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星寺镇
重庆市巴南区辖镇
天星寺镇,隶属于重庆市巴南区,地处巴南区中部,东邻姜家镇,南与接龙镇接壤,西靠南彭镇,北与惠民镇、二圣镇相连,距巴南区人民政府驻地51千米,区域总面积46.1平方千米。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天星寺镇境域属分节里六、七甲;1993年12月,由太和乡、竹林乡合并建天星寺镇。截至2018年末,天星寺镇户籍人口为11899人。截至2020年6月,天星寺镇下辖1个社区、5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太和场太和街1号。
天星寺镇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蜀黍属为主;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2018年,天星寺镇有工业企业3个。
2021年,重庆市巴南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天星寺镇人口为4591人。
历史沿革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属分节里六、七甲。
民国元年(1912年),以太和场设乡级政区;民国十八年(1929年),称太和里;民国十九年(1930年)6月,建太和乡;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为太和区;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春,改为太和联保;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太和联系保改为太和乡。
1952年11月,划太和乡、二圣乡部分建天坪乡;同年12月,划太和县、姜家乡部分建纹石乡,又划太和部分建竹林乡
1954年4月,裁纹石乡,所辖分入太和乡、竹林乡。
1956年1月,竹林乡并入太和乡。
1958年9月,太和乡改建太和公社;次年2月,改为太和管理区。
1960年12月,太和管理区改为太和公社。
1961年,太和公社划出原竹林乡设竹林公社。
1982年,改竹林公社为竹林乡。
1993年12月,太和乡、竹林乡合并建天星寺镇。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天星寺镇地处长江以南、明月峡背斜之东,地势南高、北低;地形为山地;主要山脉有天井坪,境内最高峰位于花房村陶家院子社,海拔750米;最低点位于雨台村斑竹林社,海拔240米。
气候
天星寺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均气温29°C,1月平均气温7.9°C,7月平均气温29°C;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
自然灾害
天星寺镇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山洪、地质滑坡等。
自然资源
2011年,天星寺镇有耕地面积1.8万亩,人均1.5亩。
天星寺镇市政设施齐备,通讯十分方便,全镇电话社社相通。天星寺镇场镇街道全部硬化,安装了11盏路灯,饮水、排污设施完善。天星寺镇境内有省道9公里,乡道60公里,碑二路越境而过,乡道与村自建公路交错相连成网。天星寺镇境内有库容超过240万立方米的水库两座:石桥沟水库和峰岩沟水库,总水面积达326.27亩;两座水库间有供场镇居民饮水的山湾塘一口,与两座水库成阶梯状分布。
天星寺镇交通便利,可开发养殖、旅游和兴修精品度假村。境内还有区级文物天心寺(庙)、石河塔。其他资源也比较丰富,如农家乐、度假村、种养殖基地等。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天星寺镇下辖天星寺1个社区,5个行政村。
截至2020年6月,天星寺镇下辖1个社区、5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太和场太和街1号。
人口民族
2011年末,天星寺镇总人口12344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28人,城镇化率2.6%;总人口中,男性6637人,占53.8%;女性5707人,占46.2%;14岁以下1100人,占8.9%;15—64岁9144人,占74.1%;65岁以上2100人,占17%;人口均为汉族,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64人。
2017年末,天星寺镇常住人口为9182人。
截至2018年末,天星寺镇户籍人口为11899人。
2021年,重庆市巴南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天星寺镇人口为4591人。
经济
综述
2002年,天星寺镇农民人均纯收入1998元。
2011年,天星寺镇财政总收入909万元,比2010年增长10%。2011年,天星寺镇农民人均纯收入6854元。
农业
2002年,天星寺镇农业总产值2958万元,粮食总产量10002吨,生猪出栏20006头,鱼产量163吨。
2011年,天星寺镇农业总产值达到1.5亿元,比2010年增长18.1%,农业增加值1.0亿元。天星寺镇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蜀黍属为主。2011年,天星寺镇生产粮食11048吨,人均909千克,其中稻谷6332吨,小麦103吨,玉米2319吨,薯类2192吨,豆类102吨。天星寺镇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蔬菜等。2011年,天星寺镇油料作物种植面积95亩,产量12吨,其中油菜12吨;蔬菜种植面积1900亩,产量12063吨,主要品种有白菜、萝卜。天星寺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天星寺镇生猪饲养量2.1万头,年末存栏0.9万头;羊饲养量300只,年末存栏100只;牛饲养量400头,年末存栏1700头;家禽饲养量1000万羽,上市家禽300万羽。2011年,天星寺镇生产肉类2530吨,其中猪肉2264吨,牛肉258吨,羊肉8吨,禽蛋684吨;畜牧业总产值0.5亿元。2011年,天星寺镇水果种植面积200亩,产量3434吨,主要品种有柑橘、雪梨等,其中相11吨,梨3370吨。天星寺镇渔业以淡水养殖为主,淡水水面4200平方千米。2011年,天星寺镇水产品总产量300吨,渔业总产值100万元。
工业
2002年,天星寺镇工业企业总产值72万元。
2011年,天星寺镇工业总产值为900万元,比2010年增长45.8%。
2018年,天星寺镇有工业企业3个。
商贸至
2011年末,天星寺镇有商业网点3950个。2011年,天星寺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000万元,比2010年增长18.3%;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700万元,比2010年增长29%。
金融
2011年末,天星寺镇有2家银行在境内开设了分行或设立了办事处;
文化
地名由来
天星寺镇因明代崇祯年间(1628年—1644年),所建寺庙天心寺谐音而得名。
交通
2011年末,天星寺镇有县乡级公路4条,总长35.8千米。天星寺镇境内有碑二路越境而过。
社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天星寺镇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58人,专任教师2人;小学1所,在校生156人,专任教师2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82人,专任教师12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天星寺镇教育经费达722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716万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716万元,预算内教育事业费340万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12%、13%、12%;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99.2%,比2010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
文体事业
2011年,天星寺镇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470平方米;公共图书室1个,建筑面积30平方米,藏书5800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300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2.5%,其中事业单位从业人员4人。2011年末,天星寺镇有体育场地3处,有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8人;100%的城市社区和40%的村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80%。2011年末,天星寺镇有线电视用户数为30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8%。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天星寺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个病床15张;专业卫生人员7人。2011年,天星寺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4438人次,出院病人852人次。2011年,天星寺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1978人,参合率97.1%。
2011年,天星寺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16户,人数17人,支出5.4万元,比2010年增长2.3%,月人均226.5元,比2010年减少3.7%;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31户,人数585人,支出83.6万元,比2010年增长31%,月人均119元,比2010年增长19%;农村五保集中供养37人,支出12.9万元,比2010年增长1.0%;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70人,支出34.7万元,比2010年增长0.9%;农村医疗救助422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农村医疗保险792人次,共支出2.0万元,比2010年增长63%;农村临时救济197人次,支出11.0万元,比2010年增长41%;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98人,抚恤事业费支出48.7万元,比2010年增长9.1%;社会福利费18.4万元,比2010年增长88.7%;有社会福利单位1个,床位53张;有社区服务设施1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个;经常性社会救助工作点1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16万元,使80人困难群众受益。2011年,天星寺镇新增就业人员41人,有23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0.7%;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合计850万元,比2010年增长0.8%。2011年末,天星寺镇参加城乡基本养老保险5984人,比2010年末增加200人,其中参保职工27人,参保离退休人员1893人,分别比2010年末增加7人和182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农民工1650人,比2010年末增加460人,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360人,比2010年末增加140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1050人,比2010年末增加120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340人,比2010年末增加110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65人,比2010年末增加24人;参加医疗保险的农民工630人,比2010年末增加160人;参加失业保险120人,比2010年末增加35人,其中参加失业保险的农民工160人,比2010年末增加50人,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领取20人,比2010年末增加12人;参加工伤保险850人,比2010年末增加170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680人,比2010年末增加150人,全年认定(视同)工伤4人,比2010年增长2人,全年评定伤残等级3人,比2010年增长1人,全年享受工伤保险待遇3人,比2010年增长1人;参加生育保险180人,比2010年末增加56人,全年共有24人次享受了生育保险待遇,比2010年增长1人次。
基础设施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天星寺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点1个;全年投递国内函件7500件,国内汇票业务完成73笔,国内异地中国邮政速递物流信件完成1000件,征订报纸530份、期刊160册,业务收入7200元;有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2个;固定用户比2010年减少200户;移动用户比2010年增长23万户万户。
2011年末,天星寺镇有自来水厂1座,铺设干线水管3.2千米,生产能力350吨/日,年工业用水1万吨,生活用水9万吨,居民自来水普及率100%;有排水管道2.7千米,污水处理厂1座,日污水处理能力300吨,工业废水处理率100%。
供电
2011年末,天星寺镇有主变压器33台;年售电量累计完成110万千瓦时。
天星寺镇境内有库容超过240万立方米的水库。
园林绿化
2011年末,天星寺镇有园林绿地面积2.1公顷,其中公共绿地1.1公顷,绿化覆盖率5.9%,人均绿地6.7平方米。
乡镇特色
天星寺镇特色:
一是地理位置独特。山高陡坡,沿碑(垭)二(圣)路的地形横截面呈“W”型,绵延30多公里的天景坪海拔700余米,森林覆盖率达60%,气温比主城低4-8°C,空气清新,特别适合城市人周末度假休闲、避暑疗养。
二是土特产丰富。高山优质大米基地1万亩;获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雪梨4000余亩;口感细腻的青萝卜2000亩、西瓜1500亩;越洋酸菜年产100万斤,连续三年参加市农展会;绿满家牌肥牛从内蒙运回900余头,蒙古部落村长期对外开放,以正宗草原绿色鲜牛肉系列套餐和马奶酒喜迎八方来客。
三是多处旅游资源可供开发。石桥沟、峰岩沟两座小二型水库、夕阳古道和一座明末清初重庆市“四大佛教圣地”天心寺庙,极具投资开发价值。
旅游
风景名胜
天星寺镇境内有天心寺、夕阳古道、太平桥和石河焚字塔、廖氏民居、天井坪大寨、石河塔、峰岩沟水库景区等50多处景点。
天心寺庙
天心寺庙位于巴南区天星寺镇莲花山,始建于明代崇祯年间,清同治六年(1867年),维修并建关帝殿,民国三年修建大雄宝殿;民国十五年(1926年),重修法堂。
峰岩沟水库景区
峰岩沟水库景区位于巴南区中部天星寺镇境内,距重庆市城区70千米,占地面积172亩,水面67亩,海拔692米。峰岩沟水库景区有泉、瀑、河、林、奇山怪石等自然景观。
天心寺庙位于巴南区天星寺镇莲花山,山势自然形成莲花,与佛教莲花佛台有着某种契合,莲花之奇,重庆市绝无仅有。天心寺庙其名“天心”更有深不可测的佛意。天心寺庙属区级保护文物,始建于明代崇祯年间,清同治六年(1867年)维修并建关帝殿,民国三年修建大雄宝殿,民国十五年重修法堂,解放前是重庆市地区四大佛教圣地之一,许多重要的佛事活动都是在这里举行。寺庙占地10余亩,规模宏大,现存上殿、中殿,厢房近百间,不少石刻等依然可见。峰岩沟水库位于巴南区中部天星寺镇境内,距重庆市城区70公里,占地面积172亩,水面67亩,海拔692米。峰岩沟水库景区有泉、瀑、河、林、奇山怪石等大量自然景观,以及修建于清嘉庆年间的石河字库、太平桥等人文景观。峰岩沟水库四面环山,湖水碧绿如玉,湖心有小岛。堤坝横跨南北,瀑布蔚为壮观,坝下溪水潺潺,蜿蜒穿流于石穴之间,悬岩峭壁,千姿百态,古藤嫩梢,绿意盎然。周围自然植被良好,风景迷人,气候凉爽,空气清新,生活在这里的人历来长寿(现有百岁老人3人),有少见的红桂花树,是重庆市近郊为数不多的风景区,是旅游、避暑、休闲度假和老年休养的理想之地。
获得荣誉
2020年7月29日,天星寺镇入选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名单。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地理环境
自然资源
行政区划
人口民族
经济
文化
交通
社会
旅游
风景名胜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