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龙门村
北京市密云区大城子镇大龙门村
大龙门村 隶属于北京市密云区大城子镇,位于大城子镇北部,大龙门峡谷幽深,林木茂盛,龙泉谷河顺山而下,贯穿全村。
自然资源
驻足举目,山色清秀如画,满目青翠,俯身挽溪,顿感神清气爽,清凉无比,俨然一处远离都市喧闹的“世外仙境”。
历史沿革
大龙门村位于北京市密云区大城子镇北部,因坐落在龙门山东麓山沟中,始称龙门沟。1949年后分龙门沟为大、小龙门和上庵3个村,主村称大龙门。
大龙门村是密云区大城子镇东北部的一个小山村,共有108户、320人。五年前人均年收入只有1300元。近年来,村党支部紧紧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依据密云区建设国家级生态区的总目标,以生态村建设为方向,狠抓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实现农民增收的新跨越。该村共投资300多万元,硬化街道4000平方米,安装路灯15盏,铺设改水管道4000米,砌护路坝、花墙1500米,粉刷墙壁4000平方米,栽植绿化苗木4000株,购置垃圾桶、垃圾车,成立专业保洁队伍,建立垃圾收集运输系统,实施果园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栽植板栗、核桃、精品杏等果树5万棵,完成引水上山水利配套工程,修建环山路4000米,村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当年实现人均纯收入6700多元,被评为市级生态文明村。
民俗文化
提起大龙门村,最出名的就要数龙泉谷中的“龙泉”了。夏季烈日炎炎之时,你把手伸进泉水中,清凉无比,时间稍长,便有冰入骨髓之感;隆冬时节,冰天雪地,银白世界,这泉却蒸腾着热气,给人带来缕缕暖意。这一景观极为奇特罕见。村民曾言,每到腊月黄昏之时常见有龙形之物到泉边饮水,龙泉之名由此而得。泉的妙处还在于它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这座泉边有一个尼姑庵,有一位尼姑在此修行。当时泉中流出的不是水,而是金灿灿的小米,从石壁上的泉眼缓缓流出,每天流出的米正好供那位尼姑一天食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米泉就那样缓慢而持续地流着。附近的村民也知道此事,但也只把它当作一件奇闻来传,没有人去打它的主意。谁知有几个贪婪懒惰的人听说后,拿着锤、凿来了,他们把泉眼的洞凿大,想让米流得更快更多,这样就可以免去稼穑之苦。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流出来的东西快了,多了,也仍然是黄灿灿,却不再是小米,而变成了细沙。从此尼姑只得云游它方,不知所往,庵也破败下来,再也没有神奇色彩笼罩着这座谷,它也就同周围的群山没有了区别,甚至更荒凉。那些人知道错了,每天都到泉边跪拜,求得上天的原谅。他们认错的诚意感动了上天,上天决定恢复此泉,但为了惩戒人们的贪婪之心,流出来的不再是米,而是清澈的泉水。人们用泉水浇灌土地,辛勤劳作之后才能得到丰收的粮食,也把它作为饮用水,以驱除百病。从此,此泉又有了一个名称——圣水泉。它能驱除百病,因而很多不育的妇女也来此朝拜,饮用泉水,以求上天赐予子孙,所以也叫它送子观音泉。
如今,来此求水的人更多,但他们不是求观音送子,而是看中了它的疗疾作用。此地百年村史中,无人患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现代多发病,且人多长寿,其秘诀就在这青山绿水之中,因而爱新觉罗·弘历有一咏景联曰:“岩秀原增寿,水芳可谢医”。俗语更流传着“龙泉谷内走一走,最少能活九十九”的说法,可见其治疗养生之功。
经济发展
过大龙门主村继续前行就到了上庵自然村,这里座落着一座集种、养殖及新品种试验推广于一体的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基地——朝禄农业生态公园。该园区是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建立的,占地(山场)3000亩。2005年,在区农业种植中心和农科所的大力支持下,该生态园积极开发奥运会蔬菜项目建设,试种了彩椒箭干白车厘子西红柿和无籽西瓜等17个品种的“奥运菜”获得成功并开始批量推广。据生态园负责人王朝贵介绍,在去年试种成功的基础上,今年园区又引种了彩椒、番茄等60种“奥运蔬菜”。目前,该园区已被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确定为山区生态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自然资源
历史沿革
民俗文化
经济发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