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定乡
云南省西双版纳勐海县下辖乡
西定哈尼族族布朗族乡位于勐海县辖区内的西部,地处东经100°10′,北纬21°57′,东与勐遮镇相连,南邻打洛镇,北与勐满镇毗邻,西与缅甸隔江相望,国境线长54.5公里。
全乡总面积为615.49平方公里,乡政府驻西定村委会团结大寨,距县城48公里。
内容概况
西定乡地处海县西部,东接勐遮镇,南邻打洛镇,北与勐满镇毗邻,西与缅甸隔江相望,国境线长54.5公里,国土面积615.49平方公里。辖西定、暖和、南弄、帕龙、旧过、曼马、曼来、章朗、曼佤、曼皮、曼迈11个村委会,91个村民小组,96个自然村。2015年末,全乡共有6023户25068人,农民人均收入5856元。境内居住有哈尼族族、布朗族拉祜族汉族佤族傣族等9种民族,是一个以哈尼族、布朗族为主的边境民族贫困山区乡。全乡有耕地133252亩,其中:水田21732亩,旱地111520亩。农作物播种总面积为122363亩,总产量为23146968公斤。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山、河、丘、谷相互交错,素有“三里不同天,一山有三季”的奇异景象。每年在11、12月份可以领略白雾茫茫的“西定云海”奇观。境内主要山梁有大黑山马鞍山市、曼马山、岩峰山等,最高点在东部帕滇梁子,海拔2249米;最低点在西南部的南孟河与南览河交汇处,海拔668米。山脉多为南北走向,属横断山脉的延续。地形为南北长,东西略比南北稍窄。属南亚热带气候。境内河谷交错,海拔垂直高度相差大,形成较为典型的立体气候。低河谷地带气候炎热,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终年无霜,年降雨在1300—1600毫米之间;高山地带则气候温冷,年平均气温在17℃以下,年降雨量在1600—1700毫米之间。5—10月为雨季。西定乡辖西定、暖和、南弄、帕龙、旧过、曼马、曼来、章朗、曼佤、曼皮、曼迈等11个村委会,91个村民小组,96个自然村,共有6023户,25068人。
人口民族
2015年末,全乡人口25068人,其中:农业人口23951,占总人口数95.5%;少数民族人口22798,占总人口数90.9%;有汉族傣族哈尼族布朗族拉祜族佤族彝族等9种民族,其中:汉族2270人,占总人口数9.1%;傣族310人,占总人口数1.2%;哈尼族12140人,占总人口数48.4%;布朗族7905人,占总人口数31.5%;拉族1565人,占总人口数6.2%;佤族381人,占总人口数1.5%;彝族444人,占总人口数1.8%。
经济概况
2015年,全乡实现农业生产总值20131万元,较上年增加623万元,增幅3.2%;农民人均占有粮达996公斤,增幅0.8%;农业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56元,增加641元,增幅12.3%。
土地林业
全乡有耕地133252亩,其中:水田21732亩,旱地111520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5.32亩。土壤主要有红壤、砖红壤性红壤、紫红土、黄壤、(淹育型)水稻土、旱作土等几种类型,适宜种植水稻等作物。砖红壤性红壤主要分布在海拔800—1500米的低、中山区,适宜旱稻作物和茶叶、甘蔗、水果、中草药等经济作物。红壤主要分布在海拔1500—2400米的山区,宜种包谷、阳芋、荞、麦等粮食作物。全乡有林业用地493461.7亩,其中:国有林地187693.3亩,集体林地269015.3亩。人工造林17530亩,森林覆盖率达67.5%。
水能资源
主要河流有南安河、南弄河和南佬河等,均属澜沧江水系。南佬河和南弄河沿途有阿追佬戈河、列龙佬戈河、冼罗佬戈河等30余条支流汇入,两条河汇合于旧海和曼别两寨的交界处,再流经境内的曼马渡口,汇入南览河。全乡现有小(二)型水库7个,小水坝3个。
矿产资源
据云南地矿三、四、五大队连续多年综合勘探,查明的主要矿产有金、锰、铁、锑、锡、等,非金属类有石灰石、煤等。
生物资源
生物资源丰富。植物种类繁多,主要有松树、红椿、白椿、花皮树、大桑合、细桑合、红毛树、绞杀树、樱桃、汉桂桤木黄皮树、木姜树、枋甜橙锥栗银桦、攀枝树、火绳树、多衣树、橄榄树等百余种。山林中生长着各种珍禽异兽,主要有马鹿麂鹿、穿山甲、野猪、红原鸡鸮形目蟒蛇等百余种。药材资源丰富,有木瓜、野三七、砂仁草果、黄草、黄连、灯台叶等。
粮食产业
2015年全乡播种农作物面积12.2万亩,粮豆播种面积达9.1万亩,占74.6%,产量达2.31万吨。其中:夏收粮豆种植2119亩,产量183.68吨;秋收粮豆种植89148亩,产量2.29万吨。
茶叶产业
茶叶在西定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也是全乡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2015年末茶叶种植面积达5.15万亩,比2014年增加5922亩,增长1.3%;采茶面积46400亩,茶叶生产量达2251.73吨。
茶叶在我乡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是主要的传统产业,在五年规划期间,紧紧抓住普洱茶市场复苏的有利时机,全力巩固和提升现有面积与茶叶品质,充分发挥“千年野生古茶树”故乡的优势资源,以2000余亩百年古茶树为切入点,以两万多亩茶叶种植面积为基础,重点抓好茶叶科学管理,加大低产茶园的改造力度,逐步向良种生态茶园方向发展,达到提高茶叶产量与品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财政增收的目的。
为实现预定计划,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建设生态优质古茶园与打造“千年野生古茶树”品牌并举。随着国内外消费者对无公害、纯天然茶的青睐,无污染的古茶园、老茶园市场前景广阔,在充分挖掘古茶园,采取科学有效的技术管理措施的同时,保护好现有的古茶园、发挥出古茶园特有的经济效益。
以几十年或长期从未施化肥和农药的老茶园为古茶园的后续基础,并努力通过各种渠道,逐步把“千年野生古茶树”品牌树起来,实施品、名、利共赢,使茶农增加效益。二是加强低产茶园改造和茶叶转换技术措施相结合。五年内着重是把现有低产茶园进行改造和茶叶转换,抓好茶叶新植面积,针对全乡茶园产量低、品质差,经济效益不高这一状况,计划2006年至2010年每年各完成低产茶园500亩,茶叶转换1000亩,即共完成低产茶园改选2500亩,茶园转换5000亩。新植方面:计划2006年新植杂交系列1500亩,2007年1500亩,2008年1500亩,2009年1500亩,2010年1000亩,使全乡茶叶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
在开展低产茶园改造和茶叶转换及新植茶叶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是:由乡政府与县科技部门协调,请专家对基础条件好,群众积极性高的50个自然村开展实地技术培训,乡农业服务中心茶叶技术员在集中培训以外,要有计划的下到各个村寨的农户茶地中,大张旗鼓进行技术培训,把农业实用科技推广到千家万户,从而提高茶农的种、管、养、采的技术含量,促使全乡传统产业整体效益得到提升,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三是加强辖区茶叶初制所的宏观管理。针对现有初制所设备不齐全,加工技术不规范,未办理经营证照的现状,根据县上出台的管理办法进行整顿,争取精制加工企业在我乡建厂,增强茶叶附加值就地转换,确保方主税收不外流和农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力争到2010年预计茶叶总产150万公斤,产值达1950万元,人均收入820元。
甘蔗产业
西定乡规模种植甘蔗始于1991年,种植涉及全乡11个村委会89个村民小组中的6个村委会59个村民小组。05/06榨季共有甘蔗面积13768亩,产量为43625.78吨,06/07甘蔗产量预计达49500吨。甘蔗品种以79/8、79/177、新台糖系列、桂糖系列等为主。
今后我乡甘蔗产业发展方向是:
一是稳定面积,提高单产。甘蔗面积保持在1.4万亩左右,单产从05/06榨季的3.2吨提高到4吨左右。
二是逐步将改春植为秋冬植,以此来延长生长期,提高糖粉和产量。
三是推广良种,做到良种良法。努力把早、中、晚熟品种布局调整为4:4:2的格局。
四是实施高优蔗园示范样板田。以样板田带动,辐射全乡的甘蔗生产,提高糖业的整体效益。
五是举办好技术培训。甘蔗生产的每个环节抓好分散和集中结合的培训工作,进一步规范各个生产环节的种管技术。
六是注重蔗区道路维修。采取农民投工投劳,企业补助的办法予以维护,保证运蔗车辆的安全畅通。
七是加强宿根甘蔗管理。做好中耕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防冻等工作。
甘蔗是西定的又一支柱产业。2014—2015年榨季,全乡甘蔗种植面积18755亩,其中新植面积4538亩,农业产量达到9.3万吨,比上一榨季增长17%。
汉麻产业
2015年全乡云麻种植面积为484亩,比上年增加20亩,交售干麻皮46.7吨,比上年减少3.33吨。
橡胶产业
2015年末全乡橡胶种植面积3.64万亩,119.97万株,其中:新植5亩,165株。开割面积525亩,干胶50.39吨,干胶产量较上一年减少4.61吨,减幅8.4%。
特色产业
着力挖掘山区特色产业发展潜力,努力整合各种资源,加大对小耳朵猪小蜜蜂、小阳芋、高山蔬菜等特色产业的开发力度,不断加快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合作化、规模化、品牌化进程,特色产业迈出了关键性步伐。2015年种植高山蔬菜4036亩,产量达1147.9吨;养殖小耳朵猪4301头,出栏511头;种植小洋芋280亩,产量274.4吨。
畜牧产业
畜牧业是西定强化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末全乡大牲畜存栏2507头,比2014年减少257头,降幅为9.3%,其中:黄牛存栏1405头,水牛存栏1102头;生猪存栏28803头,比2014年减少1050头,降幅为3.5%,出栏12074头,比2014年增加1598头,增幅为10.02%。鸟纲存栏85837羽,出栏48390羽。肉类总产量为899.63吨,其中:猪肉744.26吨,牛肉87.35吨,家禽64.33吨。养蜂农户1063户,农户拥有蜂箱10744箱,蜂蜜产量20.69吨(未过滤)。
稀世珍宝___版纳小耳猪
勐海县西定乡是具有养殖小耳朵猪的悠久历史和养殖经验,村村寨寨均有一定的养殖规模。我乡养殖的小耳猪属滇南小耳猪品种(系),版纳小耳猪种经有关专家鉴定,该品种属我国的稀世珍宝,具有品系纯,个体适中,耐粗饲,抗病抗逆性强、肉质细嫩可口等的特点,因而深受养殖户的垂青和消费者的青睐。
版纳小耳猪不仅是培育新品种(系)的优良素材,也是解决杂种优势利用问题的原始亲本,同时也是医学界实验、药用提供了先决条件,为人类健康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近几年来,本着做强做大小耳朵猪产业为目标,先后投入近10万元资金建立了保种、养殖示范点2个,为全乡规模养殖小耳猪奠定了基础。目前,全乡小耳猪存栏数达15800头,其中能繁小耳朵母猪2550头。
社会情况
教育
全乡共有3所小学,其中:寄宿制完全小学3所。全乡共有小学教职工90人,其中,校级领导4人,专任教师82人,报账员2人,后勤管理3人;全乡有4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604名,其中:住校生1575人;有学前班6个,学生264名。积极做好学生“两免一补”工作。全乡共享受政策学生1169人,共免补伙食费54.85万元,免2691本教科书费用。加大控辍保学工作力度,在校学生入学率达100%,巩固率100%。
文化体育
全乡有乡级文化站1个,为省三级文化站,乡文化中心现有3名职工,均为大专以上学历。共有55支业余文艺队,50支业余篮球队,51块球场(标准篮球场46块、不标准篮球场4块、足球场1块),娱乐场所4家,农家书屋11个藏书达28800册,有文化资源信息共享站点17个,电脑24台。以各种节日为契机,结合民族特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18场次、篮球足球友谊赛共38场次、文艺骨干培训班3期;下乡辅导各种文艺节目36次,编排辅导文艺节目57个。进一步改善广播电视工作,帮助群众维护更换电视设备62台、维修广播高音喇叭5只,解决了边远山区群众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同时充分利用好新闻报道设备,报送各种新闻报道29期,采用27期。布置各种会议会场16次。视频会议播放工作31场次。加强文化信息资源管理,共有13台计算机可供群众上网;一年来,共接待电子阅览室读者成人506人次;未成年人198人次。11个农家书屋共借出图书215本、光盘47盘,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也宣传了科技知识。
宏扬民族文化,积极开展健康、文明、向上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全乡有文化服务中心一个(广播站和电视管理站合并),职工5人、摄像机1台。
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利用各种重大节日、纪念日先后组织文艺汇演活动5次,观众达4630人次;群众自发开展文艺活动15次,先后组织曼来、曼迈、机关文艺队参加全县文艺汇演活动,并取得第三名;在打洛举办全州县布朗族弹唱比赛活动中组织曼马、曼迈歌手6名参加比赛,
并取得了第二、三名;乡团委、妇联文化在政府举办全乡性卡拉OK比赛,有30多名歌手参加比赛,并评出一、二、三等奖各1名和鼓励奖2名。在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组织开展全乡职工篮球运动会和学生运动会,每天早中晚播放1次广播,全年共播放56914小时;播放、播报各类通知文件50余次。
人口与计划生育
以发放宣传资料及用品、开展培训、检查等措施,广泛宣传国家计划生育。其中,共组织宣传4期,宣传国家免费孕前检查、增补叶酸及生育政策等,发放宣传册、避孕套等资料及药具3300余份。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共处理违法生育案件(包括历年违法生育)112件(妨害生育管理86件、未到间隔生育14件、无证生育12件),征收行政处罚款301200元;处理违法多生育案件9件,征收社会抚养费143000元。2015年,全乡共出生157人出生率6.3‰;死亡117人,死亡率4.75‰;净增人数40人,自然增长率1.63‰。全年共申报计划生育独生子女家庭5户、双女家庭2户、升学奖励7户,核对奖励扶助对象179人、特别扶助对象65人。核对计生新农合1563人,发放2014年报检费150户。
卫生
全乡有乡卫生院1所,在职职工21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1人,执业助理医师2人、医士14人、护师2人、财务人员1人。共设有村卫生室13所,乡村医生39人。中专水平乡村医生8人,其余为中小学学历。中心卫生院业务用房面积2103平方米,有医疗设备X光机2台,黑白B超机2台,彩色B超机2台,半自动生化分析仪2台,血球分析仪1台,尿液分析仪2台,牙科综合治疗椅2台,手术床2张,高压消毒锅2台,有病床33张。切实抓好扩大免疫规划工作,全年共接种适龄儿童6193人。加强鼠害联防工作,成立了鼠害联防工作小组,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广播宣传250次,黑板报2期,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0余份,受教育人数达28000余人次。组织开展全乡范围内爱国卫生运动6次,疏通污水沟22条,消除杂草、垃圾150余吨,参与爱国卫生运动人数5000余人次;共发放鼠药“溴敌隆”3944包,为乡内2472户村民发放鼠药,截止目前未发生鼠疫流行灾害。
民政
对全乡弱势群体进行认真摸底,严格按照农村低保政策,重新申报、审核、审批低保对象及其待遇,做到应保尽保。全乡有农村低保630户2333人,城镇居民低保21户55人,五保户53户63人,累计发放低保金376.11万元。充分发挥民政、工会、团委、妇联等部门的职能作用,积极帮助困难群众募捐到爱心物资1500余件。抓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各项工作,完成参保居民144人,上缴保险费17280元。
人文地理
西定,系傣语地名。西:拉或凑;定:胡琴。西定意为拉琴的地方。传说释迦牟尼巡游到此地,百姓热情招待,并拉琴助兴,释迦牟尼便将此地命名为西定。
历史上西定录属于勐遮管辖。一九四七年称旧笋乡,一九五0年改称为别旧区,均录南峤县。一九五三年建州重划十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时,设版纳曼墩(后改称版纳西定),辖原南峤县的别旧、曼兑两区。
一九五七年十二月十二版纳合并为五个县级版纳时,录版纳勐遮。一九五八年七月改设区,称西定区,录勐遮县,同年十二月,勐遮,勐海县两县合并后改录勐海县。
一九六九年更名为向东公社,一九七三年更名为西定公社,一九八四复称西定区。二00国际劳动节月,原西定乡和巴达乡撤并后组建西定哈尼族布朗族乡人民政府。
注:关于西定的名称来历另有一说。西:四;定:蹄。西定:四蹄。传说从前有一僧人从境外用大象驮经书入境,至巴达章朗时大象僵死,僧人将象肉分给附近各村民,西定人闻讯赶来时,象肉已尽,只得等四支象蹄,故得名西定----四蹄。
基础设施
乡党委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创造与抓住各种机遇,积极向外争取各项资金与项目,致力于基础设施建设。我乡共有89个自然,有79个自然村通自来水,占总数的89%;
有88个自然村通电,占总数的99%。农村有拖拉机503辆,农用车37辆,汽车2辆,微型车1辆。年末固定电话1833台(含移动桌面),手机2435台,占农村总户数的39%,有11个村委会89个村民小组通电话;电视覆盖率达69%。
投入公路交通建设资金394.51万元。其中:扩建曼迈砂石路8公里,投入资金48万元;扩建曼佤砂石路8公里,投入资金51万元;扩建曼皮公路10公里,投入资金132万元;架设曼佤河桥,投入资金26.7万元;
改、扩、新挖云麻生产路122公里,投入资金122万元;改、扩建旧赛至勐遮公路,投入资金5万元;协调配合企业改、扩、新建甘蔗生产路20.8公里,投入资金9.81万元。年末辖区内公路干线通车里程303公里,所辖11个村委会89个村民小组村村通公路(60%以上晴通雨阻)
乡内有(二型)水库7座,坝塘1座,总库容236万立方米。农田有效灌溉4134亩,水利化程度20.39%。
在基层事业单位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总计投入资金183万元:其中修缮办公楼一幢,投入资金16万元;新建办公楼、教学楼4幢共投入资金167万元,有效地改善了办公及教学条件。
生态环境
认真贯彻“生态立州”战略,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科学处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继续实施我乡生态创建工作,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加快环保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一是加大集镇建设力度,对集市的建设进一步规范,并针对每周四“赶集日”进行市场监察整治;配备了保洁队伍和保洁车辆,对集镇及各村垃圾进行有序清运,确保卫生环境的整洁。二是加强绿化建设力度,在县道、集镇路段和街道实施了“绿化亮化”工程。三是积极推广节能灯、节能灶、太阳能、沼气池等清洁能源,进一步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有效解决了农村能源开发与保护森林资源间的矛盾。四是加强资源林政管理,严格林业执法,严厉打击毁林开垦。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截止目前,退耕还林3641.6亩,公益林(天然林)132675亩,其中国家级公益林58380亩,省级公益林74295亩。
下辖村介绍
西定村
距乡政府1公里,全村辖汉族西定、上茅草塘、侈依村、小竜山、龙捧老寨、龙捧新寨、布朗西定、老马地、团结大寨、下茅草塘、坝丙老寨、坝丙中寨、六家村、坝丙新寨、石头寨、吉坐老寨16个村民小组,共1017户4573人(其中劳动力2349人),主要居住着汉族、哈尼、布朗族拉祜族傣族彝族5种少数民族。全村有耕地12752亩(其中:水田面积4907亩,旱地7845亩),人均耕地2.78亩。农民收入以粮、蔗、茶为主,其中茶叶面积6944亩,甘蔗面积3759亩,粮豆面积12404亩。2015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526万元,人均占有粮898.65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6190元。
暖和村
距乡政府9公里,全村辖东暖新寨、东暖大寨、帕亮、回糯、吉坐新寨、曼仗大寨、曼仗中寨、曼仗小寨、大平掌、旧赛、龙岛老寨、龙岛中寨、龙岛新寨、帕现老寨、帕现新寨、桂花寨、东和、哈普老寨、哈普新寨、下哈普新寨20个村民小组,共733户3301人(其中劳动力1808人),主要居住着汉族、哈尼、拉祜族佤族4种少数民族。全村有耕地8422亩(其中:水田面积3933亩,旱地4489亩),人均耕地2.55亩。农民收入以粮、蔗、茶为主,其中茶叶面积7363亩,甘蔗面积3292亩,粮豆面积9266亩。2015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998万元,人均占有粮956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5213元。
南弄村
距乡政府21公里,全村辖南弄老寨、南弄中寨一队、南弄中寨二队、南弄新寨、南弄新寨一队、曼别一组、曼别二组、南英中寨、南英三队、南英二队、坝卡、11个村民小组,共478户1983人(其中劳动力1176人),主要居住着哈尼、布朗族2种少数民族。全村有耕地13972亩(其中:水田面积1856亩,旱地12116亩),人均耕地7亩。农民收入以粮、蔗、茶、养殖为主,其中茶叶面积3782亩,甘蔗面积1754亩,粮豆面积11157亩。2015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377万元,人均占有粮1231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5717元。
帕龙村
距乡政府34公里,全村辖帕龙一队、帕龙二队、扎民谷、帕勐、景亨老寨、景亨中寨、景亨新寨、景亨汉族队、景亨拉祜队9个村民小组,共356户1296人(其中劳动力945人),主要居住着汉族哈尼族拉祜族3种少数民族。全村有耕地6800亩(其中:水田2016亩,旱地4784亩),人均耕地5.25亩。农民收入以粮、蔗、茶为主,其中茶叶面积1600亩,甘蔗面积550亩,粮豆面积5976亩。2015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11万元,人均占有粮1418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5717元。
旧过村
距乡政府36公里,全村辖勐安、旧过小寨、南省、旧过新寨、旧过大寨、曼蚌小寨、曼蚌二组、贺安大寨、贺安小寨、曼蚌一组10个村民小组,共477户2020人(其中劳动力1131人),主要居住着哈尼族傣族拉祜族3种少数民族。全村有耕地22644亩(其中:水田1868亩,旱地20776亩),人均耕地11.2亩。农民收入以粮、蔗、茶、橡胶为主,其中茶叶面积4643亩,甘蔗面积1308亩,粮豆面积13027亩,橡胶6631亩。2015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249万元,人均占有粮1295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5386元。
曼马村
距乡政府45公里,全村辖旧海、曼马老二组、曼马新二组、曼马一组、曼马三组、南么、曼班、老懂8个村民小组,共422户1860人(其中劳动力1191人),主要居住着哈尼族布朗族2种少数民族。全村有耕地14356亩(其中:水田1482亩,旱地12874亩),人均耕地7亩。农民收入以粮、蔗、茶、橡胶为主,其中茶叶面积4993亩,甘蔗面积929亩,粮豆面积15418亩,橡胶20120亩。2015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181万元,人均占有粮1915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5443元。
曼来村
距乡政府4公里,全村辖曼来新寨、曼来老寨、帕司老寨、帕蚌、帕司新寨5个村民小组,共373户1590人(其中劳动力1141人),主要居住着哈尼族、汉族2种少数民族。全村有耕地7701亩(其中:水田1965亩,旱地5736亩),人均耕地4.8亩。农民收入以粮、蔗、茶为主,其中茶叶面积5636亩,甘蔗面积1015亩,粮豆面积3997亩。2015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205万元,人均占有粮894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6617元。
章朗村
距乡政府11.6公里,全村辖章朗新寨、章朗老寨、章朗中寨3个村民小组,共263户1153人(其中劳动力727人),是一个纯布朗族聚居的村委会。全村有耕地4419亩(其中:水田1295亩,旱地3124亩),人均耕地3.8亩。农民收入以粮、蔗、茶为主,其中茶叶面积4094亩,甘蔗面积1829亩,粮豆面积2516亩。2015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034万元,人均占有粮65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6466元。
曼佤村
距乡政府35公里,全村辖贺松、曼佤老寨、曼佤新寨、巴达4个村民小组,共657户2716人(其中劳动力1760人),主要居住着哈尼族布朗族2种少数民族。全村有耕地19195亩(其中:水田1671亩,旱地17524亩),人均耕地7亩。农民收入以粮、蔗、茶为主,其中茶叶面积5107亩,甘蔗面积4132亩,粮豆面积5896亩。2015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101万元,人均占有粮478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6183元。
曼皮村
距乡政府35公里,全村辖曼帕傣、曼坝卡、曼帕勒、西满、曼燕坎、曼皮6个村民小组,共488户2134人(其中劳动力1251人),主要居住着哈尼族布朗族2种少数民族。全村有耕地12735亩(其中:水田338亩,旱地12397亩),人均耕地5.8亩。农民收入以粮、茶为主,其中茶叶面积2350亩,粮豆面积8060亩。2015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012万元,人均占有粮624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5605元。
曼迈村
距乡政府42公里,全村辖曼迈、曼勒2个村民小组,共308户1174人(其中劳动力818人),主要居住着哈尼族、布朗族2种少数民族。全村有耕地10256亩(其中:水田401亩,旱地9855亩),人均耕地8.7亩。农民收入以粮、茶为主,其中茶叶面积4975亩,粮豆面积3500亩。2015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55万元,人均占有粮528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5869元。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内容概况
人口民族
经济概况
土地林业
水能资源
矿产资源
生物资源
粮食产业
茶叶产业
甘蔗产业
汉麻产业
橡胶产业
特色产业
畜牧产业
社会情况
教育
文化体育
人口与计划生育
卫生
民政
人文地理
基础设施
生态环境
下辖村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