实继承者。”
1981年,扬州古籍刻印社(
广陵书社)借原版刷印,线装六百三十六册,其中补版约三十册,当时印数不多,早已售罄。为了满足读者需要,广陵书社于二00六年八月缩拼影印出版,全书总计30册,为三十二开精装本。
9.
梦窗稿:四卷补遗一卷 文英新词稿一卷 梦窗词稿附录一卷 校勘记一卷 梦窗词集小笺一卷 梦窗词校议二卷 补校梦窗新词稿一卷/(宋)
吴文英撰;
朱祖谋撰校勘记词集小笺;
郑文焯撰校议;张寿镛补校
10.四明文献集:五卷深宁先生文钞摭余编三卷补遗一卷/(宋)
王应麟撰;(明)
郑真辑
17.春酒堂文存:四卷诗存六卷诗话一卷外纪一卷/(清)
周容撰;冯贞群辑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