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无忌,(1907—2002),原名柳锡口,笔名啸霞、萧亚、无忌,出生于江苏吴江,毕业于
清华大学学校,
耶鲁大学。著名汉语诗人、近代著名诗人、旅美散文家。
柳无忌10岁时,进入
黎里镇上的第四高等小学读书。17岁时开始做
苏曼殊的研究。1927年北京清华学校毕业后公费留美。1931年,柳无忌与罗皑岚、
罗念生、
陈麟瑞等人在纽约创办《
文学杂志》,
柳亚子任名誉主编。1935年与罗皑岚在
南开大学发起人生与文学社,编辑期刊《人生与文学》、
天津市《
益世报》"文艺"副刊。1945年赴美国讲学,从此定居美国。先后任
劳伦斯大学、
耶鲁大学和
印第安纳大学中文教授。1976年退休后筹建国际南社学会,被推为会长。1989年出版《我们的父亲柳亚子》。2002年10月在美国
旧金山病逝,时年95岁。
柳无忌10岁时,进入
黎里镇上的第四高等小学读书。在高小时,柳无忌开始读英文,单词学了不少,并修习纳氏文法,死背文法的定义。为了预备去上海教会学校,每年暑假都请教师补习英文,黎里四高小学毕业后,柳无忌去上海梵王渡投考圣约翰中学,却名落孙山。只得先在梵王渡的圣约翰青年会学校学习。17岁时开始对
苏曼殊的研究。1920-1925年在圣约翰中学及大学一年级读书,后柳无忌入
清华大学校园求学,主修
化学课程,后来在
朱自清先生与同班同学
朱湘的指引下改学了西洋文学。1927年北京清华学校毕业后公费留美,后获劳伦斯大学
学士和以《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论文获
耶鲁大学英国文学博士学位。
1931年,柳无忌与罗皑岚、罗念生、陈麟瑞等人在纽约创办《
文学杂志》,
柳亚子任名誉主编,共出4期,柳无忌发表新诗和诗论多篇。1932年夏,柳无忌偕新婚妻子高蔼鸿自
欧洲回
上海市。接受好友杨石先的催请,在秋季携眷北上,去南开英文系任教,后受命主持系务。同年相继在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中央大学任教。1935年与罗皑岚在
南开大学发起人生与文学社,编辑期刊《人生与文学》、
天津市《
益世报》"文艺"副刊。1945年赴美国讲学,从此定居美国。先后任
劳伦斯大学、
耶鲁大学和
印第安纳大学中文教授。柳无忌深受
英国浪漫派诗人(特别是
珀西·雪莱)的影响,自称诗文均由灵感而生成,他长期致力于文学研究和教学工作。1946年再度赴美,前后执教于劳伦斯大学、耶鲁大学和印第安纳大学,任文学教授。20世纪60年代初,在印第安纳大学创办东亚语文系,任系主任。1976年退休后筹建国际南社学会,被推为会长,主编《国际南社学会从刊》《南社丛书》。1989年出版《我们的父亲柳亚子》。2002年10月在美国
旧金山病逝,时年95岁。
1987年5月,柳无忌在“
柳亚子先生诞辰100周年暨南社发起80周年学术讨论会”上,酝酿成立南社研究团体,并于1989年5月,发起成立国际南社学会,任会长。1987年5月28日,柳无忌到家乡黎里,参与
柳亚子纪念馆剪彩、揭牌活动。1990年11月13日,中国南社与柳亚子研究会在北京正式成立,他被选为名誉会长。他积极筹备《南社丛书》的出版,促进海内外文化交流和南社研究。
柳无忌四五岁时,柳家为柳无忌廷师启蒙。第一位是范老师,标准的“旧式”老先生,一天到晚水烟筒在手,慈祥而放纵学生,戒尺是备而不用的。好在柳无忌是一个好孩子,凡是《左传精华》《
史记》《
古文观止》《
唐诗三百首》等书都能一篇篇地熟读背通。第二位老师李康弼,是
柳亚子的南社社友。他教柳无忌一些新潮流的功课,如算术、音乐、绘画等。除了算术还可以,对于音乐与绘画,柳无忌哼不出一个调子,画起圈子还是一个椭圆。
柳无忌的祖父早逝,柳亚子与柳无忌,两代独子。祖母治家甚严,是旧礼教的维护者。每逢过年过节,如祭天神地,凡是作为革命家的父亲所不屑为的宗教仪式,都落在儿子柳无忌的身上,柳无忌虽然也讨厌但不敢抗拒。
译著有《英国文学史》《
莎士比亚时代抒情诗》《凯撒大将》;长期致力于文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著有《西洋文学研究》、《中国文学概论》《当代中国文学作品选》《葵集》《抛砖集》《古稀话旧集》《休而未朽集》《柳无忌散文选》《少年歌德》《曼殊评传》《印度文学》《苏曼殊年谱》《苏曼殊全集》《柳亚子年谱》《柳亚子文集》等;1989年出版《我们的父亲柳亚子》。
柳无忌年少时参加过
柳亚子参与创办的近代
文学革命团体南社,晚年着力推动南社研究事业,任国际南社学会会长、中国南社与柳亚子研究会名誉会长。他倡导和资助南社作品的重刻和编、出版,支持和资助南社研究资料和论著的出版,多有贡献。(
中国新闻网评)
他学贯中西,在国内讲授西方文学,到
美国讲授中国文学,为中西文学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被公认是中西
比较文学的重要开拓者之一。(
清华大学校友会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