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1899年8月24日-1986年6月14日),20世纪
阿根廷著名作家、诗人、文学评论家。主要引导了20世纪拉美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运动,并对
英国、美国、
意大利和
法国等
新生代的作家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被誉为“作家中的作家”。
博尔赫斯出生于
布宜诺斯艾利斯,从小就在书香门第中接受
西班牙语和英语环境的熏陶,对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兴趣。1914年博尔赫斯随全家移居
瑞士,在日内瓦学院念书,开始学习
法语、
德语和拉丁语并博览群书,也是在此时坚定地想要成为作家。1921年回国后,他开始频繁地向各种刊物投稿自己的诗歌和文章,逐渐有了名气。在他的创作生涯早期出版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激情》(1923)《面前的月亮》(1925)等诗集和《
恶棍列传》(1935)等小说集,初步奠定了他的文坛地位。博尔赫斯一生中的两部重要的著作《
虚构集》和《阿莱夫》分别在1944年和1945年出版。他在55岁时就几乎完全
失明,依然凭借着娴熟的写作技巧和创造力完成了许多知名著作,如《另一个,同一个》(1969)《
沙之书》(1975)等。这些作品被译成多种语言出版,为他赢得了很大的国际声誉。他的作品以虚实相生的写作风格、大胆灵动的象征运用、迷宫般的嵌套结构等特点为人称颂。他曾在图书馆工作,并担任过杂志编辑和讲师。成名后的博尔赫斯多次被邀请到德克萨斯大学、
哈佛大学、
剑桥大学等地讲学,在美国和
欧洲进行巡回演讲。1986年,博尔赫斯在
日内瓦逝世。
博尔赫斯一生的遗憾是与
诺贝尔文学奖无缘,但他仍获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荣誉。1950年,他被选为
阿根廷作家协会主席,1955年被任命为国家公共图书馆馆长和
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文学教授。于1961年获得第一届福门托奖、1965年获得
英国爵位、1970年获得巴西美洲文学奖等等。
诺贝尔奖得主
约翰·库切评价:“他甚于任何其他人,大大创新了小说的语言,为整整一代伟大的
拉丁美洲小说家开创了道路。”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于1899年8月24日降生在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库曼大街840号,是个
早产,体弱多病而且视力不好。他的家境并不富裕,但生活条件较为舒适。由于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市中心生活费用过于昂贵,一家人不久便搬到了城市边缘的巴勒莫小镇居住。这个社区在当时并不受人欢迎,居住的都是些贫穷的移民,而博尔赫斯一家的房子在社区中间,可以称得上豪华。一家人住在一幢大房子里,很少与邻居们往来。1901年,父母又为他生下一个妹妹,名叫莱昂诺尔范妮也即诺拉·博尔赫斯,妹妹成为他的童年伙伴。
博尔赫斯的家庭可谓是书香门第,从小接受英文和西班牙文的教育,家人间的氛围亦十分温馨,这些给他的成长带来极大的正面影响。他的母亲莱昂诺尔·阿塞维多(Leonor Acevedo)善良热情,十分有才华。博尔赫斯继承了母亲为人着想的品质和强烈的友谊感。母亲最早教她
西班牙语,并且为他讲述家族昔日的的辉煌和衰颓,这些故事为博尔赫斯日后的创作提供了许多灵感。他的父亲豪尔赫·吉列尔莫·博尔赫斯(Jorge Guillermo Borges)是一名律师,十分聪明并且博览群书。父亲曾借助棋盘为幼年的博尔赫斯展示芝诺悖论的两个著名论证“阿喀琉斯追乌龟”和“飞矢不动”。他在学会用西语阅读前就已经会用英语阅读了,四岁便能独自看书。博尔赫斯在六七岁时开始尝试创作,而父亲并不对此做过的多的引导,反而希望他自己试错。博尔赫斯称,正是父亲让他感受到诗歌的力量。
由于父亲的眼疾,博尔赫斯从小就被期待成为一名作家,完成父亲的文学梦。他仿照
塞万提斯·萨维德拉的方式写了他的第一个
西班牙文故事,名为“致命的护眼罩”(La visera fatal),1906年,不到十岁的博尔赫斯将王尔德的《快乐王子》翻译成
西班牙语并发表在
乌拉圭的报纸上,但因署名为豪尔赫·博尔赫斯,被误认为出自其父的手笔。
直到十一岁,博尔赫斯才被送去泰晤士大街上的一所小学念四年级,接触到许多来自贫困家庭的同龄孩子。他戴着眼镜,着装正式,因此遭受了不少校园欺凌,也有了打架斗殴的人生经历。1912年博尔赫斯从小学退学,次年3月,他进入国立学校读中学。这期间,他在校刊上发表了自己的短篇小说《森林之王》。
欧洲岁月
1914年,由于父亲眼疾日益严重几近
失明,他被迫提前退休,举家迁居
日内瓦,并在欧洲住了十年之久。博尔赫斯回忆,选择日内瓦一方面是为了自己和妹妹接受教育(老博尔赫斯一直十分欣赏欧洲教育),一方面是为了父母可以周游欧陆。
同年秋天,博尔赫斯入学日内瓦学院,并开始学习
法语、
德语和拉丁语。在优越的语言学习环境和良好的教育氛围中,博尔赫斯博览群书,尤其是
托马斯·卡莱尔的著作令他爱不释手,并由此接触到了
阿图尔·叔本华,这两者对他日后的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自学德语,博尔赫斯起初挑战读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的《浮士德》和
伊曼努尔·康德的哲学著作,但很快因困难放弃,于是他选择了更为简单明了的
海因里希·海涅《抒情间奏曲》。博尔赫斯认为德语本身比它产生的文学更为美丽,很快被德国表现主义强烈吸引,始终认为它超越了许多其他当代学派,并在日后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将表现主义带入了
西班牙语世界。
1917年博尔赫斯在
日内瓦遇见了作家莫里斯阿布拉莫维兹(Maurice Abramowicz),他们共同反对“欧洲资本主义制度”,并对革命十分热情,
俄罗斯沙皇退位这一年也成了他政治精神觉醒的一年。此后二人一直保持着文学主题书信往来,这是一段影响他一生的友谊。1918年他拿到了日涅瓦学院的
学士,在
卢加诺旅居一年后来到了
西班牙。1919-1921年,博尔赫斯曾在
巴塞罗那、
马略卡岛、塞维利亚和马德里短居。在此期间,他进入了文学团体,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并成为一个反现代主义的极端主义文学运动分子。他的第一首诗仿照
惠特曼(Walt Whitman)的风格写就,名为“海洋赞美诗”,发表在《希腊》杂志上。
创作生涯
1921年,博尔赫斯带着极端主义的旗帜回到
布宜诺斯艾利斯,开始了自己的创作生涯。在1921-1930年间他创办了三本杂志,并频繁地向La Prensa,Nosotros,Inicial,Criterio和Sintesis等十几种期刊投稿。
11月,博尔赫斯和朋友们创办了杂志《棱镜(Prisma)》,于是
阿根廷的先锋派诞生了。1923年,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激情》,这部诗集中的诗歌实则更接近德国表现主义。在1920年代,博尔赫斯展现出了对哲学极大的钻研热情,研读
海德格尔的
存在主义,并写了几篇作品,发表在创办的小册子《船首》上,如《性格的虚无》《伯克利的症结》等。1925年他出版了诗集《面前的月亮》和散文集《探讨集》,1929年又出版了《圣马丁札记》,这些作品优美自由、意象灵动,为他赢得了不少诗人声誉,也逐步奠定了他的文坛地位。
博尔赫斯对小说的探索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他承认“走了好多弯路”。1931年,维多利亚·奥康普让博尔赫斯担任自己杂志《南方》的编辑,后者经常为期刊撰稿,这些文章之后被整理为一部著名的短篇小说集《小径分叉的花园》,并于1941年出版。博尔赫斯通过奥康普认识了
阿根廷知名作家阿道夫·比奥伊·卡萨雷斯,二者成为密友,合作著成了如《堂·伊斯德罗·帕罗迪的六个案件》《一个死亡的榜样》《天堂与地狱之书》等许多作品。
1933-1934年他投给《评论报》一系列短篇小说,提名为《恶棍列传》,并被整理为同名作品集于1935年出版。1937年,博尔赫斯进入图书馆担任助理,由于图书馆事务很少,他便在地下室把大量的时间投入阅读或写作。1938年父亲的去世给了他很大痛苦,同年平安夜,他因事故头部受重伤险些丧命。事故之后他决定写故事来检验自己是否还有创作能力,写出了著名作品之一《堂吉诃德的作者皮埃尔·梅纳德》,后来和《
交叉小径的花园》一起收录在1944年的出版的《
虚构集》中。1949年,短篇小说、散文集《阿莱夫》出版,博尔赫斯认为《虚构集》和《阿莱夫》是他一生中主要的两部著作。
声名远播
博尔赫斯在文坛上声名鹊起的时候,他的视力却在逐渐减弱,从三十岁左右就开始逐渐
失明,五十岁的时候就已经完全看不见。因此,他越来越不能完成过多的文字工作,于是担任了
阿根廷英格莱萨文化协会的英国文学老师进行讲学。博尔赫斯在眼盲之前对自己的文字要求十分严格,但是之后便更多依赖于洞见和想象力,他的作品变得更简洁、平实而有力,如只有六页的剧本《入侵》。同名电影于1969年在阿根廷上映,成为新浪潮电影的杰作之一。1950年他被选为阿根廷作家协会主席,1955年成为了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
在1948年《小径分叉的花园》被译成了英语,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内斯托·伊瓦拉(Néstor Ibarra)和罗杰·卡约瓦(Roger Caillois)将博尔赫斯的作品译成
法语,1962年,纽约出版社出版了《
虚构集》和《
迷宫》的英译本,他在国际上声价倍增。1961年,博尔赫斯获得了第一届福门托奖(与贝克特分享)。此后,他被邀请到德克萨斯大学、
哈佛大学、
剑桥大学等地讲学,在美国和
欧洲进行巡回演讲。
荣誉和奖项接踵而来,1964年,他被
伊丽莎白·亚历山德拉·玛丽·温莎封为爵士,1970年获得巴西美洲文学奖,1971年获得
耶路撒冷文学奖,1980年又被授予
西班牙的
塞万提斯奖(与
赫拉尔多·迭戈分享)。在这一期间他完成了许多知名诗文集、小说,如《梦虎》(1960)《另一个,同一个》(1969)《
沙之书》(1975),《老虎的金黄》(1977)等。
由于视力原因,母亲逐渐成为扶持他的重要伙伴和秘书,为他回复信件、读书、记录口述,迅速而有效地促进了他的文学事业。”
晚年生活
晚年的博尔赫斯双目失明,依靠口授笔录的方式创作,仍取得了不菲的成就。1967年,博尔赫斯与埃尔萨·阿斯泰特·米连结婚,而这段婚姻却只持续了三年。之后二人便合法分居,博尔赫斯与母亲同住直至母亲去世,此时她已是99岁高龄。
从1975年起,博尔赫斯一直在世界各地漂泊,他称自己为“流浪的人"。在周游世界的短暂生涯间,他由助理
玛丽亚·儿玉(María Kodama)陪伴,1986年4月两人结婚,宣布玛丽亚是其财产的唯一合法继承人,由她负责整理与出版他的作品。几个月后,由于癌症医治无效,并发心脏病和
肺炎,博尔赫斯在
日内瓦日渐虚弱。临死前,诗人还在思考着个人救赎的问题,并邀请了两名教士纪念母亲和祖母。最终于6月14日凌晨,妻子握着她的手,看着他慢慢离去。
(位于日内瓦的博尔赫斯之墓)
家族成员
主要作品
诗集
散文集
短篇小说集
文学批评
综合作品集
其他作品
创作特点
博尔赫斯的诗歌、小说和散文等创作领域各具特色,成果卓著,受到许多读者和作家的追捧。在他的作品中有许多常见的概念,如时间、永恒、梦、
宇宙、记忆和遗忘等等。他自然地将自己从广泛的阅读中收集的各种人类智慧融入自己的作品,包括
柏拉图的原型、
阿图尔·叔本华的
唯心主义、
前苏格拉底哲学、诺斯替派、
基督教、佛教等。
他的主要创作特点如下:
虚实相生的语言风格
博尔赫斯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其作品具有虚构性的特征。这种虚构性体现在他超凡的想象力上,特别是在逐渐
失明的岁月中,他越来越依靠想象与感知。基于想象,博尔赫斯创造了许多充满智慧与活力的虚构世界。在作品《
交叉小径的花园》中,博尔赫斯就运用了大量的虚构元素,将人生的种种可能性喻成交错的小径,使整个故事扑朔迷离。同时,他的文字又不缺乏写实性的描述,具有
现实主义的客观描摹,二者结合给人虚实相生、扑朔迷离之感。博尔赫斯曾提到有两种方法可以在虚构文本中的事件之间建立联系,即“现实主义和魔幻”。
大胆灵动的象征运用
博尔赫斯的作品以丰富的意象见长,其中有许多有名的象征,如他用“匕首”“废墟”来呈现历史与文明的发展兴衰;用“钟表”“黄昏”来探寻生命本质;用“图书馆”“镜子”来认识人性与自我意识。博尔赫斯虚构世界的核心象征即“迷宫”,正如他自己所说,迷宫的唤起是为了暗指人类所经历的迷失感和惊奇感。《
阿莱夫》《死亡与指南针》等作品中均有“迷宫”意象的运用。博尔赫斯用象征手法营造出了一座文学迷宫,又以“迷宫”来象征世界和思想的
本体论,道出世界的不可知的、神秘的、丰富的一面。
“几何化”的叙事结构
博尔赫斯钟爱写短篇小说,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短篇比长篇更容易塑造文章的结构,使得全篇具有完美精致的形式。有学者指出,利用过度的秩序或对称来塑造情节被认为是博尔赫斯小说最鲜明的特征之一。他通常先构思好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再通过结构的设计来加强这种思想的展现,比如嵌套结构、循环结构、多维的叙事空间等等,使得小说的叙事更加富有张力和变化。
主要思想
政治思想
博尔赫斯一生旗帜鲜明地鄙视庇隆主义,始终与之对垒。在博尔赫斯眼中,庇隆政府实行酷刑,压制
公民自由,庇隆主义与
极权主义、
共产主义几乎是同义词。他签署了反庇隆主义宣言,开始在
阿根廷和
乌拉圭进行演讲,抨击政府。博尔赫斯参与了SADE(阿根廷作家协会)主席的竞选,这之后SADE成了反庇隆主义者的庇护所。博尔赫斯认为,庇隆主义者是那些假装自己是庇隆主义者,但实际上根本不在乎的人,他们这样做只是为了自己的个人目的。
1955年,庇隆政府在“解放革命”的冲击中倒台,博尔赫斯喜出望外。在
政变后不久,他在《
南方》杂志上发表文章痛批庇隆主义,在《喜剧性幻灭》一文中,他称庇隆政权的背面包括“关押、折磨、嫖妓、抢劫、谋杀和
纵火”,而正面则由“傻瓜才相信的神话传说”构成。1973年庇隆政府再次当选,他在面对《
国家地理》的采访时斥责庇隆政府为“势利小人”,并且为自己
失明而看不到庇隆政府的宣传标语而庆幸。
文学思想
梦中的文学
博尔赫斯经常在梦的启发下创作,他主张“用心做梦”,时常沉浸于梦境与想象,特别是在失明之后更加依赖感知并习惯深入内心思考。他认为做梦与构思是一回事,但又同意人不可能同时进行思维和作诗:“诗歌是神灵突然的赐予,思想是心理活动”。梦境为他的诗歌提供了丰富灵感来源,而这些内容却无法通过精确的论说来表达,只能通过意象与
隐喻,因此他让自己的作品中充斥着“镜子”“迷宫”“匕首”等形象,风格也偏爱神秘而迷离的。
世界是一本书
书籍在博尔赫斯的生活中占了很大的比重,他不仅博览群书,还对“书”有着独到的理解。他认为“书籍是记忆和想象的延伸”,并且发现,每个国家或民族的代表作家,其作品都有与本民族性格不相符的情况。更激进的观点是,他认为世界就是一本书,将“书”看做宇宙万物、人生万象的本质。博尔赫斯爱好读百科全书,崇敬知识,认为“它以某种方式出人意料地提供了一切”。
荣誉奖项
人物影响
一个世纪以来,博尔赫斯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都极其深远,正如威利斯·巴恩斯通在《
博尔赫斯谈话录》的序言中写道:“那些听过或者读过他的人们,终其一生都被他影响。”博尔赫斯的影子可以在广泛的当代小说中找到,甚至“博尔赫斯式”写作已经较为普及。他拓展了传统小说的空间,给小说本身以自由空间,把小说当成一件夸张的文字艺术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想象、虚构、甚至是哲学沉思。除了对20世纪拉美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引领以外,他对
英国、美国、
意大利和
法国新生代的作家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美国,
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和
约翰·巴思(John Barth)都曾撰文指出,当代小说发展的瓶颈或许可以通过学习博尔赫斯来突破,也即主动运用技巧将叙述性文本从审美疲劳的状态中解救出来。如热内特,福柯,巴特等
欧洲文学理论家也在博尔赫斯的文本中发现了洞见,为他们的
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概念提供了信息。
博尔赫斯对中国当代文学也有着深刻影响,如
莫言、
余华、
苏童等文学家都曾表达过对他的敬仰。博尔赫斯以炉火纯青的技巧,简洁明了的风格,突破了
西班牙语和中文之间的障壁,在中国获得了广泛认同。在上个世纪的八十、九十年代起博尔赫斯逐渐被
中原地区民众广泛了解,进而被一代代文学青年所熟悉和模仿。2015年7月,《
博尔赫斯全集》由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在中国十分畅销,收录了博尔赫斯的《
恶棍列传》《
交叉小径的花园》《
杜撰集》《
阿莱夫》等16册作品。
人物评价
1961年,当博尔赫斯被授予第一个杰出文学成就——福门托奖时,他被推向了世界舞台。《
虚构集》和《
迷宫》等著名作品被翻译成英文出版后,他在国际文坛上的名声与日俱增。许多知名作家和评论家都对博尔赫尔斯有着很高的评价,人们把他称为“作家中的作家”。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约翰·库切(J. M. Coetzee):他甚于任何其他人,大大创新了小说的语言,为整整一代伟大的
拉丁美洲小说家开创了道路。
评论家马塞拉·瓦尔德斯(Marcela Valdes)说:博尔赫斯所做的是终极的高低融合,将侦探小说、科幻小说等原始素材与建筑结构和哲学关注点混合在一起。他喜欢
布宜诺斯艾利斯,但他在小说中创造的世界本质上是一个由图书馆构成的世界。
《
企鹅经典》五卷本系列的翻译兼总编辑苏珊娜·吉尔·莱文(Suzanne Jill Levine):今天,人们可以认为博尔赫斯是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因为他在北美和南美之间,
欧洲和
美国之间,旧世界和现代之间创造了一个新的文学大陆。在创作他那个时代最具原创性的作品时,博尔赫斯告诉我们,没有什么是新的,创造是再创造,我们都是一个矛盾的思想,彼此之间,通过时间和空间联系在一起。人类不仅是小说的制造者,而且是小说本身,我们所思考或感知的一切都是虚构的,知识的每个角落都是虚构的。
人物逸闻
看不见的爱人
玛丽亚·儿玉是博尔赫斯的第二任任妻子,陪伴了他晚年的时光。玛丽亚十二岁那年在一个讲座上认识了博尔赫斯,十六岁之后,她与他一起学习
古英语,逐渐成为他的秘书与伴侣。1975年之后,玛丽亚陪他周游世界,帮他写作、整理作品,直到博尔赫斯生命的最后一刻仍他身边。
在
失明的晚年,博尔赫问威利斯·巴恩斯通玛丽亚是什么模样:“因为她总是说,她的脸是丑陋的。”后者则说:她是美丽的,她看谁一眼,那人就当心存感激。他在送给玛丽亚的诗中写道:“在漫长的岁月里/守夜人已用古老的悲哀/把她填满。看她,她是你的
明镜。”十分浪漫。
被吃掉的食人族
曾经有记者刁难他,问道:“博尔赫斯先生,在您的国家还有食人族是吗?”
博尔赫斯镇定自若,以幽默而讽刺的口吻回答:“不再有,我们都吃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