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英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李秀英(1918年1月1日-2004年12月4日),女,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
1918年1月1日,李秀英出生于南京,1937年日军进攻南京,身怀六甲的李秀英为拒日军侵犯与其殊死搏斗,脸部、腿部、腹部共中37刀,后经救治得以保住性命,但胎儿不幸流产。1947年,李秀英在南京军事法庭审判南京大屠杀主犯谷寿夫案中作为证人出庭作证。1998年,日本右派分子松村俊夫在其书《南京大屠杀的大疑问》中,公然否认南京大屠杀一事,并诬陷李秀英为伪证人。次年,李秀英向日本东京地方法院起诉松村俊夫毁坏名誉权,经过数年的努力,取得了一、二审胜诉。2004年12月4日,李秀英因呼吸衰竭于南京鼓楼医院辞世,享年86岁。一个月后,日本最高法院判决李秀英胜诉。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权威历史学者孙宅巍表示,李秀英不仅是侵华日军暴行的见证者,更是受害者和幸存者;面对日军暴行,她做到英勇地抵抗,有着中国人民面对侵略不屈不挠勇敢反抗的民族精神;她的代表性跨越了两个历史阶段,上个世纪末与本世纪初,她都挺身而出,同日本右翼势力作斗争,构成中国人维护尊严,争取和平事业的一部分。
人物生平
1919年1月1日,李秀英出生于南京。1937年3月,李秀英与陆浩然结婚。同年12月日军侵略南京,李秀英的丈夫陆浩然随政府向武汉撤退,而李秀英因怀孕出行不便,与其父亲在南京国际安全区美国教会学校(今南京五台山小学)地下室避难。
1937年12月19日,三名日本兵闯入地下室意图强奸李秀英。李秀英奋力反抗,与日军殊死搏斗,其面部、腿部以及腹部共中37刀。奄奄一息的她被父亲送至南京鼓楼医院(时为美国教会医院)救治,经美国医生威尔逊的抢救,李秀英得以保住性命,但她的孩子不幸夭折。当时留在南京的国际人士牧师约翰•马吉在听说了李秀英的事迹后,用摄影机记录下了李秀英的惨状,这不足一分钟的影片也成为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铁证。
1947年,李秀英在南京军事法庭审判南京大屠杀主犯谷寿夫案中作为证人出庭作证。不仅如此,李秀英还远赴日本参加和平集会,控诉日军暴行。1998年,日本右翼分子松村俊夫在其《南京大屠杀的大疑问》一书中,污蔑李秀英是伪证人。次年9月,李秀英开启了漫漫维权之路。她向日本东京地方法院提起诉讼,并取得了一、二审胜诉,有力地驳斥了日本右翼势力企图否认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行径。2005年1月20日,李秀英被侵害名誉权案历时五年终于尘埃落定,日本最高法院作出最终判决,李秀英获得胜诉。但是李秀英于2004年12月4日逝世,最终未能等到这份“迟来的判决”。
人物事件
维权之路
1998年,日本作者松村俊夫在《南京大屠杀的大疑问》一书中,声称现在的李秀英不是当年的李秀英,污蔑她是“伪证人”。此书一度成为日本畅销书,也成为日本右派分子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证据”。1999年9月,李秀英像东京地方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作者松村俊夫及其书出版社展转社发行人相泽宏明在日本主流媒体公开道歉,并赔偿名誉损失费用1200万日元。2002年5月10日,经过八轮辩论,东京地方法院认定侵权事实,判处松村俊夫等人向李秀英赔偿名誉损失费150万日元,但未对李秀英提出的公开道歉一事予以支持;双方均对于判决不满,同时提出上诉。由于李秀英当年详细记录了医疗过程,加上国际人士牧师约翰•马吉在治疗现场拍摄的影片,铁证如山。二审维持了原判,松村俊夫等人继续上诉至日本最高法院。
2005年1月20日,日本最高法院作出最终裁决,驳回了松村俊夫、日本出版社展转社及其发行人相泽宏明的上诉请求,不再受理第三审,维持东京高等法院对于李秀英案的二审判决;并要求他们承担上告费和申述费用。历时五年的维权路,在中日两国律师的共同努力下告一段落,李秀英的胜诉也有力的驳斥了日本右派势力企图否认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行径。
人物评价
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连红指出,李秀英是“活证”,是日军侵华南京大屠杀受害者、幸存者的典型人物,她的胜诉是必然的,无论从任何角度,松村都应该败诉,否则就会在世界法律史上闹下一个大笑话。
江苏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南京大屠杀历史研究专家王卫星表示,李秀英对大屠杀历史研究的贡献不可磨灭,这场血腥的屠杀过去了60多年,她活着就是有力的证据,不容日本右派推翻,她的存在比做研究写几十篇文章更有说服力。失去了她,就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大屠杀经历者和见证者。
社会纪念
2014年12月11日,李秀英的铜像在南京雨花功德园落成揭幕,这一天也是她逝世10周年的纪念日,这也是首次为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塑立铜像。该铜像为一座半身像,由南京艺术学院教授钱为设计,高49厘米、宽37厘米,厚31厘米。铜像下的碑座呈多棱形状,象征着日军折断的军刺刀,李秀英青铜塑像矗立起上,寓意着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精神力量。碑座上还刻有“母亲”以及“纪念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的字样,其中“母亲”二字由著名书法家孙晓云题写。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人物事件
维权之路
人物评价
社会纪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