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桥村隶属于
晋源区晋祠镇,位于晋源新城西南,南距晋祠风景区0.5公里。村西之山以形似卧虎而得名,
平均海拔为1040米,是
太原县八景之一"卧虎青岚"之所在。
2018年12月,住房城乡建设部等拟将赤桥村列入第五批
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春秋战国时著名的豫让刺赵等历史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晋阳文化民间研究会专家研究发现,村内共有9株古槐,树龄均在数百年以上,由于年代久远,村民们都习惯以古树称之。然而,专家在研究中也发现,这9株古槐中有6株胸径在2米以上,分别是槐树社、管道社、西稍社、南老社、庞家社和灯山社的“社树”。其中,以胸径7.5米的槐树社“社树”最为古老,以灯山社的“社树”最为年轻。据该村88岁的高继业老人说,以前赤桥村各社每年都在树下祭社,仪式结束之后,大家就在树下分吃祭品。
该村中央有座石桥,相传是
春秋末期义士豫让舍生取义自刎之处,故名"
赤桥"。赤桥村不仅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遗迹,而且依山傍水,古木参天,旧有"赤桥十景"之说。
村子依山傍水,绿树成荫,环境优美。立于村东的公路上,放眼望去,西山犹如一只伏卧于山间憩息的猛虎,此乃世人称奇的卧虎山。该山峰峦峻岭,
松柏吐翠,北连龙山、
蒙山,南至明仙峪,与
晋祠毗邻。一场春雨刚刚洗过,浮岚缭绕,薄雾弥漫。不是仙境,胜似仙境。
山下,是上世纪50年代就被
太原市人民政府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
兰若寺。据史料记载,
兰若寺始建于
北齐年间,曾经两度被毁、两度重建。上世纪60年代末,兰若寺被推倒,在寺庙原址上建起了
晋祠镇造纸厂。
据
太原市文史研究学者王剑霓(发现
蒙山大佛的第一人)考证,赤桥村早先叫韩村、刘村,也叫石桥村。春秋战国时期,
晋国荀瑶、
赵毋恤、
魏桓子、
韩康子四卿分霸,智家实力最强。智伯便联合韩、魏两家攻打赵家,围困
晋阳古城(今太原市古城营村)。因城高墙厚久攻不下,智伯就掘渠南引发源于
难老泉的
晋水,北引
汾河之水来淹晋阳城。就在洪水快要漫过城墙时,智伯军营反被水淹。原来,赵襄子在水临城下时,派人潜出城外,说服韩魏两家反戈,
决堤放水冲垮了智伯军营。其中,晋水就从赤桥村流过,浇灌田地、洗草作纸,润泽方圆数百里,后人将其称为
智伯渠。渠宽约4米,深约3米,用方石砌成,在村中央分成两股,一股经赤桥向北泻下,一股转弯欢腾东去。
在赤桥村,
造纸有着悠久的历史。立于
晋祠内的《遵断赤桥村洗纸定规碑记》记载,
爱新觉罗·旻宁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赤桥村民造纸已成规模,而造纸洗浆之水即为
晋水,并形成每到清淤河道无水可用时,就到晋祠庙
难老泉分水堰旁洗纸浆。因晋祠等村将难老泉两岸堤堰加高、砌筑石栏,
赤桥人无法下河洗浆,便将河北岸拆开一道口子,双方由此引发争执。为维护村民利益,赤桥村村民上诉公堂。官司历时3年,从县衙打到省辕。最后,省辕指派
阳曲县、
寿阳县等数位知县实地考察,最终判定赤桥村胜诉。
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几位村民为让后人记住这段历史,将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刻成两块石碑,名曰"洗纸公文碑",一块置于
晋祠院内,一块置于赤桥村兰若寺内。"男人锅中蓬草,池中捞浆,女人携凳持刷,贴纸上墙。家家户户,院内院外,房前屋后,一片金黄。"可见,当时洗草
造纸在赤桥村已是如火如荼。
该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通水、通电、通电视、通电话,无路灯。全村有40户通自来水,有40户通电,未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20户;安装
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2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7户,建有沼气池农户30户。
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9户居住
砖混结构住房;有31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1、改善交通道路,加强
水利设施建设;2、发展以生猪为主的养殖业,计划养殖生猪400头;3、发展以优质玉米、优质马铃薯种植为主的
种植业;4、计划发展
魔芋种植30亩。
到2010年底,全村参加农村
农村医疗保险135人;享受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0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1公里,距离乡卫生院12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