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一世纪初,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参考
古筝和
箜篌等乐器,创制出火不思;火不思的名称最早见于公元十三至十四世纪的史书《元史·礼乐志》中,据《元史·礼乐志》载,“火不思,制如
琵琶,直颈,无品,有小槽,圆腹如半瓶,以皮为面,四弦皮絣,同一孤柱。
火不思始见于元代史籍,在元代常用于宫廷盛大宴会或王室盛会的演奏,这一古老的
蒙古族乐器在
清代之后逐渐失传,直到上世纪70年代,在一些蒙古族音乐家的努力下,被恢复为“新型火不思”并沿用至今;2020年,
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火不思的代表性传承人
乌日娜告诉记者,随着现代乐器的发展,新型火不思在音准、音色、弹奏舒适等方面存在一些缺陷,希望被再次改良。火不思一词为突厥语“qobuz”的音译,约于
唐朝从
中亚传入中国,又名浑不似,“和必斯”“虎拨思”“琥珀词”“吴拨思”、“胡不思”和“胡拨四”等(均为
蒙古语音译,即琴的意思),民间称其为胡不儿或浑不似,四弦、长柄、无品、音箱梨形,明代时民间相当盛行。
1905年,在新疆
吐鲁番市以西的招哈和屯(这里原是古代高昌地区),发掘的9世纪初的唐代高昌古画,画中有“一儿童抱弹长颈、勺形、四弦轴并列一侧的弹拨乐器”。可见,早在唐宋时期,火不思已流行于我国西北广大地区;新疆柯尔克孜族的考姆兹和云南纳西族的苏古笃,在形制上与火不思相近,名称也相似,它们属同一渊源的乐器。
传世历史
历史悠久的火不思,出现于公元前1世纪初,是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人民共同创制的一种弹弦乐器。关于火不思,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西
刘奭时(公元前49年—前33年),南郡归(今属湖北)
王昭君被选入宫,汉元帝
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王
挛鞮稽侯狦来到
长安朝见汉皇,汉元帝以礼相待,呼韩邪单于表示“愿婿汉氏以自亲”,永结友好。王
王昭君自愿嫁到匈奴,汉元帝遂以昭君相许,呼韩邪单于封昭君为“宁胡阏氏”。王昭君去匈奴路上,曾在马上弹奏
琵琶。她的故事,成为后世诗词、小说、戏曲和
说唱等的流行题材,绘画中也有王昭君马上弹琵琶图。在匈奴期间,王昭君所弹的琵琶,深为胡人所珍视,并模仿它制作了新的乐器,既粗陋又不相像,从此便有了“浑不似”之名。宋代
俞琰的《
席上腐谈》(卷上)记载此事写道:“
王昭君琵琶坏肆,胡人重造,而其形小,昭君笑曰:‘浑不似’,今讹为和必斯”。宋代
陶宗仪《
南村辍耕录》载:“达达乐器有浑不似。”火不思的图像,最早见于
唐朝古画中。1905年,在新疆
吐鲁番市以西的招哈和屯(这里原是古代
吐鲁番市地区),发掘的9世纪初的唐代高昌古画,画中有“一儿童抱弹长颈、勺形、四弦轴并列一侧的弹拨乐器”。可见,早在唐宋时期,火不思已流行于我国西北广大地区。新疆柯尔克孜族的考姆兹和云南纳西族的苏古笃,在形制上与火不思相近,名称也相似,它们属同一渊源的乐器。
有关记载
火不思之名及其形制,始见于元代史籍。《元史·礼乐志》(卷七十一)载:“火不思,制如
琵琶,直颈,无品,有小槽,圆腹如半瓶,以皮为面,四弦皮絣,同一孤柱。”《事物异名录·琵琶》载:“元志,天乐一部有火不思,制如琵琶,今山、陕、中州弹琥珀词,盖‘火不思’之转语也。”这种乐器在
蒙古族建都北京的元代,已被列入国乐,是经常在宫廷盛大宴会或王室内宴上演奏的乐器。后来广泛流传和盛行于中原,在
山西省、
陕西省、
河南省一带,
汉族人民也喜闻乐见。
朱元璋灭亡
元朝以后,许多蒙古族风俗习惯都被
明朝继承下来,如演武中的“射柳”、礼节中的官民相见礼等都原样保留着。但火不思已不入国乐,继续在蒙古族中流传,并起着沟通蒙、汉族之间文化联系的作用。15世纪中叶,蒙古瓦剌部强盛,明廷赠送给瓦剌可汗的礼物中就有火不思。在
朱祁镇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的“
土木之变”中,掳获英宗的瓦剌
太师绰罗斯·也先特别擅长音乐,他宰马设宴,先向英宗奉上皇酒,然后亲自弹奏火不思并唱着歌,还命令身旁的
蒙古族人一起合唱,这在《明英宗实录》中曾作了记载。明代
沈德符《
万历野获编》有:“今乐器中,有四弦长颈圆者,北人最善弹之,俗名琥博词……本虏中马上所弹者。”明代
沈宠绥《
度曲须知》载:“
明朝北调伴奏乐器中有筝、浑不似……”在北京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中国乐器博物馆里,珍藏有一面明代制作的传世火不思(图)。通体用红木制成,全长83.5厘米、腹宽12.5厘米,共鸣箱呈半葫芦形,下半部蒙以蟒皮,琴首平顶无饰,弦槽后开,左侧横置四,颈细而长,表面平滑无品,竹制
琴马,张四条丝弦,琴背通体雕刻精美花纹,此琴工艺细腻,外表美观,堪称精品,有着乐器鉴赏和艺术品收藏双重价值,已被载入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刘东升先生主编的《
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
到了
清代,
蒙古族的风尚再度盛行,这是因为
清朝入关前(叫
后金),
满族的文化受蒙古族文化影响较大,入关后,清朝除继承以
汉族为主的中原文化外,又有意识地提倡满蒙文化,所以许多
元朝习俗又兴盛起来。清朝把蒙古族音乐列为国乐之一,除在欢宴蒙古王公时演奏外,每逢正月初一、正月十五大朝会和木兰行围时都要演奏。《大清会典》图注述其形制说:“火不思,四弦,似
琵琶而瘦,桐柄梨槽,半冒蟒皮,柄下腹上有棱,如芦节,通长二尺七寸三分一厘一毫。”《清朝续文献通考·乐考》中也有:“火不思制如琵琶,直颈无品,以皮为面。”此时的火不思,是蒙古乐番部合奏乐器之一。《大清会典·乐部·若燕乐番部合奏》有:“用
云锣—箫—笛—管—笙—
胡琴—琵琶—
三弦琴—
月琴—二弦—
轧筝—火不思—拍板等。”
清代陕西梆子(又称西调)曾使用火不思为伴奏乐器。民国初年,
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喀喇沁王府乐队中仍在使用火不思。火不思还用于民间
器乐合奏,在
河北省易县东韩村的十番会演奏中,至今仍使用火不思。传统的火不思,形似饭勺,琴杆较长,共鸣箱较小,由于音箱蒙有皮膜,因而音色富有浓厚的草原风味。
重新存世
北京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
杨大钧先生珍藏有一面传世火不思精品:通体用硬木制成,全长80厘米、腹宽10.8厘米,共鸣箱蒙以蟒皮,上方嵌有骨花和螺钿花纹,琴首平顶,正面镶嵌螺钿梅花,弦槽后开,左侧横置四个瓜棱形琴轸,琴颈细长,共鸣箱背部雕刻有精美纹饰,此琴约为
清代初期制品,已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
北京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还收藏清代火不思四面,它们多来自艺术界人士捐赠,其中有
梅兰芳先生藏品两件,
程砚秋先生藏品一件。形制大同小异,但都各具特色。我国著名
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捐赠的梨木火不思,全长74厘米、腹宽10.5厘米,共鸣箱蒙蟒皮,
提琴式琴轸分列琴首两侧,左右各二,弦槽前开、有盖,骨制山口,张四弦。梅先生捐赠的另一面火不思,柴木制,全长72.5厘米、腹宽10.3厘米,共鸣箱蒙以小鳞蟒皮,琴轸型式和安置方位同前,弦槽前开、有盖,骨制山口,琴背通体以红色底漆,其上绘有金色双龙纹饰。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程砚秋先生捐赠的火不思,通体用
红酸枝制成,全长84厘米、腹宽10.5厘米,共鸣箱上部红木为面,中间开一圆形音孔,下部蒙以小蟒皮,琴首后弯,左侧置四个象牙琴轸,弦槽前开、蒙象牙盖板,
象牙山口,张四条丝弦,制作精细,小巧玲珑,为
清代制品中的姣姣者。还有一面购自著名琴家
郑颖荪的火不思,柴木制,全长84.5厘米、腹宽13厘米,共鸣箱上部蒙桐木面,下部蒙蟒皮,左置四花梨木轸,轸顶嵌骨花,琴颈缠有七道丝弦品,张四条丝弦,通体髹以黑漆,背部饰有云纹及金漆双龙戏珠图。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很重视民族音乐遗产的继承和发掘工作,使古老的火不思重获新生。20世纪60年代初期,
呼和浩特市民族乐器厂的制琴师们,与
内蒙古自治区歌舞团、内蒙古直属乌兰牧骑的音乐工作者
拉苏荣、青格勒图等人合作,开展了对火不思的研制工作,在传统火不思的基础上制作成功新型火不思。乐器造型设计符合
蒙古族的传统习惯,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琴首顶端犹如箭筒,其上雕出一张搭箭的满弓,琴头左侧并列的四个琴轸,形如四根箭。共鸣箱呈扁葫芦状,内腔较传统的音箱增大近两倍,不再采用硬木为背、面部蒙皮的传统工艺,改为全木制的共鸣箱,选用质松纹细的桐木薄板作为面板,背板和框板则使用质地较硬的色木制作,面、背板中部都做拱形凸起,由于对背板木材采取了
提琴制作工艺那样的径切、对拼,呈现出美丽的髓线纹理,犹如放射状光芒。在音箱的边缘部分,绘有
蒙古族人民喜爱的花边饰缘。面板中下部两侧,开有民族图案云朵形的音孔。吸收某些弦乐器的设计,在音箱中增加了音梁,使发音集中,音响洪亮、浑厚,音色优美。为演奏和携带方便,缩短了琴杆,在琴颈上增设了红木指板。为发挥演奏、伴奏中的民族特色,在指板上粘有24个~26个骨制音品,品上嵌有铜制品峰,音品按十二平均律排列。琴轸系弦的一端,采用可微调的
齿轮铜轴,张四条
尼龙钢丝弦。已制成系列火不思,有高音、中音、低音三种形制,四条琴弦都按五度关系定弦,低音火不思为:c、g、d1、a1,中音火不思比低音火不思高一个八度,高音又比中音火不思高一个八度,总音域c—c4,达四个八度。1980年
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青格勒图用新型火不思演奏了
蒙古族传统乐曲,受到听众的欢迎和好评。这一成功之作,亦被载入《
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演奏时,奏者可坐奏或立奏,将琴身横于体前,琴首斜向左上方,共鸣箱置于右腿近腹处或挟于右腋下,左手持琴,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均可按弦,右手执骨制拨子或拇指、食指戴假指甲弹奏。其指法有弹、挑、双弹、双挑、拂、扫、分扫、滚、敲、打、连扫等,可弹双音或三、四条弦上的和声。这种新型火不思,发音清晰、明亮,音响圆润、淳厚,音色柔和、优美,富有辽阔草原之情调。可用于弹唱、独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独奏乐曲有《阿斯尔》、《
森吉德玛》、《小黄马》、《黄旗阿斯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