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焕如
植物病理学家
王焕如(1911年-1998年),江苏省丹阳市人,中国近现代植物病理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小麦锈病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小麦叶锈病菌生理分化和品种抗锈性的鉴定研究上,应用生物间遗传学的观点,纠正了国际流行的经典观点和方法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他还是推动中国生物间遗传学科的应用和发展的奠基人之一。1998年10月23日因病去世,享年88岁。
人物简介
王焕如,江苏省丹阳县人。生于1911年1月20日,卒于1998年10月,享年87岁。植物病理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小麦锈病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生物间遗传学应用的奠基人之一。
王焕如于1934年考入金陵大学园艺系,后转农艺系,其后转入植物病理系,1938年7月毕业,因学习成绩优异,获“思源奖学金”和斐陶斐金钥匙奖。1939年应俞大绂之邀赴昆明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任助教。1943年秋到重庆市任金陵大学植物病理系讲师。1945年通过国家公费留学考试,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进修。1946年回国后应邀任国立北京大学农学院植物病理系讲师,兼华北农业研究所技术指导。1949年10月出任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讲师、副教授,兼任中国科学院真菌植物病理研究所技士,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植物病理室技术指导。1957年曾被错划右派。1958年被调至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等职。
王焕如应用生物间遗传学的观点,纠正了国际流行的经典观点和方法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早在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中期,他在国内、外对小麦锈病进行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对小麦锈病的研究集中于小麦锈菌生理分化和品种抗锈病方面。1981年,他在生物间遗传学的启迪下,根据自己的实践以及结合的动向,提出了今后开展小麦锈菌毒性研究应持有群体观点、生态观点、时态观点、进化观点。采用毒力频率的方法研究小麦品种与锈菌群体的相互作用,为毒力组合与抗性组合布局提供依据;根据生物间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不通过杂交来推导品种抗性基因和基因型,为简便和迅速地鉴定源和选配亲来提供遗传信息。1985年他曾应邀去美国讲学,报告了生物间遗传学在中国小麦叶锈病研究中的运用和发展,得到美国同行专家的好评。他获得国家及省级科技进步奖7项,并领导了全国小麦叶锈病研究协作组,与山东省山西省河南省内蒙古自治区等单位进行多项协作研究。生物间遗传学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门新的学科,这一学科的基本观点是特定的病原物基因型和特点的寄主基因型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表现出特定的表现型,他在该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提倡教学、科研、技术推广三结合的教育思想。他自1943年开始从事教育工作,1990年离休后仍继续为研究生讲授高级植物病理学的专题报告。几十年来他坚持主张教学、科研、技术推广三结合。他亲自编写了《植物免疫学》、《寄主和病原物相互作用》、《生物间遗传学》和《抗病育种的病理学基础》等教材。他主持翻译了《植物抗病育种??概念和应用》等数部专著,发表论文124篇以及专题译文百余篇,为中国植病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一生可以概括为“治学严谨、为人正直、赤子忠心、为国为民。”
个人概述
王焕如(1911年-1998年),1911年1月20日出生于江苏省丹阳市。出生后三个月即丧父,12岁赴北平市三舅家,得益于美籍三舅母教其英语,因此自幼就有了良好的英语基础。1927年王焕如考入天津市南开中学。当时对体育十分偏爱,他是学校排球队队员,曾代表天津市参加了华北运动会并获得亚军。
1934年中学毕业,许多亲朋好友劝他从事银行、海关、盐务等工作,但他同情当时的贫苦农民,毅然立志学农。同年,考入金陵大学园艺系,后转农艺系。其后受植物病理系主任俞大言传身教的熏陶,感到该系学术气氛浓厚,师生关系亲密,这一些深深地吸引了他,最后终于转入植物病理系。1937年日军进攻上海市,王焕如被选为金陵大学抗敌后援会主席,投入支前工作。上海沦陷,他随校西迁成都市。1938年7月毕业,因学习成绩优异,获“思源奖学金”和“斐陶斐”金钥匙奖。毕业后,曾任贵阳中央农业试验所技佐。1939年应俞大绂之邀赴昆明市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任助教。在此期间,受俞大绂指导从事小麦锈病的研究,从此为日后从事小麦锈病的研究确定了方向。1943年秋,王焕如来到重庆任金陵大学植物病理系讲师。1945年通过国家公费留学考试,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从师于国际小麦锈病权威E.C.斯塔克曼(Stakman)进修。其间,他受其导师的委托负责全美小麦秆锈病生理小种的调查,深得导师的信任和赞赏,1946年结业后曾留他工作。但王焕如谢绝了导师的挽留,同年回国。回国后,应邀任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植物病理系讲师,兼华北农业研究所技术指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全国院系调整,王焕如随北京大学农学院合并于北京农业大学,任植物保护系讲师、副教授,兼任中国科学院真菌植物病理研究所技士,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植物病理室技术指导。1957年曾被划右派,虽身处逆境,但依然勤奋工作。1958年王焕如调至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等职至病逝。
王焕如1956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曾先后担任河北省人民政府技术顾问、河北省科委顾问、河北省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农业部小麦专家顾问组成员及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常务理事、顾问等职。1998年10月23日19点40分因病去世,享年88岁。
职业生涯
1934年-1938年 在金陵大学植物病理系毕业,获农学学士
1938年-1939年 任贵阳中央农业实验所农艺系技佐。
1939年-1943年 任昆明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植物病理组助教。
1943年-1945年 任成都金陵大学植物病理系讲师。
1945年-1946年 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植物病理系进修。
1946年-1948年 任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植物保护系讲师、副教授。
1958年至1990年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副教授、教授。1990年离休。
1998年10月23日19点40分 病逝。
影响贡献
一、中国小麦锈病研究的奠基人之一
王焕如从1939年就开始研究小麦叶锈病。1945年在美留学期间,曾协助导师E.C.斯塔克曼对全美小麦秆锈生理小种进行过调查,并取得了可喜成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焕如对小麦锈病的研究集中于小麦锈菌生理分化和品种抗锈病方面。他在国内广泛介绍斯塔克曼所倡导的锈菌生理小种概念和研究方法,为中国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王焕如十分重视小麦锈病的应用研究,以解决生产上的问题。1950年王焕如受农业部委托对中国东北地区小麦秆锈进行了调查研究,对小麦锈病菌生理小种,小麦品种幼苗抗病性作了大量鉴定工作,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锈病菌主要生理种是21号,并从307个小麦品种中筛选出近20余个抗病品种,为解决东北地区春小麦锈病为害起了积极作用。1956年对东北地区小麦锈病转主寄主的调查,明确大叶小蘖在东北地区不起寄主作用,为国家节省了大量除草的人力和经费。1959年他对河北碧玛1号小麦丧失抗条锈性进行了研究,指出丧失抗性的原因是碧1锈菌生理种引起的,并提出引种和培育抗病性品种措施。1984年王焕如对张家口市坝下地区夏播小麦条锈病进行了考察,认为在高山上越夏的条锈菌与平原地区秋播小麦出土的时间不相衔接,消除了有人担心条锈菌有可能波及平原冬麦锈病流行的忧虑。此外,王焕如还为解决小麦赤霉病、腥黑穗病、黑胚病、根腐病的防治研究上做出了显著成绩。
二、是推动中国生物间遗传学应用的奠基人之一
生物间遗传学是70年代兴起的一门新的学科。它是在锈菌生理分化现象和基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一学科的基本观点是特定的病原物基因型和特点的寄主基因型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表现出特定的表现型。它不仅全面地考虑了寄主、病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还指出了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特定的寄主和特定的病原物相互作用的专化性。
王焕如鉴于生物间遗传学的发展,经他积极建议农业部于1981年和1984年分别邀请美国国际生物间遗传学权威W.Q.雷格林(Loegering)和L.E.勃劳德(Browder)两位教授到华举办了两期全国性的生物间遗传讲习班。王焕如在会前亲自译出主讲人的讲授提纲,主持组织讨论和辅导,会后亲自整理全部讲授资料。在以后的几年中,应邀到全国各地进一步介绍生物间遗传学理论,并与冯祖寿合编了中国第一本《生物间遗传学》讲义。为推动这一学科在中国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三、提倡教学、科研、技术推广三结合的教育思想
王焕如自1943年开始从事教育工作,1990年离休后仍继续为研究生讲授高级植物病理学和专题报告。几十年来他坚持主张教学、科研、技术推广三结合。他担任河北农业大学植保系主任时,强调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要尽量多做研究工作。他认为开展科研与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密切相关的。
王焕如在教学上强调培养同学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重视启发式教学。他不仅在课堂上或辅导中开展质疑和答疑,而且经常给同学们提出问题,在教师指导下,让同学去查阅资料,甚至通过田间和实验室里小型实验来解答问题。他提倡因材施教,鼓励同学因志趣选修各种课程。这样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发挥其专长。
王焕如在科研上,善于帮助同志们从具体的实验结果提高到理论上进行分析。例如在小麦锈病防治的研究上,他根据同志们对河北碧玛1号小麦丧失抗条锈性问题研究的结果,结合多年实践经验,进行分析,大胆地对传统的锈菌生理小种鉴定方法和生理分化观点提出对若干植物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编写系统作了革新。他指出“柯赫法则”在应用方面的局限性等等。正由于他以求实的精神使得他与范怀忠合编的《植物病理学》教材博得了国内和菲律宾学者的好评,1988年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向国家教委推荐为优秀教材。
成就荣誉
1984年王焕如及他的研究小组首先将这理论用于小麦叶锈病的研究上,发表了“生物间遗传学不通过杂交推导基因型的程序及其在小麦抗叶锈性研究中的应用”论文。代表了中国小麦锈病研究进入到新的水平。
王焕如和他主持的小麦叶锈病研究组取得瞩目成就,其中获得国家及省级科技进步奖7项,并领导了全国小麦叶锈病研究协作组,与山东省山西省河南省、内蒙等单位进行多项的协作研究。
人物评价
一、学术观点构思独立创新,惠及师生。
1985年王焕如应邀去美国讲学,报告了生物间遗传学在中国小麦叶锈病研究中的运用和发展。依阿华州立大学副校长克里斯顿森评价:“王教授的学术观点,不仅对研究生,对教授也有启发。”密苏里州立大学雷格林教授评价:“你们的工作,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是好的。如能在抗病育种中应用,将可以减少因病害造成的损失。”堪萨斯州立大学勃劳德教授的评价:“王教授的抗性组合的构思,是独立的创新。”
二、传书立著,推进中国植病事业的发展。
王焕如为中国植物病理事业奋斗了几十年,他亲自编写了《植物免疫学》、《寄主和病原物相互作用》、《生物间遗传学》和《抗病育种的病理学基础》等教材。他主持翻译了《植物抗病育种——概念和应用》等数部专著,他和他的锈病研究组发表论文124篇,以及百余篇专题译文,为中国植病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他的一生可以概括为“治学严谨、为人正直、赤子忠心、为国为民。”
主要论著
1、戴松恩,姜秉权,王焕如:《小麦品种抗赤霉病之育种问题》,《农报》,1941,6:616-625
2、王焕如:《1951年华北小麦条锈病预测》,《农业科学通讯》,1951,3(1):34-35
3、王焕如:《植物的抗病性和耐病性》,《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80,4(1):135-140
4、王焕如:《从生物间关系研究锈菌的致病性》,《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82,5(1-2):34-41
5、王焕如:《张家口坝下地区夏播小麦病害问题考察报告》,《河北农学报》,1984,9(4):14-17
6、王焕如,朱之,汪宜萱等:《生物间遗传学在我国小麦叶锈病研究中的运用和发展》,《植物病理学报》,1987,4(4):203-210
7、曹克强,王焕如:《小麦品种慢锈性及其变异性和专化性研究》,《植物病理学报》,1989,19(1):53-58
8、申志新,王焕如,朱之堉:《小麦叶锈菌相对寄生适合度变异研究》,《植物病理学报》,1990,20(2):141-145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个人概述
职业生涯
影响贡献
成就荣誉
人物评价
主要论著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