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谈教育
温家宝谈教育
《温家宝谈教育》是温家宝同志卸任国务院总理后公开出版的第一本书,该书以2010年7月13日温家宝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为代序。
2013年10月31日,《温家宝谈教育》一书由人民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该书内容涵盖了温家宝总理自1995年9月至2013年3月的代表性教育论述,涉及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教师教育和职业教育等各个方面,包括讲话、报告、信函和谈话等66篇,另收录新闻媒体报道文章17组、教育活动图片50余幅,总计50余万字。
内容简介
《温家宝谈教育》一书以2010年7月13日敬爱的温家宝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为代序。
全书共分三大部分:
一是“关于教育工作的讲话”
包括《高校是发展我国科技事业不可缺少的力量》、《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肩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等;
二是“关于教育工作的通信”
其中有《致李政道的信》、《致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李四光中队”同学们的信》;
三是“与大学师生的座谈”
包括温家宝总理年来在五四青年节到高等学校与学生们的对话,以及教师节看望教师时的讲话等。书后还附有“重视教育工作纪事”,以主题的形式,收录了新闻媒体的相关报道。
全书体现了温家宝总理对祖国教育事业的重视和关心,展示了他根据时代要求和教育发展所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教育论断,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图文并茂,可读性强。对于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在新时期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创作背景
温家宝总理始终心系教育,关心教育,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在担任国务院总理的十年间,他更是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深入基层学校视察调研,对教育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
作者简介
温家宝,男,汉族,1942年9月生,天津市人,1965年4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7年9月参加工作,北京地质学院地质构造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工程师。中共第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十三届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十六届、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曾任中央办公厅主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等职。
主要篇目
《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代序)是2010年7月13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的摘编。指出:在新的起点上全面谋划教育改革发展,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纲要(2010—2020年)》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做出的战略决策,是对我国未来十年教育事业发展进行的全面谋划和前瞻性部署。
要进一步办好义务教育,不断完善国家助学制度,切实解决特殊群体孩子的上学问题;未来十年我国教育的发展任务是在办好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现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做到因材施教,鼓励个性发展,促进人人成才,形成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要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倡导教育家办学,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必须办好师范教育;要特别重视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各级政府都要满腔热忱地支持和关心教育工作,积极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充分发挥高校科技优势,大力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是1996年4月22日温家宝同志在考察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并与中青年科学家座谈时的讲话。指出:高校的科技队伍是发展我国科技事业的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要发挥这支科技力量的作用;要充分发挥高校科技优势,瞄准国家目标和世界科技前沿,大力促进我国基础研究和高科技研究;要为人才培养特别是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希望青年科技工作者要攻占科学前沿,团结合作,淡泊名利,减少不必要的应酬,虚心向老科学家学习。
《高校是发展我国科技事业不可缺少的力量》是1996年7月18日温家宝同志在全国高等院校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重视和依靠高校科技力量;我们的教育体制和科技体制,都应该是有利于人才成长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教育和科技发展规律的新体制;通过深化改革,切实解决教育、科技、经济相互之间脱节的问题,坚持教育与科研结合,坚持产、学、研结合;发扬学术民主,鼓励科技创新,提倡团结协作;充分依靠广大师生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是2003年9月19日温家宝同志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必须充分认识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农村义务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缩小教育差距,促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强调:办好农村教育,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改革;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拓宽教育服务领域,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满足农村人口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发展农村教育核心是加强领导问题,只要各级党政领导真正重视,有决心、办实事、求实效,农村教育的形势就一定会越来越好。
《把目光投向中国》是2003年12月10日温家宝同志访问美国期间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的演讲。指出:中原地区是一个古老并创造了灿烂文明的大国,是一个改革开放与和平崛起的大国,是一个热爱和平和充满希望的大国。中美两国相隔遥远,经济水平和文化背景差异很大,需要增进我们之间的相互了解;我们主张以平等和包容的精神,努力寻找双方的共同点,开展广泛的文明对话和深入的文化交流,共同以智慧和力量去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致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李四光中队”同学们的信》是2004年4月18日温家宝同志给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李四光中队”同学们的回信。提出:希望同学们从小就养成关心地球、认识地球、保护地球的意识,努力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与本领,长大后为把我们生存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奋斗。
《坚持启发式教育,培养杰出人才》是2005年8月13日温家宝同志在湖南省考察中部地区的发展问题时在中南大学的讲话。他对师生提出三点希望:高等学校需要坚持启发式教育,让学生学会自己动脑、动手、用心;大学要能够培养出大批的杰出人才;学生在学校除了学习知识以外,还要学习做人,立身行事要时刻想着老百姓。
《身体力行,教书育人》是2005年9月 9日温家宝同志在接见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代表时的讲话。指出:中国的教育面临普及义务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三大任务。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关键靠教师,靠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还需要大力推进启发式教育,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倡议教授、名师要上课堂;教师要教书育人,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努力把博士后工作搞得更好》是2005年10月21日温家宝同志在接见全国优秀博士后表彰大会代表时的讲话。指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大批的高级科技人才,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制度就是培养高级科技人才的一种好的方法;培养造就高层次创新人才,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制度,要有正确的培养方法,要有大批的优秀教师队伍,要有活跃的学术气氛。要努力为博士后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希望在我们的博士后中能出现科技领军人物,能出现世界级的科学家。
《献身、求实、负责》是2005年10月23日温家宝同志在视察河海大学时的讲话。指出:水利事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希望河海大学培养大批的水利专家和水利方面的杰出人才,为人民造福;希望师生发扬献身、求实、负责的精神,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更大贡献。
《更加重视和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是200 5年11月7日温家宝同志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我们要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出发,深刻认识加强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必须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必须满足城乡居民对职业教育的多样化需求,为他们就业、创业和成才创造条件;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实行政府主导、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机制;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实行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完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合理调整教育结构,扩大职业教育的规模;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发挥企业、行业和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以就业为导向,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质量,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重视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的职业技能和转移就业能力。
《继续为实现全民教育的目标而努力》是2005年11月28日温家宝同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届全民教育高层会议上的致辞。指出:这次会议以推动全球范围的全民教育为宗旨,以扫盲和农村教育为主题,体现了国际社会对农村和不发达地区教育的高度关注。中原地区政府对国际社会倡导的全民教育做出了庄严承诺,并体现在国家发展战略之中。实行全民教育,首先是政府的责任;教育公平是全民教育的灵魂;中国的全民教育取得了历史性进步,直接推动了中国举世瞩目的巨大变化,我们要继续为实现全民教育的目标做出不懈努力。
《尊重不同文明,共建和谐世界》是2005年12月6日温家宝同志访问法国期间在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大学发表的演讲。指出: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特征,如何才能使不同文明共存和发展,归根到底在于“和”,这就是国与国之间的和平,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中原地区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利益需要的必然选择;期待中法两国人民特别是两国青年携起手来,加强交流,增进了解,使中法文明交相辉映,共同构建和平、和睦、和谐的新世界。
《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办学水平》是2006年7 月至11月间温家宝同志在中南海主持召开有关教育改革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专题座谈会上的讲话要点。温总理指出:中国振兴的重要标志就是教育的振兴,只有有一流的教育,我们国家才有一流的实力,才能够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一流的国家;要努力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培养一批杰出的教育家;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要巩固扩招成果,深化教学改革,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教育公平是社会最大的公平,要完善政府资助困难学生制度。文中提出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具体建议:转变教育部门的职能;落实学校办学的自主权;建立教育督导和教育质量监测制度;确立阶段性的教育公平的目标,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包括投入、条件、师资等;提高教师质量,完善教师准入制度,对教师进行评价和考核,加强教师培训,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形成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规范办学行为,包括规范教育市场。
《尊重教育,崇尚教师》是2007年2月4日温家宝同志在东北师范大学看望师生时的讲话。指出:国家将加大对师范院校的改革和扶持力度,从当年起将对教育部直属的6所重点师范大学实行免费教育,争取把最优秀的学生吸引到师范院校来,把最有才华的学生培养成人民教师,在全社会树立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海纳百川,全面发展》是2007年5月14日温家宝同志在同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校庆前夕到校看望师生时的讲话。指出:同济大学要树立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理念,把学校办出特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开放办学,勤俭办学;要把学校的命运、每一个老师和同学的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与国家和民族同舟共济;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国家命运的人。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2007年9月 9日温家宝同志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时的讲话。指出:师范院校肩负着提高国民素质的重大责任,国家兴衰在于教育,教育好坏在于教师,从这点上看,师范教育是可以兴邦的;只有真正同国家和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的师范教育,才是真正的师范教育;做师范生要懂得两点,一是要有爱心,二是要有知识;师范大学造就的应是堪称人师的教育家,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就大学生开展农村调查等问题致许雪斌等同学的信》是2008年4月21日温家宝同志给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许雪斌等四位同学的回信。指出:大学生开展农村调查研究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在中国不懂农村就不会真正懂国情,对大学生来说,无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了解农村都是不可或缺的一课。
《依法治国,大力培养优秀法律人才》是2008年5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国政法大学与学生们座谈时的讲话。指出:如果说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政府的天职,那么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就是政府的良心。公平正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公正司法,就是立法必须要做到公,执法必须要做到平。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成熟的社会主义的标志。法治精神的核心是:第一,宪法和法律的尊严高于一切;第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三,一切组织和机构都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第四,立法要发扬民主;第五,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学法的人要有一颗公正的心,要爱我们这个国家。要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高度的责任感,要有高尚的人格。
《只要教育在继续,我们的民族就有希望》是2008年5 月23日温家宝同志在四川省北川中学看望师生时的讲话。指出:人,特别是青年,是我国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希望;地震以后,我们应该充满希望,面向未来,奋发努力;“多难兴邦”,我们要记住这四个字,受过苦难的人们,会更加努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是2008年8月29日温家宝同志在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指出: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本届政府必须着力做好的一件大事。我们要制定的规划是指导未来十二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相适应,体现全局性、宏观性、长远性和战略性;指导思想是制定规划的主线,也是灵魂。教育规划要有总体规划,又要有分类规划,要有战略思想和宏观思路,也要有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增强可操作性。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对一些重大问题,如义务教育问题、农村教育问题、职业教育问题、高等教育问题、教学改革问题、探索适应各类学校的办学体制问题、教师的培养问题、教育发展的保障问题等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给予明确的回答。制定教育规划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完成,要充分发扬民主,使规划的编制过程,成为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成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
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是2009年2月2日温家宝同志访问英国期间在剑桥大学的演讲。指出:我深深爱着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珍惜传统而又开放兼容。中原地区将永远坚持开放兼容的方针,既珍视传统,又博采众长,用文明的方式、和谐的方式实现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强调:掌握自己命运的中国人民,对未来充满信心;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和相互学习;世界在变,中国也在变,要以发展的眼光看中国,认识一个真实的、不断变化的中国,做促进中英友好的使者。
《德学兼备,成才报国》是2009年5月3日温家宝同志与清华大学即将赴西部和基层就业的应届毕业生座谈时的讲话。指出:每一个青年的前途离不开国家的前途,国家的前途也离不开青年的前途,青年人要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连在一起。要做到成才报国,前进的路并不是平坦的,如果没有深刻的觉悟,拿不出刚毅的意志力,下不了艰苦卓绝的苦功夫,做不好脚踏实地的准备,那是实现不了自己所期待的目标的。一个青年对社会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的来源就在于对国家的深切了解和对人民深深的爱。希望全体同学通过大学的学习,要培养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学会学习,做一个有知识的人;要有才能,做一个能为人民做出贡献的人。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是2009年9月4日温家宝同志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听课后的点评与听取教师代表发言后的讲话。指出:国家的兴衰、国家的发展系于教育,只有有一流的教育,才能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我们需要由大批有真知灼见的教育家来办学,这些人应该树立终身办学的志向,不是干一阵子而是干一辈子,任何名利都引诱不了他们,把自己完全献身于教育事业。教育要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要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才的要求,要符合以人为本的要求。文中强调:中小学教师非常重要,要像尊重大学教授一样尊重中小学教师;要大力宣传教育战线的先进事迹,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让教师成为全社会最受人尊敬、最值得羡慕的职业。同时,对广大教师提出三点希望:充满爱心,忠诚事业;努力钻研,学为人师;以身作则,行为世范。
《努力办好农村教育》是2010年9月10日温家宝同志在河北省兴隆县六道河中学与教师座谈时的讲话。指出:要提高我国整体教育水平,必须加强农村教育这个薄弱环节。提高农村教育水平,核心是农村中小学,关键是中小学教师。办好农村教育,特别要重视和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待遇,要让广大农村教师留得住、干得好、受尊重,培养和造就一支宏大的优秀农村教师队伍。
《肩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是2011年 6月17日温家宝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首届免费师范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指出: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就是向全社会发出重视师范教育的强烈信号,吸引最优秀、最有才华的学生做教师,鼓励更多的优秀人才终身做教育工作者,就是要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师成为最受尊重、最令人羡慕的职业。实践证明,国家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要在搞好试点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研究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快落实和完善配套政策,让更多优秀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文中强调:条件差的地区更需要人才,艰苦的环境更能锤炼人的意志品质。广大师范生要充满爱心,甘于奉献,刻苦学习,勇于创新;要志存高远,刻苦自励,执着坚守,把三尺讲坛变为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是2011年8月28日温家宝同志在河北省张北县农村教师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改造社会必须从改造农村着手,而改造广大农村必须从发展农村教育入手。提高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必须先从农民抓起。要深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继续大力发展农村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办好农村教育事业是一项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是农村的希望之路和光明之路,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让农村所有孩子都能够有学上、上好学,都能接受现代文明的洗礼,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贡献。
《努力成为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是2011年10月25日温家宝同志在天津市南开中学看望师生时的讲话。指出:实现现代化目标,任务还十分艰巨,需要许多代人的长期艰苦奋斗,这一历史任务必将落在你们青年人肩上。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愿青年朋友们以青春之人生,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年轻人要善于独立思考,探索真知,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努力成为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树立远大理想,攀登科学高峰》是2012 年5月19日温家宝同志在视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时的讲话。指出:一个科学工作者,思想应该是开放的,而不应该是禁的。他只承认规律和真理,而不屈服于任何权威;一所学校最重要的还是要倡导“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青年学生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这是最宝贵的。吃苦是可以锻炼人的,不仅磨炼一个人的性格,而且能造就他的精神;对待任何工作,如果你能担起来,你就勇敢地担起来,不怕任何困难,甘受任何打击和委屈,一定要把工作做好。希望中国地质大学的同学们要树立远大理想,把今天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练就本领,将来为人民更好地工作。
《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教育改革发展》是2012年9月7日温家宝同志在全国教师工作暨“两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在初步实现“两基”的基础上,自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在推进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方面,主要做了三件大事:实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在全国城乡全面实施真正免费义务教育;建立健全国家助学制度。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适应人民群众接受更好教育的新期盼,把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到提高质量、促进均衡发展上来,加快实现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培养好每一个孩子。
义务教育是教育公平最重要的领域,要更加有效地保障所有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当前迫切需要把学生、教师和学校从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文中强调:教师是立教之本,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有高水平的教育。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要坚持教书与育人并重,教师要时刻加强师德修养,做好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要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必须办好师范教育,健全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和制度;要改革完善教师管理制度;要加快推进教师职务职称制度改革;要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政府和全社会都要关心农村教师的生活和成长。
《传承民族精神,建设现代化国家》是2012年9月14日温家宝同志应邀到清华大学看望师生时发表的演讲。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但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社会生产力,继续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而且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人的自由平等。今天我们要培养和重塑民族的道德理性,就必须汲取传统文化的精神营养,倡导心存敬畏、行己知耻、诚实守信的社会道德观,对社会要有奉献精神,对他人要有责任感,对弱者要有同情心,养成情操高尚的人格。
图书目录
代序
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
第一部分
关于教育工作的讲话
充分发挥高校科技优势,大力培养青年科技人才(1996年4月22日)
高校是发展我国科技事业不可缺少的力量(1996年7月18日)
迎难而上,发展祖国航空航天事业(2003年4月18日)
农业院校毕业生要树立毕生为农民服务的志向(2003年5月4日)
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加快农村教育发展(2003年9月19日)
把目光投向中国(2003年12月10日)
坚持启发式教育,培养杰出人才(2005年8月13)
身体力行,教书育人(2005年9月9日)
努力把博士后工作搞得更好(2005年10月21日)
献身、求实、负责(2005年10月23日)
更加重视和加快发展职业教育(2005年11月7日)
继续为实现全民教育的目标而努力(2005年11月28日)
尊重不同文明,共建和谐世界(2005年12月6日)
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办学水平(2006年7—11月)
尊重教育,崇尚教师(2007年2月4日)
海纳百川,全面发展(2007年5月14日)
只要教育在继续,我们的民族就有希望(2008年5月23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008年8月29日)
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2009年2月2日)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2009年9月4日)
努力办好农村教育(2010年9月10日)
肩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2011年6月17日)
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2011年8月28日)
努力成为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2011年10月25日)
树立远大理想,攀登科学高峰(2012年5月19日)
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教育改革发展(2012年9月7日)
传承民族精神,建设现代化国家(2012年9月14日)
珍视成绩,努力工作(2004—2013年)
第二部分
关于教育工作的通信
致李政道的信(1995年9月22日)
致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李四光中队”同学们的信(2004年4月18日)
就《乡村八记》致范敬宜的信(2005年4月28日)
中国农业大学同学们的信(2005年7月1日)
复旦大学百年校庆的贺信(2005年9月20日)
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慰问残疾儿童的信(2006年5月27日)
致刘艳琼的信(2007年3月15日)
致李雪莹同学和小朋友们的信(2007年5月25日)
致王孝文小朋友的信(2007年6月28日)
致叶天的信(2007年7月29日)
杨福家的信(2007年9月14日)
任继愈的信(2007年9月30日)
致杨遵义百年华诞的贺信(2007年10月4日)
致杨福家的信(2008年4月11日)
伊莎白·柯鲁克的信(2008年4月12日)
培黎职业学院同学们的信(2008年4月12日)
就大学生开展农村调查等问题致许雪斌等同学的信(2008年4月21日)
潘宗光的信(2008年4月29日)
致刘小桦同学的信(2008年7月13日)
5·12汶川地震发生一周年之际致都江堰市全市中小学生的信(2009年4月26日)
江苏省淮安市“周恩来班”学生的信(2009年8与30日)
致刘敏同学的信(2010年8月29日)
伊莎白·柯鲁克女士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师生的信(2011年5月2日)
梁吉生的信(2013年2月4日)
第三部分
与大学师生的座谈
我们的国家是压不垮的(2003年4月26日)
同舟共济,共渡难关(2003年5月4日)
为国家努力学习(2005年5月4日)
教学相长,培养真才实学(2006年5月4日)
既要学好理论,更要善于实践(2007年5月4日)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2007年9月9日)
依法治国,大力培养优秀法律人才(2008年5月4日)
信心比黄金和货币还要重要(2008年12月20日)
德学兼备,成才报国(2009年5月3日)
坚定信心,献身国家和人民(2009年6月5日)
心系天下,创业报国(2009年6月13日)
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脚踏实地努力学习(2010年5月4日)
大学生要立志服务社会(2010年6月25日)
附录
重视教育工作纪事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在全社会大兴尊师重教之风
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
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
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到重要位置
中小学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要提高质量、办出特色
希望博士后能出现世界级的科学家
农村教育事业要有一个大的发展
要更多地关心艺术教育和体育事业的发展
重视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
要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
把自己一生献给人民
青年应以青春之人生创造青春之中国
牵挂灾区孩子们的上学问题
让文化成为理解与沟通的良师
相关评价
任超人民出版社常务副社长):教育在整个国家发展中占据基础性地位,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国家要通过教育立国、兴国。只有在国民素质提高的基础上,才能振兴国家。所以温总理首先考虑到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对国家发展的重大影响。
南方都市报:《温家宝谈教育》一书,无论温家宝以往的讲话、报告、谈话,还是一些没有公开发表的文稿,字里行间透露出浓厚的人文精神和心系教育的情怀当然让人动容,而就内容而言,也堪称是过去十余年中国教育在曲折中发展,而发展中又难免留有遗憾的生动展示和总结。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主要篇目
图书目录
代序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附录
相关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