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飞
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
吴飞,男,1973年出生于肃宁县,毕业于哈佛大学,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礼学研究中心主任。
吴飞初入学术界时,以人类学方法研究当代中国文化问题,出版了《麦芒上的圣言》和《浮生取义》。后来以奥古斯丁为出发点,对西方哲学思想的古今之变展开研究,翻译了《苏格拉底的申辩》《上帝之城》等书,并出版了专著《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2007年,吴飞开始关注丧礼问题。2011年,他发现了清末民初人物张闻远,并由现代丧礼转入对传统经学的研究,2017年出版《丧服郑氏学》。2019年,出版评论作品《生命的深度:〈三体〉的哲学解读》。吴飞的研究领域包括自杀问题、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基督教思想(尤其是奥古斯丁)、宗教人类学、中西文化比较、礼学、清代思想史等。著有《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奥古斯丁对西方古典文明的终结》《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人伦的“解体”》等作品。
2009年,吴飞被评为北京大学十佳教师。2018年9月,吴飞获评北京市第二届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奖。2014年,吴飞写作的《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13年,吴飞写作的《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获北京大学第十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20年,吴飞凭借作品《生命的深度:〈三体〉的哲学解读》获2020南方文学盛典“年度文学评论家”提名。
人物经历
1996年,吴飞获北京大学社会学学士,1999年获北京大学哲学硕士学位,2005年获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之后,吴飞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吴飞初入学术界时,以人类学方法研究当代中国文化问题,出版了《麦芒上的圣言》和《浮生取义》两部作品,后来以奥古斯丁为出发点,对西方哲学思想的古今之变展开研究,翻译了《苏格拉底的申辩》《上帝之城》等书,并出版了专著《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2007年,他开始关注丧礼问题。2009年,吴飞获北京大学十佳教师称号。
2011年,发现了清末民初人物张闻远,并由现代丧礼转入对传统经学的研究。在2013年和2014年,其写作的《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分别获北京大学第十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在2014年至2016年间,吴飞连续三届获北京大学人文杰出青年学者奖。2017年,点校出版了《丧服郑氏学》。此外,还出版了中西比较的角度研究人伦问题的作品《人伦的“解体”》。
2018年,吴飞先后获北京大学人文杰出青年学者奖、北京市第十四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其作品《丧服郑氏学》获国家古籍整理二等奖,其教学方式“以大班授课小班讨论为中心的哲学本科教学改革”获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次年,吴飞出版评论作品《生命的深度:〈三体〉的哲学解读》,凭借该作品,吴飞获2020南方文学盛典“年度文学评论家”提名。2022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建系110周年之际,吴飞开展了“社会·文化·心灵”系列讲座。
研究方向
吴飞研究领域包括自杀问题、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基督教思想(尤其是奥古斯丁)、宗教人类学、中西文化比较、礼学、清代思想史等。
个人作品
文学作品
参考资料:
译著
参考资料:
古籍整理
参考资料:
论文
参考资料:
社会任职
参考资料:
获得荣誉
个人荣誉
参考资料:
作品荣誉
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吴飞通过对西方思想史和中国思想史的研究,提出了西方思想作为“形质论”、中国思想作为“文质论”的结论,在此结论的基础上确立了自己的学术使命:在的现代中国的思想处境之下接续清代戴震、程易畴至张锡恭曹元弼以礼学(尤其是《仪礼·丧服》)为基础、以“人伦”为核心的、兼采汉宋的一套独特的、未完成的“清学”,并将之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中进行重构并发扬光大。(豆瓣读书评)
参考资料
吴飞 Fei Wu.豆瓣读书.2023-12-20
“儒学与当代中国”系列讲座通知.厦门大学哲学系.2023-12-20
导师名录-吴飞.北京大学元培学院.2023-12-20
4.8:我们时代的哲学创造.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2023-12-20
吴飞:“小班讨论”的教改先锋.北京大学新闻网.2023-12-20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研究方向
个人作品
文学作品
译著
古籍整理
论文
社会任职
获得荣誉
个人荣誉
作品荣誉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