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士军,男,1963年生,湖北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二级教授,
管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兼MPA教育中心主任,主持学院和MPA教育中心全面工作。
世界银行和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能源与贫困项目顾问,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学会理事,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
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支持计划。
先后主持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和10多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英国Sussex大学和
国际水稻研究所留学;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2008年,第一完成人);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4年,第一完成人)和
三等奖(2008年,第一完成人);教育部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和专业教材4部;选送3名博士研究生到
英国的Sussex大学和国际水稻研究所从事博士论文研究。
人物经历
教育背景
2004-2005英国萨赛克斯(Sussex)大学国际发展研究所(IDS)留学与进修。
2003-2004
泰国朱拉隆功(Chulalongkorn)大学留学与进修。
1996-1999
管理学博士,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农业经济管理专业。
1996-1998中美合作温洛克(WinrockInternational)农业经济博士班,毕业证书。
1989-1992
农学硕士,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系农业经济管理专业。
1981-1985经济学学士,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经济管理专业。
工作经历
2013.1- 至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二级教授,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2008.1–2012.1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二级教授,
中国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
2004.10–2012.12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2001.11–2004.9 教授/博士生导师,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副院长)。
1996.12–2001.10副教授,华中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1991.7–1996.11讲 师,华中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1985.7-1991.6 助 教,中央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分院。
社会兼职
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管理研究会理事。
英国国际发展研究协会(DSA)会员。
国际农业经济学家协会(IAAE)会员。
湖北欧美同学会·湖北留学人员联合会理事。
研究方向
长期致力于农村社会经济问题的调 查研究。强调从农户角度理解农民的生计问题,以及农村社会发展政策。
主要贡献
(一)主持课题
(二)出版著作
英国农业,(全球化中的大国农业丛书之一),编著,
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年1月。
贫困动态性:理论与实证,专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3月。
农户的大病风险与民间借贷,专著,
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年3月。
农户疾病风险处理的支持研究,专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年5月。
南方水稻生产的干旱风险和农户的处理策略,专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
农户行为变迁与农村经济发展,专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
《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村老年人保障》,专著,
福特基金会出版资助,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
《中国小农户的风险及风险管理研究》,专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
《中国农村家庭养老问题分析》,专著,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
(三)发表论文
英文
ChenFengbo,SushilPandeyandDingShijun,2013,ChangingRiceCroppingPatterns:EvidencefromtheYangtzeRiverValley,China,OutlookonAgriculture(indexedinSCI),Vol42,
二氧化氮,2013,109–115doi:10.5367/oa.2013.0126
DingS,MeriluotoL,ReedR,TaoDandWuH,2011,TheImpactofAgriculturalTechnologyAdoptiononIncomeInequalityinRuralChina:EvidencefromSouthernYunnanProvince,ChinaEconomicReview(indexedinSSCI),2011,Vol.22No.3,344-356.
DingShijun,WuHaitao,ChenYuping,2011,SeasonalDimensionsofHouseholdWellbeingandLabourMigrationinRuralSouthernChina,inDevereuxS,Sabates-WheelerRandLonghurstR(
电子数据系统),Seasonality,RuralLivelihoodsandDevelopment,Earthscan,theTaylor\u0026FrancisGroup,2011.
vanZwanenbergP,ElyA,SmithA,ChenC,DingS,FazioM.-EandGoldbergL,2011,RegulatoryharmonizationandagriculturalbiotechnologyinArgentinaandChina:Criticalassessmentofstate-centeredanddecenteredapproaches.Regulation\u0026Governance,2011(5),166-186,doi:10.1111/j.1748-5991.2010.01096.x.(SSCIindexed).
WuH,DingS(corresponding),SPandeyandTaoD,2010,AssessingtheImpactofAgriculturalTechnologyAdoptiononFarmers’Well-beingUsingPropensity-ScoreMatchingAnalysisinRuralChina,AsianEconomicJournal(indexedinSSCI),2010,Vol.24No.2,141–160.
DingS,WuH,BoumanB,WangH,PengSandChenY,2010,AdoptionandimpactofaerobicriceinNorthAnhui,inPalisF,SingletonG,CasimeroM,andHardyB(eds),ResearchtoImpact:CaseStudiesforNaturalResourceManagementforIrrigatedRiceinAsia,LosBanos(Philippines),InternationalRiceResearchInstitute,2010.
WangHuaiyu,SushilPandey,HuFengyi,XuPeng,ZhouJiawu,LiJing,DengXianneng,FengLu,WenLu,LiJian,LiYun,LourdesE.Velasco,DingShijun,andTaoDayun,2010,Farmers’AdoptionofImprovedUplandRiceTechnologyforSustainableMountainDevelopmentinSouthernYunnan,MountainResearchandDevelopment(indexedinSCI),2010,Vol.30No.4,373-380.
DingS,ChenY,FengLandLiZ,2008,PrevalenceofIllnessandHouseholdIll-HealthRiskCopingStrategiesinRuralChina:AChineseLiteratureReview,StudiesinHealthServicesOrganizationandPolicy,2008,23:55-81.
LucasH,DingSandGBloom,2008,WhatDoWeMeanby‘MajorIllness’?TheNeedforNewApproachestoResearchontheImpactofIll-healthonPoverty,StudiesinHealthServicesOrganizationandPolicy,2008,23:29-53.
DingS,ChenC,BhandariHandPandeyS,2007,Economiccostsofdroughtandricefarmers’drought-copingmechanismsinsouthernChina,SPandey,BhandariH,HardyB(eds),EconomicCostsofDroughtandRiceFarmers’CopingMechanisms:
acrosscountryComparativeAnalysis,LosBanos(Philippines),InternationalRiceResearchInstitute,2007.
PandeyS,BhandariH,DingS,PreedaP,SharanR,NaikD,TaunkSandSastriA,2007,CopingwithDroughtinRiceFarminginAsia:InsightsfromaCross-countryComparativeStudy,AgriculturalEconomics(indexedinSCIEandSSCI),2007,Vol.37,Issues1,pages213-224.
DingS,SPandey,2005,EconomicLossofDroughtandRiceFarmers’CopingStrategies,theFutureofAsia:Development,DiversityandSustainability,ProceedingsoftheASIAFellowChinaAlumniConference,November13-14,2005,Beijing,China.2005,Pp49-58.
DingS,GuX,ChenF,ChenC,SPandey,ZhangQandLuoL,2004,RiceSeedSysteminChina:ViewsfromInstitutionsandFarmers,inPoland,D.,M.Sawkins,
Jackie McLeanRibaut,andD.Hoisington(eds.),2004,ResilientCropsforWaterLimitedEnvironments:ProceedingsofaWorkshopHeldatCuernavaca,Mexico,24-28May2004.MexicoD.F.:CIMMYT.
DingShijun,2004,TheRuralElderlySupportinChinaandThailand,GeriatricsandGerontologyInternational,2004,Vol.4,Issues1,ppS56-S59.
DingShijun,2002,Women’sEnergyuse:EvidencefromPovertyAfflictedRuralChina,EnergiaNews,2002,Vol.5No.3,8-10.
中文(2009年以来)
农户参与水土保持项目的满意度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12年,第3期,第28-36页。
基于农户理论的农户类型划分方法及其应用,中国农村经济,2013年,第8期,第页。
大病冲击、经济状况与农户筹资约束相互影响机制研究——基于四川
童寺镇1105个农户的调查,统计与信息论坛,2013年,第28卷,第5期,第95-100页。
地块特征对水稻种植模式采用的影响研究——基于
长江中下游平原四省农户的调查,农业技术经济,2012年,第9期,第11-18页。
农业合作社的何瓦斯分配制起源及其在中国的演化,农村经济,2012年,第4期,第112-116期。
可持续生计方法及其对中国扶贫开发实践的启示,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年,第23卷第11期,第34-38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盈余分配制度——一个“专用性—稀缺性”视角的解释,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年,第10卷,第6期,第55-59页。
秸秆资源收获季节性及其能源供应持续性分析,资源科学,2011年,第33卷,第8期,第1537-1545页。
农户对转基因技术的认知与采用行为分析——基于湖北与
山东省转基因抗虫棉的种植的调查,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总第91期),第25-29页。
“新农合”对农户生计策略影响的无效性检验,经济问题,2010年第1期,第87-90页。
西部平困地区新农合制度补偿经济绩效及影响因素,求索,2010年第1期,第6-8页。
农户家庭人口特征与健康投资——基于
阆中古城的农户调查分析,西北人口,2010年第31卷第2期,第41-43页。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生计职能与绩效检验,财经科学,2010年第4期(总第265期),第78-85页。
资源贫瘠地区农户技术采用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20卷第4期,第130-136页。
我国贫困地区农户的健康状况及公平性研究,中国卫生经济,2010年第29卷第5期,第60-62页。
新农保农户支付,问题、原因及其完善——基于广东
斗门区、茂名茂南的调查,云南师范法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5月第42卷第3期,第89-95页。
“新农保”推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广东粤西农户的调查,经济纵横,2010年第5期,第9-12页。
贫困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开发研究,2010年第3期(总第148期),第83-87页。
农户参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项目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软科学,2010年第6期,第97-105页。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受益公平性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卫生经济,2010年第29卷第7期,第32-35页。
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农业技术采用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以滇西南农户改良
旱稻技术采用为例,中国农业科学,2010年第43卷第17期,第3667-3676页。
新形势下扶贫开发瞄准机制创新研究——以
湖北省恩施市为例,西部论坛,2010年9月第20卷第5期,第64-69页。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水平影响因素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10年第12期,第54-60页。
我国
南方地区农业干旱问题及其缓解对策建议,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总第90期),第31-35页。
农村居民医疗门诊点选择,理性中的非理性——基于四川
阆中市的农户调查,农村经济,2009年第2期,第76-79页。
贫困地区农户医疗服务需求影响因素分析——来自
湖北省红安县的农户调查数据,农业技术经济,2009年第2期,第17-25页。
城乡医疗统筹中
欠发达地区农民面临的主要矛盾与化解策略,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第4期,第38-43页。
玉蜀黍属生产者经济行为的差异分析,统计与决策,2009年第7期(总第283期),第86-88页。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减负评价——来自
四川省的农户调查,乡镇经济,2009年第4期,第16-19页。
贫困地区农户医疗服务需求与Grossman模型——基于
湖北省红安县的调查数据,生态经济,2009年第5期,第56-59页。
大病风险冲击下农户户内劳动供给的性别差异分析——来自四川平困县的证据,妇女研究从论,2009年7月第4期(总第94期),第33-39页。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背后的农户参与自愿性分析——来自四川的例证,山东经济,2009年7月第4期(总第153期),第121-125页。
理解社会变迁中的贫困与能力——评\u003c社会变迁、介入型贫困与能力再造\u003e,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第10期,第108-109页。
农户处理大病风险及其经济损失的策略——基于湖北贫困县的研究,管理评论,2009年第10期,第116-122页。
贫困地区农户应对疾病的筹资及效果,基于
阆中市的农户调查,中国卫生经济,2009年第28卷第7期,第16-19页。
南方干旱及其水稻生产的影响——以湖北、
广西壮族自治区和
浙江省三省为例,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第11期,第51-57页。
中国农村基层干部心理契约实证分析,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12期,第142-151页。
获奖记录
转型时期山区农户的食物保障,
湖北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2013年,研究项目主持人及第一获奖人,获奖总人数10人。
农业技术扩散与农户经济行为,教育部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三等奖,2013年,本人为研究项目主持人及第三获奖人,获奖总人数3人。
技术采用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系列论文),湖北省人民政府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3年,本人为研究项目主持人及第三获奖人,获奖总人数5人。
中国南方水稻生产的干旱风险和农户的处理策略,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2009年,本人为研究项目主持人及第一获奖人,获奖总人数3人。
中国南方水稻干旱风险及农户的处理策略,
湖北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2008年,研究项目主持人及第一获奖人,获奖总人数10人。
南方水稻生产的干旱风险及农户的处理策略,湖北省人民政府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三等奖,2008年,研究项目主持人及第一获奖人,获奖总人数3人。
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6年。
贫困农户的能源使用及其对缓解贫困的影响,湖北省人民政府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4年,研究项目主持人及第一获奖人,获奖总人数2人。
入选
湖北省人民政府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二层次,2003年。
指导的博士学位论文《云南南部山区农户改良陆稻技术采用及其影响研究》(作者:
吴海涛)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指导的
学士论文《探寻燃料乙醇在中国的发展之路–从能源安全与粮食安全双重考虑》(作者:刘亚洲)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2009年。
获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届研究生创新教育奖优秀导师称号,2010年。
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优秀博士生导师(2009-2011年)荣誉称号,2011年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