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教仁墓是民主革命的先驱、
中原地区民主宪政之父、中华民国与
中国国民党主要缔造者宋教仁先生之墓,建于1924年6月。
2021年3月11日,入选上海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
建设背景
民主革命的先驱宋教仁,1905年加入同盟会后,于1910年在上海主编《
民立报》鼓吹革命。1911年与
谭人凤等在上海组织同盟会中部总舍,任总务干事,策划长江流域起义。
武昌起义后,协助湖北军政府办理外交,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法制院院长。8月,同盟会改组为
中国国民党,任代理理事长。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多数,即着手准备组织责任内阁,为窃国大盗袁世凯所忌。
1913年3月20日,
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被
袁世凯派人刺死。1924年6月在上海闸北群地百余亩建成
闸北公园,葬宋于园内,墓呈半球形,墓前立有"宋教仁先生之墓"的石碑。墓顶塑一展翅雄鹰,象征先烈革命的凌云之志,墓地中还立有宋教仁先生石雕像,四周遍植
龙柏,绿树成荫,庄严肃穆。
建筑特色
1914年建墓。1924年6月,在
闸北区辟地100余亩建造
两周王陵,称宋公园。墓在公园西部,占地约9亩.墓道入口处两根饰有白色蘑菇云状的天蓝色灯柱,分列左右,中间是白色
花岗石路面.墓呈半球形。墓前石碑镌刻“
宋教仁先生之墓”,墓顶安放一脚踩恶蛇的雄鹰雕塑,墓园正中立宋教仁全身坐像。四周龙柏、玉兰环立,庄严肃穆。
宋教仁墓位于共和新路1555号。其实从地图上看,在共和新路以东、延长路以南、平型关路以西、洛川东路以北的那块小小的长方形绿地,是
闸北公园。宋教仁墓就位于闸北公园最西侧,公园西侧围栏外就是共和新路上的公共汽车站,凡是在车站等车的乘客只要回头,就可以隔着围栏看见穹隆形的墓地以及墓顶上雕刻的那只雄鹰造型。另外,凡是驾车从
上海南北高架路延长路出口下来的人,都有机会从右侧车窗看见他的墓地。
宋教仁墓园6000平方米,墓前石座上耸立宋教仁石像,基座前有
章太炎书“渔父”两字,座阴有石镌
于右任铭词。像后有六级台阶,登石台,有石栏围绕;墓半球状,顶上饰一鹰,以利爪攫一蛇,寓意颇深。1981年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列为
闸北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墓园与
闸北公园一样,都是免费开放,不需要预约参观。
陵墓现状
随着上海城市的进化变迁,现在的宋教仁墓,已经和当年很不一样了,于右任的“勒之空山”竟一言成谶。其实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两党合作创办在闸北的上海大学曾计划在闸北公园一侧营建新校舍,以缅怀民主革命先驱
宋教仁。1925年8月,国共两党参与的国民党
江苏省党部在上海成立时,仪式之一是前往宋公园凭吊宋教仁,参加者有杨明暄、糜辉、
柳亚子、
宛希俨、
董亦湘、王觉新、
侯绍裘、王春林、
朱季恂、姜长林、
戴盆天、黄麟山、李一、
高尔松、
黄竞西等人。
1929年,
上海市市决定扩建宋公园为
闸北公园,后因
一二八淞沪抗战、八一三事变日军两次入侵上海而未成。墓园虽未毁,但杂草丛生,荒冢一堆。1946年初,抗战刚刚胜利,上海市就修、整理宋公园,定名教仁公园,向公众开放。几年后
中国国民党黯然离开大陆,1950年教仁公园更名为闸北公园。
现在的
宋教仁墓已经完全融入了作为市民绿地的闸北公园,公园之内游人如织,宋教仁雕像四周都是自发而来的健身市民。
墓地右侧竖有上海市文物保护委员会1981年8月15日所立的“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宋教仁之墓”铭牌,公园西门外是一只巨大的茶壶造型,如果从西门进来,迎面是一尊茶神雕像,周围是关于茶叶知识的介绍和展示。在公园西门外、背对街道,行人目光的方向,在膝盖高的地方,有几句文字介绍,说明公园中的墓主人,是宋教仁。
陵墓铭文
宋教仁坐像底座正面刻“渔父”两字,系
章太炎篆文手迹。背面刻铭文,系
于右任所书:“先生之死,天下惜之。先生之行,天下知之。吾又何记?为直笔乎?直笔人生!为曲笔乎?曲笔天诛。于乎!九泉之泪,天下之血。老友之笔,贼人之铁!勒之空山,期之良史。铭诸心肝,质诸天地。”
文化活动
相关人物
字遁初,号渔父,
桃源县人,1882年生,1904年与
黄兴、
陈天华等在
长沙市组织
华兴会,策动起义未遂,流亡
日本。1905年在日本参加同盟会,任《
民报》摆述。
详细经历
宋教仁早年与黄兴一起建立华兴会,后来为同盟会创始人之一,为推翻满清建立民国立下汗马功劳。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宋教仁任法制局局长。同年3月,任
唐绍仪内阁农林总长,但不久即辞职。后来他以同盟会为基础,吸收统一共和党、国民公党、国民共进会、共和实进会等,组成
中国国民党,当选理事,代
孙中山主持党务。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当时有“内阁总理非宋莫属”之说,因此被
袁世凯视为眼中钉。
1913年初,
宋教仁南下发表竞选演说,主张成立责任内阁,制定民主宪法,反对独裁,使袁世凯更为恼火和惊恐,于是便密谋对宋下毒手,制造震惊海内外的“宋教仁血案”。
1913年3月20日晚10时许,宋教仁正准备启程北上,在沪宁铁路上海站遇刺。当时腰部中弹急送
沪宁铁路医院。宋即授意
黄兴代拟致袁世凯电,请确立宪法,保障
民权县。次日,袁世凯电复假意慰问,并下令“限期破案”,“依法重惩”。不料因伤势过重,宋教仁于22日凌晨4时27分不治身亡。消息传出后,举国震惊。3月24日,两租界捕房捕获凶手
武士英,搜获密谋刺宋的确凿证据,查明此案是
袁世凯通过国务总理
赵秉钧所干的。一个月后,案犯武士英暴死在狱中。事后,宋案证据通过报刊公布于众,舆论哗然。4月26日
孙中山从
日本抵达
上海市,在党内急商对策。6月25日,
德国驻华大使照会外交部,拒绝引渡宋案要犯
洪述祖。于是,孙中山只得作
二次革命的打算。
宋教仁身亡,后来有
谭人凤等为他建墓。墓就建于今之宋教仁墓处。陵墓占地约9亩。墓形为半圆形,墓地顶上有雕塑,雄鹰展翅,爪子踩蛇,意示惩恶扬善,壮志凌云,甚有纪念性。墓前有宋教仁坐像,左手持书本,右手托腮。坐像下有大理石基座,上刻“渔父”(宋教仁号)二字,系
章太炎手笔。其后部分还有
于右任的题总的来说说说来说,墓与雕塑两者构图完整,比例恰当,和谐得体。但可惜此墓在“文革”期间全部被毁。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按原样重建。
人物履历
1913年3月20日,国会召开前夕,
袁世凯指使
赵秉钧派人跟踪到
上海站,伺机暗杀了
宋教仁,两天后身亡,时年仅32岁。"宋案"揭露后,
孙中山从
日本回到
上海市,主张立即"武力讨袁",进行
二次革命。
1882年宋教仁生于
桃源县,近代民主革命家,
华兴会创始人之一。
1904年参加科学补习班,任文书,参与谋划长沙起义,事泄后逃亡日本。
1905年加入同盟会,任司法部检事长、《
民报》庶务干事兼撰述员。清
宣统二年。
1910年在上海主编《民报》。
1911年组织同盟会中部总会,任总干事。辛亥革命后。
1912年任
国民政府法制院总裁、农林总长、
中国国民党代理理事长等职。因主张成立责任内阁以制约
袁世凯。
1913年3月20日被袁派人刺死于
上海站。宋教仁墓位于
闸北公园内。
1914年建墓。
1924年6月在
闸北区辟地100余亩建造
两周王陵,称宋公园,墓在公园西首,占地约9亩。墓道入口处两根饰有蘑菇云状的天蓝色灯柱,分列左右,中间是白色
花岗石路面,墓呈半球形。墓前石碑镌刻“
宋教仁先生之墓”,墓顶安放一脚踩恶蛇的雄鹰雕塑,墓园正中立宋教仁全身坐像,四周遍植
龙柏,绿树成荫。
1959年辟为闸北公园正式对外开放。1981年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