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龙图
季龙图
季龙图,祖籍阜宁东北八滩(今属滨海)季家圩(今东兴村),后迁到阜宁南乡草堰口镇(今属建湖县)。
人物简介
出身农民家庭,自幼聪敏好学,博览群书,在清末的科举制度下,循中秀才、举人进士,曾任刑部主事;还奉召赴日本东京大学攻读政治,回国后因受戊戌维新的株连而未获任用,只在由进士馆改办的京师法政大学任教授。辛亥革命时,他与好友沈钧儒、黄炎培等一起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革命。后离京返乡,创立盐城市学会(后更名为“盐都区教育学会”),积极革新教育,推动新学,对盐城近代教育的开创与发展作出了特别巨大的贡献,使盐城的近代教育出现了新的局面。
人物生平
早在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季龙图就在盐城创办了新式女子学校“养正女塾”,又名“养正女学堂”,开盐阜地区乃至江淮一带兴办近代女学之先河。“养正”,即修养正道。典出《易?蒙》:“蒙以养正”。《疏》曰:“能以蒙昧隐默,自养正道”。由此可见季龙图兴办女学的宗旨,而他在教育和教学方面又敢于大胆革新,成就卓著,使该校声誉很高,先后改名为“模范女子小学”和“城中女子实验小学”,因此,使盐城市平民的女儿有了求学之所,使她们有机会接受了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民国十七年(1928),季龙图又开办了盐城贫女院,把教育与慈善事业结合起来,专门招收那些贫孤女孩,不仅供给衣食,主要进行艺文并教,除设文化课外,还设缝纫、刺绣两科女子技艺,对外承做加工业务,即使女孩子学到了手艺,掌握了将来谋生的本领,又补贴了学校经费的不足。
光绪二十八年(1902),赴南京市应乡试,又中举人;三十年,甲辰科再中进士,吏部授其为刑部主事。三十二年,奉召赴日本东京大学攻读政治。回国后,因戊戌维新的株连,未获部院任职。不久,到京师法政学堂任教授。1928年,回家乡与马为琳、左创办贫女教养院,工读并重,著声于时。民国36年(1947),国民党江苏省政府利用他在盐城市的威望,内部圈选他为盐都区参议会参议长。几经敦促,他才回到盐城参加仓促召开的盐城县参议会成立大会。3天后返沪。
任职经历
季龙图曾担任江苏省高等审检厅江北厅厅长,民国七年(1918)当选为国会众议院议员。抗战时寄寓上海市,仍热衷于女子教育,曾创办培明女子中学和灵芝中学(男女同校),接纳同乡中贫困知识分子任教,招收贫困的乡人子女入学。1949年上海战役,陈毅市长曾多次派员专门看望和问候过他。1950年,他在上海涟闸路寓所逝世,享年78岁。
季龙图诗一首
郭介梅先生
季龙图
从政越关山,风霜世路寒。
量刑详审慎,立案谨防冤。
性不因权变,谦如未仕颜。
辞官归故里,还是旧长衫。
(摘自郭文炳先生编著《杯渡斋藏玉集》作家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
参考资料
季龙图.盐城市史志网.2022-01-19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人物生平
任职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