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坤廉,曾在广东南路组织妇女服务队,任总队长,从事抗日救亡活动。民革第二届中央委员、
中国民主同盟第一届中央委员。
郑坤廉的父亲郑发为
日本华侨。郑坤廉出生于日本,姐妹8人,她排行第六。后随父返国在乡间小住,其父送她到
广州市求学,就读于广东高等师范附中,后入
中山大学,她勤奋用功,成绩优异。193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法院经济系。由同学介绍,结识了爱国将领十九路军六十一师旅长
张炎,两人意气相投,不久便结了婚。
在1938年春,张炎任
广东省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十一区统率委员会主任兼游击司令和1939年1月就任七区行政专员时,郑坤廉协助张炎开办广东第四、第五保育院,并任院长,收养抗日军人子女和流散的孤儿。在
梅菜成立第一区妇女服务队,坤廉自任总队长。又组织剧团,她亲自带领到各县巡回演出,做了大量的抗日救国宣传工作,坤廉经常这样说:“我们妇女在国难当头的时候,应把家庭之爱,普及到社会,普及到每个孤儿寡妇,使他们得到人的快乐。”可见她的思想品德是多么崇高伟大!
张炎将军,一贯反对内战。他对
日本发动的
九一八事变,义愤填,对
蒋介石的不抵抗主张,极度不满。这时坤廉一直伴随丈夫身边,鼓励丈夫反内战,主抗日,爱国家、爱人民。她说:“国家大事,稍在失策,误国误民,贻害非浅”。
张炎将军起义的那晚,因为有两个孩子,郑坤廉不能同去,只能领着孩子避难,当晚在邻村安顿。后来,又躲避到
湛江市(现湛江)
东营市许爱周先生家乡一个小山坡里。
当时广州湾、
香港特别行政区仍是日占区,国内其它很多地方又是国统区,寻找安身之处是当务之急。后来,在
陈泽等
张炎的部属和老朋友的帮助下,郑坤廉带着孩子乘坐机帆船偷渡到了澳门。
日本投降后,1945年9月,郑坤廉到了香港。
回到香港后,郑坤廉一家住在她的七妹郑坤耻家。当时,香港国民党的报纸污蔑郑坤廉为‘女匪首’,在十万大山打游击,悬赏50万捉拿她。所以她很低调,但仍旧坚强地参与香港的民主活动,协助何香凝女士工作。
丈夫惨遭杀害并没有把她压垮,相反更磨练了她的意志,她怀着满腔悲愤继续丈夫未竟的事业——为民主而奋斗。后来郑坤廉的工作也越来越顺利了,和进步人士一起在
香港特别行政区开办了南光中学,专门收容从南路逃出的人员并使他们的子女能受到教育。”
1949年春,当年逃亡香港的众多民主人士纷纷北上筹备新中国的诞生,郑坤廉也应邀前往,她走水路至
营口市上岸后,再入关到
北平市(现北京)。
1950年5月,郑坤廉女士去世,终年43岁,安葬在
十九路军坟场。1957年,党和政府将
张炎的遗骸从
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回
广州市,与郑坤廉女士合葬于广州银河公墓,两位革命的伴侣再次走到了一起。
1932年结识了爱国将领张炎,不久便结了婚。婚后,他俩所想的不是怎样去度蜜月,而是想如何去培养南路人才。当时广东南路农业落后,稻谷和果木、杂粮每年收成很低,品种甚劣。他俩有意振兴农业,于是利用十九路军对张世德的抚恤金,创办了世德农业职业学校,校址设在梅菜五里营。抗战初起,
梅菜屡遭日机轰炸,张炎便把学校迁回家乡吴川樟山,郑坤廉亦随往主持校务。学校所聘请的教师,均经郑坤廉亲自介绍,这些教师多是农业专门人才,如郭定中、李冠英,都是中大农科毕业生。进步人士,则有周印心、李朝晖、周曼青等。该校办了十届,造就一批农业人才,毕业生在
吴川市、
化州市、
廉江市等县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介绍的优良吕种,如稻谷大糯变原是
粘米种,但收获成数高,一吃起来像糯米软滑可口。并改良了化州的橙汁饮料。世德学校既重视理论知识,也重视实践经验,这是他们夫妇的教育主张。
1942年春,郑坤廉和丈夫从香港脱险到达
韶关市和
桂林市,稍后即返回吴川樟山,到家第二天,两夫妇到职校巡视,赞扬能坚守岗位的教师鼓励学生们艰苦学习,力求上进,指出抗战越接近胜利,越会艰难,勉励学生不要怕苦,以迎接抗日胜利的来临。夫妇俩提出办农业职业学校固然需要,但吴川
化州市办普通中学,大量培养输送升大的人才更为需要。于是在1942年秋季呈请省教厅,把世德农校改为世德中学,招收高初中学生入学。这一介议,得到
张发奎、李济深、蔡廷、蒋光几位将军的赞同,故很快得到省教厅的批准。于是从新组织校董会,张炎任董事长,郑坤廉任董事。除职员就地取村外,教师均由郑坤廉亲自到
湛江市物色,或函约表其来校执教。并订出奖励勤学苦练的办法。张炎每天必来校巡视两三次,郑坤廉则经常来校对学生讲话。
郑坤廉从不计较家庭产业,她对办学既出钱又出力,
张炎只有八十亩薄田谷租收入,全部拿出来做世德学校的经费,不足之数,他俩 就在湛江向富商许爱明、
张明西、
庞鼎元等募捐,富商亦知张炎之为人,不待启齿,即乐意解囊相助。学校经济虽然困难,但郑坤廉与丈夫仍然订出奖学谷办法,凡学生操行甲等的均给以奖励,或免全费、免半学期学谷尤其是对樟山的子弟,凡家境清贫而学有成绩的均受到资助。坤廉夫妇希望能在世德中学培养出很多大专学生。
在福建人民政府失败后,他们夫妇曾到西欧及
苏联考察学习,他们对苏联的教育很感兴趣。坤廉认为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能人书本到书本,而应该从书本到实践,又反过来从实践回到书本,互相印证,从而得到真理,认识真理。坤廉对教育的认识,也直接影响着
张炎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