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辉(1872年4月18日—1947年11月19日),字腾飞,生于荷属东印度
爪哇岛巴达维亚红巴村,祖籍福建同安。
复旦大学校长、奠基人,近代著名教育家,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
1887年,李登辉就读新加坡英华书院。1892年就读美国威斯雷阳大学。1897年进入
耶鲁大学学习。1899年,李登辉从耶鲁大学毕业。1900年,回到英华书院任英文部主任。1906年,李登辉出任复旦公学的教务长,兼授英、法和德文等科目。1911年,暂时脱离复旦,出任《共和西报》主笔,同时任教中国公学。1913年,出任复旦公学校长。1917年,
复旦大学获准改名为为复旦大学,李登辉在国内募捐、动员南洋华侨子弟入学,亲自往南洋各地募捐,为复旦江湾校址的建设筹集资金。1936年8月,因与
中国国民党当局发生矛盾,李登辉提出辞职。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复旦内迁,李登辉因年老力衰,滞留沪渎,经留沪师生恳求,在上海租界内继续办理复旦大学(补习部),,以满足江浙沦陷区失学青年的就学要求,与内迁
重庆市的复旦大学,一东一西,共同为国家服务。1947年8月19日,李登辉逝世,享年75岁。
李登辉学术著作有《英文实用教科书》《文化英文读本》《李氏英语文苑》《李氏英语修辞学》《中国问题之重要因素》等。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李登辉,1872年4月18日出生于荷属东印度
爪哇岛雅加达郊外的红巴村。1887年赴新加坡就读于美以美会主办的英华书院,在那里,李登辉受到
基督教的影响,直至到
美国,李登辉才成为虔诚的基督徒。19岁时,李登辉赴美国
俄亥俄州威斯雷阳大学读预科,并于26岁考入
耶鲁大学的校本部耶鲁学院,直接入三年级。1899年,李登辉从耶鲁大学毕业。
工作经历
1900年,回到英华书院任英文部主任。同年6月,在
槟岛华人自行车运动会上发表题为《中国的改革》的演讲,李登辉认为,中国的危机在于盲目保守,官府无道无能,女子不能接受教育,崇拜祖先等。因旨趣不和,李登辉在英华书院呆了不到1年时间便回到了巴达维亚,创办了当地第一所初级华人英文学校——耶鲁学校,直至1903年,李登辉辞去耶鲁学院校长职务,于1904年返回中国,他加入
ymca,并且积极筹组“寰球中国学生会”,当了会长超过10年。1905年,李登辉来到
上海市。这年秋天,震旦大学的爱国师生在
马相伯的带动下,为反对法帝教会对学校的控制,脱离该校,在
吴淞镇创办了
复旦大学 。1906年,李登辉出任复旦公学的教务长,兼授英、法和
德语等科目。1911年,暂时脱离复旦,出任《共和西报》主笔,同时任教中国公学。
1912年,因复旦公学的吴淞校址毁于战火,遂迁入上海徐家汇的李公祠。次年,校董事会成立,董事
孙中山等推选李登辉为校长。1917年,复旦正式改组为大学,设文、理、商三科。但当时复旦开办未久,基础未奠,尤缺基金,又因
李鸿章后裔屡兴词讼,想把复旦逐出李公祠,为此李登辉亲赴南洋,向华侨募得巨款。次年回国后,就开始在江湾购地,以期另辟校址。到1920年,购得土地七十余亩,次年开工建筑,到1922年建成教室、办公室和宿舍各一幢,于是
复旦大学正式迁往江湾(今校址),徐家汇原校址改为中学部。1931年
九一八事变后,李登辉召集全校师生开会抗日。
1936年,李登辉因营救学生而被殴打,后又因为支援学生的爱国运动,同年被国民党政府威逼辞去校长之职。在日本占领时期,他坚持“三不”:不与敌伪来往,不接受敌伪津贴,不得已时宁可停办。维护了复旦的声誉。抗日战争爆发后,复旦大学西迁
北碚区黄树,部分师生因困于环境不能成行,李登辉就在公共租界内开设复旦大学补习部,坚持教学 。
人物病亡
1947年11月19日,李登辉因
脑出血在上海逝世,享年七十五岁。
人物成就
组织寰球中国学生会
1905年7月1日,寰球中国学生会正式在上海成立,李登辉担任主席。学生会成立的宗旨有三:一是协助推动
清代帝国的进步;二是促进在世界各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之间的联系和团结;三是提供会员一些有关就业、医药及法律咨询的服务。学生会实际进行的活动包括刊行月刊、创设学校、邀请名人演讲、举办辩论会、音乐会和游乐会、代办出国留学和介绍职业等。
复旦精神
1917年,
复旦大学开始办理大学生本科业务,改名为复旦大学。李登辉于1915年至1937年担任校长。李登辉毕业于耶鲁大学,他试图以耶鲁模式,把复旦办成“与欧美第一流大学并”的高等学府,在复旦校园里倡导“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学术风格,希冀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独立人格和独立工作能力的实用之才。1915年,李登辉为复旦规定了“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随后校徽、校旗、校歌、校庆日和校花(白玉兰)也陆续制定,在他手中,
复旦大学开始正规化,成为国立大学。在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指导下,复旦的教师、学子为报国、爱国而教书、求学,始终把“教育救国”“服务牺牲”的爱国思想作为复旦大学的历史使命,复旦大学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复旦文化。
在抗战期间,李登辉校长宣布学校实行“三不主义”,即不向敌伪注册,不受敌伪津贴,不受敌伪干涉。“三不”不行,立即停办。在敌伪环伺的情况下,学校坚持不教
日语。李登辉倡导服务、牺牲、团结的精神。1947年7月5日,李登辉提出了“
复旦大学精神”的定义,他对毕业生说:“服务、牺牲、团结,是复旦的精神,也是你们的责任。”“革命救国”是百年“复旦精神”的最基本内涵。百年来,这些思想始终是复旦师生不变的精神内核,也是复旦人学习德性养成过程中的核心内容。与“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
北京大学传统精神相比,共同点是爱国、争取学术的独立与自由,而牺牲与服务、创造与图强则是复旦的特色。牺牲与服务体现了复旦人的务实精神,创造与图强体现了复旦人的争先精神。
人物生活
李登辉初到
上海市时,普通话不好,19岁的牧师之女海伦·汤佩琳便当起了李登辉的中文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两人互生情意,1906年,结为夫妻。在
复旦大学经费紧张时,在面对陌生危急的环境时,都有彼此相伴身边,出力渡过难关。不幸的是,两人没能携手走到白头,汤佩琳最后在1931年初因病去世。
社会任职
主要作品
李登辉著作有《中华中学英文教科书》《文化英文读本》《历史英语文范》《李氏英语修辞学》及《中国问题之重要因素》(Vital Factors in China Problems)等。
人物评价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蔡孑民在北方首先树立思想自由的学风,而在南方,则
复旦大学一直保持思想自由传统者,是李登辉最大的功劳。(李登辉的同代人评)
李登辉"是复旦传统的象征",他"专为青年的发展、中国的进步办教育 "。(陈望道评)
相关事件
维护女性
在吴泌复旦公学期间,有一天,李登辉坐火车去吴宋 ,在车上听见有一妇女呼叫。闻声赶去,见三四个
美国水兵正在调戏一位中国村妇,李登辉气愤地用英语斥水兵无礼。但其中一个水兵蛮不讲理,竟抢了李登辉的手杖扔出车窗 。李登辉愤不可遏,撕下这个水兵的肩章,水兵遗帽仓皇逃遁。事后,李登辉在报上撰文揭露此事。据说后来美领事只得道歉,并处罚了水兵。
爱国行为
五四运动期间,李登辉站在爱国主义立场上 ,任国民外交后援会及华侨联合会会长,对救国运动不遗余力,而且还支持复旦学生运动。当时
复旦大学学生联合
上海市其他学校致电北京政府,抗议北京 政府镇压学生 ,李登辉等人对学生表示:如此力量是不够的,应该联合上海各大中学校,有一个比较永久的组织,方足以应付未来。复旦学生根据李登辉的意见,就派人联络各校, 很快地成立了
上海学生联合会 。在
九一八事变后,李登辉不仅提倡抵制日货,并且还同情和赞助学生发动对日武力抵抗的要求。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日寇占领上海,计划收买李登辉。李登辉面对敌伪威胁引诱 ,毫不动摇。他以"三不主义"昭示师生:一,不向敌伪注册;二,不受敌伪补助;三,不受敌伪干涉。"三不"不行,则宁可停办学校 。
后世纪念
腾飞书院
腾飞书院为纪念复旦校长李登辉而命名。李登辉字腾飞,取其意,崛起成功。为了纪念李登辉,将其精神气质与书院育人理念充分结合,书院于2005年建立之初,即将李登辉诞辰4月18日设立为腾飞书院日,作为书院文化建设活动之一。同时,将每年3月18日至4月18日作为腾飞月,举行系列活动,如讲座、沙龙、参观、寻访等形式,来纪念。
登辉堂
登辉堂的原址是李登辉在1922年建造的
复旦大学宿舍,由于在抗战期间毁坏 ,1946年复旦拓建新校舍时,为纪念李登辉对复旦大学的贡献。遂在此建大礼堂以登辉命名。在"四人帮"横行时,李登辉被诬为"洋奴买办",由此也废除了"登辉堂"之名 。后为推倒强加在李登辉头上的一切诬蔑不实之辞,建议命名为"登辉堂"恢复名誉,以纪念李登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