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神云气图
1987年河南永城柿园墓出土壁画
四神云气图,是1987年出土于河南永城芒山梁国王陵区柿园墓的壁画作品,创作时间大致在西汉早期。该壁画长5.14米,宽3.27米,面积16.8平方米。1992年至1994年经考古专家通过科技手段对壁画进行原样切割并复原、移交到河南博物院,成为河南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之一。
四神云气图壁画以朱砂红为底色,用白、绿、黑等颜色绘有青龙白虎朱雀、怪兽等神禽异兽,以及野生灵芝、花朵和云气纹等吉祥图案。 图中巨龙尤为醒目突出,身呈“S”形弯曲,占据整幅画面的中央,龙身长约7.5米,龙舌卷住一怪兽的尾部,龙身覆满鳞纹,背部生有双翼,足踏云气、长枝花朵等。龙舌卷住的怪兽为鸭嘴、长颈、鱼身,身覆鱼鳞纹,背生羽翼。下方白虎前爪攀附在仙山上,口衔长枝花朵。上方朱雀长喙啄住龙首的一只长角,长长的雀尾上扬飘摆。四周边框装饰有直线穿璧纹和云气纹等。
1991年,刘买刘买汉墓被评为“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其中出土的《四神云气图》年代久远、内容丰富,是中国目前所见的唯一一处西汉前期诸侯王级的巨幅彩色壁画,填补了中国西汉前期巨幅彩色壁画的空白,被专家们赞誉为“敦煌前之敦煌”,为研究中国墓葬制度、墓葬壁画、民俗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图像资料。
文物名称
四神云气图中的“四神”即指画面中的“四神”形象。《礼记·礼运》中称麟、凤、龟、龙为“四灵”,大约在春秋战国至西汉初期,又演变出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但四神云气图中却未出现玄武形象,只涉及了青龙、朱雀、白虎,学者李晋阳认为在四神云气图中,对龙、虎、朱雀的描绘只是取其祥瑞而非表示四方天下的寓意。而北京画院的陈倩认为,玄武形象的缺失归结于政治原因,在墓主人刘买时期梁国由于推恩令的实行而失去对中央的威胁,因此在壁画中避开了龟蛇合体的玄武形象,由其他形象所代替。
壁画的主要内容包括青龙、白虎、朱雀、鸭嘴怪兽(早期玄武)、野生灵芝、神山和云气纹等图案,这些图像均具有驱邪避灾、祈福吉祥的意义。另外,芒砀山流传着“汉高祖刘邦斩蛇”的故事,因此四神云气图中龙的现世既作为一种祥瑞的象征,也代表着明君的出现,具有歌颂祖先开创的丰功伟绩之意。同时。所谓“云气”在古代人的意识形态中是辨别吉凶的重要因素,壁画中云气纹作为阴阳聚合的祥瑞象征着风调雨顺、天地合一的吉祥之照。“四神云气图”之名即由画面中的“四神”和“云气”两种主体内容而来。
壁画内容
四神云气图壁画长5.14米,宽3.27米,整体面积约16.8平方米。壁画主题图案以朱砂红为底色,上面用白、绿、黑等颜色绘有青龙白虎朱雀、怪兽等四种神禽异兽,以及野生灵芝、花朵和云气纹等吉祥图案。
图中巨龙尤为醒目突出,占据整幅画面的中央,身体呈“S”形弯曲,长约7.5米;龙眼圆瞪,龙舌卷住一怪兽的尾部,角似鹿角;全身布满鳞纹,背生有双翼,前足踏云气、长枝花朵,后足踏朱雀尾和长枝花朵。巨龙张口卷舌,勾住鸭嘴鱼身的怪兽。中国美术史专家贺西林将鸭嘴鱼身怪物考为《山海经 ·大荒西经》所提到的“鱼妇”,象征北方以及生命转化、灵魂复苏。巨龙顶部绘一朱雀,长喙衔龙角,颌下两侧也各生出一带蒂的花蕾,尾巴上翘形成云朵状。巨龙身下为白虎,作腾跃状,位于云朵之上,前足攀神树,有吞噬前方灵芝之势,体态矫健。玉璧、云气纹绘于壁画四周边缘。壁画整体色泽统一,内容丰富。
出土情况
出土地点
四神云气图壁画出土于永城市芒砀山梁国王陵区柿园墓。
芒砀山王陵遗址
芒山镇位于河南省永城市东北部芒山镇,地处江苏省山东省、河南、安徽四省交界处。梁国王陵区所在的芒砀山王陵遗址,其形成时间从刘武刘武便开始。刘武是刘启的弟弟,公元前 168 年封为梁王,公元前 144 年病死睢阳区谥号为孝,葬于芒砀山。继梁孝王刘武起始,历任共王刘买、平王刘襄、顷王刘无伤、敬王刘定国、夷王刘遂、荒王刘嘉、刘立和刘音八代梁王,历时一百多年。除去梁王刘立因犯杀人罪被贬未葬于芒砀山外,其他梁王均葬于芒砀山墓群。
而梁王之所以将陵墓安置在此一是古人信风水,认为芒砀山的紫气岩有王者之气,预示自己能够成为帝王; 二是表达对汉高祖刘邦的敬畏之情,寻求汉高祖能够庇佑自己的子孙后代绵延不绝;三是因芒砀山多为青灰岩,当时生存人口不多,生态环境优美又有工艺水平较高的工匠,冶炼技术比较先进,适合建造墓地。以上因素在《水经注·获水》中均有史证,且其中提到秦朝取名砀山县因其山有石料,故芒砀山早在秦朝就已开采石料,这为梁国墓葬群的修建奠定了基础。
柿园墓
四神云气图所在柿园墓在1986 年被当地村民发现,位于永城芒山镇柿园村东保安山东南的余坡上,墓葬面向西北,与刘武刘武之墓西北相对,仅距150米。1987 年至1990 年由商丘市文物局和永城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对该墓进行挖掘清理。墓室主要由墓道、甬道、主室、巷道和8个侧室组成,全长95.7米。墓道为西北走向,墓道东头便是墓门,墓门之后便是长22米、宽2.2米、高约2米的甬道,甬道向东连接1个主室和8个耳室是“凿山为室”的形制。此墓中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随葬物品。除了壁画外,另外还出土了金币 1 枚、钱窖铜钱 225 万枚、金缕玉衣残片、陶俑 43 件、鎏金车马器和兵器一万余件等。1991年,梁共王刘买汉墓被评为“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发掘移交
壁画发现
柿园墓彩色壁画主要分布在主室顶部、主室南壁和甬道口两侧的西壁上,墓室壁画面积约25.46平方米。四神云气图便是主室壁画的一部分,位于主室顶部,面积达16.8平方米。其余壁画均分布在南壁和甬道口南侧、北侧的主室西壁。整体来看墓室壁画顶部和上半部分保存较好,而下半部分的装饰图案几乎脱落。
壁画移交
1991年5月,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汤池教授带领团队对壁画进行临摹。1992年,时任河南省委宣传部部长的于友先在看到墓室环境后,感慨道柿园墓的空气环境不宜久留四神云气图壁画,征询时任河南省文物局局长杨焕成能否考虑揭取壁画。河南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研究员陈进良在接到任务后到达现场才发现,壁画上有人为刻画、捣毁的痕迹,点燃的橡胶和蜡烛照明产生的大量碳黑附着在壁画上,导致画面色泽暗淡。除了人为破坏外,墓室被打开后,环境的改变,也让壁画产生龟裂、地仗层脱落、霉斑污染等病变。陈进良判断道“为了减少对画面的损伤,尽可能采取大块揭取,16.8平方米,分了5块。然后,陈进良与同事用批灰刀,一点儿一点儿地将壁画切下来,该过程耗时一个半月。运到河南博物院,又花了5天装上。《四神云气图》揭取复原后的壁画本体1994年移交河南省博物院,1998年河南博物院新馆建成,《四神云气图》被河南博物院永久收藏,列为“九大镇院之宝”之一。
创作背景
汉代神学思想
青龙白虎朱雀等形象之所以会出现在墓室壁画中,同汉代的宗教神学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国家的思想角度来看,董仲舒的“天者,百神之君也,王者之所最尊也。以最尊天之故”使得天的神学性得到确立,天与人能够合类而相通;谶纬学说则广泛吸收各种祖先崇拜、民间信仰、占卜祭祀等丰富了汉代神学的实践活动。
从民间信仰来说,“黄老之学”在儒家思想盛行的政治局势下逐渐形成重养生和神仙方术的道家理论基础,人们开始普遍相信神仙的存在,并认为他们生活在东方的蓬莱和西方的昆仑,其神如东王公和王母娘娘由于掌握长生之药而能永生不死。为寻求长生药获得长生,人们不惜进行各种尝试。四神云气图中青龙白虎等神兽周围伴随有云气纹便是用来标识传说中的仙界。而后者画面中神兽周围的花蕾状物体郑清森认为应当是荷花,它与画面中的芝草均代表长生不老,下部的神山是昆仑山脉,象征灵魂的永生。因此汉代人们宗教思想的演变成为影响汉墓壁画题材变化的重要因素,四神题材的出现正是基于四神的远古思想和汉代时期人们各种宗教信仰的融合,形成了汉代独特的四神体系。
汉代墓室风俗
西汉的墓葬的整体结构开始模仿墓主地上建筑装饰壁画,一方面是受到“视死如生”的生死观念的影响;同时这与西汉时期墓葬规模的发展也脱不了干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邢义田就认为汉代横穴墓室普遍取代竖穴墓为了墓室壁画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功能寓意
在中国古人眼里,尤其在西汉人的眼里,人死后是可以升天的,寓意死是生的继续。所以,在《四神云气图》中的图像大部分表现的是墓主刘买死后乘龙升天、依然享乐的理想和愿望。
在死后的世界中,隐藏着的种种危险是墓主人升仙路上最大的障碍,为了保证成仙道路的一帆风顺,墓主人在墓室中绘制龙、虎等神兽,并希望其强大的神力能够为墓主获得永生提供保护。壁画中的诸多神兽,他们行进方向一致,宛如在进行着灵魂的升仙旅行,守卫着墓主人的灵魂并将安全地引导到象征着不死和永生的仙界之中。
工艺技法
矿物材料
壁画的制作首先要选择一处适宜的岩体,用铁器把墓室内壁磨平,然后等到墓室内壁的表面略微光滑平整之后,混合多种不同的矿物质岩石加入黄土和水一起搅拌,待搅拌成泥浆的状态之后将其涂抹于墓室内壁上作为壁画的地仗层(地仗层为 “纯砂泥,不含任何纤维性物质,灰白色,砂、泥颗粒细 ”);四神云气图壁画地仗层最薄处仅有2—3毫米厚,墓室顶部岩层和泥沙质地的地仗层之间夹杂着一层碎木片,增加了墓室顶部地仗层的承受能力,防止壁画不至于大面积地脱落,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四神云气图壁画以朱红为底色,上面用白、青和黑色分别绘制白虎青龙朱雀、怪兽和云气纹等图案。四周边框以淡墨铺底,朱砂色勾出直线轮廓线,再以石青和白色填充空隙,连接并穿过白色圆璧以及白色云纹。总体看来壁画所使用的颜色以红色、白色、黑色和绿色为主。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岩石物测中心对壁画进行了X—射线衍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红色为辰砂;白色为白云母;黑色为朱砂石加等量的绿孔雀石 ;绿色为孔雀石。这些都是无机化合物矿物颜料 。
而经过敦煌研究院的同志对南北朝及唐宋各代的壁画颜料进行的分析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对河南后寺郭东汉墓壁画颜料的研究,甚至包括本对古代壁画颜料的调查中都未发现使用这些矿物颜料。矿物颜料的使用不仅是使得壁画能够经千年依然颜色如新的秘诀,同时也符合了中国师法自然、“天地万物有大美”的审美思想。
绘画技法
四神云气图的图绘基本上使用的是以线造型、勾线填色的传统方法。画师在作画时先用毛刷在地仗层上涂一层朱砂作为底色,接着用精细的线条勾勒出各种轮廓,并加以渲染。其中龙的整体以中墨勾勒轮廓线,龙角处以白色为主,同时饰有黑色条纹,黑色胡须飘向后方,淡白色的牙龈衬托着白的尖獠牙,脸上布满黑色的圆点。头部和身体用淡墨进行晕染,晕染后有些地方透着朱砂红的底色,龙腹则以白色区分,部分麟纹以朱砂晕染,兼以白色圆点装饰花纹。龙足跟部用白色再次进行勾边,并点出白色的圆点花纹,圆点中间用朱砂红色进行填色装饰,龙爪着以重墨,用白色凸显尖爪。龙双翼以黑色勾线,白色铺底,点缀有蓝红相间的条纹装饰。
白虎以细淡墨勾型,似乎没有勾线的痕迹,全身以白色铺底,虎以重墨色勾出粗细相间的斑状条纹,尾巴有黑线装饰。朱雀墨色稍重,长喙和双爪以黑色填色,身体以白色为主,用重白色突出爪尖。朱雀的翅膀处装饰有黑色圆圈花纹。龙舌卷起的“鱼妇”怪兽用细墨线勾勒怪兽轮廓,全身白色为主色调,绘有黑色的鱼鳞状鳞片,鳍处是鱼刺一般的花纹。红色主体壁画中装饰的云纹、长枝花朵、神山和灵芝以稍重墨色勾出轮廓,后以白色进行局部轮廓重复勾勒;四神云气图边框部分以黑灰色底色,璧形纹、云气纹、火焰纹、绶带均是用红色勾画轮廓,内填白色或灰色。黑白两色的对比使画面更具体感,丰富画面的层次。
墓室南壁、西壁壁画用色与墓室顶部四神云气图壁画相同,朱雀的双羽深黑色;仙山用黑色画轮廓,内填白色;豹的用色与虎的相同;仙草(报告称灵芝)则用白色画轮廓线,内涂黑色。
艺术风格
造型
黄盛璋、钟勋的《楚的起源和疆域发展》考证,楚国极盛时期领土涵盖到河南省南部地区,因此河洛文化也有楚文化的因素。四神云气图壁画中的主题图案:青龙白虎、朱雀,其形象便与南方楚墓出土的龙、虎、凤纹一脉相承。该壁画中龙呈“S”状,白虎绘于龙腹部凹处,朱雀则在青龙弯曲凸出的腹部的偏东方向,它两只锋利的爪子分开紧紧抓住墙侧,嘴巴张开,衔着青龙的头部犄角,像是随龙腾跃状,壁画中线条苍劲有力,造型生动,排列有序;边缘装饰图案则由直线穿璧和云气纹组成。但四神云气图壁画在一定程度上又与楚文化存在差别:楚人崇尚凤纹。在龙、虎、凤的组合中往往以凤纹为主题,而该壁画则以形体巨大的青龙为主题,取代了朱雀在楚文化中的位置,这是西汉梁国对南方楚文化的继承和改造。
色彩
四神云气图壁画以红色为主色调,选择位置又在主室的左侧,体现了楚人尚赤崇左的习俗。楚文化受到儒家思想倡导的色彩以礼制内涵、价值、标准彰显为目的思想的影响,区别于传统五行、五色的主流思想和道家“素”、 “雅”、 “无”、 “空”的色彩观。提倡崇尚色彩绚丽、鲜艳的色彩审美观念,大胆运用纯色的对比,注重运用色彩的纯度和明度的强烈对比,善于运用平涂着色的绘画方法,从而达到明快、艳丽和奢华的效果,并富有装饰的意味。
文物保护
四神云气图陈列于河南博物院“帝国霸业——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第五展厅。壁画展柜上、下及其侧面都使用木质材料,正面则采用玻璃拼接保护,因此该对该壁画并未采取无封闭措施,且壁画长期暴露在顶部灯光下,展示柜内湿度波动较大。壁画的展放存在局部脱、开裂变形等现象。对此“四神云气图”保护项目在采用现代仪器及手段对壁画进行系统科学调查分析的基础之上,针对不同问题提出措施。
首先,针对博物馆内部空气温度、湿度对壁画的影响,建立博物馆外部大气环境、气象状况观测系统。对各类腐蚀性气体、大气气溶胶和降尘的同步观测和分析,厘清博物馆室内大气环境质量、污染来源及可能造成的影响;其次,针对壁画展柜,则是做好展柜内部温度、光照、有机化合物成分等不良因素的检测;最后,针对壁画本身需建立壁画层材料结构模型、壁画支撑系统力学结构模型,研究人员提出了以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弹性发泡材料作干涉层,蜂窝铝板作可移动高刚性支撑层的技术路线,并探索了壁画安装固定的新型材料和方法,实现了对壁画的科学监控。
学术研究
关于四神云气图,学术界的讨论异常热烈,已有相当多的专著、期刊对其图像、文物修复作出相关研究。
其中出版著作中比较重要的有:商丘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编著的《芒砀山西汉梁王墓地》集合了梁王墓地的发掘报告,简要描述了芒砀山西汉梁王墓地群中各个墓室的整体概况,为研究四神云气图壁画提供重要的理论信息;武玮、向编著的《四神云气图壁画》一书,主要以导览的视角介绍了四神云气图壁画墓的相关信息。整本书分别从壁画的品鉴、壁画的发现及揭取和保护、墓主人、墓室壁画源流和壁画释读五个部分来介绍整个墓葬的概况,使观赏者可以了解壁画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期刊论文则有:陈倩的《河南永城柿园梁王墓壁画玄武形象缺席考》、河南博物院发表的《西汉四神云气图壁画保护研究》、汤淑君和刘治中的《墓室千秋丹青—柿园梁王墓四神壁画》、铁付德的《西汉早期柿园墓四神云气图壁画保护研究(一)历史与现状调查》、阎道衡的《永城芒山柿园麦现梁国国王壁画墓》、袁恩培和石琳的《柿园汉墓〈四神云气图〉“四神”形象及作用探析》等。
文物评价
《四神云气图》是中国所见保存最为完整的壁画,是中国目前所见的唯一一处西汉前期诸侯王级的巨幅彩色壁画,填补了中国西汉前期巨幅彩色壁画的空白,其历史艺术价值之高,被专家们赞誉为“敦煌前之敦煌”,为研究中国墓葬制度、墓葬壁画、民俗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图像资料。重庆大学教授李雅梅等人曾总结道:“西汉墓室壁画的出现丰富了中国绘画的表现方式,柿园四神云气图壁画是西汉初期壁画中的经典作品。四神壁画大气磅礴的布局、精准生动的造型、飘逸灵动的线条、强烈艳丽的对比色彩,充分展现出古代绘画大师们的高超技艺。纯朴灵动、雄浑深厚的艺术风格体现出汉代绘画的时代特征,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稳固的基础,给后世留下最珍贵的艺术宝藏”。
展出信息
四神云气图壁画作为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作为常规展览“泱泱华夏,泽中建都”的一件文物,陈列在主题为“帝国霸业——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第五展厅。
相关文创
2013年10月27日,《汉代壁画·四神云气图》邮票发行仪式在永城市举行。《汉代壁画·四神云气图》邮票发行式于10月27日在永城市举行。该枚邮票为双连小型张,于10月26日由汤加王国发行,是商丘市题材首次登上其他国家的邮票。
2019年郑州万科提出了“越山河拥大地,与中原同生长”的年度主题,携手河南博物院本着助力城市文化发展的初衷,甄选了河南博物院馆藏文物《四神云气图》,通过提取壁画中的“四神”符号进行文创的二次创作(包括抱枕、徽章等),让中原文化的传承以独特的方式呈现在大众眼前。
参考资料
四神云气图壁画.河南省博物馆.2023-09-15
芒砀文物丨早于敦煌壁画630年——四神云气图.芒砀山旅游官方(微信公众平台).2023-09-16
常设展览.河南省博物馆.2023-09-16
目录
概述
文物名称
壁画内容
出土情况
出土地点
芒砀山王陵遗址
柿园墓
发掘移交
壁画发现
壁画移交
创作背景
汉代神学思想
汉代墓室风俗
功能寓意
工艺技法
矿物材料
绘画技法
艺术风格
造型
色彩
文物保护
学术研究
文物评价
展出信息
相关文创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