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沙乡位于
云南省个旧市市西部,距个旧市区24公里,地处东经102°57至103°05,北纬2311°至23°24之间。东与该市
锡城镇接壤,南连该市
保和乡,西与
建水县坡头乡为邻并与
元阳县南沙镇隔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相望,北接该市
乍甸镇和建水县
普雄乡,东西宽约13公里,南北长约24公里,全乡国地总面积316.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049人(2020年)。
地理环境
久负盛名的贾沙尼格温泉,经过重新改造,环境、服务等条件,焕然一新,重现了往日游人如织的景象。新开发的丫沙底温泉格调别致,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尤其是其作为世界少有的泉,吸引了慕名而来的省内外游客,大家叹为观止。以本乡各种粮食、优质泉水酿制而成的白酒,以色清味香闻名
个旧市市场,赢得消费者“贾酒不假”的赞誉,用粮食为主配以
泡核桃酿制的“红河神风”铁核桃酒,以其包装精美,香醇可口闻名省内外,并远销东南亚;
石洞坝村的
阳芋、
黄草乌,
陡岩村的辣椒、南瓜,丫沙底、克勒等地的
白凤乌鸡等绿色食品深受消费者青睐,发展潜力巨大。
贾沙乡位于个旧市西部,面积316.5平方千米,有彝、汉、苗等民族。乡政府驻贾沙街,距市区24千米。
地处山区,山大、坡陡、谷深。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流经乡境南缘,其支流普洒河、贾沙河、龙岔河流经境内。有市乡公路连接昆(明)那(发)公路。景点有贾沙温泉。
历史沿革
1950年为个旧市民新区,1952年改称第五区,1958年改贾沙公社,1984年改区,1987年改乡。1997年,面积313.6平方千米,人口2万,其中
彝族占53.3%,
汉族占36%,
行政区划
贾沙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山区贫困乡,全乡辖11个村民委员会70个村民小组,68个自然村分布在
轿顶山脉和檬棕山脉两匹梁子上,全乡地势北高南低,最高海拔(轿顶山)2513米,最低海拔(阿邦村)260米,相对高差达2253米,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山区立体气候特点,可分为
热带、
亚热带、
温带和
寒带四个不同地区。
[邮编]661008[2008年代码][2006年代码]532501202:
人口民族
2021年8月,
个旧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贾沙乡常住人口16049人。
自然资源
贾沙乡土地资源丰富,耕地总面积26892亩(其中旱地20110亩,水田6782亩),由于气候差异大,可种植各种农作物和经济林果。上半山的贾沙、围墙、民云、白云4个村委会土质肥沃,雨量充沛,森林植被保护较好,可大力发展林业和生态旅游业。中半山的他白、丫沙底、普洒河、克勒、松云5个村委会地质肥厚,光照充足,是全乡的粮食主产区。下半山的水塘、陡岩两个村委会,地处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谷地带,气候炎热,盛产香蕉、花生、板栗、荔枝等
热带经济作物。全乡还有10余万亩可开发利用的荒山荒坡,这些丰富的土地资源,是贾沙搞好农业综合开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
贾沙乡北部海拔在2000米以上,由于雨量充沛,植被保护完好,该地区有多处地下水涌出,汇聚成贾沙河、龙岔河、普洒河三条河流自北向南流入
红河。由于贾沙水利基础设施落后,这些丰富的水利资源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进一步合理地进行开发利用的前景十分广阔。尼格、普洒河、丫沙底三处热泉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有待于加大开发力度,才能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全乡各项产业的发展。
贾沙乡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境内多处蕴藏着锡、铁、铅等金属矿和稀土、
花岗石、
霞石等工业用原料,其中霞石已被列入
个旧市的重点开发项目。除陡岩
锡矿有几家个体老板进行开采外,其余的矿点有待于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加大投资力度进行合理有效的开发,才能充分发挥丰富的矿产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经济
根据贾沙的气候、土壤等因素,结合上级有关政策,乡政府狠抓
烤烟产业,烤烟种植面积从2003年945亩发展到2007年的4500亩,仅此一项,每年为农民增加500多万元的收入,同时抓好马铃薯、
甘蔗、生物药材及经济林果的种植,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养殖业是贾沙乡经济快速增长的产业之一,乡政府积极为农户提供便利,加强养殖技术指导,大力发展养殖业,抓好猪、牛、羊、鸡科学养殖技术。经过五年的发展,到2007年全乡生猪存栏18791头,出栏22505头;大牲畜存栏10628头,出栏950头;羊存栏3168头,出栏2400头,家禽出栏24940只,禽蛋产量11.89吨。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做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降低牲畜疫病死亡率,千方百计促进农户增收。其中注射疫苗“W”病3.5229万头,猪瘟1.2万头,鸡瘟2.5万羽,
狂犬病40只,
羊痘病1100只,猪肺疫3500头,畜禽驱虫数50000余头,采集畜禽病料15份,完成动物产品检疫证明24本,为全乡畜牧业的稳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经济发展
贾沙乡地处边远偏僻的山区,交通闭塞、通讯落后、教育科技发展缓慢,经济发展在全市处于最低水平,是全市最贫困的一个山区乡。由于全乡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一九九五年被列为
云南省506个扶贫攻坚乡之一。实施扶贫攻坚以来,全乡人民在市委、市政府和乡党委、乡政府的领导下,在市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大力关心、支持帮助下,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团结协作、开拓进取,通过艰辛的努力,使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经济发展实现了逐年增长,社会各项事业有了明显的进步,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2002年全乡社会经济总收入达到5154万元,是1995年2119万元的2.4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21元,是1995年654元的2.02倍。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乡镇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坚定了全乡干部群众团结拼搏、开拓进取,万众一心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
产业建设
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贾沙乡以让每户农户掌握一至二项致富技术为目标,抓好农业科技实用技术的宣传和培训。教育环境逐步得到改善,进一步巩固“普九”教育和基础教育,强化职业技术教育。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规范文化市场,确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积极搞好疾病防控和爱国卫生运动,卫生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维护社会稳定,为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积极开展创建“十星级”文明户和“安全文明村寨”活动,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健康发展。
产业结构
1、农业是全乡的支柱产业,种植的主要产品是
玉米棒、
稻谷、
甘蔗、
烤烟、杂粮等,林果业的主要产品有香蕉、
柑橘属、荔枝、梨、核桃、板粟等,畜牧业主要有猪、鸡、牛、马、羊等,农业总收入占全乡经济总收入的61%,是名符其实的农业乡。因此,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实施科学种田,走优质、高产、高效的农业发展之路,是历届乡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
2、第二产业是该乡的重要产业,由于制定了合理的
政策,并加强了管理,矿业、
交通运输业、
建筑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全乡经济总收入中的比例不断增大,2002年已达到29%。但由于缺乏资金、技术和人才、许多储藏量大的矿点未得到合理有效的开发,使丰富的矿产资源未能转化为经济优势,制约着全乡经济的发展。
3、旅游业是贾沙的一项新兴产业,该乡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五十多年历史的尼格温泉疗养院重新进行了整修装饰,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各方来客。闻名中外的丫沙底热泉已完成前期开发进入营运阶段,开始陆续接待慕名而来的小批量游客,还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旅游景点,努力提高旅游开发档次,建成集游乐、疗养、度假、休闲为一体的特色旅游胜地。白云水库、花果山水库库区周围植被保护良好、林木葱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旅游和避暑的好地方,乡党委、政府正积极准备材料上报,争取立项在此建一座能吸引游客的避暑山庄,使人们在工作之余有一个好的旅游去处。著名的解放大西南最后一战就在该乡克勒大山上进行,此战役击毙国民党第八军237师
少将师长李彬普等300余人,活提敌官兵2000余人,解放了贾沙全境。结合当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需要,贾沙乡积极向上申请,力争在克勒战役的遗址建设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坚定人们跟共产党走、建设美好的祖国和家园的决心。
社会
基础设施建设
贾沙乡境内有195公里乡村公路通往11个村委会和56个自然村,60公里长的省管公路从
个旧市通到尼格温泉疗养院,50公里长的个元
二级公路有30公里经过贾沙乡境内。从乡政府至个元公路的15公里进行改造成水泥路面的工程。个元公路至丫沙底温泉的15.8公里正在进行铺设沥青路面的工程,丫沙底热泉经吉克至尼格温泉的新建公路已规划。
贾沙乡水资源非常丰富。境内有白云水库、花果山水库和石洞坝水库,有445条200多公里长的农用沟渠,其中21.8公里长的陡岩大沟是全线三面光沟渠,11公里长的丫沙底大沟有4.5公里实现了三面光,15公里长的贾沙大沟有7公里是三面光沟渠,其它农用沟渠都是土沟,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非常弱,每年都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维修才能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用水。引用管道解决人畜饮水的有31个自然村,仍有37个自然村靠挑水或人背马驮解决饮水。为解决乡政府及周围村寨的人畜饮水,2001年引进世纪贷款200万元兴建了贾沙乡自来水厂,解决了4000余人、2000余头大牲畜的人畜饮水问题。
贾沙乡九九年底实现了村村通电,但是由于电器设备差,线路老化,管理混乱等问题,导致乱收电费等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农户的正常生产和生活,随着小型机械、家用电器逐步进入千家万户,改造老电网、降低电价、把减轻农民负担落到实处是实现增收减负的主要途径。贾沙乡抓住国家实施农村电网改造的机遇。按照农户出资200元,国家投入800元的优惠政策、广泛宣传、精心组织,投资159.5万元对12个自然村进行了电网改造,切实解决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按照"科学管理,合理布局,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的总体要求,编制完成了《贾沙街小城镇建设规划》和普洒河、丫沙底两个村委会的《扶贫开发规划》、完成了水塘、围墙、云掌寨、贾大底、白石岩5个自然村的村街道建设,为群众营造了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2007年
春节前,乡上投资7万余元对贾沙街的路灯进行了全面的更新改造,美化了街容街貌,加快了小城镇建设的步伐。
文化
特产美食
1、贾沙酒。贾沙盛产各类粮食作物,而粮食是酿制白酒最好的原料,乡境内水质好水源丰富,为贾沙酿酒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全乡有个体私营酒厂23座,生产着
玉米酒、高梁酒、谷子酒、荞酒等白酒,其中包装的名牌产品有"红河神风"、"彝王宴酒"、"叫顶山","红河神风"用核桃仁为香料配制,以其包装精美,香醇可口闻名省内外,并远销东南亚,产品供不应求。贾沙的
散装酒也是以色清味香闻名
个旧市市场,赢得消费者"贾酒不假"的赞誉,每年向外地销售10吨以上。
村委会种植洋芋3000多亩,特别是
石洞坝村和洋芋甜糯,营养丰富,其产品已占领个旧市场并远销
昆明市,
越南商人也曾到石洞坝村进行订购,更提高了贾沙洋芋的知名度。
3、
柑橘属。联合村、
也门、他白三个自然村种植柑桔600余亩,主要品种为"风动"、"
碰柑",其产品皮薄肉多汁甜,在贾沙和个旧市场上很畅销,是走亲访友、婚宴喜庆的上佳礼品。
4、香蕉。阿邦、封口、陡岩、水塘4个自然村种植香蕉800余亩,年产量2000多吨,除自吃和送礼一部份外,绝大部份经商贩之手销往
四川省等地。
5、荔枝。阿邦村有荔枝园25亩,因荔枝味好,荔枝仁可治
痢疾,所以在市场上销路很好。
6、陡岩辣椒。陡岩村的土质是褐色胶泥土,种植出来的辣椒个小肉厚味香,是上等的调味精品,由于产量少,在市场上很难买到。
乌,大草乌可做中药配方,也可与猪肉、鸡肉一起煮食,具有健胃强身、防治感冒的特效功能。该村进行了人工种植大草乌的试验,长势良好。
8、
红蓝地花。是一种名贵药材,市场需求量大销路好,乡农科站已引进籽种,在普洒河、石洞坝两个村试种,成功后在全乡推广种植。
9、该地
白凤乌鸡。丫沙底、克勒等地农户养殖的该地乌骨鸡,由于不喂饲料,只喂粮食,使该鸡肉纯味好,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市场价每市斤高出其它鸡种3-4元,产品仍然供不应求,许多商贩亲自到农户家中收购,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养殖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