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允和
“合肥四姊妹” 中的“二姐”
张允和(1909年7月25日-2002年8月14日),出身淮军将领世家,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是中国语言文字专家、汉语拼音的缔造者之一周周有光的夫人,著名的“合肥四姐妹”之一。
张允和16岁时,暑假里到周有光家玩时认识了周有光。1933年,张允和和周有光结婚,婚后有一子一女。1949年后,张允和曾在上海市的一所高中当历史教师,但于1952年离职。离岗后的张允和开始潜心研究昆曲,还把《断桥》《琴挑》等折子戏的身段谱逐渐编写完成,而后从1956年到1964年,一直担任北京昆曲研习社的联络组长。张允和吕振羽丈夫周有光游历欧美各国。回国后他们经历了各种运动,改革开放之后步入安静的晚年。
张允和晚年致力于写作,著有《最后的闺秀》《昆曲日记》等书,并续办家庭刊物《水》杂志。2002年8月14日,张允和逝世。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张允和1909年7月25日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大家族,在张家姊妹中,年轻时允和是最顽皮的。1932年上海发生一二八淞沪抗战,战火影响了交通,张允和去杭州之江大学借读,同年毕业于光华大学历史系。1933年4月30日,周有光与张允和结婚,婚礼在上海八仙桥的青年会举行。
1934年4月30日,张允和的第一个孩子降生,男孩,取名周晓平。1935年,张允和到实验中学教书。不久,张允和又生下了第二个孩子,女儿,周晓禾。她辞去工作,回到苏州市。从1937年秋直到抗战结束,她至少经历了“十次大搬家、二十次小搬家”。1941年5月,张允和一家人逃难住在重庆市郊区。
工作经历
解放后,张允和曾在上海市的一所高中当历史教师,她一边教书一边学习,尽量充实自己,她的一些观点出现在《人民日报》的长篇社论里。
1952年“打老虎”运动后离职,经叶圣陶先生推荐,张允和从上海调到北京一家出版社工作。1959年,张允和因为严重的心脏病,而被两位权威的医生认定为随时都会死,几十年过去了,她还顽强地活着,那两位误诊的医生却早已经去世了。1956~1964年任北京昆曲研习社联络小组组长,工作属义务性质,故允和自称“家庭妇女”。1979年,俞平伯先生因年事已高主动请辞,经选举,张允和担任“谷音社”主委。
晚年经历
1997年10月15日,张昌华首次拜访张允和,两人因此找到共同点。张昌华后来根据这些经历写了一篇关于张允和和周有光的素描,命名为《两个老幽默》。张允和在审阅后建议将标题中的“两个”改为“一对”,以强调夫妇关系,并自嘲地评论自己喜欢修改别人的作品。
1999年,张允和所著的散文《张家旧事》出版。2004年,张允和所著的散文《昆曲日记》出版。2012年,张允和所著的散文《曲终人不散》《最后的闺秀》出版。79岁的张允和写下了她的恋爱美文《温柔的防浪石堤》。
为了继续出刊《水》,时年86岁的张允和决定学电脑。尽管她平生第一次接触电脑,不会任何输入方法,每当出现问题,张允和便请教周有光。有时,还是半夜时分,张允和就起床在键盘上敲敲打打。为了不影响周有光的睡眠,她就用衣服遮着灯光。除了办《水》,张允和又续写《昆曲日记》,研究昆曲的唱腔、音韵、吐字、行腔,著有几十万字。
因病逝世
2002年8月,张允和在一场感冒后,猝然离开了。
个人生活
家庭情况
张允和出生在一个大家族:家族原籍安徽合肥,曾祖父张树声是晚清重臣、淮军名将;父亲张冀未入仕途,但潇洒开明,交际甚广。辛亥革命后他举家前往上海市,后迁至苏州市,热衷教育,先后创办了乐益女子中学和平林中学,并担任这两所学校的校董。乐益女中在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被迫关闭。
婚恋生子
1925年暑假的一天,张允和到同学周子俊家玩,认识了她的哥哥周有光,当时周子俊在张允和父亲创办的乐益女子中学上学。周家原来也是大户人家,但到周有光父亲一辈时,已经家道中落,其父教书勉强维持着一大家人的生活。当时,周有光正在上大学,19岁,大张允和3岁。就这样,他们相识了,此后就经常在一起玩。从阊门到虎丘,从虎丘到东山,有非常多的河流,他们骑车、骑驴,在慢慢的相处中,一种别样的情愫在两颗年轻的心里萌芽、生长。
3年后,张允和19岁,考入上海中国公学。那年秋季的一个星期天,周有光约张允和见面。两人从吴淞中国公学大铁门走了出来,然后一同来到吴淞江边的草地。他们坐在石堤上,甜蜜而紧张。这时,周有光拿出一本小书来,是英文本,书上面写着一句话:我要在你的一吻中来洗清我的罪恶。这是莎士比亚的一句名言,是罗密欧·蒙泰古对朱丽叶说的。尽管张允和没有让他“一吻中洗清罪恶”的计谋得逞,但得知了他的心思,心里也充满了甜蜜与幸福。此后,那种情愫似乎已经明朗,两人有空就经常在一起看书、学习,他们无所不谈,并有着相似的兴趣与爱好。初恋时,周有光请张允和去听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的交响乐,在法租界的法国花园,两个银元一张票,一人一个躺椅。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为了安全,张允和借读到杭州市之江大学,而周有光大学毕业后留在杭州教书。两人见面更多了。
1933年4月30日,周有光与张允和结婚,婚礼在上海八仙桥的青年会举行。按传统说法,这个日子是不吉利的,正是月末,是个“尽头日子”。当时家里的保姆还悄悄地拿着他们两人的“生辰八字”去算命,算命先生说:“这两个人都活不到三十五岁。”张允和天生不信邪,毫不动摇,坚决地表示:“我相信旧的走到了尽头就会是新的开始。”张允和成为兄妹10 人中第一个结婚的人。受新思想影响,他们的婚礼仪式简单,但来宾非常多。他们特意把桌椅布置成马蹄型,因为,马走过的地方就有路,有水,有草,有人,有生命,有幸福。婚礼上,周有光特别幸福,他曾经向张允和表示:“我很穷,怕不能给你幸福。”但张允和却给他回了长长十页的信,大意是幸福要靠我们自己争取。而现在,他终于娶到了才女张允和,心里自是非常得意。
1934年4月30日,张允和的第一个孩子降生,男孩,取名周晓平。1935年,张允和到实验中学教书。不久,张允和又生下了第二个孩子,女儿,周晓禾,她辞去工作,回到苏州市。然而不久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张允和与周有光带着两个孩子,开始了大逃亡的艰难岁月。此后,他们辗转重庆市。战乱中,日子颠沛流离,其子周晓平被流弹打中,幸亏手术及时,救回一条命。而他们6岁的女儿在战乱中得了阑尾炎,当时缺医少药,后来救治无效,不幸离世,这给了他们沉重的打击。1952年,经叶圣陶先生推荐,张允和从上海市调到北京一家出版社工作。夫妻两人终于得以天天聚在一起了。张允和70岁生日时,周有光送了她一套《汤显祖全集》,老太太心里甜滋滋的:“他真是懂我的心思。”
周有光文集文章里有提到他们感情的点点滴滴。周有光说,“结婚前,我写信告诉她,说我很穷,恐怕不能给你幸福。她说幸福要自己求得,女人要独立,女人不依靠男人。她当时的思想也比较开明。不久我们就在上海结婚。四姐妹里,她最早结婚。我们在上海的婚礼很简单,提倡结婚不要乱花钱,我们有一个亲戚有钱,结婚花了很多钱,我们就反对那一种。当时结婚不得不请客,我们就找了上海青年会,请客简单便宜。我和张允和的婚礼,我母亲去了,我父亲没有去。”周有光说,“别人都说我们结婚七十多年来没有吵架,所以我们的亲戚经常向我们的保姆询问此事。其实我们也有吵架,不过我们吵架不会高声谩骂,不会让保姆听到的,也没有闹几个小时的,一般是三两句话就吵完了。还有一点,我们吵架通常不是为了两个人的问题,而是因为其他人的问题。的确,我们的婚姻生活是很和谐的。到了北京,一直到我老伴去世,我们每天上午10点钟喝茶,有的时候也喝咖啡,吃一点小点心。喝茶的时候,我们两个‘举杯齐眉’,这当然是有一点好玩,更是双方互相敬重的一种表达。下午三四点钟,我们又喝茶,又‘举杯齐眉’。有朋友来家里特别是记者,看到我们‘举杯齐眉’,都觉得有趣得不得了。这就对家庭和谐起到作用。”“我跟她从做朋友到恋爱到结婚,可以说是很自然,也很巧,起初都在苏州市,我到上海市读书,她后来也到上海读书。后来更巧的是我到杭州市,她也到杭州。常在一起,慢慢地、慢慢地自然地发展,不是像现在“冲击式”的恋爱,我们是“流水式”的恋爱,不是大风大浪的恋爱。”
兴趣爱好
22个月大时,张允和便坐在保姆腿上,听母亲低低地唱《林黛玉悲秋》《杨八姐游春》,四五岁时,已经达到看戏不睡觉的“境界”。稍大一点,便和大姐张元和,三妹张兆和一起在家演戏,她却永远当配角——《游园》里演春香,《断桥》中饰小青。1956年,俞平伯成立北京昆曲研习社,她加入后,又自告奋勇演了很多丑丫头。由于“三反五反”运动,历史老师张允和“下岗”了。居家的她,开始潜心研究昆曲。回苏州市,与旧时曲友,拍曲按笛;去上海市,请花旦张传芳教唱昆曲,还把《断桥》《琴挑》等折子戏的身段谱,一点点编写完成。“昆曲于我,由爱好渐渐变成了事业。结缘昆曲,有了新生的感觉。”
家庭关系
以上内容来源于
人物轶事
数学考零分
1934年,25岁的张允和像其他数千名学生一样,从家乡合肥市赶赴北平市,参加北京大学的招生考试。然而,当数学考完之后,张允和却一脸失望地对陪同的家人表示:“你们准备的那些东西根本就没有用上。”家人急切地问她怎么回事。张允和难过地撇撇嘴说:“因为所有的数学题我一个都看不懂,一道都没有做。”
令张允和稍感安慰的是,虽然数学得了零分,但她的国文、历史和英语却考得很出色,她写的作文——《我的中学生活》更是拿到了满分,最后总成绩相加,她的成绩居然超过了录取分数线。
当时,胡适已经升任为北大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当他第一时间看到张允和的作文后,就立刻表示:“这个学生我要了!”不过北大规定:“任何一科是零分的学生都不能录取!”情急之下,胡适找到改数学试卷的老师,请求对方无论如何在张允和的试卷上找出几分。谁知这位老师也很坚持原则,反驳说“零分就是零分”,一分也不肯多给。
胡适最后跑到校务委员会拍桌子吵架,他批评对方目光短浅,怎么可能将如此优秀的人才拒之门外,在胡适的一再要求下,北大教务室最后商量决定,破格录取了张允和。
每日与丈夫碰两次杯
张允和和周有光相敬如宾,每日都要碰两次杯,上午红茶,下午咖啡,几十年如一日。
张允和致张寰和的一封信
苏州市图书馆、上海图书馆联合举办的“九如巷三号张姓文献展”在苏州开展,展览呈现了1990年11月9日张允和致张寰和的一封信。
张允和所言的“老人”应该是他们那一代的人,即同辈人。由于底片洗出来的都较小,张允和就想放大一些照片。
1936年,由俞平伯发起在清华大学成立业余昆曲社“谷音社”,1956年8月,由俞平伯等业余曲家发起,北京昆曲研习社在京成立。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被迫中止活动。1979年,俞平伯先生因年事已高主动请辞,经选举主委改为张允和。从此,张允和、周有光,因为昆曲活动,常与俞平伯夫妇来往。
张允和尊俞平伯为师,平时常常请教诗文,两家都与苏州市关联密切,又同样痴迷昆曲,因此常有聚会和联络。张允和对俞平伯夫人许宝驯也很尊重,称为大姐,曾送她诗句:“人得多情人不老,多情到老情更好。”张允和想要为俞平伯组织纪念活动,摘录日记中的内容,编年表、发社讯、在曲社中举行纪念活动等。张允和特地向张寰和要照片不是为了别的事,正是为了俞平伯先生的纪念活动。
张允和的留日印象
在张允和佚文中,有一篇留日的印象记,颇为值得关注。这篇名为《东京素描》的文章,是张允和写于1933年11月1日的稿件。当时的主题是“日本女人”,想是要写一个系列的。在这个主题里又分为《吃茶》《少女的职业》《阿怕朵的女主人》《浅草寺》《到过东京的》等小节。
在文中,张允和显露出对于日本生活的新奇,像银座新宿这样的繁华地区,有些豪华的咖啡店和“吃茶”店不是随便可以进去的,尤其对女性来说。在日本,年轻女性找工作不难,而且收入也相当不错。张允和还注意到几乎每个大公司的门口、柜台或者操作电梯的都是年轻女性,她们穿着统一的制服,连鞋子和袜子都是一样的。她们的头发、眉毛和嘴唇都精心打理,给人一种很有魅力的印象。张允和还提到,这些公司里很少见到年纪较大的女性。她形容这些年轻女性就像穿花的凤蝶总科,尤其在灯光下显得更加美丽。这就是她所说的樱花时节,年轻女性的青春。
张允和住在一家由一位日本老板开的女生寄宿舍,老板的妻子与女佣们一起打扫房间、清洁被单、为客人烧饭,展现了她深居简出的生活态度。张允和感叹这位女主人的认真生活的态度,与中国的一些受过教育的女性相比,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对于日本女性,张允和觉得她们颇为博学,学医、学社会科学,跑书店、图书馆,并且敢于反抗父辈的穿着建议,有自己的主张。这是值得学习的地方。她在浅草看到的景象,未成年就成为风月场所的从业者,简直是“地狱”,她们只得去寺庙烧香许愿,希望改变自己的命运吧。或许是种种的女性印象,促使张允和后来有了一个“固执的观念”,女人不是花,女人也不要成为花,为此她写了不少文章发表。实际上她后来的人生路程也是如此,始终如一,做回自己。
个人作品
书籍作品
人物评价
与张允和聊天,话题极广,古今中外、山南海北、天文地理,她答对呼应一如行云流水,时而夹杂两句唐诗宋词,时而穿插一句洋文,冷不丁抛出一个典故,让你不敢贸然接话。张允和的生活信条可以用几句名言概括:“不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不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不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扬子晚报评)
或许是种种的女性印象,促使张允和后来有了一个“固执的观念”,女人不是花,女人也不要成为花,为此她写了不少文章发表。实际上她后来的人生路程也是如此,始终如一,做回自己。——(北京日报评)
参考资料
曲终人不散.豆瓣读书.2024-01-15
张允和 Yunhe Zhang.豆瓣读书.2024-01-15
多情人不老.中国新闻网.2024-01-15
张允和 的作品(5).豆瓣读书.2024-01-15
大师高考,偏科也严重.光明网.2024-01-15
合肥张家故事多.百家号.2024-01-15
昆曲日记.豆瓣读书.2024-01-15
曲终人不散.豆瓣读书.2024-01-15
浪花集.豆瓣读书.2024-01-15
最后的闺秀.豆瓣读书.2024-01-15
豆瓣.豆瓣读书.2024-01-15
张家旧事.豆瓣读书.2024-01-15
多情人不老.豆瓣读书.2024-01-15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工作经历
晚年经历
因病逝世
个人生活
家庭情况
婚恋生子
兴趣爱好
家庭关系
人物轶事
数学考零分
每日与丈夫碰两次杯
张允和致张寰和的一封信
张允和的留日印象
个人作品
书籍作品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