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头果最早以“鸡头实”之名被本草收载,自明代以来以“芡实”为正名并延续至今,另有“雁喙实”等别名;历代所用基原古今一致。鸡头果具白色须根及不明显的茎;叶二型;花单生,伸出水面;浆果球形,海绵质,紫红色,外被
皮刺,上有宿存片。种子球形,黑色,坚硬,具假种皮。鸡头果生于池沼湖泊中,分布于
俄罗斯、
朝鲜、
日本以及中国等国。在中国,鸡头果分布于湖北、
江苏省、安徽、
浙江省等地。鸡头果是一种药食两用的中药材,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等功效。
鸡头果又名芡实,是睡莲科、芡属的植物芡的种子,芡的
浆果成熟后形似鸡头,因而得名鸡头果。
鸡头果,最早以“
芡实”之名被《
神农本草经》收载,并列为上品。汉代《名医别录》记载:“鸡头实……一名芡。”
南北朝时期,芡也指代芡实,因其可在五谷歉收时代替食物充饥。《
本草经集注》中提到:“此即今荔子,子形上花似
鸡冠花,故名鸡头。”宋代《
本草图经》描述:“鸡头实……叶大如荷,皱而有刺,俗谓之鸡头盘。”明代《
本草纲目》将其正名为“芡实”,归入果部,并详细描述了其形态特征:“芡茎三月生叶帖水,大于荷叶,皱文如榖,面青背紫,茎叶皆有刺。其茎长至丈余……五六月生紫花,花开向日结苞,外有青刺,如猬刺及票球之形。花在苞顶亦有鸡喙及猬喙。剥开内有斑驳软肉裹子,累累如珠玑。壳内
白米,状如鱼目。”
自明代开始,后世多沿用“芡实”为正名并延续至今,鸡头果另有“雁喙实”等别名。历代所用基原古今一致,为睡莲科植物芡,然因长期的人工驯化,致使品种随产地的不同而不同,有北芡、
芡实之分;鸡头果入药部位为成熟种仁;古代著录的产地主要有
山东省、
江苏省、
河南省等地,自明清以来推崇
苏州市所产的鸡头果。
鸡头果叶为沉水叶,箭形或椭圆肾形,长4-10厘米,两面无刺;叶柄无刺;浮水叶革质,椭圆肾形至圆形,直径10-130厘米,盾状,有或无弯缺,全缘,下面带紫色,有短柔毛,两面在叶脉分枝处有锐刺;叶柄及
花梗粗壮,长可达25厘米,皆有硬刺。
鸡头果花长约5厘米,花单生,伸出水面;萼片
披针形,长1-1.5厘米,内面紫色,外面密生稍弯硬刺;花瓣矩圆披针形或披针形,长1.5-2厘米,紫红色,成数轮排列,向内渐变成
雄蕊;无花柱,柱头红色,成凹入的柱头盘。
鸡头果
浆果球形,直径3-5厘米,污紫红色,外面密生硬刺;种子球形,直径10余毫米,黑色。
鸡头果呈类球形,多为破粒,完整者直径5~8mm,表面有棕红色或红色内种皮,一端黄白色,约占全体1/3,有凹点状的种脐痕,除去内种皮显白色。质较硬,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淡。
鸡头果属于有性繁殖。选用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在
清明节前后,将种子浸泡在水中催芽,待种子露白后再进行播种,起初水位高度在10~13厘米,种植后逐渐加水到15~20厘米。
鸡头果适合种植在相对静止的水体中,基质以营养丰富的软质底泥为好,水体深度在20~150厘米,可根据种类对水体的深浅进行调整;种植时间以5月下旬到7月初为佳;种植密度为每4~6平方米1株。
鸡头果是一种药食两用的中药材,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等传统功效。在现代临床应用中,鸡头果常用于治疗
遗精滑精、
尿失禁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等症状。
清代诗人
郑板桥在《咏鸡头米》中对鸡头果有描述“最是江南秋八月,鸡头米赛蚌珠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