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警世通言》中的一篇短篇小说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明代冯梦龙“三言”的《警世通言》中的一篇短篇小说。其故事最早记载于明宋懋澄《九集》卷五《负情侬传》。《九䈁别集》《情种》《文苑楂桔》及明刘心学《史外丛谈》等都有转载。冯梦龙根据有关材料,创作成拟话本小说。
小说讲述了明万历年间,京城名妓杜十娘与太学生李甲相恋,赎身从良,途中被李甲转卖给富商孙富。十娘怒携多年积攒的百宝箱,投江自沉的故事。作品通过杜十娘与李甲的爱情悲剧,表现了杜十娘追求爱情自由的愿望与封建等级制度的尖锐矛盾,歌颂了杜十娘的反抗精神和光辉人格,鞭挞了封建社会扼杀美好事物的罪恶。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被民间地方戏曲多次改编,川剧秦腔、河北梆子、评剧、越剧等等地方剧种都有此剧目。1981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又被改编为电影《杜十娘》。
创作背景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明冯梦龙根据明万历年间宋懋澄《九䈁集》卷五《负情侬传》创作的拟话本小说,编入《警世通言》第三十二卷。
《负情侬传》中对于背景的介绍十分简单,《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则详细说明了“纳粟入监”这一特殊的社会现象。这一背景介绍的特殊意义在于:充分显示了明代社会中金钱的份量——有钱即可读书、中举、为官,前途似锦。相较与宋氏,冯梦龙充分展现了明代后期鲜明的时代特色(明代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复杂的社会背景,正是在金钱利益为人们高高地供奉在心头、作为思维行动的第一出发点,错误的金钱观念不断渗透到社会每一个阶层、不断蚕食人性中的美德与善良,杜十娘的“沉箱”与“自沉”才会如此的震撼人心、发人深省。
在《警世通言叙》中,序文之开篇非常明确指出,小说不必“尽真”,不必“尽赝”,也不必“去其赝而存其真”。小说中“事”之有无虚实无关紧要,关键在于其中要有真“理”情“理”(即具有感染力的“理”)。所谓“事真而理不质,即事质而理亦真”。《警世通言》所收作品40篇,书中着墨最多的是妇女形象和士人形象。《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其中名篇。
内容情节
小说讲述了明万历年间,京城名妓杜十娘久有从良之志,便积攒下一个百宝箱,寄藏于姐妹处。以待不时之需。杜十娘出身于烟花之地,深知沉迷于声色的花花公子的特性,不愿轻易委身于人。经过长期的考察、寻觅,她选择了太学生李甲,并希望将终生的幸福托付于他。
几经谋划,费尽周折,十娘如愿离开妓院。离别之时,众姐妹纷纷相送,并以资助盘缠为由将百宝箱归还于十娘。然而生性软弱的李甲担心回家不能为严父所容,便与十娘泛舟吴越,以从长计议。在途中,他们与一纨绔子弟孙富相遇。孙富见十娘貌美,色心顿起,趁与李甲饮酒之际,百般挑唆,以所谓的“父子天伦”“妇人水性白无常”等说辞,诱惑李甲以千金银钱的价格将十娘卖给他。
李甲虽爱恋十娘,但他生性自私软弱,选择了屈从于礼教。竟然百般游说十娘委身孙富。十娘万念俱灰,已存死志,假意同意了他们的交易。在交易之时,十娘当众打开百宝箱,将其中的银钱、宝物悉数投于江中。在怒斥负心汉和贼人之后,她怀抱宝箱,投江自沉。
人物角色
杜十娘
杜十娘渴望自由幸福,她苦心孤诣地安排着自己的命运。与李甲相比,杜十娘是主动积极的筹划者,而李甲则是被动消极的应付者。同时,“百宝箱”这一道具也若明若暗地出现。在《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篇末,作者冯梦龙评价杜十娘评:“独谓十娘千古女侠”“明珠美玉,投于盲人,以致恩变为仇,万种恩情,化为流水,深可惜也!”他所强调的是十娘的“真情”,歌颂的是不以金钱、门第、权势为前提的爱情本体。
李甲
太学生李甲是家中长子,长相风流俊俏,性格温和忠厚但又懦弱无能,没有主意,惧怕父亲。因为他的懦弱无能让孙富奸计得逞。他的个性也是造成悲剧的主要原因。
孙富
盐商孙富,家资巨万,积祖扬州市种盐。惯向青楼买笑,是个轻薄的头儿。他老于世故,阴险卑鄙,居心测,具有商人的智慧、洞悉行情、灵活应变的能力。孙富的登场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却是故事发生巨大转折的主要推手。
作品特点
这篇小说不仅反映了明中叶资本主义萌芽时期金钱的力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封建礼教的力量。
作品从头至尾,忽隐忽现的有一种贯穿始终的社会势力在那儿阻碍着杜十娘的对美好爱情的追求。这种社会势力的代表人物是李甲的父亲李布政。这个人物没有出场,但却无处不在,就是他所代表的社会势力——封建礼教,造成了杜十娘的爱情悲剧。孙富说服李甲将十娘转卖,表面上看是一千两银子,实质上他靠的是封建礼教,凭借礼教孙富摧毁了李甲的精神防线。
杜十娘得知李甲把她卖了,她的动作、表情十分传神,起先“大惊”,后知李甲真意,事情无法挽回时,她“放开两手,冷笑一声”,之后又“挑灯梳洗”,用心修饰。最后“微窥公子,欣欣似有喜色”, “乃摧公子快去回话,及早兑足银子”。细节描写尽管只有几个字、几句话,但透过十娘的表情动作,读者看到了她激烈、复杂的内心活动,感受到了她的愤怒和悲痛。
最后十娘与百宝箱一起怒沉江底,用生命来维护自己的爱情理想与人格尊严,她的这种人格力量震撼人心并让读者印象深刻。
《杜十娘怒沉 百宝箱》其文本结构中潜伏着双重对抗:百宝箱代表的富贵与布政使代表的宗法、权势的对抗;风流士子与暴发商人的对抗 。这双重对抗左右着主人公的命运 ,更显示了明末特有的精神气候 。正是在新旧力量的对抗和作者的传神描摹中获得了历久弥新的审美价值 。
作品评价
在《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篇末,作者冯梦龙对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举动作了评价:“独谓十娘千古女侠,岂不能觅一佳侣,共跨秦楼之凤,乃错认李公子,明珠美玉,投于盲人,以致恩变为仇,万种恩情,化为流水,深可惜也!有诗叹云:“不会风流莫妄谈,单单情字费人参;若将情字能参透,唤作风流也不惭。”他所强调的是十娘的“真情”,歌颂的是不以金钱、门第、权势为前提的爱情本体。
小说情节一波三折,从杜十娘久蓄从良之志,细心谋划脱身之计,到姊妹殷勤相送,与李甲夜泊瓜州渡口,受孙富垂涎挑唆,至十娘怒沉宝箱自尽,其构思精妙结构严谨,作者不仅刻画了杜十娘这一执着追求幸福的女子形象,兼带描写封建社会世态人情中的众生相,小说内涵深刻丰富,语言精练独特。
作品影响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在后世被广为传播,不断地被多种文艺形式吸收敷演,京剧川剧越剧、评剧等均有此曲目,现代又被多次被搬上银幕。从最初的文言文小说到通俗小说、明清传奇,直至近代各种地方戏曲:各种文学艺术形式,无论是戏曲、电影、电视甚至音乐,都有以杜十娘故事为题材的作品,几个世纪以来,杜十娘故事正是以多种传播形式被广大观众熟悉、传唱,同时还远播国外,深受世界人民的欢迎。
杜十娘故事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已相对固定,但在传播过程中,杜十娘的怒沉百宝被多种解读。相同的人物、相同的情节在传播过程中传达出不同的精神面貌和人物风情。不同的解读方式,加深了故事的主旨和意义,带来了多种理解的可能性,使杜十娘故事的传播一直处于丰富和发展之中,呈现出一种新表现和新姿态,历久弥新与时俱进。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三言二拍》中的名篇。《三言二拍》作为我国古代粤语短篇小说的经典之作,以其故事性和通俗性不断被改编成各种戏曲剧目搬上舞台,《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作为三言中《警世通言》的名篇。20世纪80年代后,对《三言二拍》的影视改编进入了高潮。1981年由《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改编的电影《杜十娘》获得好评。
衍生作品
参考资料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豆瓣读书.2023-11-15
..2023-11-14
..2023-11-16
..2023-11-15
..2023-11-16
..2023-11-15
Sina Visitor System.新浪微博.2023-11-16
花魁杜十娘 Miss杜十娘 (2003).豆瓣电影.2023-11-15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1956).豆瓣电影.2023-11-15
目录
概述
创作背景
内容情节
人物角色
杜十娘
李甲
孙富
作品特点
作品评价
作品影响
衍生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