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拉尔多·迭戈自幼热爱读书写作,同一些极端主义派的青年作家交往,反击
法西斯主义,为世界文学作出突出贡献。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1899年生于
布宜诺斯艾利斯,受家庭熏陶,自幼热爱读书写作,10岁时就在《
民族报》上发表了
英国作家
王尔德的童话《
快乐王子及其他故事》的译文。1914年随全家赴
欧洲,定居
日内瓦。1919年随全家移居西班牙,同一些极端主义派的青年作家交往。
1923年,博尔赫斯自费出版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激情》。此后又相继出版了几本诗集和散文集。1935年出版短篇小说集《
恶棍列传》,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引起评论界的极大关注。1937年在
布宜诺斯艾利斯市立图书馆谋得一等助理职位。
1941年,其代表作短篇小说集《
交叉小径的花园》出版,却在次年的
阿根廷全国文学奖评选中落选,引起阿根廷文学界一片抗议之声。此时的博尔赫斯的文学地位已不可动摇。
1945年阿根廷作家协会为了“伸张正义”,授予他的短篇小说集《
虚构集》特设的荣誉大奖。
1946年,博尔赫斯因在反庇隆
法西斯主义的声明上签字,被革除在市立图书馆的职务,任命为市场禽兔稽查员。他愤而辞职,并得到知识界的声援。1950年他被选为阿根廷作家协会主席。
1955年庇隆政府倒台,新政府特别任命他为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馆长。他还被选为
阿根廷人文科学院院士。从此博尔赫斯开始收获大量荣誉,其中包括:1956年阿根廷国家文学奖,1961年福门托奖(与
爱尔兰作家贝克特分享),1962年
法国文学艺术
骑士勋章,1963年阿根廷国家艺术基金大奖,1965年
英国爵位、
佛罗伦萨第九届诗歌奖、
秘鲁太阳勋章,1968年意大利
共和国勋章,1970年巴西美洲文学奖,1971年
耶路撒冷文学奖,1973年墨西哥阿方索·雷耶斯奖,1979年
法兰西学院金质奖章、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荣誉勋章,1980年
西班牙塞万提斯奖(与赫拉尔多·迭戈分享),1981年墨西哥奥林·约利兹利奖,1982年西班牙智利阿方索十世
大铁十字勋章、法国荣誉骑士勋章,1984年意大利大十字骑士勋章。他的其他重要作品还有:短篇小说集《
阿莱夫》、《布罗迪报告》、《
沙之书》,诗集《诗人》、《影子的颂歌》、《
老虎的金黄》、《深沉的玫瑰》等。
博尔赫斯一生读书写作,堪称得心应手,晚年双目失明,仍以口授的方式继续创作,成就惊人。然而,他的婚姻生活并不如意。他长期独身,由母亲照料生活,直至68岁才与孀居的埃尔萨·阿斯泰特·米连结婚,3年后即离异。母亲辞世后,他终于认定追随他多年的日裔女秘书
玛丽亚·儿玉为终身伴侣。他们1986年在
日内瓦结婚。同年,一代文学大师博尔赫斯在日内瓦逝世。
读书是博尔赫斯生活中一项具有压倒性优势的活动,而且对于他的写作意义重大。他曾说:“我是一个作家,但更是一个好读者。”他的最初和主要的知识来源可能是他父亲的藏书室,到了开始真正作家生涯时,他已经是一个学贯东西、富有真知灼见的青年学者了。人们想像中那个在宁静幽暗、满是灰尘的的图书馆里坐拥书城,读破万卷、下笔有神的形象,可能是个误解。至少在被任命为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馆长的时候,他已经近乎完全
失明,所以他不无苦涩地写了一首诗向上帝致敬:“他以如此妙的讽刺/同时给了我书籍和失明……”
读书对于作家博尔赫斯的意义,至少有两条必须强调:一,读书使得他从不将自己的视野局限在
阿根廷的现实中,而是以整个西方文明为自己的当然传统和精神源泉,并以它的正宗传人自居(他身上的
英国血统更强化了这一倾向)。二,由于读书在生活中的比重之大,与大多数作家不同,是书籍而不是生活成了博尔赫斯的写作素材。以小说为例,博尔赫斯之所以被称作“作家中的作家”,就是因为他的写作从书中来,到书中去,作品带有元小说特征,既具有形而上的艺术思维方式的普适性,又容易模仿,所以后世追随者非常多。博尔赫斯是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与后现代文学的分水岭。从他开始,传统的文学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文学种类的界限被打破、客观时间被取消、幽默与荒谬结合、写真与魔幻统一等等。
诗歌、散文和短篇小说是博尔赫斯三大创作成果,而且各有千秋,相互辉映。有一种很生动的说法是:“他的散文读起来像小说;他的小说是诗;他的诗歌又往往使人觉得像散文。沟通三者的桥梁是他的思想。”他是与
奥克塔维奥·帕斯、
巴勃罗·聂鲁达齐名的拉美三大诗人之一,他的诗歌语言质朴,风格纯净,意境悠远。他的散文大多非常短小,但构思新颖,结构巧妙,
莫洛亚安德烈:“博尔赫斯是一位只写小文章的大作家。小文章而成大气候,在于其智慧的光芒、设想的丰富和文笔的简洁——像数学一样简洁的文笔。”
尽管是《
交叉小径的花园》使博尔赫斯名扬天下,但他写于1939年的一篇名为《特隆,乌克巴尔,奥比斯·特蒂乌斯》的小说也许更值得注意,因为他在其中将模糊真实时间和虚构空间界限的本领发挥到了极致,“虚构”这一美学概念从此在他的艺术世界里占据了最重要的位置,而20世纪的世界文学也将大受裨益。故事从作者同好友比奥伊的对话开始,后者在一部伪托的百科全书里核查一段他认为起源于乌克巴尔的文字,大意是:镜子和男女交是可憎的,因为它们使人的数目倍增。由这些本已不可靠的叙述,又引出关于一个虚构的无所不在的国度特隆的叙述,读者被牵引着进入了一个意义、概念、历史、真实和虚幻纠缠在一起的
迷宫,终难自拔。对这篇小说,有论者作了如下总结:“在一个走向疯狂的世界,知识分子的反应只能是极端的禁欲主义形式,享受文学的情节,除自成体系的文学范畴之外,否定花园》表面上采用了侦探小说的形式: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博士余准做了德国间谍,遭到英国军官马登的追踪。他躲入汉学家斯蒂芬·艾伯特博士家中,见到了小径分岔的花园。余准杀害了艾伯特博士,以此通知
德军轰炸位于艾伯特的英军炮兵阵地,最后被马登逮捕。实际上博尔赫斯意不在此,他用小径分岔的花园造了一座
迷宫,又借角色的口宣布“写小说和造迷宫是一回事”,而下面的话才揭示了小说的主题:“由相互靠拢、分歧、交错或永远不干扰的时间织成的网络包含了所有的可能性。”博尔赫斯将关于时间相对性的深奥、复杂的哲学问题诉诸小说这一艺术形式,充分显示了他过人的智慧和非凡的文学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