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镇,古称林阳,位于中国
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县的东北部,由于地理位置优越,林畲镇被誉为清流“北大门”,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
林畲镇境内地势平坦,总面积114平方千米。宋属折桂乡永得团,明洪武间属永得乡,清道光间属永得里。民国34年属永得乡,1950年称林畲乡,1959年属嵩溪公社林畲管理区,1984年称林畲乡。2018年,林畲乡撤乡改镇为林畲镇。 辖8个行政村,53个村民小组,共1765户,总人口7650人,属市级重点贫困乡镇。镇人民政府驻林畲镇新街1号。
林畲镇是典型的农业乡镇,是
清流县粮食、花卉、林木、
烤烟的主要产区。淮山(雪薯)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腊鸭由冬季霜风风干而制,俗称“风鸭子”;茶园是美国可口可乐公司的原料采购基地,茶叶获中国绿色食品和“
雨林联盟(RA)”认证,通过
欧盟191项农残限量指标检测。曾先后获得桂花特色小镇、红色旅游小镇、养生旅游休闲基地“三项省级”荣誉,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中华桂花文化园入选全国休闲农业示范基地 。
林畲镇是一块红色热土,人文底蕴深厚。该镇是毛泽东诗词《如梦令·元旦》的创作地,拥有以
毛泽东旧居为首的红色遗址群以及百顷冷泉、千亩桂园、万亩茶田、四季花海、“五虎三狮两麒麟”等旅游资源,形成“山·水·花·茶·红”五大旅游名片,先后举办“
圆明园文化巡展”“清新好林畲一日游”“桂客盈门·清流林畲桂花小镇农民
丰收节暨体养结合乡村旅游推介会”等大型旅游活动。
历史沿革
宋属折桂乡永得团。道光属永得里。民国34年(1945年)属永得乡。1950年称林畲乡,1958年称东升公社。1959年撤消公社建制,属嵩溪公社林畲管理区。1961年改称林畲公社。1984年称林畲乡。
行政区划
2011年末,辖8个行政村,8个村民委员会,下设54个村民小组。
地理环境
林畲境内地势平坦,以丘陵小山坡见多,土地资源丰富,总面积11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26万亩,山地13.76万亩,森林覆盖率76.7%,
平均海拔460米,其中向阳村位于海拔838米处。主要山峰有鸡山海拔(928米),向阳山(海拔834米)。204
省道公路贯穿全境。
林畲属于典型的
中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盆地雨季旱季分明,夏长冬短。多年平均气温17.9℃;平均气温年较差16.7℃,最大日较差19.8℃。无霜期年平均290~30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000小时。0℃以上持续期303天(一般为2月9日~次年12月9日)。年平均降雨量1800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89天。降雨集中在每年4月至10月,5—6月最多。境内山间、盆地、山地气候差别显著,适宜多种作物生长。
经济
综述
林畲经济总量比较小,乡党委、政府立足资源,提出了做大做强矿产、林产、茶叶加工三大产业的工业发展思路。通过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明确责任,强化措施,工业逐步发展,成效日益凸显。矿产业主要有2008年底投产的宏志
萤石矿深加工项目,年产萤石精粉可达2.5万吨。另外还有
白云石矿深加工项目、辉绿岩深加工项目正在筹建中;林产业主要有两家县规模工业企业,分别是鑫明木业和锦盛木业;茶叶加工业主要有县规模企业苏福茶叶有限公司和台资企业桦信茶果开发有限公司、向阳春茶厂、向阳铁观音厂等加工企业。
种植业
传统的
种植业有:
长山药、
烤烟、大豆、花生、
番薯。常年种植淮山500亩以上,享有“中国淮山之乡”之美誉,产出的淮山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是上乘的中药材,又是桌上美味佳肴,畅销全国各地,供不应求。黄豆、花生深受周边乡镇的欢迎。受
连城县地瓜干产业的影响,我乡种植红心地瓜2100亩,生地瓜全部销往连城。还种植优质茶叶2000亩,主要有
福云6号、福鼎大白、黄旦等绿茶系列和
金萱茶、四季春、
铁观音、软枝
乌龙的乌龙系列。在营销大户的带动下,果树种植2000亩,主要有李、桃、梨、奈等。
花卉面积1500亩,有闽晖、中远、怡达兰花等10余家花卉公司,主要种植玫瑰、
非洲菊、
多头菊、
香水百合、
香石竹等20多个花卉品种,主要销往
福州市、
泉州市、
厦门市、
广东省等地。
绿化苗木面积2320亩,其中桂花1200亩,
红豆杉及盆景近500亩,其他品种620亩。基地主要分布在舒曹、石下、石忠等村。
养殖业主要有:猪、羊、牛等。养猪5000头,养羊1100头,养牛800头。猪和牛以农户散养和大户集中养的形式养殖,羊以专业户养殖为主。林畲乡的猪、羊、牛肉质好,营养丰富,深受客商青睐,主要销往
明溪县、
清流县县城及周边乡镇。水面养殖300亩,盛产草鱼、鲤鱼、鲢鱼等。
特色农产品
旅游
毛泽东旧居:位于林畲
林畲村塘堀组,1930年1月,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四军第二纵队,经
连城县入清流,途经沙芜、余朋、温郊抵林畲,1月15日在塘堀村宿营,并写下著名的《如梦令·元旦》。旧居为土、木结构的三进大屋,大屋原名“诒燕第”,占地面积1386平方米,主房间二十四间,三排厢房二十三间,为清代建筑。在这次行军中,毛泽东同志写下了《如梦令。
元旦》这一光辉诗篇,为全党全军指明了“风展红旗如画”的革命锦绣前程。
毛泽东同志旧居位于林畲上塘堀村,该古建筑始于清
光绪年间,原名“诒燕第”,为三进大屋,座西朝东,砖木结构,建筑面积1386平方米,有厢房二十二间,耳房二间,辅房四十四间,房屋整体布局严密,屋后有三米高围墙,墙上密布枪眼,外人不易靠近,厅厢房处有一口永不干涸的水井。当时,毛泽东同志居住在三进大屋的大厅左厢房。现尚存留有红军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一团、红军十二团等红军刷写的标语。该故居1983年被确定为我县首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定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列入《2005-2010年福建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重点培育的景点。2007年10月被定为省级国防教育基地。
红军夜校:林畲红军工农夜校为林畲邱氏祖屋,原名“润晖第”,始建于
清代。总占地面积1912.56平凡米。1931年6月,第二次反“围剿”斗争胜利之后,红四军十一师在林畲驻扎期间,在此开办了这所工农夜校,选择文化知识和政策水平较高的红军干部授课,帮助普通的红军士兵和地方工农干部识文断字,理解革命道理。夜校前墙,尚留有落款为“设立工人夜学免费读书,反对军阀压迫革命”的红军标语。
中华桂花文化园:位于林畲
石下村,3A级旅游景区。该园背靠万亩生态公益林,左右与万亩生态茶园融为一体,前接百顷冷泉,周边还有石忠村野生桂花群落和
毛主席旧居及其千年古桂相伴,地势开阔、风景秀丽、环境优雅。
规划用地1050亩,现已建成585余亩,投资近亿万元,完成四季园、金桂园、银桂园、丹桂园四个专业园建设,共收集桂花品种138个,种植桂花面积585亩、4.6万株,建成占地面积8900平方米、具有明末清初“五凤楼”建筑风格的“半山庄”文化馆,是国内品种最多、规模最大的桂花专业博览园。
龙泉鱼庄:占地面积近400亩,庄内有丰富冷泉资源,遍布各类大小泉眼,日出水量达近3万吨,水温常年在18-20℃左右。其中,流量较大的泉眼有7处,最大的泉眼日出水量达1.7万吨。山庄已投资1000多万元,种植
红豆杉近100亩,完成了餐饮、垂钓、游泳、棋牌等
农家乐休闲项目的开发。现已建成标准钓鱼池5个,水域面积近200亩;新建的
红豆杉水帘餐馆面积近1000平方米,可容纳400多人同时用餐;新建天然冷泉游泳池1700多平方米,生态养殖鱼池100余亩,养殖
中华鲟、
鳟鱼、汀云鲫、叉尾回等特色鱼30余种。红豆杉、紫微等特色苗木步行道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庄内各处,是游客回归自然、享受田园风光的“水乡渔村”生态假日休闲的好去处。
人口民族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截至2020年末,全镇常住人口为5486人。
自然资源
境内矿藏丰富,有
萤石、石灰石、
玄武岩等均为
富矿,其中萤石储量12.7万吨,尤其是石灰石,储量达2亿吨。
文化
风土人情
林畲是内陆新侨乡。2011年出国人员近680人,约占总人口的10%。主要分布在
意大利、
匈牙利、
新加坡、
荷兰等国家和地区。每年开春之际各村举行“
春社”,设有庙会,龙灯、猜字谜等。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林畲镇.三明市清流县人民政府.2024-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