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之战
日俄双方军队在中国奉天的会战
日俄战争期间,交战双方军队在中国奉天(今沈阳市)附近进行的大规模会战。1905年2月20日,日军在奉天(沈阳)向俄军全线发起攻击。由于俄军统帅库罗帕特金对日军主攻方向判断有误,对总预备队运用不当,俄军遭到失败。3月9日夜间,俄军撤退。
这次大会战是日俄战争中最大的一次会战,整个战线长达二百公里。参加作战的俄军兵力为三十二万人,日军为二十五万人。俄军死伤大约六万人,被俘二万二千人,大部分向北溃逃。日军死伤大约七万人。俄军总司令库罗巴特金,因战败被降为第一军军长。
美国出于自身利益,出面调解。1905年8月,日俄两国在美国举行会谈,9月5日签定《朴茨茅斯和约》。战后,俄罗斯退守东北地区北部,朝鲜和中国东北南部则成为日本势力范围
发生
奉天之战(日语:)是日俄战争(日本语:にちろせんそう)中陆军的最后一场会战,日方以大山岩元帅为指挥,他命乃木希典大将穿越新民屯,推进到铁岭市、法库门一线,新编鸭绿江军也向奉天挺进,以作对俄军的包围。最后俄军伤亡惨重,被迫撤出沈阳市,整场战役以日军获胜告终。
事件介绍
1905年1月2日旅顺陷落,俄国太平洋舰队主力被歼,使日本获得完全的制海权(至少在俄国红旗波罗的海舰队到达之前)。日方竭力利用这一有利的形势,围歼东北地区俄军于奉天地区,胜利结束战争。
为此,日第3集团军所辖第11师扩编为鸭绿江集团军(司令为川村景明上将),转进奉天东南赛马集;第3集团军(司令为乃木希典上将)则向奉天俄军右翼实施深远机动。至2月中旬,日军在沙河一线集结5个集团军25万人、火炮992门,机关枪200挺,完成进攻准备;大山元帅的计划是:以新到的第3军、第5军分别迂回俄军两翼,第1军、第2军、第4军以正面进攻牵制俄军于沙河地区,并保障第3军、第5军的迂回运动。主攻指向俄军右派,由第3军担任。俄军集结3个集团军约30万人、火炮1494门,机枪56挺,在沈阳市以南150公里正面上组织阵地防御;沿沙河一线集结的俄军成3个独立的野战集团:右翼为第2集团军(考尔巴斯指挥),正面25公里;中央为第3集团军(比尔德林格指挥),正面20公里;左派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集团军(李涅维奇指挥),正面45公里。暴露的翼侧由独立部队掩护。
1904年2月12日,清政府竟无耻地宣布“局外中立”,划辽河以东地区为日俄两军“交战区”,
2月22日,日军开始发起攻击,其右派鸭绿江集团军于24日首先攻下清河城,并向抚顺市方向发展进攻,迂回沈阳市俄军左翼;左翼第3集团军迂回俄军右翼,从辽阳市西北渡过大辽河向奉天西北方向出击。俄军总司令亚历克赛‧库罗帕特金(俄语:АлексейКуропаткин)上将误将日鸭绿江集团军当作主力,于2月25日急调全部预备队加强左派。日第1集团军乘势渡过沙河北上,对俄第1集团军(司令为N.P.利涅维奇)实施迂回突击,日第2、第4集团军从正面展开。
2月27日,日军第2、第3两个军开始迂回俄军右派,实施主要突击。这一着使俄军陷入了困境:在绵延约100公里的战线上,俄军右翼的预备队只剩下1个师。俄国第2集团军要对付日本2个军(约96个营、288门炮对133个营、468门炮),而且右翼挨打的同时,左翼2个集团军按兵不动。第2集团军被迫收缩阵地。此时,库罗帕特金又决定把预备队左派调回右翼。部队来回折腾,疲于奔命。
3月1日,日军发起全线进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集团军扩大包围圈,完成对俄军左翼的包围;第4集团军进攻万宝山;第2集团军进攻二台子、长滩之间俄军;第3集团军担任主攻,攻击俄军右翼,占新民屯后绕到俄军后方,威胁沈阳市—铁岭铁路。此时,库罗帕特金始发觉日军正以重兵迂回其右派,急将部分预备队从左翼调回右翼,但为时已晚。7日晨,俄军右翼第2集团军(司令为Av.考利巴尔斯)被迫收缩并开始北撤。9日,日军鸭绿江集团军占领抚顺市;第1集团军攻占旧站,与逼近奉天市区的第3集团军形成包围俄军于奉天城下之势。库罗帕特金发现即将陷入重围,命令全军北撤。撤退的情况相当混乱:骑兵(未参加会战)先于步兵和炮兵撤退,重堵塞了道路。部队失去指挥,又遭到日军炮击,后卫陷入日军包围之中。3月10日,日军占领沈阳市。此役,俄军伤亡12.7万人,被俘2.2万人;日军伤亡7万余人。21~24日,俄军退守四平市一线,直至战争结束。战役中,野战工事得到广泛运用,阵地攻防战术有了进一步发展。
库罗帕特金因屡吃败仗,被沙皇降为“满洲”第一集团军司令,由利涅维奇接任远东陆军总司令的职务。奉天会战后,沙皇政府仍不甘心失败,继续向远东增兵,同时寄希望于从欧洲海域东调的太平洋第2分舰队(红旗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抽调舰船编组而成)能“力挽狂澜”。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发生
事件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