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噪音》是
张铁志编著的一本图书,于2010年10月正式出版。本书记录了二十世纪初至今,西方音乐人如何用音乐制造噪音,以反思时代、纪录历史或追求改变社会的历程。该书详细介绍了
噪音音乐的发展历史,包括噪音音乐的起源、发展、流派、代表人物等方面的内容。同时,书中还探讨了噪音音乐对于当代音乐和文化的影响,以及噪音音乐在当代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简介
张铁志,
台湾省摇滚、文化与政治评论人,纽约
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候选人,多个NGO理事。著作《声音与愤怒:摇滚乐可以改变世界吗?》,引起广泛回响。曾任《
南方周末》年度原创文化奖音乐类、《
南方都市报》华语音乐传媒奖评委。现于台湾《中国时报》《
联合报》,
香港特别行政区《
信报财经新闻》,大陆《南方都市报》《
新京报》《
城市画报》,一五一十、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等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主要媒体撰写专栏。
内容简介
本书的书写从二十世纪初到我们所处的二十一世纪,西方音乐人如何用音乐制造噪音,以反思时代、纪录历史,或者追求改变社会。
这些音乐人包括Pete Seeger, Woody Guthrie, Bob Dylan, John Lennon, The Clash,Bruce Springsteen,Patti Smith, Billy Bragg, U2。
除了深刻分析这些重要音乐人的创作理念,本书也试图刻划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反抗史:从二十世纪初的美国资本主义与工运早期阶段、三四十年代的左翼运动、五零年代的麦卡锡主义,六零年代的反战运动、
民权运动,七八零年代的经济转型和雷根的
新自由主义,以及九零年代的全球化/反全球化、战争与和平、发展与贫穷。所以这本书的读者不只是
摇滚乐迷,而是一本反抗的文化史。
张铁志的《声音与愤怒:摇滚乐可能改变世界吗?》影响了我们对摇滚与政治的认识,《时代的噪音》则以更诗意的文字与更深刻的分析,深化我们对摇滚文化、抗议行动与历史变迁之间关系的理解,而成为华语世界最重要的摇滚书之一。
目录
第二章伍迪·格斯里:唱人民的歌,为人民歌唱
第二部:六零年代
第五章琼·贝茨:永不妥协的民歌之后
序二请不要穿着敌人的裤子去骂敌人不穿裤子
第三部:七零年代至今
第八章冲击乐队:掀起白色暴动的朋克
第十一章:当摇滚巨星成为时代的声音
精彩摘录
在许多人心中,鲍勃·迪伦无疑是音乐史上抗议歌手的形象代言人。
他写出六零年代、甚至整个音乐史上最伟大的数首抗议歌曲,他把
民俗音乐、流行音乐转变为一首首犀利的抗议诗,或者揭示社会真实的寓言诗。而他在《时代变了》(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g)专辑封面紧蹙双眉的愤怒神情,成为那个时代最鲜明的脸孔。
然而,说他是抗议歌手可能是音乐史上的最大误会。因为,他的抗议时期主要是在一九六二到一九六四年的短短两年间,虽然之后他仍不时书写社会议题的歌曲。
鲍勃·迪伦写下了伟大的抗议歌曲、不情愿地界定了抗议歌手的形象,却拒绝被抗议歌曲所界定。
1
一九六一年二月,这名十九岁、面容苍白的年轻人背着
吉他和破旧皮箱,走下“灰狗”巴士,从白雪冰封的
明尼苏达州来到了纽约
格林尼治村。
这里,被人们昵称为“村子”,是全世界
民俗音乐的中心。
不只民歌,这里也是各种前卫文化、地下艺术正在发生的地方,各种颠覆性的创造与想象恣意地跨界串门子。在麦杜格街(McDougal Street)上,画家在Café Wha听着
爵士乐与民歌,民歌手和诗人在“煤气灯酒馆”(gaslight)狭小的地下室轮番吟诗歌唱,或者不小心进入了小剧场中粉墨登场。
这个斑斓场景不是始自六○年代。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
格林尼治村就是美国波希米亚文化和激进主义的首都。艺术家、作家、革命者在这里热烈地挥洒他们的生命。
而这些波希米亚和革命分子并不是在华盛顿广场——这里是“村子”的心脏——的两侧各自生活着,而是在广场中间一起相拥起舞:波希米亚们抵抗主流文化的压迫,革命分子反对资本主义的支配;但革命家们没有忘记美学与意识是革命所必须的,作家与艺术家也深信想象力的解放不能没有社会结构的改造。于是,这里诞生了
尤金·奥尼尔的剧作、
左派记者
约翰·里德(John Reed)的激情文字、女性无政府主义者爱玛·古德曼(Emma Goldman)的呼喊,以及后来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诗人们用诗歌和边缘的身体点燃反文化的火光。
尤其是华盛顿广场上的
民俗音乐。三○年代以来的民歌运动,在
皮特·西格和伍迪·格斯里两个民歌之父的领导下,早就孕育着浓厚的左翼理想主义,且大部分推动民歌的场所和杂志都同时是政治基地。例如麦杜格街上的“民谣中心”(Folklore Center),是无政府主义者老杨(Izzy Young)所开;民谣杂志《唱出来!》(Sing Out!)更是老左派们结合民歌与革命的武器。
自
明尼苏达大学辍学来到
纽约的迪伦,在“村子”里比任何人都用功(他的师姐是一九五九年就红了的琼·贝茨)。他的主修学科当然是
民俗音乐,但他也在麦杜格街的酒馆中吸收各种音乐精华,在十二街的艺术电影院看
费德里科·费里尼和其他
欧洲电影,在布里克街(Bleeker Street)的咖啡馆中倾听社会主义者和“安那其”激辩革命道路,在朋友家的书房阅读大量的历史、艺术与文学著作,并和女友苏西终日埋藏在剧场和博物馆。
在来到“村子”之前,迪伦已经熟读了伍迪·格斯里的传记。
鲍勃·迪伦在他身上听到了民歌的质地,爱上了他流浪者的形象,学到了为人民而唱的精神。他说:“伍迪是个激进分子,而我想成为那样的人。”
所以他来到
纽约寻找伍迪,去
新泽西州的医院探望病重的伍迪,唱歌给他听,
并为他写下一首歌:《给伍迪的歌》(Song to Woody)。
迪伦的风格很快凸显出来。他演唱许多时事歌曲(topical songs)——书写和纪录时事或历史的
民俗音乐,用他独特的编曲与嗓音。
他说:
“我唱的民谣歌曲绝对不容易入耳,它们并不友善,也不圆润滑顺。它们不会带你平缓地靠岸,我想你可以说它们不商业。不但如此,我的风格对于电台来说是过于乖僻而难以归类的作品,然而歌曲对我来说远不只是轻松的娱乐而已。歌曲是我的导师,它们引领我,带我到另一种对现实的意识,带我到某个不一样的共和国,某个解放了的共和国……一个‘看不到的共和国’
来
纽约不到一年,迪伦就被发掘过许多爵士巨星的传奇制作人哈蒙德(John Hammond)签下唱片合约。
一九六二年三月,他发行第一张同名专辑《鲍勃·迪伦》(Bob Dylan),其中有他自己的创作,也有几首传统民歌,但没引起太大回响。
他持续地大量创作与演唱,独特的风格逐渐成熟。
一九六三年五月,第二张专辑《自由自在的迪伦》(The Freewheelin’Bob Dylan)出版,宛如一颗原子弹坠落在六○年代初的骚动之夏。人们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
民俗音乐:那既不是当时流行的美声民歌,也不是带着泥土气味的传统民歌(例如他的第一张),而是一种全新的声音。更重要的是,他结合了
艾伦·金斯伯格(Allen Ginsberg)的诗歌想象与伍迪·格斯里面对现实的态度,重新书写了抗议歌曲。
六○年代的主题曲在这里开始大声响起。
那一年,二十一岁的
鲍勃·迪伦在村子的咖啡店中写下六○年代的国歌:《随风而逝》(Blowin’in the Wind)。
现在看来,这首歌或许有太多晦涩意象,没有一般抗议歌曲的具体内容。但在当时,这首歌的意涵对听者来说却是清晰无比——所有听者都能穿透那些薄雾,知道当迪伦认真地质问“还要多久,某些人才能获得自由”时,他指的是种族不平等;当他唱道“炮弹要在空中呼啸而过多少次,它们才会被禁止”时,他指的是
核武器。
尤其,这样的句子还不够清楚吗:
“要有多少尸体,他才会知道,已经有太多人死去?”
这首歌真正巨大的力量不在于是否有深刻的社会分析,或是否能煽动人们起来行动,而是他抓到了那个时代空气中微微颤动的集体思绪,说出许多年轻人面对时代的困惑。他们知道眼前的世界正在经历着巨变,一切既有价值都正在被颠覆;他们渴望改变社会,也希望追求个人的自主,所以要对抗一切传统权威。但是要去哪里寻找改变社会的答案呢?迪伦的回答是,不要接受任何既有权威赋予的答案,要自己去风中寻找;最可怕的是不去寻找,是沉默、冷漠与不关心,拒绝去观看这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个人要有多少双耳朵 / 才能听见人们的哭泣?
一个人要转多少次头 / 才能假装什么都没看见?
同样是在那一年,六○年代学生运动最重要的组织SDS(民主社会学生联盟),发表了青年革命者对世界的看法:《修伦港宣言》。这份宣言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是属于这个世代的年轻人,我们在舒适中成长,但是我们却不安地凝视着这个环绕我们的世界。”这是和《随风而逝》一样的理想主义,一样的对权威的拒斥——他们拒绝直接承接传统
自由主义或
共产主义所提供的答案。
这也是迪伦的态度。他在关于这首歌的访问中谈到,太多人想要提供给他答案,但他并不想接受。他要自己寻找在风中飘荡不定的答案。
专辑发表两个月后,在仿佛是
民俗音乐共和国的“新港(Newport)民谣音乐节”上,一直为
民权县而巡回演唱的“自由歌手”(Freedom Singers)、
皮特·西格和民歌皇后琼·贝茨,在音乐节的最后一夜合唱了这首歌。
一个月后,一九六三年的八月二十八日,在华府的
林肯纪念堂前举行了百万人民权大游行,金博士发表他撼动世界的《
我有一个梦想》演说。多位重要黑人、白人歌手轮流在他们一生中最浩大的场面演唱,并一起大合唱了《随风而逝》。这首歌乃是才刚刚发表,且是由二十出头白人男孩写的歌,却在当天和另一首
民权运动圣歌《我们将会胜利》站在同样的
天秤座上,一起成为民权运动的国歌。
相关图书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