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松
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
罗松,汉族,现在从事金融经济,帮助贵州省湖南省山东省、湖北、四川省等地地方政府组织了数十亿元急需的大额建设资金。著作《人类的困局与出路》人民日报出版社
职业指导师
湖南省经纪人协会会员
资深项目融投资经纪人
手术根治Ⅱ型糖尿病健康顾问
湖南省教育厅毕业生就业中心广东办事处主任
曾应邀前往中山大学、中南大学等全国重点高校开展就业创业讲座
中国生态社会科学(香港)研究院董事局主席
广州市就业创业指导专家60名成员之一
中南大学驻广州毕业生就业服务办事处主任
湘潭大学驻广东毕业生就业服务基地负责人
同时兼任下辖教育、投资及项目咨询公司的独立董事
罗老师所在学术团队已由人民出版社等出版发行了十余部社科专业著作
罗老师还是就业准入教育系统理论的创立者
Ο 罗老师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
人类共同幸福主义的倡导与推动者
致力于“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体系”的建立及新思想的传播与社科学术研究
为医院、优秀企业、学校、政府及公共事业单位提供大额资金的融资解决方案
为上述机构工作人员出国考察或跨区交流提供服务和帮助
为Ⅱ型糖尿病患者提供手术根治系统解决服务方案
指导专家
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学生社会准入教育理论的创立者,资深的就业教育指导专家,曾连续6年应邀前往湖南商业大学举办毕业生就业专题教育讲座,受广州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多次邀请为广州低收入群众提供创业辅导,先后应邀在中国南方人才市场、中山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东莞理工学院贵阳学院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遵义师范学院等全国各地不同层次大中学校举办就业、创业教育专题讲座。
罗老师曾在长沙市从事下岗再就业指导工作,拥有长达10年的就业创业工作经历。曾受到国家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及国家计委等有关部门的高度赞扬。现任湖南省就业指导中心广东办事处主任,中国(香港)生态社会科学研究院董事局主席,中南大学驻广州就业服务办事处主任,湘潭大学驻广东就业服务办事处主任。
罗老师早期从事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指导与创业促进工作,自我国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以来,一直致力于毕业生市场化就业方式的探索与研究,针对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困难,罗老师潜心研究大学生就业与创业促进问题,在融汇中国国学思想、心理学理论和营销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高校毕业生谋职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从就业认识、素质训练、谋职方法等方面提出一整套独到的就业解决方案。在毕业生中引起了很大反响,曾受到了中国教育电视台湖南卫视、羊城晚报、香港文汇报等多家媒体的关注。罗老师所倡导的就业观念,在就业指导领域掀起了一场关于求职的观念性革命,同时也为高校开展就业工作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及工作思路,同时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系统解决方案。十年来,罗老师多次应邀前往中山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知名学府举办就业及职业生涯规划的专题讲座和报告会,深受学校和学生的欢迎。
在中国南方人才市场的现场讲座,同样也受到广大社会求职者的深切认同;在湖南科技学院的一次讲座中,我国著名的女书文化研究所所长蒋诗堂教授听完讲座后,破例要求全体听讲的毕业生为罗老师的讲座起立致敬;某知名高校主管就业的院长在听完罗老师的讲座后对记者说:“罗老师的这场讲座将帮助我校提高至少5个百分点的就业率,这样的讲座应该大力推广,这样的讲座对缓解当前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改造学生的就业观念有奇效”。
迄今为止,罗松老师已应邀在全国巡回了数百场风格独特的大小讲座。由他主持设计的“就业服务消费卡”更是得到了国家民政部、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计委等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
讲座记录
2010年9月28日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罗松老师在广东白云学院举行就业指导专题讲座
2010年4月1日罗松老师应东莞理工学院再次邀请做就业讲座
2009年7月10日罗松老师组织2009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09年3月30日罗松老师应邀做客中山大学畅谈就业
2008年11月份罗松老师在全国多家高校开展就业教育巡回讲座
就业创业课程
■ 经典语录
1、给自己懒惰放纵的机会,成功将不会给你机会
2、特殊的环境造就特殊的人才,不要抱怨自己所处的环境,应该积极地运用所处的环境成就自己
3、成功者的常态就是失败者的变态
4、学为用,用为学,不用不为学,现在和将来都不需要用到的东西,完全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去学习
5、知识不是源于学习,知识源于思考,思维指导的行为才具有力量
6、生物是需要生存发展的,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7、招聘官不是拒绝你的简历和学历,只是拒绝你的平庸
8、突破自我交际能力的诀窍就是强迫自己每天认识三个陌生人
■ 典型客评
学术性的讲座参加了很多,学究气让人感到厌烦,但听罗松老师的就业讲座却完全没有这种感觉,倒使我这个年过半百的人也有一种年轻的冲动,某些为人处世的知识和技巧不得不让人信服,当代大学生需要这样的讲座,需要这样的知识和人生态度。
——中南大学刘金祥教授
我组织了三个学院的学生听罗老师的讲座,约两个小时的时间,学生十多次鼓掌,讲座结束后,我要求全体学生起立为罗老师致敬,我告诉学生这是一堂指点人生成长方向课程,对我这个从教三十多年老教师来讲都有积极的借鉴意义,罗老师应该多给学生做这样的讲座。
——湖南科技学院“中国女书文化研究所”蒋诗堂教授
罗老师的这场讲座,毫不夸张地讲可以帮助我校毕业生提高至少5个百分点的就业率,我校在校园招聘会召开前一周请罗老师为毕业生做了一场题为《谋职方法,职业生涯与大学生成功就业》的讲座,在之后的校园招聘会上,我发现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多数学生在应聘时,先递给招聘官的不是简历,而是一张罗老师教他们自制的名片。支持罗老师把他的课程推向更多的高校。
——湖南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彭友华副院长
杂志专访
给力大学生,提高就业质量,重塑天之骄子
——访就业指导专家罗松
专家:罗松,著名实战派就业创业指导专家,高级职业指导师,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理事,湖南省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广东办事处主任,中国(香港)生态社会科学研究院董事局主席,广州市创业指导专家团成员,广州正国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首席职业顾问,社会准入教育系统理论的创立者(以下称专家)。
记者:曾文广,广州《致富时代》杂志社总编助理,编辑部主任(以下称记者)。
2011年大学生就业形势逐渐回暖
记者:最近一些年,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不过,刚刚过去的2010年,大学生就业市场发生了一些积极的变化,请您谈谈这些变化。
专家:2007年全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率88%,2008年全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率86%,2009年全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率68%……这些逐年下降的冰冷的数据显示,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社会焦点问题。其实,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大学生就业就告别了无忧的历史。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们尚显稚嫩的肩膀背负了太多的压力,我在工作中接触到的不少大学生坦言自己“对前途有些迷惘”。大学生们的这种迷惘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达到了顶点,整个2009年,为一份理想或者并不那么理想的工作而奔波在各地人才市场的大学生们几乎集体迎来了“寒冬”。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是大学生们常常挂在嘴角的英国著名诗人珀西·雪莱脍炙人口的诗句。没错,这句伟大的诗行“预知”了大学生们的未来——冬天来了,冬天毕竟会过去,然后,春天终究会来。刚刚过去的2010年,一直笼罩在大学生头顶的阴霾在一点一点地变薄,久违的春阳透过云层直照下来——自去年9月开始,各大企业纷纷进入高校进行校园宣讲,不少公司的招聘计划在薪酬、招聘数量等方面都让大学生心动不已。前程无忧4月份发布的《2010应届生调研报告》显示,2010届毕业生薪资水平与2009年相比有5%~6%的回升。
记者:您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有哪些忠告?
要特别提醒大学生们的是,虽然利好消息不断,但是大学生就业的“春天”并没有真正来临。尽管“复苏”和“回暖”是整个就业市场的主基调,但由于受到客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就业市场的回升有限,离2007年的巅峰状态尚有一段遥远的距离。因此大学生们要端正就业心态,切不能因为就业形势转好就盲目乐观、观望徘徊和待价而沽,以至于错过最好的就业时机;同时,也不要因为过于庞大的就业人群涌入职场而妄自菲薄,对心仪的职位犹疑不决,望而却步。
找理想工作,须变“求”职为“谋”职
记者:据大学生就业压力管理论坛发布的《2010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显示,在专科学历和本科学历人群中,接受试用期“零月薪”的人数分别占18.5%和20%,硕士和博士学历的被调查者中也有超过一成的人表示接受“零月薪”。您对“零月薪”现象怎么看?
专家:从表面看,“零月薪”的出现似乎充分说明了大学生求职心态比以往更灵活、更现实,似乎是一件好事,似乎通过“零月薪”,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能解决了。实际情况却是,大学生甚至硕士生、博士生容忍“零月薪”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反映了他们在当下就业困难的大背景下的一种无奈,是积极悲情的选择。试用期不等于白用期,我决不会为“零月薪”唱赞歌!如果接受了“零月薪”,那么大学生的价值如何体现?且不说我们大学教育体制是否科学,单是接受大学教育这几年来所经历的人和事的价值又将如何体现?
在很大程度上,愿意接受“零月薪”的大学生属于“求”职族,就业质量相当低;企图通过“零月薪”来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想法很好,但结果往往是残酷的。我认为,大学生千万别走“零月薪”这条捷径,因为这条所谓的捷径上埋伏着太多的陷阱,到达不了理想的彼岸。大学生要想获得适合自己的理想职务,只有一条途径,那就是提高自身的就业质量!
记者:您认为大学生应该怎样才能提高自身的就业质量?
先说一个也许大家都熟悉的掌故——
我有一个朋友在广州市某大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做领导,他不止一次和我讲他的辛酸史。他说,公司每次招人时他最头疼。为何?“很多人在网上投的简历乱七八糟,让人哭笑不得。比如有用艺术照代替一寸照的,你都不知道他想干啥。再比如,简历写得实在太‘简’了。从简历里我根本就看不出他有哪些经验或特长是与我们招聘职位相关的。还有,打电话通知面试的时候,大部分大学生基本的礼貌用语都没有,没头没脑的好像是你在求他一样。有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投的是什么公司和什么职位”。朋友还说,“我们不要求投简历的人必须得记住自己都投过哪些公司,但是至少,应该有个记录,什么公司,什么职位,这样才不会在面试的时候答非所问……”
当然,在东莞还出现过给招聘代表下跪要求录用的求职者,照这样去找工作的大学生,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吗?能“求”到心仪的工作吗?不能!
就业市场竞争激烈,什么是好职位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具体界定,适合才是最好。那么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就业质量,必须改变传统的做法,我是说要学会“变态”,当然是说要转变找工作的心态,变被动的甚至有点稀里糊涂的“求”职为“谋”职。
谋职与求职仅一字之差,二者区别何在?“求”是被动的一种简单的索取行为,“谋”则是主动的充满智慧和主观能动性的猎取行为,是“我选择工作”,而不是“让工作选择我”。这里面最重要的,是在找工作前的策划和充分的准备,谋职策划可以有效避免在瞬息万变的就业市场中被市场盲目地牵着鼻子走。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的确如此!求职者倘若还没有找准目标和方向就急匆匆地去推销自己,自己对自己都不够了解,怎能不会被人才需求单位拒绝呢?具体地讲,“谋”职强调的就是在找工作之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计划好适合自己从事的工作领域及最佳推销自己的方案,谋定而后动。
“谋”职讲究策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立足眼前,切实做好准备工作。求职者首先要在充分考虑自己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拟一个自我包装的计划,务必针对某个或某几个(目标3个足矣)具体的职位拟定一个自我包装的计划。建议尽量把功课做足,对职位目标熟于心,对应聘单位、所在行业、应聘职位进行充分全面的了解,包括查询相关新闻报道信息,如有必要还须做些案头工作。在了解了职位的工作内容以及相关情况之后,再结合自身的专业背景、职业经历等,有针对性地寻找对自己有利的应聘条件,以便充分展示自我。送给用人单位的简历材料及面试介绍,都应针对用人单位和职位的需要,切勿图省事而送千篇一律的东西。
二是立足长远,做好职业规划。求职者必须全面分析自己的“求职小环境”,因为求职并非短期行为,而应该是基于个人发展规划的职业发展行动。建议:1.认识和分析自身价值。结合专业背景、资历、经验、年龄和所从事行当在某地职场上的竞争态势等,来分析自身目前的价值,这是确立个人长远发展方向和目标的基础。在客观认识和分析了自身价值之后,要深入考虑工作与自身的匹配程度,即将要应聘的工作是否能够体现并发展自己的核心价值。2.分析经济大环境的发展走势。经济大环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个人发展的小环境。比如,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有些行业逐渐衰落甚至被淘汰,而新兴的行业则孕育着更多的机会;劳动密集型的企业逐渐被高附加值、走品牌路线的企业所替代;行业的冷热随时在发生变化等。所以要能够及时感知经济大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分析所在行业或相关行业的发展态势,从而对自身发展做出调整,在变化中寻找机会,趋利避害。3.结合地域发展定位分析机会。个人发展倘若能结合地域经济的发展定位,则能够寻找到更多的机会。比如,想要从事金融行业的大学生在上海市能够找到更多机会,而石油开采专业毕业的学生到中西部发展则更加有利。4.关注与专业相关的外围知识。与专业有关的外围知识看似无用,实际上它会起到一种边际效应,两个相同专业毕业的学生去应聘同一份工作,肯定是懂得更多与专业相关的外围知识的那个得到工作的机会。5.了解相关岗位的职业知识。职场分工越来越精细,每个人都是一颗螺丝钉,所做的工作往往只是工作流程中一个小小的环节,在工作中更需要与团队其他成员、同事进行沟通协作。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相关岗位的职业知识,特别是那些与工作发生协作关系的岗位的相关知识,对谋职更加重要。
无论在哪就业,无人能阻止你成为卓越
记者:据悉,2010年人社部和教育部组织开展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大调研,结果显示,近两年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是在中小企业就业,去中西部就业的毕业生比重逐步提高。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几年内,中小企业和中西部地区将是更多大学生的就业选择。您对此怎么看?
专家:实际上,不仅针对大学生,对整个劳动力市场而言,中小企业都是吸纳就业的主导力量之一。同样的资本量,中小企业吸纳的就业量远大于大企业。其经济学原因在于它的资本有机构成比大型企业低得多,以同样产值计算,中小型工业企业吸纳的就业容量是大型工业企业的143倍,同样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小企业吸收的就业容量为大型企业的14倍。与此同时,一个不争的现实是,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目前已经日益饱和,岗位的增长非常有限,大学毕业生进入这些单位变得越来越困难(顺便知会一声,人力资源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近日表示,从2012年起,中央和省级机关公务员不招应届生,除部分特殊职位外,均从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考录。这意味着应届大学生就业之路在一定程度上变窄)。此外,小企业往往机制灵活,且多数处于成长期,更有可能为大学毕业生的成长提供机遇,也为大学毕业生的职业规划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综上所述,大多数大学生选择中小企业就业也就成了一种必然。
多年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一直影响着大学生就业选择。有调查表明,大学毕业生中55%的人选择经济发达城市,39%的人选择中小城市,仅有6%的人选择乡镇或经济落后的偏远地区。这样的就业选择直接导致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压力一路飙升,金融危机更让这些地区的就业市场雪上加霜。此种情况之下,选择到中小城市、西部地区就业的大学生人数只会逐年增长。广大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各行各业人才严重匮乏,是人才施展才干的天地广阔,蕴藏着无数的机会,与此同时,西部地区出台了诸多优惠政策,拓宽了就业渠道,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因此,我个人认为,鼓励毕业生选择去西部和欠发达地区就业,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我不得不说明一点,高校毕业生选择经济发达城市就业也是无可厚非的,就拿广东省来说,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发展较早,其经济基础和观念基础都比较扎实,加上近年来将产业结构调整作为经济转型的一个重点,经济发展由过去的劳动密集型转向知识型、科技型、技术型、环保型新经济过渡,针对这种经济形态,单纯鼓励学生下基层未必是解决就业的最佳途径,因为这样的经济形态对从业者的文化要求非常高,目前还是发展初期,还可以勉强发展。所以我认为,大学毕业生能够在职业规划中预留一部分时间在这种新经济企业的基层学习锻炼是非常必要的,将有益一生,也是增强自身就业竞争力的重要一环。
记者: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放下身段委身于中小企业和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在这个物价飞涨的年代,会影响到他们的“钱”途吗?或者说,他们还有机会获得高薪工作吗?
专家:从短期来看,对他们的收入多少会有些影响。但是,一个客观现实是,现在很少有人会在一个企业工作一辈子,跳槽对许多人来说将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大学生初次就业固然要慎重,因为一个好的起点对今后的发展十分重要的。但是,期望一步到位的想法不太现实。所谓“到位”,就是对找到的工作在个人待遇、兴趣、事业发展、地区环境、人际关系和企业文化等方面都十分满意,但这一切都是处于变化中的。只有当一个人越来越深入地了解社会,他才会真正认识到“天外有天”的道理。初次就业,重在通过实际锻炼将所学知识转化成技能和经验,而在待遇上不能有太高的要求,当然,收入也不能低到不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俗话说,骑驴找马比走路找马要容易得多嘛!
对于他们是否还有机会去“获得高薪工作”的问题,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前提是,不自弃,不放弃,否则成功是不会给人任何机会的!
这部分人可以通过以下两种典型方式去获得高薪,获得好“钱”途。
其一,在企业内部实现。
理论不多讲,就讲个生动的个案,留给有心的大学生自己去细细咀嚼——
我认识的一个大学生,来自农村,学影视传媒专业。毕业后,因为没关系无门路,连县城电视台也进不了。他去深圳当了一年多的“提提”,名曰导演助理,实际上被人呼来唤去。每月下来,交了房租和支付高额的生活费后,所剩无几。遭遇金融危机后,伴随着大量民工返乡,他又回到了家乡。彷徨迷惘中,他进了一家香港中华煤气,完成基本指标,每月能拿到九百元。第一个月,他累得想辞职,因为很久没有干这么重的体力活了。他隐约感到派送环节不尽合理。他去找经理,经理说,多少年都是这样安排的。他冒出个想法,能不能做像市交通显示图一样,做个电脑软件,用户在哪儿就有指示灯闪烁。在用户最集中的几个区域开着装好煤气坛的小货车来回巡逻。一收到要气电话,立即以短信的形式自动转到呆在货车工人的手机上,马上再用备好的自行车送至用户。而对于相对偏僻的地方,灵活安排人工。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公司的资源,提高效率。经理采纳了他的建议,请专业人员设计出一套软件,这样平摊在每个工人的送气量上升了一倍,他们的工资相对也增加了,公司的效益由此大大提高,把原来承诺的两个小时保证送到缩短了半个小时。通过此事,他从香港中华煤气的普通送气工晋升为一名负责策划制定公司发展大计的高管,收入自然翻了几番。
其二,把直路走“弯”,曲线抵达目标。
这条路径尤其适合一般大学、非热门专业的、履历中缺少闪光点的毕业生。假如你恰恰是这样一名大学毕业生,身上贴着平凡和普通的标签,但你的目标却是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著名企业做一名令人羡慕的金领。如果你一毕业就直奔目的地,是绝不能达成愿望的,你能拿什么和名牌大学、重点大学那些资质比你优秀的学生去竞争?这种情况下,最聪明的做法是离开,要记住,离开是为了更好地回来。依据你的职业生涯规划,你可以选择在竞争不那么激烈的中小城市或者落后地区的企业就业,在工作中锻炼自己,让自己一点一点变得优秀,变得卓越——只要你有想法和决心,是没有人能够阻止你的!在你成长起来之后,如果你还想再回到“当初梦想的地方”,这时候,你已经给自己镀了一层厚厚的金,你将会获得比那些在你之前抵达那里的人更大的成功!
须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为就业加分
记者:不久前,前程无忧论坛针对“大学无用论”的话题,对应届生和已工作的在职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应届生中有76%受访者认为“大学白上了,什么也没学到”,而在职者中有70%的受访者表示“上大学确实没有用”。学历贬值,有高校教学内容和教育方式的原因,也有学生自身的原因。您认为大学生应该怎样读书才能为就业加分?
专家:张爱玲说了一句非常自负的话,“成名要趁早”,大学毕业生为就业加分,有必要学学她,“加分”也要趁早,而且越早越好,越早越主动。从进入大学一年级开始,就要明白自己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而是为了日后漫长的职业生涯。那么,怎么加分呢?简单说,大学生在校时就必须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我承认,由于社会分工的高度专业化,用人单位很难对应聘者是否符合要求做出正确判断,因此,常常提出一些诸如学历、文凭,证书、职称和工作年限等“硬指标”,有时求职者学校和老师的名气、社会背景和社会关系等因素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千万要记住,这些都是一般的“敲门砖”,企业真正需要的是能给企业创造效益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就是求职者的核心竞争力。由于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企业为适应环境不断做出调整,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最受企业欢迎的,大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务必千方百计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把自己打造成复合型人才,唯如此,才能为就业加分,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记者:您对大学生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有哪些好的建议?
专家:我有四个建议——
1.准确的职业定位。职业定位要结合自己的性格、兴趣、价值观和能力等综合因素进行分析考虑;在为自己进行职业定位时,不能抱着完美主义的想法,一开始工作就达到理想状态,尽量在职业规划中预留一段训练自己的时间,在这个时间内,最好是围绕自己的专业,做自己不喜欢、不适合、不擅长但又与自己将来的目标职业相关的工作,因为这个过程中可以非常有效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增加将来做好工作的能力,老实说,人都有惰性,让自己太顺了未必是件好事,早逆晚顺,刚毕业干一点不喜欢干的事是为了将来干顺心的。但是如果定位不清楚,规划未涉及,一接触这些不满意的工作心态就会出问题,这也是大学生初次就业稳定性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2.掌握专业技能。如今的企业在招聘中越来越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对于大学生来说主要就是专业能力,而非学历。一般地,学历仅意味着更雄厚的理论基础和技能,那些学历不高或学校一般的大学生,如果能在大学期间利用业余时间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并参加专业的培训,他们的实际技能并不一定比名牌大学的学生差。而很多的企业在用人方面是很实际的,会综合考虑一个人的学历和技能。所以,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要把自己的专业技能的提升作为重点来考虑,不断强化自己专业能力,从而提高就业的含金量。
3.社会实践经验。大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一定要能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一定要参加有计划的社会实践。据一家职业顾问机构统计,许多大学生也参加了社会实践,但他们绝大多数人没有自己的目标,不是围绕自己的“职业定位”去参加实践,而只是为了完成社会实践的任务而参加实践。我建议大学生要围绕自己的就业目标来参与目标行业或职业的实践,通过实践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素质。这样,在毕业之后就有了更为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面对激烈的职场竞争。
4.提升综合素质。虽然学习和专业知识很重要,但社会需要的是复合人才,企业更是非常看重情商和逆境商。如果能力太单一,那么职业发展也会很受限制。所以,大学生还需要掌握其它综合能力,如掌握一些工具类的技能,如网络、外语和谈判等,提高自己在人际交往、沟通协作方面的能力。大学生应该通过几年的学习,让自己能真正独立和成熟起来,能通过在学校中参与处理各种关系,参加各种活动来提升自己的沟通技巧、人际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让自己具备自信、谦让、果断和责任心等美德,以良好的形象进入职场。
大学生创业者,须学会规避风险
记者:许多大学生职业生涯的终极目标是自己创业开公司做老板,但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率非常低,只有2%~3%,远低于一般企业的创业成功率。对大学生创业您有何看法?
专家:综合我看到的和听到的,我认为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偏低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他们承担风险的能力差。具体有以下五种风险——
1.项目选择不符合自身实际。许多人选择创业项目前缺乏前期市场调研和论证,只是凭兴趣和想像来决定投资方向,甚至仅凭一时心血来潮做决定。建议: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初期一定要做好市场调研,在了解市场的基础上找准社会的需要,社会没有需要或需要逐渐减弱的项目尽量不做。一般地,大学生创业者资金实力较弱,选择启动资金不多、人手配备要求不高,社会必需的项目,从小本经营做起比较适宜。
2.创业技能缺乏。很多大学生创业者眼高手低,当创业计划转变为实际操作时,才发现自己根本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创业无异于纸上谈兵。建议:一方面,大学生应去企业打工或实习,积累相关的管理和营销经验;另一方面,积极参加创业培训,积累创业知识,接受专业指导。
3.融资渠道单一。如果没有比较活泛的融资渠道,创业计划多半只能是一纸空谈。建议:除了银行贷款、自筹资金、民间借贷等传统方式外,还可以充分利用风险投资、创业基金等融资渠道。另外,通过亲戚朋友融资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渠道,因为不仅减少了融资难度,还可以融进人脉。
4.社会资源贫乏。企业创建、市场开拓和产品推介等工作都需要调动社会资源,大学生在这方面严重不足。建议:平时应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扩大自己人际交往的范围。创业前,可以先到相关行业领域工作一段时间,通过这个平台,为自己日后的创业积累人脉。
5.不懂经营管理。一些大学生创业者虽然技术出类拔萃,但理财、营销、沟通和管理方面的能力普遍不足。建议:大学生创业者必须技术、经营两手抓,可从合伙创业、家庭创业或从虚拟店铺开始,锻炼创业能力,也可以聘用职业经理人负责企业的日常运作。
大学生创业者,如果能在创业过程中有效避开这些风险,成功率无疑会大大提高!□
讲座风采
罗老师应湖南省教育厅邀请开展就业巡回报告
罗老师在湖南工业大学做就业报告
讲座结束后学生纷纷要求罗老师签名
罗老师在湖南商业大学讲座结束后与师生交流
罗老师在南方人才市场讲座
罗老师在新东方上职业生涯规划课
隋唐演义人物姜松(罗松)字永年姜家枪法第一绝(罗家枪姜家传,罗成同父异母的哥哥) 隋唐演义里的一绝。跨下马掌中枪,是天下无敌的英雄。此人从来没有漏过真功夫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曾经和杨林打过,当时秦琼要求手下留情,那真是,想怎么扎,就怎么扎,扎得杨林一身小眼,但都不深。还有曾经有一段书叫做,一猛,一杰会一绝。讲的就是今世孟贲罗士信会斗西府赵王李元霸。最后由罗松分开的,足见这位英雄了得。四猛第一猛今世孟贲罗士信;四绝第一绝 姜家枪法罗松;十三杰头一杰西府赵王 李元霸 三位平民,功夫不相上下。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职业指导师
指导专家
讲座记录
就业创业课程
杂志专访
讲座风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