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头(
学名:Gorsachius goisagi):体长约49厘米,是一种体型矮扁的褐色
鹭鸟。似
黑冠鳽但区别在嘴及头顶冠形小,颈背灰褐色至
栗色而非黑色,翼尖非白色。翼上具特征性黑白色肩斑;上体深褐而具较浅的斑;下体皮黄,有由深褐色纵纹形成的中线。飞行时灰色的飞羽与褐色覆羽成对比。喜林区,早晚在多草地区取食。于繁殖期及迁徙时发出深沉而带回音的似类呼呼叫声。进食时发出呱呱声。繁殖于日本;越冬至
菲律宾及
苏拉威西岛。由于
栖息地的砍伐和农田开发,以及乌鸦和
西伯利亚地区的
捕食和竞争,栗头鳽的数量已受到威胁,目前估计不到1000只成年个体。因此,日本和香港已将栗头鳽列为受保护物种。
栗头鳽头顶、冠羽和后颈暗
栗色,颈侧、肩和背栗红色,具细而不明显的褐色虫蠹状班;腰和尾上覆羽深栗褐色,尾羽也为深栗榴色而缀有石板色或暗榴色端斑。大翅覆羽鲜栗色,飞羽黑色,具栗色瑞斑。颏、喉和前颈白色,有一条由黑色斑纹组成的黑线从颏部开始沿喉和前颈中线而下到腹中部。胸部中央延长的羽毛栗色而杂有黑色,其余下体羽毛皮黄白色,具有黑褐色条纹和斑点。幼鸟羽色相似于成鸟,但头顶黑褐色,头的两侧和颈其黑色斑点。翅覆羽较淡。
翼展在43至47厘米之间,成鸟和幼鸟的羽毛颜色有所不同,成鸟的头部和颈部羽毛呈
栗色,翅膀羽毛呈深褐色,而幼鸟的头部羽毛比成鸟更黑,翅膀羽毛比成鸟浅。栗头鳽的独特特征是翅膀上密集的黑色线条。
栗头鳽栖息于沿海附近浓密森林或林缘地带之溪流中,也见于低山森林中的
沼泽、河谷或溪流。通常栖息在
丘陵和低山的浓密针叶林和阔叶林中,附近有水源,如河流和溪流。栗头鳽的海拔范围通常在50至240米之间,但在日本和
菲律宾的稀缺
栖息地中,也有报道其出现在1000米以上的高度。冬季,栗头鳽会栖息在黑暗、深阴的森林中,靠近水源,海拔可高达2400米。
栗头鳽是迁徙性鸟类,繁殖在日本,除部分留在繁殖地南部越冬外,多数都迁往中国台湾和菲律宾等地越冬。迁徙时部分经过我国上海、香港、福建等地,迁徙时间春季在4-5月,秋季在9-10月。性隐秘,是一种夜行性鸟类,性胆小而机警,常单独或成对在夜间活动和觅食,白天也常活动和觅食,在密林中活动于隐蔽的阴暗地方。当夜幕降临时它们就离开隐居的森林飞往远处的觅食地,多在芦苇丛中通过,或在芦苇上行走。通常很少飞行.飞行时两翅鼓动缓慢,颈缩成S形,脚朝后面伸直,突出于尾外。休息时常缩颈伫立不动,夜受惊时一跳而起,飞行低,振翼缓慢有力。受惊扰时常向上伸直长颈观望凝视,行走时也常缩着颈。主要以小型鱼类、
甲壳亚门、
黄鳝、蛙、小螃蟹、
水蛛、昆虫、
环节动物门和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有时也吃少量植物性物质。主要在夜间活动觅食;有时白天也在密林中阴暗的地方觅食。在黄昏时分独自或成小群觅食,主要以森林地面上的土壤动物为食,如蚯蚓、
蜗牛和小昆虫。它会利用粗壮的喙从地里挖出蚯蚓和蜗牛。此外,栗头鳽也会在
沼泽和稻田边浅水处
捕食甲壳类动物和小鱼。
繁殖于
本州岛、九州和
伊豆群岛。越冬于中国台湾、
琉球群岛、
菲律宾和
印度尼西亚的
苏拉威西岛等地。迁徙时经过中国上海、香港和福建等地。春夏季节也会在韩国和
俄罗斯远东地区出现。栗头鳽在3月至6月间抵达日本的繁殖地,在9月至11月离开迁徙至菲律宾。栗头鳽往往与其他1000多只
夜鹭混群迁徙。
繁殖期为5-7月。营巢于山地密林中,巢多筑于树冠枝叉上。巢的结构较为简单,主要由树枝筑成,内垫有
苔藓植物。巢的形状为皿形。每窝
产卵4一5枚,偶尔有多至6枚和少至3枚的。卵为白色,光滑无斑,大小为17×37毫米。孵化期为35至37天。
栗头鳽是一种分布区域狭窄、数量稀少的濒危鸟类,在中国仅见于上海、福建、香港和台湾,是稀有冬候鸟和旅鸟。由于
栖息地的砍伐和农田开发,以及乌鸦和
西伯利亚地区鼬的
捕食和竞争,栗头鳽的数量在1970年代以前很常见,如今已受到威胁。目前栗头鳽的数量估计不到1000只成年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