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古庙
位于潮州市区南堤外的景区
潮州青龙古庙又称安济王庙,位于潮州市市区南堤外,占地面积一万多平方米,始建于明代,已有400多年历史。古庙建筑中的潮州木雕、屋顶的嵌瓷、庙中潮绣服饰等物件,堪称潮汕文化精品的缩影。
崇宁三年( 1104 ),宋真宗为梅州市“安济王庙”赐额(梅州安济王庙与潮州安济王庙同源)。乾隆五十九年( 1794),青龙古庙大修并立北花巷西畔巷门庙”额匾。光绪二十二年,青龙庙被列入官祭庙宇,春秋二季由官方出资祭祀,光绪二十二年( 1896),青龙庙大修。1966年4月,因城市建设和堤防的升级,青龙古庙拆除,“八宝”被送到县博物馆。1986年,青龙古庙管理委员会成立。代替郡南理事会管理青龙庙事务。正月十六日,举行重建青龙古庙动土仪式。1994年3月初,举行重建青龙古庙奠基仪式。4月,重建青龙古庙完成土木建筑工程。2004年,假山景观池、六角亭建成,青龙古届重建第二期工程完工。2008年春节,潮州广播电视台播出马来西亚新山游神系列报道,引起重兴青龙庙会大热议。2009年初,青龙古庙研究会筹备组成立,启动青龙庙合法社团注册工作。2011年6月11日,“潮州青龙庙会”被潮州市人民政府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1月5日,潮州王伉(青龙古庙)传统文化研究会成立庆典大会举行。第一届理事会成立。2012年2月2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潮州市湘桥区青龙庙会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4年初,潮州青龙古庙获颁“广东省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登记编号证”,这也是潮州市首个获得该登记编号证书的民间信仰场所。
命名
每次涨大水的时候,百姓把安济圣王的画像挂到地上,水就会退却。所以等后来当大水涨的时候,因为庙里只放了青蛇和青龙,于是百姓就把安济圣王的画像挂到庙里当“老爷”来供奉,所以这个庙被叫做青龙古庙。潮州市的神明很多,但是大家都很尊敬安济圣王,而且拜他比较灵,所以大家叫他“大老爷”。
历史沿革
文化背景
潮州市地处中国广东东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潮州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也是中国著名的侨乡,素有“岭海名邦”、“岭东首邑”等美誉。潮州牌坊街位于古城中心,中西合璧的骑楼建筑,形成独特侨乡风貌。
青龙古庙的信仰文化还随着潮州市人下南洋经商和移民传播到东南亚一带的潮人聚居地,成为联结海外潮人的重要精神纽带。
青龙古庙也称安济圣王庙,位于潮州古城南堤江边,始建于明代,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古庙建筑中的潮州木雕、屋顶的嵌瓷、庙中潮绣服饰等物件,堪称潮汕文化精品的缩影。
兴建历程
古代
崇宁三年( 1104 ),宋真宗为梅州市“安济王庙”赐额(梅州安济王庙与潮州安济王庙同源)。明代,青龙庙前加建了一个开间大的拜亭,拜亭二柱挡了涸溪急水二塔的煞气。嘉靖壬午年(1522 ),据说谢少沧将王伉的神像塑为金身,带回家中设坛祀奉。及后将神像迁奉于潮郡青龙庙。清时期,距今近300年,架桥潭发现巨石下有青龙爷,村民遂祭拜,此为架桥潭安济王庙(龙溪古庙)之始。清时期,海阳县新乡古庙安济圣王神像就座。清时期,普宁市大坝村安济圣王庙建成。
乾隆三十六年(1771),已有潮郡青龙庙游神。乾隆五十九年( 1794),青龙古庙大修并立北花巷西畔巷门庙”额匾。光绪二十二年,青龙庙被列入官祭庙宇,春秋二季由官方出资祭祀光绪二十二年( 1896),青龙庙大修葺。
现代
民国十八年(1929年),青龙古庙的管理归潮安县商会管。民国二十一年 ( 1932),潮安县长李扬敬贴出保护青龙古庙和开元寺的布告。1966年4月,因城市建设和堤防的升级,青龙古庙拆除,“八宝”被送到县博物馆。1986年,青龙古庙管理委员会成立。代替郡南理事会管理青龙庙事务。正月十六日,举行重建青龙古庙动土仪式。1992年中,蔡儒添、庄永平率香港潮安同乡会代表团向潮州市政府请求复建青龙古庙。张得海受市委委托负责接待。9月17日上午,潮州市人民政府召开建设江边公园及恢复青龙古庙的会议,确认青龙古庙在原址扩大重建。
1994年3月初,举行重建青龙古庙奠基仪式。4月,重建青龙古庙完成土木建筑工程。12月9日(甲戌年十一月初七日),“青龙古庙修复暨安济圣王神像升殿开光庆典”在古庙广场举行,新塑的安济圣王和二位夫人的神像由入宫队伍护送从太平路华达大厦出发,进入重建的青龙古庙。12月31日,泰国《京华中原联合日报》专版报道潮州青龙古庙重建圣王开光及相关信息。1996年12月,香港潮安同乡会在古庙立了“重建潮郡青龙古庙记”石刻。当天,香港潮安同乡会派出一个代表团到青龙古庙履行朝圣庆贺仪式。
2001年1月中旬,青龙古庙大石狮被盗。8月15日,青龙古庙管理委员会将管理权交给郡南理事会。同日,郡南乡亲新置青龙古庙大石狮。2003年1月,蔡绍彬编著《潮州青龙古庙》出版。2004年,假山景观池、六角亭建成,青龙古届重建第二期工程完工。2008年春节,潮州广播电视台播出马来西亚新山游神系列报道,引起重兴青龙庙会大热议。2009年初,青龙古庙研究会筹备组成立,启动青龙庙合法社团注册工作。2010年初,广东省原省长卢瑞华为青龙古庙题赠“安民济世为官崇善名千古,扶桑扬德还里思敬达当今”墨宝。2010年庙会期间,广东卫视记者由雷铎陪同采访潮州市民俗文化,雷铎为青龙古庙赠送墨宝。此后,广东卫视在“文化珠江”栏目播出包括青龙庙会内容的“潮汕游神文化”节目。
2011年6月11日,“潮州青龙庙会”被潮州市人民政府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1月5日,潮州王伉(青龙古庙)传统文化研究会成立庆典大会举行。第一届理事会成立。2012年2月2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潮州市湘桥区青龙庙会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月20日,潮州王伉(青龙古庙)传统文化研究会组团前往云南省保山市朝圣武侯祠中供奉的蜀汉时期永昌知府王伉
建筑特征
潮州青龙古庙里面有一个青蛇样子的图腾,是人们祭拜的神明。潮州市传统文化传承人石瑞燕告诉我们,青龙古庙里面的图腾之所以是一个青蛇的样子,是因为当时韩江降水的时候,就会把上游(即山上)的青蛇带下来。
文化活动
潮州青龙庙(安济王庙),原祀水神、蛇神,后改祀蜀汉永昌太守王伉,庙区建筑装饰集潮州木雕、潮绣、花灯、嵌瓷、彩绘于一体,是展示潮州民间工艺的重要地标。每年农历正月十三至二十八日为安济圣王庙会。庙会内容有:游花灯、赛潮州大锣鼓、祭坛前采青艺术竞赛、舞龙、舞狮、舞鲤鱼等活动,活动牵动潮汕地区民众及海内外侨胞。自清代以后,庙会传至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成为联结海外华侨的重要纽带。青龙庙会也成为潮州民间文化习俗,它是潮州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1937年出版的《潮州年节民俗谈》一书中,作者便这样描述潮州的青龙庙会:“花灯美景,百戏杂陈,鼓乐喧天,爆竹震耳,游人达十万余,全城如醉如狂。”
开发与保护
安济圣王庙,位于潮州市韩江大桥西端南堤外侧,门迎旭日,临江而立。庙始建于北宋,盛于明代,因常见青蛇蜿蜒出没于庙,不伤于人而来去无踪,故又名为青龙古庙。经历代修葺,目前已成为韩江边引人注目的民俗景区。每年正月安济圣王庙日,庙前香柱如林,城中万人空巷,争迎神驾。作为潮人民俗活动的重要载体,安济圣王庙会已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潮人文化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024年初,潮州青龙古庙获颁“广东省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登记编号证”。 
相关文化
人物
王伉是三国时期蜀汉永昌太守,历史上保土安民有功,死后当地人立庙纪念。因多次救民众于水火,被历朝加封至安济圣王。相传清代初年,潮州市人谢少苍在云南为官,当地发生旱灾,赤地千里,哀鸿遍野。他上表申报朝廷要求开仓赈灾,但却久未得到批复,在灾情危急情况下,他自行开仓救急,故而获罪,幸遇王伉显圣相助,得以脱难。之后,谢少苍认为王伉是自己的大恩人,回潮州时便将其神像带回家祭拜。渐渐地,邻里到他家祭拜的人越来越多,谢氏遂把神像迁至青龙庙,供全城百姓祭拜。
传说典故
传说,有一年,韩江水暴涨,南堤岌岌可危,险情叠现。青龙庙前忽见青蛇群集,随后水势渐退,潮州市转危为安。于是当地民众纷纷猜测,认为是王伉化身青蛇保境救民。自此,当地人更是把王伉当做民间大英雄来敬仰和崇拜。几百年来,王伉恩泽百姓的美名传遍潮人所在的每个角落,庙中因此香火不灭,后来当地人把每年农历正月十三至二十八定为青龙庙会。
重要事件
2014年,潮州市春节最隆重的青龙庙会最后一个环节:民俗文化踩街活动。踩街活动吸引了近30万潮州市民争先观看,轰动整座潮州城,被海内外潮人誉为潮州民俗文化的“嘉年华”。
2018年3月,为保护传承潮州青龙庙会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潮州“安济圣王”上善如水、大爱无疆的传统美德,潮州广播电视台、潮州王伉传统文化研究会联合摄制大型电视纪录片《潮州青龙庙会》。9日上午,纪录片开机仪式在青龙古庙举行。
2024年初,潮州青龙古庙获颁“广东省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登记编号证”,这也是潮州市首个获得该登记编号证书的民间信仰场所。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被授予登记编号牌照,意味着民间信仰活动场所从民间自发管理向规范有序管理升级转变,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
概述
命名
历史沿革
文化背景
兴建历程
古代
现代
建筑特征
文化活动
开发与保护
相关文化
人物
传说典故
重要事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