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一戎,1963年7月14日出生于北京,籍贯安徽合肥,信号与信息处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长,微波成像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院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
吴一戎于1981年考入
北京理工大学;1988年从北京理工大学硕士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9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1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博士学位;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年担任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所长;2008年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主任;2010年受聘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名誉院长;2012年受聘为
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2023年3月,吴一戎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
吴一戎长期从事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以及遥感卫星地面处理和应用系统的研究,系统性地解决了一系列理论问题与关键技术。
人物经历
1963年7月14日,吴一戎出生于北京,籍贯安徽合肥。
1985、1988年先后在
北京理工大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
1992年,晋升为副研究。
1996年,晋升为研究。
1997年,担任现代信息研究部主任。
1999年,吴一戎加入中国共产党。
2003年,吴一戎担任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副所长。
1988年5月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后在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参加工作,一直从事大型
遥感地面信息系统的研制,参与国家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方向战略研究。
1998年起任国家“863”计划信息获取与处理主题专家组成员,是多项重大科研项目的负责人。
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同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所长。
2010年6月12日,受聘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学院名誉院长。
2023年3月,吴一戎任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
获得荣誉
2006年,吴一戎的“机载高分辨率SAR运动补偿用捷联
惯性/DGPS
组合导航系统”,获得部委级
一等奖。同年,吴一戎参与的“遥感卫星数据信号接收处理系统”项目荣获国家级
二等奖。
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7年2月27日,吴一戎参与的“先进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关键技术与装备的开发及应用”项目获得2006年度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主要成就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星载/机载SAR
信号处理;
遥感图像几何与辐射校正;
大型计算机信息处理与管理系统(包括高速网络、
超级计算机、服务器、大型存储设备、系统软件、数据库、存储迁移软件);机载InSAR系统。
长期从事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以及遥感卫星地面处理和应用系统的研究。系统性地解决了一系列理论问题与关键技术,提高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水平。
科研业绩
在20多年的工作时间里,一直从事
微波成像理论的研究,系统的研制和处理算法的研究。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推动了我国微波成像技术的发展,发表论文100余篇。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信息与
通信工程组)成员;国家“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地球观测与
导航技术领域专家组成员以及《中国科学F辑》编委等职。
吴一戎院士长期担任国家863计划信息获取与处理主题专家组成员,为我国对地观测领域研究方向的规划和项目部署做出了重要贡献。现担任国家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专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专家,大科学工程“国家航空
遥感系统”总设计师和中国遥感
卫星一号系统副总指挥等。十余年来,吴一戎院士及其研究团队始终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不断开拓广泛覆盖现代微波成像领域的科研工作,为我国的国防建设、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做出了重大创新贡献。
长期从事先进合成孔径雷达系统技术、大型遥感地面处理及应用系统等的研究和建设,系统性地突破了一系列理论问题与关键技术,提高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水平。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
一等奖、
二等奖各一次,他领导下的研究团队获得了国防科工委首批“国防科技创新团队”。
担任职务
人才培养
科研思想
吴一戎认为,“学科交叉”是秘诀,他说,必须走综合交叉的路,必须加长研究的链条,和搞数学的等等多学科的科学家相结合,才能出更多的原创性的科技成果,出颠覆性的技术成果。吴一戎说,
科研创新是“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去跑
芝加哥马拉松赛”,难度相当大,一不抓紧时间,就会落后,团队和个人都必须要全力以赴。
专题讲座
2010年9月12日,吴一戎院士在
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报告厅做了题为《微波成像与稀疏微波成像》的专题讲座。
团队建设
吴一戎领导的研究团队获得了国防科工委首批“国防科技创新团队”。
人物事迹
“我是一名来自基层的普通党员”
低调、务实,是外界对吴一戎的一致印象。在接受《
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他总是说:“我是一名来自基层的普通党员。”
吴一戎长期工作在科研一线,主要从事微波成像技术和大型
遥感地面处理系统的研发工作,发明了稀疏微波成像算法等一系列微波成像新体制、新方法;主持了我国遥感
卫星地面系统的研制,突破了遥感卫星地面系统中数据管理、传输、处理等方面的多项关键技术,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近十年又大力推进国家航空遥感系统的建设,系统推进了超越国际现有水平的航空对地观测系统的研制。
对于当选为十九大代表,吴一戎说:“我是来自科研一线的基层代表,参加十九大一定要带去科技界的意见和建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创新成为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吴一戎也亲身体会到了科技改革的深刻变化:“我曾列席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大以来,国家制定了很多关于科技的改革措施,成效十分显著。例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出台,极大地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作为科技界的十九大代表,吴一戎表示,十九大的召开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科技发展。“我们这一代人基本做到了让我国科技水平和国际并跑,希望下一代年轻人可以不断超越,使我国科技发展再上一个台阶。”
“要鼓励开展原创性科学研究”
吴一戎坦承,5年来我国的科技发展“超出了自己预期”。他深刻地感受到国家对科技的投入、支持力度非常大。
“现在科研项目申请更加公平公开,科研人员能专心、专注于自己的研究,科研环境不断在优化。例如,我国空间科学和大科学装置等领域发展迅速,也产生了世界一流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吴一戎说,“希望国家能进一步营造鼓励科研人员开展原创性科学研究的氛围。”
他表示,希望能进一步发展同行评价机制。“科学评价是原创性发展最主要、最关键的问题,国家要逐步完善专家评议制度,建立‘小同行’评价机制。‘小同行’能更加准确地了解项目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科技界的浮躁现象。”
与此同时,吴一戎说:“现在的创新创业环境需要更加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如果没有形成这样的环境,会挫伤很多高技术公司的积极性。我希望能进一步建立专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完善国家的创新环境。”
2016年是电子所成立60周年。在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的指导下,电子所以“一三五”规划为牵引,在各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吴一戎说:“研究所是支撑科研发展的‘细胞’。只有每个细胞都强大了,整个国家的科研能力才能强大起来。在国家重大需求的牵引之下,电子所在核心的、重大的关键技术上,不断产生突破,先后建立了
中关村、
怀柔区、
苏州工业园区。电子所的创新发展作为一个缩影,充分展现出了国家发展进步的大好形势。”
60年来,电子所承担了我国系列化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的研制,成功发射10颗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在空间行波管领域,实现在轨运行60余套产品,做到全波段覆盖,正努力实现全面替代进口的目标;在地理空间信息领域,成为我国地面
卫星数据处理系统的主要研制单位,研制的“地理空间信息承载平台”被确立为国家重要领域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平台”;在航空
遥感系统领域,改装的
新舟60大型遥感飞机实现首飞,推进了7型国际先进水平的航空对地观测载荷的研制。此外,电子所还在
微波成像技术、微波电真空技术、电磁探测技术、传感器与微系统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对于电子所的发展,吴一戎希望能积聚精力,整合资源,进一步满足国家对空天信息领域科学技术的需求,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支撑国家实验室建设。
他尤其关心基础性的科学研究工作:“我们现在有团队在做微波光子学,也有做太赫兹的量子电磁学,科学上哪怕有一点新的发现,也会对技术产生影响深远的变革。我希望能够面向未来科技发展,做更多基础性工作。”
人物评价
吴一戎及其研究团队始终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不断开拓广泛覆盖现代微波成像领域的科研工作,为中国的国防建设、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做出了重大创新贡献。(
北京理工大学评)
吴一戎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推动了中国微波成像技术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评)
参考资料
学院领导.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22-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