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苇鳽
鹭科苇鳽属的一种动物
栗苇(拉丁学名:Ixobrychus cinnamomeus)是一种中型涉禽。体长30-38厘米。外形和紫背苇鳽相似。雄鸟上体从头顶至尾包括两翅飞羽和覆羽全为同一的栗色,下体淡红褐色,喉至胸有一褐色纵线,胸侧缀有黑白两色斑点,野外特征极为明显,容易辨认。雌鸟头顶暗栗红色,背面暗红褐色,杂有白色斑点,腹面土黄色,从颈至胸有数条黑褐色纵纹。栖息于芦苇沼泽、水塘、溪流和水稻田中。夜行性,多在晨昏和夜间活动,白天也常活动和觅食,但在隐蔽阴暗的地方,食性主要为小鱼、蛙、泥鳅和水生昆虫。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
外形特征
栗苇鳽属小型鹭科,外形和紫背苇鳽相似。雄鸟上体从头到尾全为栗色,其中头顶和背、肩部较暗,并缀有紫栗色光彩。翅上覆羽和尾羽栗红色较淡,飞羽较暗。下体、两颊、颏、喉、前颈和颈侧皮黄白色,颏、喉和前颈中央有一道由棕黄与黑色斑点相杂构成的纵纹。胸和腹棕黄色,微杂以黑褐色纵纹,胸侧杂有黑白两色斑点,肛周和尾下覆羽棕白色。雌鸟头顶暗栗红色,肩背部栗红色,缀有细小白色斑点,下体棕黄色,从颈至胸有数条黑褐色纵纹。幼鸟似雌鸟,但上体有更多的斑点和斑纹,更富于褐色而少栗色,下体亦有更为显著的暗褐色条纹。虹膜黄色或橙黄色,眼先裸出部黄绿色,嘴黄褐色,嘴峰黑褐色,脚黄绿色。
大小量度:体重♂125-170g,♀125-140g;体长♂318-372mm,♀337-371mm;嘴峰♂43-50mm,♀46-49mm;翅♂141-152mm,♀136-144mm;尾♂38-48mm,♀42-44mm;跗♂46-52mm,♀47-49mm。(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栖息于芦苇沼泽、水塘、溪流和水稻田中,也见栖于田边和水塘附近小灌木上。
生活习性
栗苇鳽除在中国广东、台湾和海南岛留鸟不迁徙外,在中国其他地区繁殖的种群均为夏候鸟。每年春、秋两季均要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来回迁徙。迁离和到达时间随南北所处位置不同而异。在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春季4月末5月初迁来,秋季10月初至10月中下旬迁走。
夜行性,多在晨昏和夜间活动,白天也常活动和觅食,但在隐蔽阴暗的地方。性胆小而机警,通常很少飞行.多在芦苇丛中通过,或在芦苇上行走。栖息于水域附近沼泽草丛、芦苇丛中,白天隐藏于蒲草苇丛中,黄昏或晚间活动。
栗苇鳽的食物主要为小鱼、黄鳝、蛙、小螃蟹、水蛛以及蝼蛄、龙虱美国白灯蛾叶甲等昆虫。有时也吃少量植物性物质。
分布范围
分布于孟加拉国文莱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朝鲜、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马尔代夫、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菲律宾新加坡斯里兰卡泰国东帝汶越南、印度洋中的马尔代夫群岛、尼科巴群岛和尼科巴群岛。
中原地区主要分布于辽东半岛河北省河南省、陕西南部、四川省西南部、云南省东南部和西部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及其以南地区。其中广东省海南岛和台湾为留鸟,其他地区为夏候鸟
繁殖方式
营巢于沼泽、湖边、水塘、稻田边的芦苇丛、灌丛和草丛中。巢离地面50-200厘米。巢结构简陋呈碟状,通常由大芒叶、草茎、枯树枝或竹枝构成。巢大小为外径15.74cm×16.63cm,内径9.23cm×9.23cm,巢高4.05cm,巢深2.16cm。每窝产卵3-8枚,卵为椭圆形,白色,大小为34.5mm×26.3mm,重11.5g。孵化期15-18天,育雏期25天。
种群状况
在中国的种群数量曾经是较为丰富的,特别是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长江以南地区,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夏候鸟。但种群数量已明显减少,原因是环境的变化和人为的干扰,应注意保护。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等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参考资料
物种2000中国节点.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4-08-06
目录
概述
外形特征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分布范围
繁殖方式
种群状况
保护等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