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刺马勃(
食虫类:Lycoperdon echinatum),又称为刺灰包或春灰包,属于马勃科真菌。这种腐生物种主要分布在非洲、
欧洲、
中美洲和
北美洲,生长于落叶林、草地、林间空地和牧场上。其子实体最初为白色,后变为
栗色,形状从近球形转变为扁平。长刺马勃的幼子实体可供食用,但在内部变成棕色粉末前应尽快食用。此外,研究表明,长刺马勃的提取物具有抗微生物活性,能够抑制多种人类致病细菌。
长刺马勃的子实体宽2-4厘米,高2-4厘米,成近球形或梨形。外表面密布着长可达0.6厘米的刺。根据柯蒂斯·盖茨·劳埃德,美国的样本比欧洲的刺要修长一些。最初为白色,随着成熟逐渐变暗棕色,刺常常三四个一组在顶端相连。这时
牛屎菇很像
大果栎(Quercus macrocarpa)的橡子的盖,而且两者很容易搞混。随着年龄增长,刺逐渐脱落,露出网状的表面。子实体有一个小的基部,颜色灰白到紫灰,并可能通过白色的细索(根状菌索)附着在生长面上。
马勃的内部含有产孢组织,即孢子和产生孢子的
细胞的混合体。年轻样本的产孢组织白且坚实,随着年龄增加,它逐渐变黄,然后便成棕色到紫棕色,并且呈粉状。成熟的样本在子实体顶部发育出一个孔用来释放孢子。长刺马勃的孢子大体呈球形,表面上有疣,直径4-7微米。孢丝(
孢丝,产孢组织中粗糙的厚壁菌丝)有弹性,棕色,含有小孔,厚5-8微米。担子体(basidium)带2-4个孢子,孢子梗(sterigmata)可长达5微米。和多数
马勃一样,当长刺马勃较年轻,产孢组织还是白色坚实时可以食用。食用含有非白色或已成粉状的产孢组织的老的菌株可能会造成胃部不适。该物种味道平淡,没有明显气味,安东尼·卡卢西奥建议将该马勃与其他蘑菇清炒(sauté)。建议将打算食用的马勃纵向切开,并确认菌肉没有内部结构,防止跟致命的
鹅膏菌种搞混。
Lycoperdon pulcherrimum跟长刺马勃很相似,但它的刺更粗壮,且不随年龄增加而变棕,刺下的表面平滑,而不像长刺马勃那样有麻点。亚历山大·史密斯指出,年轻的时候要区分它们很难,如果可能的话,但这对采集它们食用的人来说没有造成任何麻烦,因为它们都可食用。年轻的L. pedicellatum也不容易与长刺马勃区分,但前者成熟时外表面平滑,并且孢子连在一个4-5倍孢子长度的梗(pedicel,担子体的一个狭窄延伸,上面可形成孢子梗和孢子)上。Lycoperdon compactum只在
新西兰能看到,外表也与长刺马勃相似,但它的孢子较小,
孢丝透明且有隔膜(septate)。
长刺马勃可单生或群生,通常长在落叶林,多草地区,林间空地和牧场的地面上,还有
青苔,
腐殖质和木质残片上面。该真菌对山毛榉林有偏好。子实体可在晚春和秋天的任何时候出现。老的样本因为融入到周围落叶和死木的棕色环境中而更容易被忽视。该物种在非洲中东部,中国,
哥斯达黎加,
伊朗,
日本和
欧洲都有采集到。在北美,在
落基山脉东部局部常见。在
芬兰的奥兰群岛它被认为是受威胁物种。对
瑞典该种分布的一项研究指出,在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它和阔叶草和药草生长在
山毛榉树林中pH值在5.0到6.6之间的表层土壤里,但由于几十年的酸化,它的数量在一直减少。在砷污染地点采集的子实体被发现生物富集砷,多数以
砷甜菜碱(arsenobetaine)的形式。
长刺马勃是由克里斯蒂安·亨德里克·佩尔松在1797年首次描述的。后来,它被
伊利阿斯·弗里斯降为网纹马勃的一个变种(L. gemmatum var. echinatum),但经过
查尔斯·霍顿·佩克的研究,他在1879年将其提升为独立的种。佩克认为,由于长刺马勃的疣(warts)、外观以及刺下更光滑的包被(peridium),它应该被视为不同于网纹马勃的物种。迈尔斯·约瑟夫·伯克利和克里斯托弗·埃德蒙德·布鲁姆曾误以为霍伊尔从伯克希尔郡雷丁镇采集的标本是一种新的物种,并命名为霍伊尔马勃。然而,他们的标本实际上与佩尔松所描述的长刺马勃非常相似,只是孢子的颜色略有差异。因此,霍伊尔马勃现已被视为长刺马勃的异名。1972年,文森特·德莫林根据在
北卡罗来纳州发现的标本描述了一种名为美洲马勃的新物种。尽管他最初认为这是一种新物种,但大多数学者并不认同这一观点,而是认为它是长刺马勃的同义词。分子
系统发育分析表明,长刺马勃与Handkea属形成了一个进化分支,而与
网纹马勃属的模式种网纹马勃相分离。此前,仅使用rRNA序列的系统发育比较分析显示,长刺马勃与L. mammiforme、L. foetidum和Bovistella radicata处于同一个进化分支,而与
梨形马勃(L. pyriforme)相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