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英文名:Institute of Deep-sea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缩写:IDSSE,CAS), 简称“深海所”。是直属
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事业单位,位于中国海南省三亚市
鹿回头半岛,由
海南省人民政府、
三亚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三方联合于2011年共建,2016年5月建成投入正式运行。
2013年,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成立了深海极端环境模拟研究实验室。次年,深海地球物理与资源研究室和深海信息技术研究室成立。 2015年6月,深海所正式获得中编办批复,定名为“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2017年,
中国科学院依托深海所筹建了中科院深海技术创新研究院。 次年8月,深海所获准成立海南省“海外智力为国服务行动计划”。11月6日,深海所与中国地质调查局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在深海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0年8月,深海所与海洋生物声学研究室组织的“2020年南海深潜及远海鲸类科考航次”完成全部科考任务,顺利返回
三亚市。2024年5月,深海所的
探索二号完成了一次历时14天的科考航次。6月,深海所与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联合,对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取得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依靠深海工程技术与装备、实验平台和基础设施,结合所处的区位优势,开展相关深海科学问题研究。深海所不仅开展与深海有关的科学问题研究,同时以深海观测方法与仪器设备、深海潜器技术、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为主要研究方向,重点发展与海洋科学研究、深海开发结合密切的深海工程技术与装备,从装备、条件和设施上支撑开展深海科学和海洋工程的研究。深海科学研究部下设8个基本研究单元。深海工程技术部下设7个基本研究单元。
截至2024年,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占地约109亩,总建筑面积50183.95平方米。 深海所在职职工260人,其中,专业技术岗位215人,职员系列岗位42人,工勤系列3人。专业技术人员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7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5人。职工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有89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有118人。
2021年4月,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获得“
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同年6月,深海所被中共中央授予“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次年4月,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团队获得“全国
工人先锋号”称号。
历史沿革
2011年,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启动筹建,并由
海南省人民政府、
三亚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三方联合共建。2013年,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成立了深海极端环境模拟研究实验室。次年10月,深海地球物理与资源研究室成立。同年12月,深海信息技术研究室成立,主要开展深海声、光、电、磁及其它传感信息的获取、存储、传输、处理、提取、发布等相关技术。
2015年,深海所成立深潜技术研究室,主要围绕载人潜水器开展运行、维护保障工作。 同年6月,深海所正式获得中编办批复,定名为“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正式编制300人,流动编制350人。2016年5月,深海所建成,正式投入运行,在中国最为临近深海的地域,建立了完备的国立深海研发基地,成为国家深海研发试验的共享开放平台,填补了中国深海战略上的地域空白。11月24日,深海所与海南中学顺利签署合作共建协议暨 “海南中学综合实践基地” 授牌仪式。
2017年10月9日,推动
中国科学院内外高新技术力量挺进深海,依托深海所筹建了中科院深海技术创新研究院。 次年2月,深海所与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致力于在海南打造全球深海生命研究高地,支撑海南深海科创中心建设。同年7月30日,海南省“海智计划”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工作站揭牌仪式在中科院深海所举行。8月,深海所获准成立海南省“海外智力为国服务行动计划”。11月6日,深海所与中国地质调查局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在深海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0年8月,深海所与海洋生物声学研究室组织的“2020年南海深潜及远海鲸类科考航次”完成全部科考任务,顺利返回三亚。
2021年4月,在“海南省五一劳动奖和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上,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获得“
全国五一劳动奖状”。6月,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党委被中共中央授予“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22年2月22日,深海所与
中国海洋大学在
三亚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4月,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深海勇士”号团队获得“全国
工人先锋号”称号。
2023年4月30日至5月11日,深海所承担的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支持课题“深海底多功能移动作业系统”研发的两型设备“深海浮游式移动作业系统”及“深海底爬行式移动作业系统”,在南海海域完成4500米级海上试验,并通过现场专家组考核。次年5月,深海所的
探索二号完成了一次历时14天的科考航次。6月,深海所与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联合,使用“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和“狮子鱼”号无人水下遥控潜水器对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开展了三阶段的水下考古调查,共提取出水陶器、瓷器、原木等928件(套)。
机构规模
截至2024年6月,研究所科研园区位于三亚市
吉阳区鹿回头路28号,占地约109亩,总建筑面积50183.95平方米;生活园区位于三亚市鹿回头路48号(距工作园区约1公里左右),占地约90亩,总建筑134259.60平方米,包括研究所职工、流动科研人员、研究生住房及辅助生活设施。
研究方向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依靠深海工程技术与装备、实验平台和基础设施,结合所处的区位优势,开展相关深海科学问题研究,以科学问题引领技术创新,以技术提升带动科学研究深入发展。深海所不仅开展与深海有关的科学问题研究,同时以深海观测方法与仪器设备、深海潜器技术、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为主要研究方向,重点发展与海洋科学研究、深海开发结合密切的深海工程技术与装备,从装备、条件和设施上支撑开展深海科学和海洋工程的研究。
深海科学研究
深海生物学研究室
海洋生物学研究室主要聚焦于研究海洋(微)生物的分类、分布等生态学特征,海洋生物生长、发育、生理、生化以及遗传特征,探索海洋生命的起源与演化,进而阐明海洋中发生的各种生物学现象及其变化规律。
深海地质与地球化学研究室
主要要从事于深海地球化学、深海化学、深海岩石学和深海地质微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关注深海地球科学领域与地质、环境、全球变化相关的重大科学问题,重点探讨深海地质、地球化学以及生命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协同演化关系。同时,致力于研发深海地球化学原位探测技术与深海原位实验技术,通过深海科学研究与深海技术研发的有机结合,挑战深海地球科学领域前沿科学问题。
深海地球物理与资源研究室
以科考船“
探索一号”和载人潜器为平台,围绕深渊地球物理探测、深水油气地震成像、深海观测和监测等国家需求和科学前沿,开展多种地球物理探测,研发新型的地球物理原位监测仪器设备。
海洋环流观测与数值模拟研究室
主要开展深海/深渊海洋环流
动力学、海洋水文观测、海洋水团特性、海洋中尺度过程、沿岸上升流等方面研究。
深海极端环境模拟研究实验室
对于深海极端环境的研究大体有三种思路:1、利用载人深潜器、水下机器人及各种监测设备对海底极端环境进行原位观察及探测;2、采集样品(包括各种岩石矿物、海水、热液、
沉积物及极端环境生物及微生物等)进行实验室研究;3、实验室模拟深海环境,与原位研究相互印证。
地外海洋系统研究室
主要研究地外海洋的形成与演化 ;地外海洋中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地外和极端环境中的原位、
实时分析测量方法与技术;探索地外生命和人类宜居地 。
海洋哺乳动物与海洋生物声学研究室
研究室以中国-东盟海域的小型齿鲸、深潜和远海鲸类等海洋哺乳动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海洋哺乳动物生物声学、生态学、演化和保护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分析测试中心
分析测试中心通过整合所内各学科的大型分析测试仪器资源,实行统一运行、维护与管理,以提高大型仪器利用效率,提升研究所的科研装备实力。
深海工程技术
深海探测技术研究室
开展深海探测装备研制及相关前沿技术的研究与攻关,最大工作深度可达11000米,最长作业时间超过1年,在
马里亚纳海沟科考航次中多次刷新纪录,取得大量宝贵的深渊科考数据及样品,为中国深海科考进入万米时代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深海信息技术研究室
主要开展深海声、光、电、磁及其它传感信息的获取、存储、传输、处理、提取、发布等相关技术。深海信息流是指海洋观测信息获取、传输、存储、计算、发布的链路过程,能够将观测结果更深层次地用于信息获取方法的修正,以提高观测精度、效率或节约能源,形成海洋观测“信息的流动”。
深海资源开发研究室
开展深海矿藏资源(包括油气、天然气水合物及多金属矿产资源)的探测与开采技术、深海地质工程评价等方面研究并研制深海资源探测和地质勘查装备。研究室承担了多项中科院先导专项、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海南省重大科技项目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研究课题,已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海浮游式移动作业系统、深海底爬行式移动作业系统、深海底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装置、深海底钴结壳规模化
抽样装置以及深海多功能抓斗等。
深潜技术研究室
主要围绕载人潜水器开展运行、维护保障工作。
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是“十二五”国家“863”计划海洋领域和“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研制的4500米级载人潜水器,2017年10月完成海上试验,2017年11月底交付深海所;
奋斗者号是“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研制的全海深载人潜水器,2020年11月完成海上试验,2021年3月交付深海所。
深海视频技术研究室
深海视频摄录装备、摄录灯光系统、摄录运载系统研制;深海无线光通信技术与视频直播技术研究;深海光学特性研究;深海全景/3D视频预处理;虚拟现实处理技术研究等。
工程实验室
工程实验室主要由综合实验深水池、海洋装备调试中心、水压试验中心、机械加工中心、崖州湾载人深潜工程实验室等组成,,主要开展深海仪器环境试验标准化检测,为深海科学研究提供服务和技术保障。
网信/深海软件测评及研发研究室
软件室主要研究及工作方向包括: 完成海南省及邻省系统测评任务; 开展海洋装备智能化、软件开发等研究; 建立面向深远海的信息共享和分发的机制,构建可柔性重组和软件定义的仿真评估体系; 协助做好研究所保密相关工作,为所内科研生产提供保障支撑; 获取资质承接海洋装备软件测评任务。
科研条件
设施资源
科考船
探索一号,为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属的,4500米载人潜水器母船及具备通用深水科考、海洋工程应用能力的科考船舶。
实验室方面,船舶现已搭载1间综合实验室、1间机电实验室、1间地质实验室、1间地球物理实验室、1间化学实验室、1间仪器分析室、1间生物实验室、1间低温样品库、1间冷冻样品库,1间CTD控制室和1间信息处理中心(处理地球物理探测及视频数据)等作业室,共计11个实验室,265㎡;另于甲板面设置2个可拆卸式移动实验室。
科考设备方面,船舶现已安装有深海作业绞车系统、测深系统、沉积物采集装置、地震空压机系统、及门架、
吊车等辅助机械;主要包括:万米级CTD绞车系统2套及铠装缆1套、万米级地质绞车系统及钢缆1套、光电缆绞车1套(目前无光电缆)、万米测深仪1套、12通道沉积物柱状采样器1套、箱式采泥器1套、活塞柱状采泥器1套、地震空压机及大容量气枪2套、CTD门吊1台、4T伸缩折臂吊1台、8T伸缩折臂吊1台,具备开展深海科学考察、试验能力。
工程实验室
工程实验室为深海科学研究提供服务和技术保障。主要由海洋设备装配及调试实验室、深海综合实验水池、机械精加工车间、电子设计与研制实验室、高压舱实验室等组成。
数字图书馆
以中科院文献信息中心提供资源为依托,结合深海所购买及可获取信息资源,提供一键式集成检索服务。定期编发《深海科学信息监测快报》(月刊)以及深海科学发展态势年度报告,不定期编发其他学科情报研究报告。
机构知识库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机构知识库(简称IDSSE OpenIR),是实施知识管理、有效管理
知识资产的重要工具,旨在支撑本所学术研究,收集和保存科研人员的学术与智力成果,为科研人员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提供系列服务。该平台支持多种类型科研资源上传,并按部门、作者、发表日期等多方式自动分类导航,能够以知识图谱形式直观显现各部门产出统计、收录类型、发文量、论文引用、研究热点以及作者合作关系,通过设立个人学术计量主页,展示个人学术成果影响力,为方便学术交流提供个性化服务。
人员编制
2015年6月,研究所正式获得中编办批复,定名为“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正式编制300人,流动编制350人。截至2024年1月31日,在职职工260人,其中,专业技术岗位215人,职员系列岗位42人,工勤系列3人。专业技术人员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7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5人。职工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有89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有118人。
截至2024年6月15日
机构治理
科研部门
研究所设有深海科学研究部、深海工程技术部和海洋装备与运行管理中心三个主要业务单元。
现任领导
截至2024年6月15日
交流合作
学术交流
2018年8月1日,第二届“西北太平洋气候变化趋势研究”学术研讨会在
三亚市召开。 会议期间,各位专家和研究生围绕全球、区域气候模式以及气候变化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学术交流,并做了关于东海混合层深度气候学、七种全球海洋模式的评估、东亚区域边缘海风的区域气候模式预测等一系列学术报告。中韩双方专家还就今后如何进一步开展实质性的合作进行了探讨,希望在今后的合作中取得更大成果。
2021年4月2日,应地外海洋系统研究室屈原皋研究员的邀请,
北京大学沈冰教授、
中国地质大学罗根明教授、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殷宗军研究员到访我所进行学术交流,并分别做题为:1、雪球地球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驱动;2、Revisiting the Precambrian (deep time) Nitrogen Famine Hypothesis;3、地球早期生命研究新技术新方法的学术报告。
2023年2月8日,中科院深海所深海极端环境模拟研究实验室周义明研究员受邀访问台湾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并作题为《我在中科院深海所十年的回顾与展望》的报告。与该所所长钟孙霖院士、副所长谢文斌研究员、兼任《海洋地球物理研究期刊》主编的戚务正研究员以及中央研究院环境变迁研究中心夏复国研究员进行了会谈。
2023年12月2日,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以下简称“青促会”)北京分会一行到访深海所,与青促会深海所小组在综合楼1003会议室开展了主题为“慧声智海”的学术交流活动。会上,深海所深海科学研究部副主任杜梦然介绍了深海所概况及总体科研情况,王治强工程师和他开文博士分别做了题为《一路“潜”行》和《中国南海冷水珊瑚的分布及演化》的学术报告。
合作项目
合作机构
科研成果
发表论文
截至2024年6月15日,以上仅列出部分论文,参考资料来源
截至2024年6月15日,以上仅列出部分论文,参考资料来源
截至2024年6月15日,以上仅列出部分论文,参考资料来源
截至2024年6月15日,以上仅列出部分论文,参考资料来源
截至2024年6月15日,以上仅列出部分论文,参考资料来源
截至2024年6月15日,以上仅列出部分论文,参考资料来源
截至2024年6月15日,以上仅列出部分论文,参考资料来源
截至2024年6月15日,以上仅列出部分论文,参考资料来源
截至2024年6月15日,以上仅列出部分论文,参考资料来源
截至2024年6月15日,以上仅列出部分论文,参考资料来源
截至2024年6月15日,以上仅列出部分论文,参考资料来源
截至2024年6月15日,以上仅列出部分论文,参考资料来源
研究成果
2013年
2013年11月14日,动物生理学领域的国际权威期刊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发表了研究所科研人员关于一头搁浅的年龄超过40岁的年老中华白海豚的听觉能力和回声定位声信号特征的研究论文。通过采用非损伤性听觉诱发电位(non-invasive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的技术,科研人员发现该搁浅的年老中华白海豚的高频听觉能力,要明显低于该研究团队之前研究过的一头较年轻的(大约13岁)中华白海豚的听觉能力,年老中华白海豚的高频听力范围比年轻个体低30-40 kHz。
2014年
2014年4月,王勇研究员课题组的高兆明博士通过454焦磷酸测序法获取了红海海绵Carteriospongia foliascens的微生物群落宏基因组数据,经序列组装后,利用最新的基于基因组覆盖度和四核苷酸频率(tetranucleotide frequency, TNF)多态性的基因组分拣技术,分选获取了其共生蓝细菌“Ca. Synechococcus spongiarum”的基因组草图。研究组人员通过基因组水平的
系统发育分析阐明了该海绵共生菌与自由生活的蓝细菌菌株间的进化差异。并进一步通过与自由生活的Synechococcus属蓝细菌菌株基因组比较分析发现“Ca. Synechococcus spongiarum”基因组存在部分功能缺失,该共生蓝细菌丢失了包括部分与光和系统稳定性、抗氧化能力、抗生素和环境毒性因子抗性相关基因以及甲硫氨酸合成关键基因。
该研究结果表明,“Ca. Synechococcus spongiarum”为低光度适应性的一种蓝细菌,并接受温和的海绵体内环境的保护以抵抗环境压力。
该研究结果为海绵共生菌的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思路。研究成果已发表于
美国微生物学会(ASM,American Society for Microbiology)旗下期刊mBio(SCI IF=5.6)。
2015年
2015年10月,国际著名地学学术期刊 《地球化学与宇宙化学学报》(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在线发表了我所深海科学部(DSSD)深海地质与地球化学研究室彭晓彤研究员课题组题为“Coexistence of Fe(II)- and Mn(II)-oxidizing bacteria govern the formation of deep sea umber deposits”的最新研究成果(Peng, X., Ta, K., Chen, S., Zhang, L., Xu, H., 2015)。该论文报道了深海低温热液极端环境中两种金属氧化微生物—铁氧化菌、锰氧化菌相互作用并控制深海焦土(Umber)沉积体形成的机理。
2016年
2016年8月,深海所深海生物蛋白质组和微生物宏基因组研究组利用研究所自主研发的着陆器及诱捕器于中国南中国海898米深处获取大王具足虫,并对其消化道共生微生物进行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top期刊《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Genomic characterization of symbiotic mycoplasmas from the stomach of deep-sea isopod bathynomus sp” (Yong Wang, Jiao-Mei Huang, Shao-Lu Wang, Zhao-Ming Gao, Ai-Qun Zhang, Antoine Danchin*, Li-Sheng He*)。
2017年
2017年6月29日,
海南省科学技术厅组织专家对深海科学研究部
张海滨研究员团队承担的“砗磲人工繁育研究”(属2016年度海南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南海几种珍稀特色动物资源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No. ZDKJ2016009)的成果进行了现场测试验收。专家查看了现场,并听取了汇报,最后经质疑和讨论,一致认为研究团队突破了技术难关,成功培育出一批长砗磲稚贝。
2018年
2018年1月8日,深海生物蛋白质组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组
贺丽生研究团队的博士生李俊元在国际期刊Peer J(ISSN: 2167-8359)发表了关于灯塔水母逆向发育的最新论文“Ontogeny reversal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Turritopsis sp.5 (Cnidaria, Hydrozoa, Oceaniidae), a possible new species endemic to Xiamen, China”。文中首次报道中国灯塔水母环切后上下两部分逆发育能力不同,表明不同类型组织具有不同的逆发育潜力,从而提示中国灯塔水母是一类绝佳的实验材料,可用于后续比较转录组及单细胞基因组的相关研究。
2019年
2019年4月,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和水生生物研究所与
西北工业大学联合攻关,对生活在
马里亚纳海沟7000米以下的狮子鱼开展了多方面的深入研究,在分类学上厘清了其系统地位,首次在形态上发现其适应深渊的变化,在多组学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深渊适应的遗传基础。北京时间4月15日23时许,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英国自然杂志子刊Nature Ecology \u0026 Evolution(自然-生态与进化),题为《Morphology and genome of a snailfish from the Mariana Trench provide insights into deep-sea adaptation》。深海所为第一作者单位和第一通讯作者单位。
2020年
2020年9月10日,中科院深海所彭晓彤团队与
天津大学孙若愚、刘羿团队以及法国科学院
图卢兹地球环境研究所、
南开大学、
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利用深海所自主研发的深渊着陆器采集的
马里亚纳海沟和雅浦海沟生物样品,通过汞同位素揭示了深渊甲基汞的来源与迁移途径。研究发现,相对于淡水及海岸带区域里类似的片脚类动物,深渊钩虾明显富集总汞和单甲基汞。深渊生物的甲基汞主要来自上层海洋,深海中可能并没有甲基汞的产生。表层海洋经过光降解的单甲基汞与中层海洋未经光降解的单甲基汞混合,继而通过下沉的颗粒物进入到深渊食物链系统。该项成果发表于自然杂志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1年
2021年9月10日,中科院深海所联合
西北工业大学(西工大),
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青岛华大)等多家科研机构,在《
美国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PNAS)发表了以《Comparative genomics provides insights into the aquatic adaptations of mammals》为题的重要研究,揭示了海洋哺乳动物适应海洋环境及其趋同演化的重要遗传机制。
该研究从科级水平出发对17个海洋哺乳动物物种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及组装,再结合已发表的海洋哺乳动物基因组数据,进行了科级水平较为全面的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研究重建了基于全基因组数据有史以来的最全面海洋哺乳动物系统发生树,并进一步从基因组演化、基因演化、非编码保守元件(conserved non-coding element)等多方面对海洋哺乳动物三个主要支系(鲸类、鳍足类、海牛类)从陆地重返海洋的分子适应机制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探究。
2022年
2022年12月14日,中科院深海所
何舜平研究员团队在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杂志上发表论文"Pseudo-chromosome–length genome assembly for a deep-sea eel Ilyophis brunneus sheds light on the deep-sea adaptation",公布了首个高质量的深海鳗鲡基因组,解析了其适应深海的分子机制。
本研究涉及的深海鳗鲡样本由中国的深海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在
马里亚纳海沟3500米的深海中获得。深海鳗鲡的身体细长,皮肤为深黑色。研究人员通过形态学观察及线粒体条形码分析鉴定为
软泥鳗(Ilyophis brunneus ,英文名:Muddy arrowtooth eel,简称MAE)。
2023年
2023年12月,深海极端环境模拟研究室张海燕作为第一作者,周義明研究员作为通讯作者撰写的论文“Raman spectroscopic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CO2-N2 gaseous system at 24–300 C and 2–40 MPa and applications”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High Pressure Research》。
本研究结合高压可视反应腔和冷热台,定量探讨了CO2-N2混合体系在0–40 MPa、24–300 温压条件下的
拉曼光谱参数(峰位、峰高、峰面积、半高宽)随流体压力、温度和组分的变化。研究表明,我们可以通过CO2的费米共振双峰间距来确定已知组分的流体压力;N2的 1峰与二氧化碳费米共振双峰高频峰的峰面积比值是确定流体组分的最佳方法。利用冷封式高压釜人工合成了CO2-N2-H2O包裹体,验证了本研究建立的拉曼定量关系;并将该方法应用于东海石英中含CO2-N2天然流体包裹体的研究。
2024年
2024年1月,中国科学院深海所
何舜平团队联合
西北工业大学王堃教授团队又在著名刊物eLife(一区 TOP) 杂志上再发表一篇题为Chromosome-level genome assembly of hadal snailfish reveals mechanisms of deep-sea adaptation in vertebrates的研究论文,报道了深渊狮子鱼(Pseudoliparis swirei)进一步研究的新发现,深入地探讨了这一深渊类群的独特的适应机制。深渊狮子鱼是目前已知在海洋中生存深度最大的脊椎动物,生活在6000至8000米的深渊环境中。该研究对深渊狮子鱼群体基因组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比较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方法,揭示了这一物种对极端环境的独特适应机制。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根据2024年6月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官网显示,研究所设有2个二级学术型硕士学位点。
海洋科学(二级学科:物理海洋学、海洋生物学和海洋地质)。
机械工程(二级学科:机械电子工程)。
教学建设
教学概况
截至2023 年,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共有招生导师4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2人,硕士生导师23人。
培养方案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为了鼓励在学研究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激励研究生奋发向上、团结一致、积极创新、开拓进取,在学业和科研工作中做出优秀成绩,使青年科技人才更快成长,特设立研究所奖学金。
根据2017年度研究所奖学金奖项设置和评选方案,科研工作及学习成果突出的先进个人。包括发表文章、在国内外做学术报告、参加各类国际学术会议、在各类学术会议上做口头报告、做墙报等。以上各种成果满足3项及以上的研究生给予2000元/人奖学金。
出国留学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参与
中国科学院大学2020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留学期限一般为36-48个月,具体以拟留学院校或单位学制为准。资助期限原则上不超过48个月。 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留学期限、资助期限为6-24个月。
机构文化
形象标识
中科院深海所LOGO的基本寓意是:以圆为总体图形,表示地球。以蓝色为总体色调,诠释海洋。中间核心部分是船舶和潜水器的图形结合,底部狮子鱼是深海特有生物,IDSSE是深海所英文简写,整体既代表深海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的学科方向,也寓意人与自然的有机结合。靠上部分翻涌的海浪及浪花展示深海人砥砺探索、勇立潮头的精神,右部分的线条也代表三亚湾,浪花入海处代表深海所的地理位置。研究所全称采用篆体,与中国内大多数标识有着鲜明的对比,具有独特性和强烈的视觉效果。也传递一种向深海领域探索的神秘感。
文化精神
中国科学院精神:追求真理、勇攀高峰,服务国家、造福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淡泊名利、团结协作,实事求是、科学严谨。
中国科学院优良传统:科学、民主、爱国、奉献。
中国科学院院风:唯实、求真、协力、创新。
深渊科考精神 :团结协作、砥砺探索、勇敢担当、甘于奉献。
所获荣誉
相关事件
2024年4月20日,由
海南省人民政府、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共同出资建造的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在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旗下
广船国际出坞。
2024年6月14日,2023年至2024年,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联合组队,对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开展了三个阶段的深海考古调查。三个阶段调查共提取出水青花、青釉、白釉、青白釉、珐华等瓷器,以及酱釉陶器、铜钱等文物890件(套)。二号沉船遗址则提取出水原木、瓷器、陶器、蝾螺壳、鹿角等文物38件。
相关评价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以助力海洋强国建设为目标,以提升中国深海科学研究与海洋工程技术研发实力,以构筑科学研究—工程技术—海上作业的融合体系,引领我国深海科学、深海技术、资源开发利用和产业化发展为主要任务。(海南日报网评)
参考资料
研究所简介.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2024-06-15
历史沿革.www.idsse.cas.cn.2020-01-07
研发体系.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2024-06-16
深海科学研究.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2024-06-16
平台装备.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2024-06-15
科研船.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2024-06-15
组织架构.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2024-06-15
现任领导.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2024-06-15
交流动态.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2024-06-15
合作机构.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2024-06-15
学术成果.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2024-06-15
组织文化.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2024-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