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由画家
罗中立于1980年创作完成的写实油画,因该作以乡土人情反映真实的中国社会,也被称为“中国米勒”。现收藏于中国美术馆。
考上大学后,罗中立开始准备参加
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以工人、农民为题材进行创作,罗中立准备画这幅画时,也正是各种美术思潮、流派纷纷传入中国的时期,他美国画家
查克·克洛斯首创的“
照相写实主义”绘画手法,也运用到了《父亲》的创作之中。《父亲》的草稿有两个原型,即罗中立在重庆
沙坪坝区的公厕旁见到的一位“守粪的农民和大巴山人邓开选。《父亲》描绘的是一位在烈日下端着瓷碗准备喝水的农民形象。《父亲》以纪念碑式的宏伟构图,采用照相写实的油画技法,饱含深情地刻画出中国农民典型形象。
1980年10月,《父亲》入选
四川省青年美展。1981年1月17日,《父亲》获得“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
一等奖。
背景
时代背景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当时,随着政治和文化氛围的逐渐宽松,为中国油画界开辟了新的创作空间,这尤其体现在革命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上。革命现实主义,简单来说,就是现实主义艺术服务于革命任务。它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法国,随着1848年欧洲革命的推动而逐渐成型。这种艺术形式强调关注现实生活,追求细节的真实、形象的典型和描述的客观。到了20世纪初,现实主义艺术被引入中国,其真实的表现和朴素的情感迅速引起了人们的共鸣,并得到了快速发展。它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有力的艺术支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革命现实主义的关注点与最初的定义有所偏差,面临了一些挑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创作背景
上大学后,
罗中立开始准备参加
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他心中的重要题材是他所熟悉的工人、农民肖像,回想过去十年他所画下的形形色色的人,那位《父亲》中农民的面孔雏形就这样出现在他眼前。
某年
除夕,罗中立在家门口的公共厕所旁发现的一个人,那个年代没有化肥,粪便可积肥,必须雇人看管。那个守粪农民从早到晚都僵直地坐在那里,守住这份工。罗中立找到了他想要的情感冲动,他想画一张画,替这些人发出自己的声音。此后,罗中立又将他在
大巴山脉写生时见到的农民和老人形象,“多合一”放进了《父亲》。最后形成的作品中,每一个细节几乎都有现实的来处:老农头上的白布条和神情来自当年那个守粪老人,手中的饭碗本是另一张画作人物手中的
军用水壶,脸上的皱纹来自写生时从
彝族老人脸上收集到的那些真实褶皱。
罗中立准备画这幅画时,也正是各种美术思潮、流派纷纷传入中国的时期,每个同学都在铆足了劲学习全世界最新的艺术流派和绘画技术。他从一篇报道中学习到了
美国画家
查克·克洛斯首创的“
照相写实主义”绘画手法,这是一种可以创作出具有相片般超高清晰度作品的技法,他把这一技术也运用到了《父亲》的创作之中。
内容原型
《父亲》的草稿有两个原型,《父亲》原型之一是罗中立在重庆
沙坪坝区的公厕旁见到的一位“守粪的农民。另一位是他在上世纪60年代去
大巴山脉下乡时寄住的房主邓开选。守粪老人“古铜色的皮肤,轮廓分明的线条,精壮的气势”和“大巴山人(邓开选)的坚毅形象——对劳动的忠诚,对生活的执着”,仿佛是那个变革的时代中最动人的写照。两个农民的形象,奠定了《父亲》最初的样貌。
作品内容
画中描绘的是一位典型的农民形象,他的脸上布满了皱纹,那是岁月留下的痕迹。眉弓上挂着大颗的汗珠,宛如清晨叶片上的露水,晶莹剔透。他的眉弓突出,眼睛则略显凹陷,眼神中透露出迷茫与从容,同时又不失希望的光芒。
他的鼻梁高挺,鼻翼宽厚,右侧鼻梁上有一颗粗黑的大痣,显得尤为醒目。他掉了几颗门牙,嘴巴半张着,嘴唇干裂,仿佛正在忍受着口干舌燥的折磨。他手中的旧碗里装着水,与他干裂的嘴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仿佛他刚刚经历了一场辛苦的劳作,正想要喝水解渴。突然来了一个熟悉或陌生的人,老人眼光注视着这人的情景。
艺术鉴赏
主题
《父亲》这幅作品被视为伤痕画派的一个标志性作品,它以其独特的乡土
现实主义风格,展现了画家
罗中立对乡村和农民的深厚情感。这幅画不仅是罗中立对本土文化和艺术的坚守与探索,更是他为农村和农民发声,唤起人们对农民辛勤劳动和质朴美的关注。
美学形象
《父亲》真实而又深情地向人们讲述了一代平凡人的故事,真实地为我们留住了八十年代农民的形象。这一形象体现了农民身上的纯朴勤劳的品质以及老农身上所具有的象征
华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表达了作者对通过一生的辛勤劳作支撑起国家的农民的敬仰与感激之情。这是一种以自然为基础所提炼出来的精神,他与“文革”时期空洞、虚假、粉饰的艺术相抗衡,主张艺术要更关注人的内心和情感。作者用领袖像的尺寸画农民,就是要让神化的、扭曲的历史回归本来的轨迹,把“文革”中受到否定和践踏的
人文关怀,重新注入
现实主义的艺术追求之中。
《父亲》这幅作品中将农民的“丑”毫无遮掩地展示了出来,充分表现了那个时代农民的主要模样。在这幅作品中,“父亲”的脸占据了整幅画面,白而旧的头巾包裹着头部,黝黑发亮的脸庞、苍白干燥的嘴唇、深刻的皱纹、空洞的眼神、粗糙的双手,这种种的描绘对比出的是一个饱经风霜、历经生活磨难的“父亲”形象,犹如
大巴山脉和达县的风景。“父亲”手中拿着破旧的瓷碗,碗中的金黄的茶叶水与背景色相呼应,背景明亮的黄色在构图上增加了画面的空间感,同时在色彩上平衡了画面颜色的沉闷感。在情感上,空旷的黄色背景既表达了祖国和人民经历磨难后对未来的希望,同时也警示着人们深刻反思历史,避免重蹈覆辙。画面中“父亲”麻木的微笑体现了那个时代带给人们的创伤和无奈,极具现实主义批判性。
罗中立用巨幅的画面以及细微至毛孔的刻画,在给观赏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的同时,又指引人们对历史进行反思。
技法鉴赏
罗中立采用照相写实的油画技法,在216×152厘米的画布上尽可能地表现了他所了解的农民的全部特质,并通过放大细部的方法增强艺术感染力。画面中的农民饱经沧桑,黝黑而粗糙的面庞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眉弓上的汗珠、干裂的嘴唇、有着厚厚老茧的拇指、用布包裹着的手上的伤口以及带有些许裂纹的瓷碗等,无不书写着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价值与影响
艺术价值
《父亲》以纪念碑式的宏伟构图,饱含深情地刻画出中国农民典型形象。作品中的农民父亲成为当时8亿农民的缩影,无论是写实派的专业度和主题的深刻性都是一时无两的佳作,
罗中立则也凭借此作,在20世纪80年代初便享誉中国画坛。画中那位目视前方,黝黑的脸上布满沟壑般皱纹,手捧粗瓷大碗的普通农民父亲刑彩象,深深镌刻进了每一位与他对视过的人的心里。《父亲》不仅被中国美长馆收藏,也入选国家教材,成为当代美术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社会影响
《父亲》不论是题材内容还是形式语言,都有革新的意义,尤其是在80年代初期,社会处于变革时代,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主体意识开始觉醒,艺术的表现意识深化,这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客观的环境。反映在艺术创作上,艺术家开始对周围身边的普通事及普通人产生浓厚的兴趣。
获得荣誉
1980年10月,《父亲》入选
四川省青年美展。1981年1月17日,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评奖结果揭晓,《父亲》荣获
一等奖。
《父亲》被选为苏教版
教科书《高中语文·现代散文选读》中的插图。
相关评价
《父亲》能够激起人们对于普通农民由衷的热爱、赞美和强烈的责任感,激起人们发自内心的感情波澜,而不只是一声悲天悯人的长叹。艺术熔铸人人们的思想感情之中,深刻地表现出中国农民的力量和希望。命运给子他为士地的兴衰而抗争的责任,命运同时也给子他为家庭的成败而打拼的勤奋,命运给子父亲善良的心、纯朴的情、与世无争的信念,在阳光下晒得那么自然黝黑的皮肤。即使这一生没有受教育的机会,也从未有一声嗟怨,只要看到那秋日阳光下大片大片的金黄,微笑就一年一度地涌上心田。当人们凝视一个阳光下的慈父时,其意义已不仅限于农民的力量所在,人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它已经涉及人类灵魂的象征。(
河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 评)
他不是某一个农民的父亲,是中国经过十年浩劫的八亿农民的父亲,也是当代中国农民的形象。(《美术》杂志 曾景初)
罗中立把对农民的同情、怜悯感慨,变成了对‘父亲’勤苦、平凡而又伟大的劳动生涯的肯定和赞扬,执著地表现了他对养育我们的中华土地的深沉的爱,执著地表现了他强烈要求加速实现
四个现代化,迅速地改变‘父亲’不应有的相对贫穷、落后的生活状态的喊叫。(《美术》杂志 李伟铭)
《父亲》作为“乡土
现实主义美术”的开篇之作,不仅以强烈的视觉效果和情感力量打动了观众的心,还呼应了反思“文革”、呼唤人性乃至启蒙社会的普遍思潮。(光明日报 评)
作品争议
评论家邵养德曾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质疑,
罗中立油画《父亲》使用的画法是反映了农民生存中艰难的部分,但它是否符合当时真正的社会现实,是否污蔑了农民的形象,让他们感到不适,都值得商。此外,在此之前一位专家建议罗中立把农民头上夹着的烟卷改成圆珠笔,这样可说明是新时代的农民,然而,老农头上那支圆珠笔是不是该画上,成了争论的焦点。
重要展览
作者简介
罗中立,著名艺术家、教授、博导,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当代艺术院院长、
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原
四川美术学院院长。
罗中立是
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那一年他考入了
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从大学时代开始,罗中立就将自己的创作题材聚焦于“乡土”。他坚持深入乡村考察,从生活中寻找灵感、积累素材,创作了许多作品。除了《父亲》这幅为大众所熟知的荣获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
一等奖的作品之外,还有《故乡》《金秋》《荷花池》等。
相关事件
在2021年1月,《父亲》原作在中国美术馆艺术品修复部进行修复中。这是这件作品自诞生以来的首次系统修复。
图册参考资料
2024年6月9日,
罗中立将《父亲》油画做成高达7米的巨型雕塑,并在重庆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