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逊发(1946年1月8日-2006年1月21日),出生于
上海市,中国笛子演奏家,
上海民族乐团一级演奏员。生前曾任
上海音乐学院外聘教授、笛子演奏专业硕士生导师。被赞誉为“古有俞伯牙,今有俞逊发”,曾被
法国乐坛称作“中国魔笛”。
1958年,俞逊发加入上海“红孩子业余艺术团”。次年,被南派笛子大师陆春龄正式收于门下。1960年7月,考入上海民族乐团,成为随团学员。1962年,俞逊发获得第三届 “上海音乐之春” 音乐会“优秀表演奖”。文革期间,先后在上海乐团、
上海京剧院、中国艺术团工作近八年,求师多位笛子演奏大师。1971年,俞逊发通过练嘴劲的“废竹管”研制发明出“口笛”,而后演奏了口笛曲《云雀》,并创作出口笛独奏曲《
苗岭的早晨》。此外,“
口笛”还被作为礼品赠送国外元首。而后,俞逊发开始出访各国演出,在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的融合、借鉴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
俞逊发先后发明了指揉音、腹震揉等17种笛子演奏新方法。1975年,俞逊发加入中国艺术团。同年,参加新中国第一部中型专业电影歌舞片《
百花争艳》的拍摄。1981年,俞逊发与作曲家彭正元共同创作了竹笛独奏曲《
秋湖月夜》,并且该作品获得
中原地区全国
器乐作品评选
一等奖。1983年,创作了酝酿着禅意的乐曲《琅神韵》,并于次年获得
上海市音乐之春优秀创作奖。1984年1月16日,俞逊发在北京民族宫举行了《俞逊发笛子独奏音乐会》。1990年,演奏
朱践耳的作品《第4交响曲》,在瑞士玛丽·何塞皇后
交响乐作品大奖赛中获奖,此次是华人首次获得该奖项。
1991年,俞逊发著《中国竹笛》一书在台湾出版发行,同年首次赴台演出。1994年,将出访
德国时的即兴演奏录制成《太极》,并获得 “德国金唱片奖” 。2003年,俞逊发举行了纪念从艺45年的“玉笛坛声”音乐会 。2006年1月21日,在上海病逝,享年60岁。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46年1月8日,俞逊发出生在上海,少时在小学附近的关帝庙常听见各种乐声,启发了对音乐的兴趣,后而以两毛钱买了一支笛子,开始学习笛子。1958年,加入
上海市“红孩子业余艺术团”。登台演奏时,被南派笛子大师
陆春龄发现,并对其进行了培养和辅导。次年,被陆春龄正式收于门下。1960年7月,考入
上海民族乐团,成为随团学员。
演艺经历
1962年,俞逊发在第三届 “上海音乐之春” 音乐会上,
独奏陆春龄的作品《欢乐歌》和 《报喜》,获得“ 优秀表演奖 ”。文革期间,俞逊发先后在上海乐团、
上海京剧院、中国艺术团工作近八年,充实了演奏技术、进行了艺术积累、丰富了实践经验。并先后求师于
冯子存、
刘管乐、
赵松庭等笛子大师。1968年秋,俞逊发在使用“废竹管”练习嘴劲时偶然发现,可在废竹管上吹奏出
音阶。1971年,俞逊发研制发明“
口笛”。1973年5月1日,俞逊发在上海
卢湾区体育馆首次演奏口笛曲《云雀》。同年,俞逊发根据曾加庆创作、取材于
浙江省婴剧音乐的板胡曲 《
收割》而创作了同名笛子独奏曲,在原曲的中间部分加入了一段抒情的慢板 。
1974年,在北京演奏了《
姑苏行》。其演奏的 《姑苏行》运用了
昆曲和
江南丝竹运腔的特点,对气息控制与音色要求有所提高。在情境上,更注重气与情的融合协调。同年,俞逊发配合作曲家白成仁,为“口笛”创作了一首名为《苗岭的早晨》的
独奏曲,由俞逊发首演而风靡海内外。“
口笛”还被作为礼品赠送国外元首。并开始出访多个国家,对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的融合、借鉴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1975年,加入中国艺术团,成为团里的一名演奏员。同年,参加新中国第一部中型专业电影歌舞片《百花争艳》的拍摄。1977年,俞逊发在访问演出
加拿大期间,学习了加拿大
爵士乐歌曲《牧羊人》,并成功地使用竹笛把西方的爵士乐风格音乐表现出来。
1981年,俞逊发与作曲家彭正元根据《念奴娇·过洞庭》中所体现出的意境,共同创作了G调低音竹笛
独奏曲《秋湖月夜》。1983年,其撰写的为挖掘 、开拓笛子的演奏技巧,创造的17余项新的吹奏技术发表于《人民音乐》1983年第5期59页。同年前后,俞逊发由欧阳修的《
醉翁亭记》为灵感,创作了酝酿着禅意的乐曲《琅琊神韵》。1984年1月16日,俞逊发在北京民族宫举行了《俞逊发笛子独奏音乐会》。该次音乐会,是建国以来第一次真正公开的、以演奏笛子音乐为目的的独奏音乐会。为后来的演奏家能够举办不同风格、不同设想的
独奏音乐会开辟了先河。俞逊发将《三五七》和《喜相逢》等具有传统的南北方特色的乐曲搬上了舞台,同时将《秋湖月夜》《汇流》等一批新作品展示给观 众。
1984年至1985年,俞逊发在
中央音乐学院任教。1984年,其与彭正元创作的《秋湖月夜》,获得中国全国
器乐作品评选
一等奖。同年,凭借《琅琊神韵》获上海音乐之春优秀创作奖。1986年 《赤日》分别获上海音乐之春创作 、演奏
二等奖。同年起,担任
上海音乐学院外聘笛子教授、笛子演奏专业硕士生导师。1990年,演奏
朱践耳的作品《第4交响曲》,在瑞士玛丽·何塞皇后
交响乐作品大奖赛中获奖,此次是华人首次获得该奖项。该首作品灵活地运用西方现代作曲的技法,并成功地借鉴吸收了中国民族音乐的表现手法。俞逊发将竹笛极富民族特色的韵味发挥得淋漓尽致,与西洋
弦乐器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大千世界丰富多彩、深奥美妙的画面,使整部作品具有极强的哲理性和鲜明的民族风格。
1991年,俞逊发著《中国竹笛》一书在台湾“丹青图书出版公司”出版发行,阐述其对笛子的学习及演奏新的和艺术上的看法 。同年首次赴台演出。1992年9月24日,在中国台湾台北音乐厅举办《“魔笛传情”音乐会》。1993年,俞逊发出访
德国,他的演奏使德国的艺术家们为之震惊,在
慕尼黑录音棚中与外国音乐家即兴演奏。次年将当时的即兴演奏录制成《太极》,并获得获得 “德国金唱片奖 ” 。同年,《秋湖月夜》获“二十世纪华人经典作品奖”。
1995年,俞逊发在新家坡举办《笛子专场音乐会》。1998年12月,在中国台湾台北音乐厅举办《“玉笛飞声”俞逊发笛艺40年回顾展音乐会》。2003年,俞逊发举行了纪念从艺45年的《“玉笛坛声”音乐会》。2004年,他在香港文化艺术中心参加了《“中国南北大师喜相逢”音乐会》。2005年7月,他到
余杭区担任《“听雨杯"笛子大赛》评委,7月23日,在
浙江省音乐厅举办了《“名家,名曲,笛子独奏”音乐会》,演奏了《
姑苏行》《云雀》两首曲目。
2006年1月21日,俞逊发因
肝癌在上海病逝,享年60岁。
个人生活
俞逊发生前曾拜于笛子宗师
冯子存、
刘管乐、
赵松庭门下,兼收南北派之长,并融汇贯通发展创新。
1986年起,俞逊发担任
上海音乐学院附中青年交响乐团外聘笛子教授、笛子演奏专业硕士生导师,先后培养了钱军、
唐俊乔、
林顺顺、
毛宇龙、刘一、赵琪、潘丽丽等青年笛子演奏家。同时,培养了毛云岗、夏银鲤、薛军、朱娴静、常铮等高等院校笛子专职教师。
2004年,俞逊发被诊断为肝癌晚期。2005年底,俞逊发病情复发,不得不重新入院治疗。2006年1月21日因
肝癌在上海病逝,享年60岁。
主要作品
专辑作品
演奏曲目
资料来源:
改编作品
资料来源:
书籍作品
参演电影
艺术特色
艺术创造
1968年秋,俞逊发在使用“废竹管”练习嘴劲时偶然发现,可在废竹管上吹奏出
音阶。而后于1971年研制发明“
口笛”。
俞逊发先后发明了指揉音(分上揉音、下揉音和压揉音)、腹震揉、连续滑揉音、叩笛音、弹吐音、吐倚音、指跳音、哨笛音、指打音、指孔泛音、混震音、唇击音、舌击音、舌冲音、气击音、虚幻音、泛音
颤音17种笛子演奏新方法。
演奏风格
俞逊发的演奏既传承和发展了饱满圆润、柔婉清丽的南派风格,又领悟了粗犷豪放、高亢热烈的北派风格。其表现的意境,合了文人的感怀与
道家的浪漫。
艺术成就
俞逊发是
中原地区建国以来第二代演奏家的领头人,成功探索南北派竹笛演奏风格,并将二者融为一身,并积极倡导中国笛子在世界传播和传承。其艺术实践和艺术创作创新活动,对近30年来中国笛子,表现力的发展,笛子新技巧的运用与发明以及笛子艺术理念产生了巨大影响。他被世人赞誉为“古有
伯牙,今有俞逊发”,并被法国乐坛称作“中国魔笛”。
获得荣誉
资料来源:
人物评价
俞逊发的演奏既传承和发展了饱满圆润、柔婉清丽的南派风格,又领悟了粗犷豪放、高亢热烈的北派风格。他还在笛子作品创作、器乐改良和人才培育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上观新闻评)
俞逊发在竹笛演奏上博众家之长,兼容并蓄,演奏艺术日渐成熟。并形成自己的特有格调,其音色圆润优美、典雅委婉、刚柔相济,既有南派的典雅悠长,又有北派的高亢苍劲。(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