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溪八角亭之战
1932年国共在江西的战争
金溪八角亭战役也称金溪战役,1932年11月-1933年1月,历时2个多月,最后以中国工农红军歼灭国民党军1个旅和1个团,俘虏4000余人,击溃3个师,缴枪4000余枝,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这也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朱德、彭德怀、聂荣臻等灵活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和身先士卒、亲临指挥的结果。
战役概况
1932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为了粉碎中国国民党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战争,在金溪县浒湾镇黄狮渡崇岭、大仙岭崇岭一带与国民党军展开了殊死搏斗,最终在1933年1月红军歼灭国民党军1个旅和1个团,俘虏4000余人,击溃3个师,缴枪4000余枝,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战役经过
1932年10月18日,红一方面军一举攻占建宁县黎川县泰宁县邵武市、光泽等广大地区。受此鼓舞,中国工农红军士气大振。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委周恩来决定继续向周边地区攻城略地。
1932年11月16日,朱德、周恩来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各军团,分别从黎川、邵武、光泽等第出发,向北挺进,准备先发制人,以进攻战略制止国民党军新的“围剿”。
林彪、聂荣臻率领红1军团为先行军,从黎川出发。彭德怀、滕代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为红一方面军总预备队,尾随前进。
11月17日,清晨,红1军团赶到资溪城边,守城的国民党军周浑元第5师1个团,刚从睡梦中醒来,来不及迎战,就被红1军团击溃。林彪、聂荣臻率领部队,顺利占领资溪县城。进城后,红1军团一边安抚百姓,一边向朱德、周恩来汇报战况。
朱德、周恩来获悉捷报后,立即命令林彪、聂荣臻奔袭金溪,尽快占领金溪县城。
11月19日,林彪、聂荣臻赶到金溪城郊,守城的国民党军措手不及,只好把县城拱手相让给红1军团。
国民党军又连失两城,便紧急进行新的军事部署,速派许克祥孙连仲率第24、27师分别从南城、抚州出发,欲图合击金溪红军。
同时,令第2、4、8、9路军迅速向闽赣边区“进剿”中国工农红军
11月21日,许克祥率国民党第24师1个团进至南城东北渭水桥(即礼西赵)一带,还未来得及安营扎寨,就被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打得溃不成军。
彭德怀正准备率军乘胜追击,不料正在这时,传来国民党军各路援兵将至的消息,许克祥第23师2个团由南丰赶到渭水桥,第27师也由抚州进至浒湾,加上当地孙连仲部6个团,已是重兵集结。红军若是继续恋战,必将寡不敌众,陷入僵局。于是,彭德怀急令红3军团回师黎川县
中国工农红军在渭水桥与浒湾地区的作战都未能取得预期胜利。
随即,蒋介石又将驻扎在赣江流域吉安市吉水县永丰县地区的陈诚所部3个师调至抚河流域,连同原先驻扎在该地区的军队,总共有9个师的兵力,组成抚河方面的“进剿”军,企图寻求红军主力,一决胜负。
朱德、彭德怀乘国民党军调整部署之际,率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再度北进。
1933年1月1日,红一方面军在黎川举行阅兵誓师大会,红军士气高涨。
1月2日,红1、红3、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3万余人分别从兴国县黎川县、资溪等地出发,进入金溪县境。
1月4日至5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红22军在红1、红5军团配合下,向黄狮渡发起进攻。黄狮渡是赣东战略要地,为扼守金溪、资溪、南城3县的要塞,能否攻占黄狮渡,关系重大。
进攻前,中国工农红军已侦察到黄狮渡敌军除国民党军周士达第13旅第25、26团外,还有从金溪赶来增援的独立第3团;敌军在阵地前后挖掘了8000多米长的战壕,派有重兵把守,只有阵地两侧防守薄弱。
彭德怀当机立断,以主力攻击国民党军防守薄弱的阵地两侧。
1月5日下午2点,向国民党军左派侧迂回前进的红3师2个团向黄狮渡首先发起攻击,同时,红2师2个团向附近庙山进攻。
经过几番激战,红3师夺取了中国国民党右派侧大部分阵地,正一步步逼进敌人主阵地。
随后,红3师又在红22军和红7军的掩护下,攻占了国民党军左翼侧全部阵地,与此同时,攻击国民党军右翼侧的中国工农红军部队夺取了敌人阵地制高点。
战至下午7点半,红军对黄狮渡残敌发起全面进攻,全歼敌军。
此役,红军俘虏国民党军旅长周士达等官兵1000多人。
红军实现了战斗目标,控制了黄狮渡这一3县要塞。
黄狮渡战斗的胜利,打乱了国民党军的部署,也严重威胁着抚州守军的安全。
但是,国民党军也以损失周士达1个旅的代价,发现了红军主力,断定红军主力在黄狮渡、珀一带。
事实上,当时红军主力确实在金溪附近。
1月6日,国民党军重新部署兵力,令第27师1个旅加强抚州城防,令第8师坚守南丰,令第24师固守南城,并随时监视黄狮渡,又调周至柔的14师、吴奇伟的90师及孙连仲的27师共14个团兵力集结浒湾,分别向金溪、黄狮渡进攻,截击中国工农红军,妄图围歼红军主力于浒湾东南地区。
1月7日,红军获悉中国国民党军第27、90师沿浒湾至金溪大道向枫山铺进攻,第14师沿浒湾、茅店从北面、西面向黄狮渡一带夹击,驻南城的国民党守军也以1个师的兵力向东北地区出击,进行策应,妄图歼灭红军主力。
朱德、周恩来沉着应对,命令红1、3军团和红22军、31师为右纵队,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为左纵队,分别迎击由浒湾东进和南进的国民党军。
红5军团副军团长兼15军军长赵博生率15军和红38、39师为左纵队,于7日下午从金溪开往黄狮渡以西,彭家渡、徐元一线,阻击周至柔的第14师,保护北面主力中国工农红军的安全。
8日凌晨4时,红1、3军团在金溪县城北门外誓师,朱德、彭德怀作战前动员。随后,分数路纵队出发。拂晓前,红军赶在国民党军前面,抵达崇麓、黄坊、城上一线。
拂晓,周至柔师由琚琅经丁坊村、彭家渡、后车前进。
9时30分,林彪率红1军团在枫山铺附近与孙连仲吴奇伟各1旅共6个团兵力遭遇,遂在公路两侧展开激战。国民党军抢先占领公路北侧制高点——崇岭,并速派8架飞机和火炮助战,向红军阵地狂轰滥炸。红1军团几次进攻都未能奏效,部队伤亡较大。
就在这危急时刻,彭德怀来到10团2连阵地指挥作战,并亲自组织几次冲锋。周恩来也亲临阵地,号召中国工农红军战士誓死奋战。林彪、聂荣臻也赶到前沿阵地直接指挥战斗。红军指战员身先士卒,战士们视死如归,打退了国民党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敌军渐渐不支,连号称“铁军”的吴奇伟师也终于放弃阵地,向浒湾方向溃退。
11时,周至柔第14师向红15军第135团阵地发起猛烈进攻,两次都被红128团特务连一举击溃,失败后,很快又纠集2个团的兵力,分两路再次向135团阵地扑来。
红15军军长赵博生亲临阵地前沿指挥作战,把部队部署在几个制高点上,以交叉火力给敌以沉重打击。但国民党军后续部队源源而上,冲进红135团阵地。
警卫都劝赵博生离开阵地,但他作为副军团长和军长,不能临阵退缩,并决心击退敌人,固守阵地,于是,带领中国工农红军官兵与国民党军展开肉博战。正在这时,一颗炮弹击中赵博生要害,赵博生在阵地英勇牺牲。
红军官兵各个奋不顾身,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
红1、3军团击溃北线国民党军6个团,迅速支援红15军。
红135团阵地终于被保住了。
11时,红军拿下崇岭主峰。
13时,坐镇浒湾的吴奇伟为挽回败局,从浒湾派出2个团的增援部队,在长岗埠、枣树一带会合溃退的国民党军,据守大仙岭这一有利地形,构筑工事,准备反扑。
红1、3军团决定乘胜在大仙岭一带采取围歼的战术,将战斗部队分作4路,向大仙岭中国国民党守军进攻。
15时,大仙岭总攻开始,激战1小时,国民党军开始全线溃退。红3师协同红22军向彭家渡穷追猛打。
17时,周至柔获悉第27、90师已溃退西逃,遂乘夜向南城逃窜。
9日凌晨,红22军沿抚河东岸追击国民党残军直至抚州对岸;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第1、2师,红1军团第3军进至彭家渡附近;第4军及第31师进至浒湾。国民党军残部退往抚州。
9月上午,浒湾战斗取得全面胜利。
历时近两个月的金溪战役遂告结束。
历史意义
金溪八角亭战役,中国工农红军歼灭国民党军1个旅和1个团,俘虏4000余人,击溃3个师,缴枪4000余枝。这次战役,虽然给予国民党军以重创,却未能达到以进攻战略制止国民党军“围剿”的预期目的。这次战役也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朱德、彭德怀、聂荣臻等灵活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和身先士卒、亲临指挥的结果。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战役概况
战役经过
历史意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