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台村隶属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
和庄镇,位于莱城东北35公里、乡驻地东南10公里处,地处山区。北邻
淄博市博山区石马镇芦家台村,东与淄博市博山区沙井村接壤,南邻苗山镇北文字村,西与啬泉、左家峪地接地为邻。耕地面积1431.5亩,人口1702人,其中原山
张姓人口就1500余人,是典型的“张家台”,是和庄镇第二大行政村。
村庄名片
据村碑记载,张家台村原名南台,明初张姓迁此前已早有人居住。张姓人丁兴旺,
清代遂改为张家台村。村中现有张、王、李、郭、庞、陈、周、闫、丁9姓,张、王二姓居多。原姓氏薛、杨、瞿不知去向。自建村以来,村民世代和睦相处,耕读传世。
据清康熙《
莱芜县志》记载:张家台村隶属石马保;民国初年属六区的啬泉镇;1939年4月划归
博山区;同年9月复归莱芜县,仍属六区;1941年莱芜划三县,和庄、普通二镇并入常庄区,啬泉镇划入石马区;1945年合为常庄区;建国初期,张家台村隶属常庄区管辖;1950年12月至1958年3月属啬泉乡;1958年3月至1958年10月隶属
和庄镇;1958年10月后隶属和庄公社;1959年3月常庄公社与和庄公社合并属常庄公社;1983年11月,归属和庄乡人民政府至今。
人文自然
张家台村三面环山,村北有一
淄河支流,河水在此境内蜿蜒达2公里。此河为
季节河,每逢夏季,山泉涌出,河水陡增。为方便村内两岸行人来往,1978年修去常庄的乡村公路时,架
石拱桥一座,名曰“三八桥”。桥宽8米,长16米。沿村内旧街前行,不远处,便见一深涧,上面有桥曰“大兴桥”。
桥旁有碑记事,
清代莱芜名人
张四教曾吟诗赞之;过大兴桥前行百余米,路旁的圈门内就是名闻遐迩的“大榆山房”遗址。是清顺治齐鲁名士、
榆林市兵道张四教先生读书旧址,现有石碑一块,碑文记载着大榆山房的得名与立碑原因。然而,时过境迁,古榆已荡然无存,民国初年所立“大榆山房”遗址石碑尚存。张家台是清时名人张道一(张四教)的故乡。他的遗闻轶事很多,张家台村村民每每提起都津津乐道。“大榆山房”遗址东,不远处就是原本村小学校旧址,学校东有一
土地庙,坐落在村中名胜凤凰台之上。土地庙如今已不见踪影。紧挨土地庙西南原有富户住院二层楼1座,是当时村内最高的建筑。
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本鬼子焚烧尽。
村中原有四大门之说。所谓四大门,是村中家道富裕人家的居住区域。当年穷书生
张四教进京赶考,屡试不第。四大门内的人家,看到张道一是读书成材的人物,便鼓励其应试,并以财物相助。无奈毕竟能力有限,张道一愧对村人的好意,便离开了张家台村到南文字村居住。后中
顺治丙戌
进士,一举成名。今天村人每谈及仍感有愧疚之意。村中央原有关帝庙一座,是旧社会村人为祈风调雨顺,祷佑一方平安的地方,文革时期被拆除。村中原有古树10棵,传说是明
洪武年间栽植。每株均有数人合抱之粗,可惜,仅剩的一棵于2001年倒地枯死。
张家台村人祖祖辈辈,重视农作物的种植。解放前,主要种植高梁、谷子。由于生产方式落后,产量极低,村民生活困苦。解放后,以种植小麦、
玉蜀黍属、
番薯为主,合理密植。产量有所增加。农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特别是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村民积极性空前高涨,粮食产量猛增,成为远近闻名的高产大村。村民们慷慨无私,争缴公粮卖余粮,支援国家建设。近几年,村民在乡政府的引导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经济作物。他们有的在地头堰边种上了
花椒属,现在满山的花椒树已初具规模,有的大面积栽种了苹果树、桃树,有的种起
反季节蔬菜。养殖行业,也渐成规模。张家台村素有“屠家”之称,即使在六七十年代,村中也有人宰猪卖肉,挣钱养家糊口。
改革开放后,他们获取信息,瞄准
博山区市场,搞起了养殖、屠宰、销售一条龙服务产业。出现了陈怀礼、陈怀军、郭玉虎、庞运民等大户。他们在先富起来的同时,也带动了一大批村民搞起了这一行业,现村里的屠宰户已有几十家,已成为该村的支柱产业。
由于地理条件的关系,自古以来饮水成为村人的一大难题。每逢大旱之年,村人就要踏着凹凸不平的青石板路,翻越文字岭到10里外的杨家泉、响水湾去挑水饮用,往返一趟苦不堪言。清咸丰年间,村民联合左家峪、丁南峪、啬泉三村村民运用古老的方式寻找水源,终于在村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里处觅得水源,深凿40多米,终于打出井水,初步解决了本村及邻村吃水问题。
咸丰八年(1859年)十一月,村人为纪念此事,在井旁树碑以记之,碑额题为“永垂不朽”。这口井就是远近闻名的“薛家井”,村民俗称它为“xue yuan
井姓”。由于用水户多,井口石因井绳勒磨,形成多条沟状。据载,曾换井口三次,现有井口石上共有沟55道,深者一寸有余,可见村民用水之艰辛。解放后,历届村委支部为解决村民用水问题,多方筹措资金,先后钻井达10余眼,后架渠引水,修建水楼,如今的张家台村,家家户户已吃上甘甜的自来井水了。
张家台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
抗日战争时期,村民在张福记、郭兰新、
郭兰福、张纪春等人的领导下,同敌人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涌现出了张福宽、王钦泗等抗日英雄,许多人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战争年代,张家台村人革命热情高涨,踊跃
参军,支援前线,捐钱捐物,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朝鲜战场上,张德财、张林祥为
抗美援朝战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张家台村人自建村就重视教育,崇尚文明。
清代名人
张四教,他所教的学生应举考试有十有九中之说。解放前有私塾,建国后,办起了识字班、扫盲班。1965年张家台村建成了当时全常庄公社规模最大的,具有较高标准的小学校。该校共22间教室,设有篮球场,乒乓球台等体育设施。由于村民重视教育,大大提高了村民的文化素质。
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张家台村先后考取大中专院校的达80余人。
张家台村第一个大学生是张敬彩。2001年11月新一届村委又多方争取资金,投资60余万元,新建占地10余亩,建筑面积1500平万米的高标准新校一处。2002年3月交付使用。这所崭新的三层教学楼可容纳10个教学班。张家台村也十分重视文娱生活,民间艺术舞狮子在邻近四村小有名气,逢年过节,村民自发组织起来舞狮,活跃乡村,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祖国建设的年代里,为国家输送了不少优秀儿女。张安
太原市任驻朝大使馆武官;张云祥曾任
河南省汝阳县县长;张田佐曾任
浙江省吴安县县长;张福洪曾任
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兰田曾获全国劳模称号,现在从村里出去的大中专学生都奋斗在不同的战线上,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1968年村里就接通了电,2000年铺设村外
水泥路数里,如今,电话、手机已普及各家各户。为了搞活经济,如今的张家台村人有的骑上摩托,有的开上三轮车走出山外,或从事建筑,或干装饰,或维修,有的已成了小有名气的企业家、总经理。为适应市场,搞活经济,1999年该村立集,沿河的商业街店铺林立,也初具规模。
①三八桥:1978年常庄公社啬泉管区“女石匠连”施工,于3月8日建成,故取名“三八桥”。
②大兴桥:为村内著名景点,据碑文记载原为
木桥,后固常被冲毁,于明朝万历年间,建成单拱
石桥。巨石之间结合严密,在当时远近闻名,后来
张四教曾写诗赞之:“大兴桥,万丈高,铜帮铁底,担山桥”。
③大榆山房遗址:碑文记载如下:“大榆山房在张家台庄北,
临淄区水,以庭有大榆树数丈得名,先兵宪芹公读书处也。明崇祯末有流贼入山房,公绕大榆避之,得脱,事详公行状中立房文记,遗址谨存,族众恐久而遂湮也。因立石志之。癸亥二月,九世
张梅亭谨记,十世
孙应奎敬书。中华民国十二年口月上瀚,
原阳县张姓閤族仝立。”
④青石板路:是张家台村一大景观。村内纵横交错的石板路,是村民在过去的岁月里,就地取材自发铺设的,它极大的方便了村民。村外,有一条北起沙井村,南到杨家泉,长迭七、八里路的一段。大旱之年,村民取水就走这条路。这段路是民国十五年,张家台村民联合附近村民集资修建的。这段路工程量大,耗资巨大,因路要翻越文字岭,在当年修建很艰难。随着岁月的流逝,如今,石板路上长满了野草,人迹罕至,但路面仍光滑细腻,记录着逝去的岁月。关于路的修建过程在文字岭顶立碑记之,现石碑已不复存在。
人物事件
村中景点
原山张氏老祖
张四教曾写诗文称赞:大兴桥,万丈高,铜帮铁底,担山桥。金顶山、银顶寨、二龙戏珠,凤凰台。
①金顶山 金顶山是村南一山,因山顶全是黄色巨石而得名,此山植被很好,特种植物繁多,每逢春夏秋之季,满山遍野草木葱茏,花香鸟语,景色宜人。特别是春季,满山的
迎春花更是迷人。秋季的
黄连红叶,吸引四方游客前来游玩。
②银顶寨 银顶寨与金顶山斜对.因山顶是白色巨石得名。又名麒麟寨。因远观状如
麒麟,古时筑墙圈绕,山上建有泰山奶奶庙。如今成为游玩胜地。山上
柏树郁郁苍苍,是避暑胜地。 【村中一角】→
③二龙戏珠“二龙戏珠”,珠为凤凰台,二龙一说指环绕凤凰台蜿蜒如龙的山,一说是东台、北台状如龙头,与其相连山脉曲折构成二龙。
④凤凰台 风凰台,原为村内一大土台子,上建有
土地庙,庙周围树木繁多。传说有
不死鸟栖息于此,故取名凤凰台,又名“南台”,是因古时位于村南,原村名就取此意。
⑤黄姑顶 与金顶山相连的村南又有一高山黄姑顶,此山东北绝壁有一铁环。据说远古时此地为海域,环为系船之用。黄姑顶雄伟挺拔,山顶四周围墙高达数米,墙内有过房屋数间,是先前大家族为躲避外来匪患藏物躲身之地。
关于黄姑顶山曾有一美丽的传说,黄姑山主人黄姑与
泰山之主
碧霞元君比高低,黄姑山月增一竹杆,泰山日增一砖,黄姑山日久高耸入云,泰山奶奶顿生妒心,解下神鞭,猛抽黄姑山,黄姑山遂生周围方圆72座山,从此不再长高。
⑥老虎嘴 麒麟寨西行百米左右。因为洞穴与山体浑然一体,酷似一只端坐的老虎。而此洞如同老虎的嘴,因此得名。洞内温度极低,实乃夏季避暑之妙境。到村游玩者必到之处。张家台人民欢迎四方游客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