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口镇,原名黄坪寨,因坐落在美女坝黄泥土坪子而得名。40年代以当地自然形成的作为分水标记的石码口更名为码口,属大兴区(第九区)所辖。1952年调整行政区划时分码口为第十区。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更名码口公社。1962年改称码口区公所,1969年又复名码口公社。1984年又复名码口区。1988年拆区建乡,命名码口乡。原乡建制改为村公所,2000年村级体制改革,设立村民委员会自治组织沿用至2013年拆乡建镇。
地理环境
寨乡
炎山镇相连,西临
金沙江与四川金阳隔江相望,北与
大兴镇接壤毗邻。镇政府驻地码口村上坝村委会,海拔1122米,距县城202公里(经伍寨、茂林;经大兴、黄华仅130公里),距
昭通市118公里。地处北纬27º37'18'',东经103º18'04"。年平均气温17.6℃,年
降水768.5mm。国土面积149平方公里
境内最高海拔犀牛村帮瓢梁子3024米,最低海拔金沙江边480米,山大坡陡,沟壑纵横。碗箩沟及下游的马家沟(有一线天之称)、石菩萨沟、木垮沟为全县深沟大壑之冠。山系由东南向西北横贯全境,山岭陡峭,构成了一廊一台的两级阶梯,因而境内分布着较多的
石灰岩溶洞,立体气候突出,日照时数910——1340小时,有利于多种经济作物的生长发展。
自然资源
资源环境
总耕地面积2079公顷。境内物产丰富,品种多样。粮食作物有稻谷、玉米、
阳芋、
番薯、
荞麦等,经济作物有
甘蔗、
烤烟、
魔芋、花生、
砂仁、等;拥有林地67915亩,其中经码口
济林果地15000亩,有经济林果有
花椒、核桃、板栗、
柑橘属、
白蜡虫等;荒山荒地100000亩,其他面积20000亩。
行政区划
下辖10个村民委员会,206个村民小组
人口民族
码口全镇总人口6928户30006人,其中:农业人口6735户29609人,非农户93户396人,总人口中
彝族282户1345人,
苗族18户78人,
白族1户4人,
怒族1人;总人口中:男性16958人,女性13048人,2005年内迁入48人,迁出32人,出生452人,死亡125人,2006内迁入80人,迁出66人,出生312人,死亡169人年人口自然增长率7.8‰。
经济
农村经济
码口镇人民政府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工作重心,确立了以一带一路的倡议,以邓小平理论,
马克思主义思想,习近平讲话精神,把码口新型城镇规划三个新区建设,金江区辖管,码口村,利其村,新民村,大方区辖管雪金村,黑武村,玉马村,烟坪村,新营村“安阳区辖管黑甲村,犀牛村,山顶猪牛羊,腰干果粮,山脚水果糖”的经济发展思想,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几年来,共种植
花椒3000亩,核桃1500亩,板栗800亩,梨子800亩,
柑橘属500亩,腊虫1500亩,
砂仁500亩,种草3000多亩。还试种发展了西瓜。不断培养养殖大户和产业带头人,带动全镇畜牧业发展。目前,全镇有养猪、养羊、养牛、养鸡大户20余户。王定国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养
母猪近30头,年可出栏800余头。林业发展和畜牧业的长足进步使产业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努力巩固和发展
烤烟产业,特别2005年,超额完成了县委政府下达的烤烟生产任务,收购烟叶19.5万公斤,金额182万元,促进了农民增收。培训外出劳工482人,鼓励外出务工经商,每年约9000余人,创收近10000万元。2002年到2005年,粮食总产量由6882吨增加到8100吨,人均有粮由240公斤增加到274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由2080万元增加到3770万元,增长了81%。农民人均纯收入由488元增加到956元。本届任期内经济增长速度是码口历史以来最快的。
特色产业
在码口历史上有过“五大”特产(万乐的大米、溜桐江的红糖、木
垮的黄果,雪金的大豆、黑甲的披毡),远近传为佳话。木垮的
甜橙在1982年、1983年、1984年分别由有关部门送到
昆明市、北京请有关专家鉴定为色泽好,味道鲜美,含糖量高,现在四川凉山一带有着较好的市场。溜桐江石滚压榨红糖(俗称土榨)的历史和品质也得到
日本友人的高度评价和赞扬。特产:
车厘子,
花椒、
白蜡虫、核桃、
魔芋、红糖、
红橘、西瓜、李子、桃子。名特小吃:桐子叶“
麦粑”、桐子叶“
米粑粑”、黄焖“土
仔鸡”、
油酥“鸡棕菌”等。
文化
人文地理
人物传
陈顺辉:
云南省永善县码口人,男,
汉族,生于1971年4月,1997年7月毕业于
武汉大学,家住码口镇码口村上坝三社,研究生。现任国家审计暑驻西南办事处办公室主任。罗章润:云南省永善县码口人,男,汉族,家住码口镇
码口村田坝二社,生于1972年8月,1997年7月毕业于沈阳国防工业大学,研究生,现在非洲工作。
魏沛会:女,生于1982年4月10日,家住码口乡码口村大水三社。曾获第九届远南残疾人重剑冠军,全国第七届残疾人重剑、花剑冠军,
云南省第八届残疾人重剑、花剑冠军。
码口镇地处于永善溪落渡电站和巧家
白鹤滩镇电站的中游,属溪落渡电站库区,湖岸线近30公里,电站建成后,有溪落渡至白鹤滩之间唯心的湖心
小岛——钟鼓楼,码口页岩谷,码口溶洞群、美女坝瀑布等岸上旅游资源和民族民间文化,码口镇将成为溪落渡库区的一个旅游亮点。
巧家县至水富的沿江
二级公路建成后,将形成水陆并行、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乘车1.5个小时到
永善县县城溪落渡,乘船1.5小时到永善30分钟到
都香高速公路金阳县入口,2个小时到
昭通市,3个小时到
凉山彝族自治州府西昌。40分钟到金阳县
历史
1978年为纪念1950年解放码口光荣牺牲的43师指导员
张西城、排长张仁功烈士,码口人民为他们建立
人民英雄纪念碑。
交通
码口镇境内公路东有茂码公路通往县城和昭通市,北有大码公路与大兴相互贯通,西有码口姜家田坝、新民榜上渡桥和新民吊岩索桥连通
四川省,南面车码公路连通昭通车德;随着通达工程的实施,全乡10个村均将实现通路。
社会
基础建设
码口镇新建公路、村组公路20余条186公里,使全镇公路里程由32公里增至218公里,由1个村通公路演变为10个村通路。个别村还实现了社社通路。利其、黑甲两村社社通路正在准备实施。2004年4月8日大兴至码口公路通车,6月8日码口至
昭阳区的公路通车,码口至县城的距离由202公里缩短至132公里,至
昭通市的距离由118公里缩短为98公里。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的形成,使码口的机动车辆从6辆增至230余辆,开通了码口至县城和码口至昭通的客运。农用生产物资的运价大幅度下降,一年为老百姓节约生产成本近百万元。
码口镇先后架通大兴到码口的电线、
金阳县到码口输电线路130余公里,结束3元钱1度电的历史,使码口、玉马村、新民村、雪金村、黑甲村、犀牛村、烟坪村等7个村通了电,黑武村12公里的输电线路即将架设结束。新营村、利其村正积极筹备通电工程。共安装人畜饮水管道239公里,已建成水池、水窖980个。基本解决了全镇人畜饮水问题。同时,还新修了7公里三岔河堰,改土沟为“三面光”32公里,改善了农业灌溉状况。继2001年建成移动机站后,2004年再次建成联通机站,2005年又建成移动玉马分站,基本解决了通信不畅的问题。规划建设了镇内码口、黑武、烟坪、新民,安阳大方五个小集镇。特别是集镇卫生路的建设,使街道长度从200米增加到860米,繁荣了市场,拉动了全镇经济发展。修建码口中学,码口中心校,修建了8个村完小教学楼,9个单小校舍。修建了9个村民委员会办公住宿楼。完成了乡政府办公大楼主体工程建设。实施跨地州扶贫,搬迁100余户,300余人。实施了码口、雪金、黑武安居温饱工程110多户,改造简易住房450余户,犀牛西扶安居工程50户。建沼气池286个。和四川
金阳县合作,实施了两处跨江引水,两处跨江通电。还吸引资架设了
金沙江上最长的索桥。几年来,码口全镇,水、电、路、通讯、学校等9个类别100余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总投资3800多万元,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增强了发展后劲。此外还争取了投资320万元的
水利工程项目,投资400余万元彪水岩大堰的立项。本届班子所争取的投入和实施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当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码口投入和建设总和的10倍。
通信通讯
全镇有4个村通电,10个村安装电话282部;有移动机站一个;联通机站一个。
文化教育
码口镇有学校50所,其中:附中1所,村完小10所,单小11所,一师一校28所;有教职工218人,其中:公办教师161人,合同教师5人,代课教师47人,民办教师5人;有在校学生4894人,学生总数中的初中16班872人;全镇有适龄儿童3382人,入学3348人,入学率达99%,2004年初中考取
高中46名,创历史最高水平,全镇校舍面积9078平方米,其中:教室7395平方米,教师宿舍1263平方米,其它用房420平方米。办成人技术学校所,脱盲3515人,至今尚有464人未脱盲。
医疗相关
全镇有卫生院一个,分院一所,医护人员18名,其中监时工4名,年门诊人数6426人次,住院1825人次,有病床10张,年业务收入34.5万元,各村有村医生20人,初级卫生防疫保健工作基本达到上级要求。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开展,全镇有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11个,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等基本得到解决。
旅游
旅游景点
糖汁里的村庄(码口田坝),主要以传统的石碾压方法制糖而闻名;板上的村庄(码口石盘),房屋修在石板上,树木长在石板上,田地开在石板上,人走的是石板路;桐花林里的村庄(码口大水、松林),整个村庄坐落于一片桐树林下,阳春桐花三月开,众里寻她千百度,一片花海迎贵宾,雄霸峡谷新象征,给人沁人心脾的感觉;桃园村:盛产桃子的野三坡村,在桃花盛开时季,鲜艳夺目,十里可观;李园村:盛产李子的葛武村,
李花成型时,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
油桐节:农历三月漫山遍野的桐子花盛开时候,小伙子和姑娘们载歌载舞,欢聚一堂。因为桐花是白色,象征纯洁的爱情,青年男女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彝族火把节、
彝族年、苗族花山节:码口是一个有着汉、彝、苗三种民族杂居的地方,彝族火把节、彝族年、苗族花山节是辖区内少数民族兄弟一年一度庆团结、丰收的重要节日。这几年来,码口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2002年1月8日,
中国科学院6位著名古地质、古生物专家专程前来码口,对
溶洞群进行了为期五天的科学考察,并在《
国家地理》杂志上发表重要科考论述,《
中国产经新闻》、《
云南经济日报》、《山茶杂志》、《奥秘杂志》、《
云南画报》、
云南广播电视台、台湾
东风卫视、新加坡、日本、美国的报纸共数十家媒体也对码口溶洞、文化资源等给予报道。2004年1月,日本
东京电视台到码口拍摄电视专题片《红糖村》,并在东京电视台播放,进一步提高了码口的知名度。2004年,
昭通电视台拍摄了电视专题片《码口—新世纪回眸》。一个偏僻落后、名不见经传的码口,如今已是蜚声海内外,树立了资源丰富、文化浓厚、积极进取、文明热情的良好形象。也因此获得了更大的支持帮助,更多更好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