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是我国首家以中药为主题的国家二级博物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大井巷95号。于1987年筹建,1991年正式开馆。
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
建筑面积近4000平方米,以胡庆余堂古建筑为依托,秉承“原址保护、原状陈列”之原则,以工商型古建筑、中药文化、胡雪岩传奇为三大亮点,注重空间与环境的融合,营造出药香萦绕的场景。 博物馆展示了近千种的中药植物、动物、矿物标本及大量的中药传统制药器具。有宋代
泉州湾沉船出土的药材;有国内罕见的大件
沉香;有
清代陶瓷、锡罐等药物盛器;有讲求质量精心提炼珍品的“金铲银锅”;有开业伊始立下的“戒欺”
匾额;有传统制作工具刀床、铜船、
石椿、乳钵用于体验。设立具有地域特色的“
浙八味”视窗;设置
多媒体显屏,用科普的视角领略中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是国内首家国家级中药博物馆,与杭州的
中国丝绸博物馆、
中国茶叶博物馆和
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齐名,被列为杭州四大专题博物馆。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中药专业博物馆,享有“神奇的科学殿堂,灿烂的医药文化”之誉。2018年,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获“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殊荣。2019年,被评为浙江省社科普基地。2022年6月,入选
浙江省博物馆(纪念馆)名录(2021年)。
历史沿革
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
红顶商人”胡雪岩集巨匠、摹
江南庭院风格,耗白银三十万两,耗时四年,在
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的
河坊街创建出江南最大药府——胡庆余堂。其
建筑面积近4000平方米,整个建筑依地形而设计,南面依山,三面合围起封火高墙。这里享有“南有胡庆余堂、北有
同仁堂”盛誉。
1987年,胡庆余堂在古建筑群内,创办了中国首家中药主题博物馆。中药博物馆以胡庆余堂古建筑为依托,秉“原址保护、原状陈列”之原则,展示了大量的中药传统制药器具及上万种中药植物、动物、矿物标本。1988年,胡庆余堂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开馆。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是我国七五期间建成的重点旅游项目,由
国家旅游局、
浙江省、
杭州市共同投资创建。2022年6月,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入选
浙江省博物馆(纪念馆)名录(2021年)。
方位布局
场馆设计
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所在的这座胡庆余堂古建筑,建成于1878年,是
胡雪岩当年创办的药坊遗址,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也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好的晚清工商业建筑,建筑古朴雅致,富有
江南庭院特色,布局别具一格。与一般店坊不同的是,胡庆余堂并没有沿河坊街直接面对顾客,而是藏在
大井巷内。第二进建筑原是工厂,与第一进配套形成“前店后厂”的格局,两进之间有
封火墙相隔,左右用廊屋连接,环绕通达。虽历百余年时间,房屋构件没有腐烂现象,门窗的摇梗、梗臼、插栓等至今不锈。现在,第二进建筑和楼上均为胡庆杂堂中博物馆的展厅。
馆内布局
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主体为一幢围绕天井而建的木质建筑,由一、二楼展厅构成。首先由售票处进入二楼展厅,通过翔实的文物史料可以了解中国医药学数千年的发展历程,知晓
华佗、
扁鹊、
李时珍等医药学家的轶闻趣事,回顾胡庆余堂百年兴衰沉浮史。一楼展厅主要展示胡庆余堂现存的各种珍贵制药文物与名贵中药材,通过各种实物标本,可以了解名贵中药材的加工制作流程及其疗效。博物馆通过真伪药材并列展示的方式,普及鉴别假冒伪劣中药材的知识。
陈列展览
博物馆由陈列展厅、中药手工作坊厅及兴趣室、中医保健门诊室、药膳厅和营业厅五个部分组成。
陈列展厅
中国药学概况
“中国药学概况”展室重点介绍药物的起源与发展、中外药物交流的历史以及以本草学、炮制学、
方剂学三条研究传统中药的主线为内容。除陈列介绍历代名医事迹及其对中医的贡献和《
本草纲目》《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著名
医学文献外,还有我国药物起源和发展、中外医药交流等内容和展品,参观者可从中了解到中医药上千年的发展脉络。这里有余姚河姆渡出土的六七千年前的酸枣仁,出土于商代的药物李果核、郁李仁以及
良渚文化出土的象牙化石等珍贵药物,述说着中医
药食同源的悠久历史。此外,还有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
海船残骸和船上发现的部分药物,证明了中外医药交流的历史可追溯至唐宋时期。
江南药王——胡庆余堂
江南药王——胡庆余堂”展室展出胡庆余堂创始人
胡雪岩生平及建堂历史、胡庆余堂中药文化及本堂专用的传统中药制药工具。里面有清朝皇帝赐予胡雪岩的
黄马褂、红顶帽,制作急救药“紫雪丹”特制专用工具“金铲银锅”及《戒斋沐浴图》《抬鹿游街图》。还有清光绪年间的《胡庆余堂丸散膏丹全集》
手抄本和成书于20世纪初的《胡庆余堂雪记丸散膏丹全集》印刷本,均详细载录了胡庆余堂所制作的400余种中成药配方、加工工艺,为研究我国近代国药业商业文化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药苑撷英
“药苑英”展室介绍与胡庆余堂齐名的其他国药号,如
同仁堂科技、杭州种德堂、山东赵树堂、天津
达仁堂、广州陈李济、重庆
桐君阁等老字号企业,以及上海中药一厂等
新中国成立后创办发展起来的中药企业,较全面展示了全国中药行业的发展概况。
中药标本
在中药标本”展室里,有数千种“药材标本”“腊叶标本”“浸渍标本”“矿物标本”和“动物标本”:国内最大的
犀牛标本、完好无损的老虎骨架、来自
原始森林的灰熊标本,还有较为罕见的大海马、
冬虫夏草图、碗口般粗的龙骨、整木
沉香,以及在若干个玻璃景箱里形态各异的
野山参标本。其中犀牛标本高1.8米,长3.6米,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犀牛标本,象牙、虎骨、
犀牛角等都是本室展出的珍稀动物标本。此外,展室内还陈列了各种传统制药工具和盛药器皿,以及丸、散、膏、丹、露、酒、汤等工艺。胡庆余堂100多年前生产的
阿胶至今光润如初。
其他厅室
中药手工作坊厅及兴趣室
在中药手工作坊厅,老药工为参观者表演传统制药工艺和制作程序如手工泛丸、传统切片、吊腊壳等,一粒大如栗子的槟榔,在老药工高超技艺下,即刻切成108片薄如纸张的槟榔片。参观者还可以移步兴趣室,用铁船、切刀、杵简作模拟制药操作,亲自参与体验制药工艺。
中医保健门诊室
养生保健门诊厅设内科、外科、妇科、
小儿科等科,由著名老中医坐堂,作治病咨询。
药膳厅
药膳餐厅供应“康乐流艳”“返老还童”等佳肴、具有营养滋补、食物疗法作用。市民游客在此可以品尝有防病强身、延年益寿妙用的药膳风味。
营业厅
营业厅即系
胡雪岩创建于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的胡庆余堂中药堂,为
江南宅园布局,用材讲究,雕刻精致,装饰华丽,保存完好,是国内少有的集江南建筑之长的
清代前店后作坊式建筑。营业厅既是胡庆余堂对外营业的窗口,也是市民游客选购药物的场所,有时中医专家还会在此提供专业的养生保健服务。市民游客到此,可以在该馆请名家门诊、选购中成药产品。营业厅有大量的优质参茸、饮片产品供参观者选择。
重点馆藏
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有湖南长沙马王堆、
余姚市河姆渡遗址、浙江
良渚文化、宋代福建泉州沉船等出土的珍贵药材文物,有百年前中药生产工具柞床、铜船、大
石椿、乳钵、秤等,有盛器──汉代兽面纹铜铣炉、明代宣德炉、
清代陶瓷、锡罐等,还有该厂讲求质量精心提炼的珍品工具金铲银锅及开业伊始厂主立下的“戒欺匾”。博物馆内陈列有《中国中药发展史》《胡庆余堂发展史》《中药材及成药标本》等。
金铲银锅
传统中药行业中,炼制药品用的
锅铲多为
铁锅铁铲或铜锅
铜铲,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的展品中,却有一套天下独一无二的制药工具——金铲银锅。传说,清朝
同治年间,创立不久的胡庆余堂在按古方试制用于治疗
热病的名贵中药“局方紫雪丹”时,因药效不理想,在召集诸多名医、药师共同探讨改进方法后亦无良策。一位老药工听闻后告诉
胡雪岩,他曾听祖父说此薄药性活,须以金铲银锅炼制,方可保证药效。胡庆余堂当即花重金打制了这套举世无双的制药工具,制成的药品药效明显提高。这套工具的金铲用黄金133克,银锅用白银1835克,被誉为中华药业第一瑰宝,代表了胡庆余堂务需遵循真材实效的百年制药传承。“金铲银锅”是国家一级文物,被誉为“中华国宝”。
戒欺匾额
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里面的招牌、匾额众多,大都是朝外挂的,惟独有块横匾却是朝里,朝着坐堂经理的面向挂的,这就是营业大厅后高悬的“戒欺”横匾。匾上文字为胡雪岩亲笔所书。它告诫属下:“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胡庆余堂开张后的第二年,一位采购员误将大批豹骨当做虎骨买了回来。一位心术不正的副经理知道后自以为有了晋级的机会,于是不通过经理,直接向胡雪岩汇报。说如果将豹骨配制药物,就会大大降低药效,在顾客中造成严重影响。胡雪岩听后问他向经理汇报过没有,副经理说没有,又说这事是经理经手拍板的。胡立即召集全体职工开会,命令将全部豹骨销毁,宣布辞退该副经理,并当众写下这篇“戒欺”文,嘱刻在匾上。从此,这块“戒欺”横匾就挂在了胡庆余堂人的心头。“采办务真,修制务精”也就成为胡庆余堂的一条铁律。
是乃仁术
创立庆余堂之初,
胡雪岩在营业大厅的门楣上镌刻上“是乃仁术”四个大字,表达了诚实守信和济世救人的药馆创堂理念。
真不二价匾额
胡庆余堂制药遵守祖训:“采办务真,修制务精”所生产药品质量上乘,所以在竞争上提倡货真价实,“真不二价”,“真不二价”横匾至今还悬挂在国药号大厅。
学术研究
学术成果
胡庆余堂将百年传统中药的优势特色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创建了
浙江省中药现代化研究开发中心,继承、挖掘“胡庆余堂集成方”,以名老中医验方、秘方为基础,借鉴现代医药和国际天然药物的开发经验,不断创新,开发具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中药新产品,研发各类中成药品及保健食品,形成了生产传统中成药及保健食品的产品结构,全面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和生产水平。在胡庆余堂
集团公司的旗下,完成了以药材种植、饮片加工、药酒生产、成药制造、药店连锁、医疗科研、药膳保健、中药门诊及养生旅游等为主业的中药全产业链,为社会贡献了力量。
学术活动
胡庆余堂仍保留着师徒相承的传统,搭建了老中青三代人才梯队。在每届全国中药技能调剂比赛中,前十名获奖者多半是胡庆余堂的弟子,中医药行业的状元也都出自胡庆余堂国药号。
文化活动
从2006年起,每年入冬,胡庆余堂都会如期举办中药文化节,旨在让胡庆余堂中药文化深入人心。中药文化节中的传统项目主要有吊蜡丸、手工熬膏、手工泛丸、铁船磨粉、手工切片、手工炒阿胶珠等,与此同时中药博物馆还在文化节上举办多项临时展览,为走进中药博物馆的公众市民手把手教包药、提供中药材真伪鉴别、展示奇特野山参标本、精品阿胶、传统挖参、制药工具等,让游客、市民、学者都有更多机会、更直观、更近距离地了解传统中医药文化。
2022年,胡庆余堂中药文化节除参茸药材真伪鉴别、传统中药技能考核展示、健康
科普知识宣传等活动项目外,还推出数字藏品、数字博物馆、研学之旅、沉浸式剧本杀等新时代潮流主题活动,让胡庆余堂中药文化向更年轻、更广泛的群体传播。比如,胡庆余堂基于二十四节气的养生传统与药材采收规律,结合当下新一代年轻人的兴趣喜好,以及养生新潮流,创新打造「二十四节气•药灵卫」IP矩阵。
所获荣誉
2006年,“胡庆余堂中药文化”入选首届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目录。
2018年,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获“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殊荣。
2019年,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被评为
浙江省社科普基地。
2022年6月,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入选浙江省博物馆(纪念馆)名录(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