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人民革命大学
公立大学
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是西北政法大学的前身,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共产党1937年在延安创办的陕北公学,但其真正的起源则是1939年冬党中央复办的陕北公学,又称后期陕公(1937年成立的陕北公学,后历经华北联合大学华北大学,成为今天的中国人民大学)。
历史沿革
1949年为了培养适应新中国政权建设所需的各类干部,中共中央西北局决定,延安大学迁到西安市,改名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陕西省政府主席马明方兼任校长。1949年民大校部和二部迁驻高陵区通远坊(现为高陵区通远镇);一部、三部迁驻泾阳永乐店。
1953年,我国步入国民经济恢复和建设时期,并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了加强党对国家各项事业的领导,党的主要教育任务逐渐转化为提高党与非党干部的理论水平。3月28日,西北局做出《关于改变西北人民革命大学的性质与加强西北局党校的决定》,决定将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改为西北政法大学干部学校,限定西北民族大学的结束工作必须于6月底完成。
经过积极筹备,西北政法干部学校于1953年7月1日在高陵区通远坊正式成立,白清江任校长,书记为刘若曾,副书记为张治平、王铸九。西北政法干部学校由西北行政委员会领导,具体业务受其下属政法委员会领导。主要任务为轮训西北五省区政法部门的县级干部,为西北地区及周边省份培养公、检、法、司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每期历时l0个月。1954年5月19日,全校员工由通远坊迁至西安市南郊新址。自1954年12月起,学校归属国家教育部领导,更名为“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西北分校”(后几经发展,演变为五院四系)。
西北政法大学干部学校按照中央组织部关于转变干部学校的指示,以党校性质的要求组织教学。第一、二学期教学中,开设了基本理论课、总路线与基本政策课、政治业务课三门课程。教学环节一般采用自学、讲授、讨论、辅导的顺序进行。随着党对国内阶级斗争形势估计的变化,从1956年第三期开始,在教学要求中,明确提出:“要运用整风经验,端正学员思想作风”,要求学员按照党风处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而且在课程设置上,将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列为主课。1957年9月第四期开学后,明确规定以社会主义教育的教学为中一心内容,从而采取了鸣放、辩论、讲授、思想小结的教学形式,不仅在教学内容上,而且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都受到当时“左”的思潮的影响,妨碍和破坏了理论联系实际、教书育人的学风。但仍以短期轮训在职政法干部为主要任务。
1953年7月到1958年8月的五年中,政法干校完成了四期在职干部的轮训任务,相继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内蒙、河南省山西省四川省等省区培训、提高县级的民政、检察、司法、监察等部门在职干部2154人,其中有17个省区的兄弟民族的干部305人。
西北民族大学改为西北政法大学干校后,其原设的其他班次,分别归并于西北其他院校。政教班归并于西北师范大学。经建班与拟设立的工农干部文化班归并于西北党校。政研班暂时设于政法干校(此班结业后不再续办)。锡伯、索伦民族班与少数民族检察干部班一同归并于西北民族学院。少数民族教员班转入西北师范学院或西北民族学院。
西北人民革命大学临结束时,芦白、杨典、郭仪等大批干部在4、5月份被调到西北党校任职,王云风调到西北俄语专科学校(后改为西安外国语大学,即西安外国语大学的前身)任校长,刘端棻被调到西北大学任副校长。这一时期,有130名民大干部也被选抽去加强西北局党校、西北大学的教育建设任务  。
基本教育
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是一个以政治教育为主的短期训练班性质的干部学校,课程内容是根据少而精的原则,基本上按照“两大课程,五大步骤”进行教学的 。
两大课程即《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发展史》与《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两门必修课。《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发展史》课程的主要内容有劳动创造世界、五种生产方式、国家与政治、社会思想意识等章。《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主要内容有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中国革命的历史与经验教训,新民主主义政治,新民主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文化等章。配合两大课程的学习,学校还经常增设许多时事专题报告与业务政策的专题报告,既提高了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又激发起他们的学习热情。
五大步骤是:从开学到毕业后,共分五个阶段进行教育:一、学习准备。主要是介绍学校教育方针、任务与性质,讨论教育计划,端正学习态度,成立学代会。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教育。三、理论测验、思想总结与历史审查。四、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教育。主要是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的统一问题。五、结业。主要是民主鉴定,动员分配与毕业典礼,使学员能够愉快地走上工作岗位,为人民服务。班次虽然不同,但主要的都是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只有土地改革、经建、建政等专业班才增加一部分政策业务课程。
学员成分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种:一是青年知识分子;二是接收国民政府各级机构后的留用人员;三是从陕甘宁边区及各根据地来的较老的干部;四是对人民有罪的分子与有反革命身份的分子。以前两类学生为主,学生期限一般为半年左右。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划清革命与反革命的界限,建立革命人生观,进一步明确个人前途与革命前途的关系。对于转业干部的训练,主要是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使他们认识革命事业的新发展与新任务,克服狭隘保守思想,建立新的工作作风。
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针和教学方法。1950年9月,刘端棻教育长在《一年来教学工作总结》中,把此方针具体总结为联系理论本身实际,联系当前革命实际,联系学生思想历史实际三个实际。为了解决联系理论本身实际的问题,学校特别重视对学习教材的编写与研究工作。教师编写的教材,都要经过教学研究会议集体讨论研究,必须遵守三个要求与三个照顾相互联系的原则。三个要求是:简明、正确、实际。三个照顾是:知识体系、学习期限、学生水平。这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授课过程中,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将课堂讨论视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并对其提出了三点要求。这三点要求是:
第一,有四反四要:一反以概念说明概念,而要以事实说明理论。二反概念加事实,而要培养学生通过事实的分析去论证理论。三反急于联系非主要的事实,而要首先联系最一般的主要事实。四反急于孤立的联系学生思想实际,而要首先联系理论的基本观点即对重大事物的分析与看法。
第二,有三注意三不怕:一要注意讨论教材中的主要观点与论证,不要怕形式上看是重复书本。二要注意在集中的基本的事物的分析上去展开争论,不要怕难掌握会场。三要注意掌握基本分歧,不要怕提不出分歧没有争论。
第三,课堂讨论的主要责任有四:要学习掌握与领导课堂讨论的知识与技术。讨论中特别在最后要肯定对的,指出错的。整理讨论会上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给教员反映,以便在总结中加以解决。考查学生的学习成绩,每次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应记在记分册上。
西北人民革命大学还很重视对教学经验的总结,各部各种专业每期都有教学工作总结,每门课程学习结束后也有定期总结。从第一期教学工作总结之后,全校每年都召开一次全校性的教学研究会,对于改进教学组织领导,贯彻以教学为中心,“一切围绕教学”的方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起了很大作用。当学校的最后一次教学总结报送到中共中央西北局后,西北局宣传部批示:“总结很好,关于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经验,准备通报各省,供各级党校、干校参考”。这个批语,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三年多的教学工作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基本教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