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脚菩萨
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菩萨雕像
交脚弥勒佛菩萨,是弥勒菩萨造像的坐姿之一,流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发,弥勒净土信仰风行社会,成为各阶层接受与传扬的思想。十六国时期,交脚弥勒的造像形式就在西北的石窟中出现。在北魏中期,有一类小型的交脚弥勒佛菩萨背光式金铜佛像。在南齐南梁时期,南方也出现有交脚弥勒造像。在北朝时期流行民间的小型单座造像中,交脚菩萨装弥勒也比较多见。它们中有的在造像艺术风格上保留了比较多的印度及西域特色。到了隋唐时期,交脚弥勒佛的造像就基本上消失了。在云冈石窟洛阳市龙门石窟莫高窟中,交脚弥勒佛菩萨像是在开凿的洞窟中所雕凿的。出土的交脚弥勒佛菩萨中,有用金铜和黄花石等材料所制成。
根据在主要四大石窟中流行的弥勒菩萨造像来看,交脚弥勒造像有三个特别的元素:交脚坐姿、仰月或日月宝冠和狮子座。其中,交脚坐姿反映帝王形象,仰月或日月装饰源于波斯萨珊王朝王冠,狮子则象征王权。
创作背景
在佛教传入中原地区之初,弥勒信仰便随之传入中国。在战乱频发、社会动荡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弥勒佛净土信仰很快风行社会,成为各阶层接受与传扬的思想。交脚弥勒菩萨造像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样式,弥勒菩萨的这种艺术形象中交脚坐姿与当时的帝王形象有关。
原型
在没有明确题记或其他故事画的限定时,大多数交脚菩萨造像被看作是弥勒佛造像。
弥勒是被释迦牟尼佛授记的未来佛,故被尊称为“弥勒佛”,他同时也是佛教八大菩萨之一,又称为“弥勒菩萨”,大乘佛教经典中又常称其为阿逸多菩萨。
弥勒生于印度迦尸国劫波利村,是南印度波婆利大婆罗门之子,曾受业于婆罗门学者波婆离门下,后受师派遣与弥勒佛(阿逸多与弥勒最初是两个不同的人,后来才发展混同为同一个人)等16个婆罗门子一道从南印度出发,前去拜见释迦牟尼并成为其弟子。后释迦牟尼授记弥勒为其继承者,弥勒将先于乔答摩悉达多入灭,再生于兜率天内院,四千年后(合人间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弥勒降下生人间,于华林园龙华树下成佛,行龙华三会,在人间建立佛土净土
历史沿革
十六国时期,交脚弥勒的造像形式就在西北的石窟中出现。例如在敦煌市275窟中有北凉时期的交脚弥勒菩萨造像,在254窟中有北魏时期的交脚弥勒菩萨造像。在云冈石窟中的13:18窟东壁、11:18窟东璧、137与138窟中都有交脚弥勒菩萨造像。这些造像大多身着菩萨装,肩披帔帛,项带项圈或璎珞,下身着大裙,头上是高高的宝冠。除去这些佛龛内的交脚弥勒菩萨造像外,13窟中的主尊也雕成交脚坐姿,作说法印,头戴宝冠。
在北魏中期,有一类小型的背光式金铜佛像,在它们中,可以看到交脚弥勒佛菩萨造像以外的另一种弥勒表现形式,即与释迦等佛造像相近似的佛相弥勒。例如,现藏日本北魏延兴五年(475年)韩令姜造弥勒立像,它是一座采取佛相的制品,造像面容丰满,梳发髻,身披僧衣,有火焰背光。
南齐南梁时期,南方也出现有交脚弥勒造像,在四川成都出土的南朝造像中,有一件南齐永明八年(490年)弥勒造像,正面为弥勒佛,背面为交脚弥勒菩萨,坐在屋形龛内,表现的是弥勒菩萨在兜率天敷演众释的形象。将弥勒佛上生经与下生经的内容放在同一座造像上来表现。
北朝时期流行民间的小型单座造像中,交脚菩萨装弥勒也比较多见。它们中有的在造像艺术风格上保留了比较多的印度及西域特色。例如日本藤井有邻馆藏东魏元象元年(538年)安颢造交脚弥勒菩萨像,雕刻精细,衣裳轻薄贴体,衣纹规整,面相丰满,强调出体态与肉感,显示出它受到印度秣菟罗艺术的影响。
到了隋唐时期,交脚弥勒的造像就基本上消失了。初唐时期的弥勒造像,多为善跏座。
出土发掘
1950年西安市南郊塔坡清凉寺出土了一座隋(581-618)所造的交脚弥勒佛菩萨像,其双脚相交,端坐于莲台之上。头戴宝冠,颈戴华丽项圈,身披“U”形璎珞,垂落于双腿相交处;双臂上曲,均已残断;帔帛自双肩经双臂外侧自然垂落;跣足,足尖触于莲台;此像头大体硕,体态挺直,具有北周造像遗风。雕刻工艺复杂,宝冠、璎珞、项圈均有许多小孔,应为镶嵌宝石所用。造像材质为蓝田县所产黄花石。
1992年8月,河北省易县财政局建筑工地在县政府西南角深挖楼基时,在距地表1.5米处发现一批残损的石造像共20余件,其中有一座为北魏和平六年(465年)制作的交脚弥勒佛菩萨像。交脚弥勒菩萨像残高48、宽38厘米,仅存腰部以下双腿和台座及一头伏狮。双腿突显,裙部纹路呈突起的双棱形,大腿侧面裙纹路呈燕尾状分成二叉。
河北曲阳修德寺遗址出土了一座北魏(386-534年)的交脚弥勒菩萨像,石像残高44厘米。弥勒佛交脚坐姿,双手及背光残缺。面相方圆,头戴宝冠,长发披肩,袒上身,戴项圈璎珞,下着长裙。残存的头光刻有坐佛,残存背光内二圈皆为胡跪的供养人,外圈为火焰纹。菩萨两侧各站立一胁待菩萨,双手合十,立于圆台上。菩萨双足两侧有护法狮子。下有四足方床,正面刻香炉,两侧各跪坐六身供养人,床两侧亦各有五身供养人。现存于河北博物院
馆藏与展览
云冈石窟中的13:18窟东壁、11:18窟东壁、137与138中都有交脚弥勒菩萨造像。在6窟后室西壁下层南侧佛龛、7窟后室南壁上层西侧佛龛、7窟后室南壁上层东侧佛龛、10窟前室西壁上层佛龛、21窟东壁佛龛内等处,都有头戴宝冠的交脚菩萨造像。这些造像大多身着苦萨装,肩披帔帛,项带项圈或璎珞,下身着大裙,头上是高高的宝冠。除去这些佛龛内的交脚弥勒菩萨造像外,13窟中的主尊也雕成交脚坐姿,作说法印,头戴宝冠。在云岗时期的弥勒菩萨造像中,交脚坐姿与头戴宝冠为其最主要的造像特征。截至2009年,据粗略的统计,云冈石窟中,在第9窟至19窟的10个窟中,小型的交脚弥勒菩萨造像大约有70尊。
洛阳市龙门石窟中,北魏时期开凿的洞窟仍以交脚弥勒造像为主流形象。根据宫大中的统计,拓跋宏太和十九年(495年)至元诩武泰元年(528年)的三十三年中,龙门石窟雕凿的70尊本尊造像中,有28尊是交脚弥勒佛造像,超过造像总数的三分之一还多。
交脚弥勒的造像形式十六国时期就在西北的石窟中出现。例如在敦煌275窟中有北凉时期的交脚弥勒菩萨造像,莫高窟的北凉第275窟,是一尊高达3.4米的交脚弥勒像,是莫高窟现存最早的大型造像。塑像造型雄健,高髻宝冠,发披两肩,上身半裸,肩挂披巾,腰束羊肠裙,无论弥勒的坐姿还是衣着服饰,都带有明显的古印度犍陀罗风格,但佛像的面容丰圆,没有高鼻深目,已接近中国人的形象。在254窟中有北魏时期的交脚弥勒菩萨造像
相关研究
艺术风格
在云岗时期的弥勒菩萨造像中,交脚坐姿与头戴宝冠为其最主要的造像特征。北魏早期流行的风格是其僧衣的衣纹细密整齐,紧贴身体,具有秣菟罗艺术风格。
在北魏迁都洛阳市以后,汉化程度日益加深。这时所造的弥勒佛造像一般为弥勒上生像,身着菩萨装,交脚坐七宝狮子座,有些作思惟状。
南齐南梁时期,南方也出现有交脚弥勒造像,在四川成都出土的南朝造像中,有一件南齐永明八年(490年)弥勒造像,正面为弥勒佛,背面为交脚弥勒菩萨,坐在屋形龛内,这是将弥勒上生经与下生经的内容放在同一座造像上来表现,说明弥勒形象的两种形式的融合。
北朝时期流行民间的小型单座造像中,交脚菩萨装弥勒也比较多见。它们中有的在造像艺术风格上保留了比较多的印度及西域特色。
制作工艺
北魏中期,有一类小型的背光式金铜佛像。例如,现藏日本北魏延兴五年(475年)韩令姜造弥勒佛立像,它是一座采取佛相的制品。
1950年西安市南郊塔坡清凉寺出土了一座隋(581-618)所造的交脚弥勒佛菩萨像,雕刻工艺复杂,宝冠、璎珞、项圈均有许多小孔,应为镶嵌宝石所用。造像材质为蓝田县所产黄花石。
云冈石窟洛阳市龙门石窟莫高窟中,交脚弥勒佛菩萨像为在开凿的洞窟中所雕凿的。
价值与影响
象征意义
根据在敦煌市、云冈等主要四大石窟中流行的弥勒菩萨造像来看,交脚弥勒造像有三个特别的元素:交脚坐姿、仰月或日月宝冠和狮子座。交脚弥勒佛与王者风范相结合。
关于菩萨的交脚坐姿,在贵霜帝国的胡韦色迦一世(约公元158-182年)统治时期发行的一种铜钱币中就已经出现,学术界一般认为交脚坐姿来自于波斯萨珊王朝的帝王造型。由此可见,交脚坐姿应当是早期贵霜帝王、中亚帝王、贵族采用的一种坐姿。虽然是印度传入,坐姿、坐具虽与中国本土不同,但也有一定的等级规矩。
关于弥勒菩萨的宝冠,依据佛经所载,弥勒菩萨的宝冠上应有化佛。在古印度的弥勒菩萨常常是束发,或是在印度的发饰上加一个化佛。敦煌市弥勒佛带有宝冠,宝冠上有化佛,还妆饰着类似波斯萨珊帝王的皇冠标志——仰月或日月。研究菩萨宝冠的学者认为,“仰月或日月形装饰在波斯萨珊王朝的王冠上非常普遍,可见这是萨珊王冠上的特有装饰。”
佛教中佛的座椅有莲花坐、须弥坐、金刚坐等。在敦煌、云冈的大部分交脚弥勒菩萨都坐在狮子座上。佛经对狮子在佛教中的象征性意义也有明确的规定。在埃及和波斯的壁画浮雕中,狮子总是与帝王相伴。座脚刻以狮子做王权象征。
参考资料
..2023-08-21
交脚弥勒菩萨像.西安碑林博物馆.2024-06-30
..2023-08-22
交脚弥勒菩萨像.故宫博物院.2024-06-30
佛像的中国化是怎样完成的.微信公众平台.2024-06-30
目录
概述
创作背景
原型
历史沿革
出土发掘
馆藏与展览
相关研究
艺术风格
制作工艺
价值与影响
象征意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