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麟,(1910—1987),是著名的经济学家、翻译家、作家、大学教授。郭家麟先生1910年4月出生于山西忻县代郡村。其父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
辛亥革命在太原奔波,所以小学和初中都在太原学习。初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
天津市南开中学高中部。毕业后又以优秀的成绩直升入南开大学。在南开大学苦读于1933年毕业。由于学习劳累,毕业后就大口大口吐血,经医院检查为肺病二期,在病床上苦熬了两年多。认为今天的出路,只有写作和教书才是康庄大道。
写作生涯
七七事变爆发后,携家逃难,几经波折,到了
重庆市。此时旧病复发又大口吐血不止,身体状况急骤下降。为了生计在四川壁山县立中学教书并开始写作,研究中国金融、货币和经济问题。连续出版了《中国现代货币制度》 (1941年), 《十年来中国金融史略》(1943年,陈列于
美国国会图书馆),《中国经济建设问题》(1944年)。这些书对我国三十年代币制改革、
日寇的货币侵略、战时金融体制和金融管理问题、后方物价问题、战后货币整理问题等进行了专门研究,并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这些书当时被列为抗战建国丛书,至今仍有学术和史料价值。
郭家麟先生不但知识渊博,而且是一位治学严谨、诲人不倦的教师。由于他勤于学习和钻研,对经济领域的许多方面都有较深的探讨,因此,在教学中能开出许多课程。解放前在
上海商学院和
暨南大学兼任教授时,主讲过《经济思想史》、《经济地理》、《商业史》、《
经济学原理》等课程,独自编写过《外国经济学说史》等书。
翻译工作
进入中年,
上海战役了,郭家麟先生放弃了去外国的机会,决心致力于教育事业,为共产党培养新的经济人材。先后在杭州
之江大学、上海财经学院等校中主讲了《贸易经济》、《经济地理》、《各国币制》、《
中国近代经济史》、《
世界市场行情》、《经济学说史》等课程。这些课程涉及知识面很广,但他总是能深入浅出地讲解得非常透彻,深受学生们欢迎。结合教学他又主编了《中国经济地理》,还参加了编写《外国经济地理》等教材,这些教材在上海财经学院使用以后获得了好评。
1978年上海财经学院复校后,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对研究生和青年教师的培养上,他常说,要把“十年动乱”时中断了学习的人快快地培养出来。教学中他强调因材施教,重视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和帮助,对努力上进的学生非常关心爱护,把自己多年来珍藏的目前已买不到的书籍借给他们阅读,传授自己的读书方法和写作方法,鼓励青年人超过自己。
复旦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甚至外地高校的不少研究生和青年教师都曾登门求教,他都热情接待,耐心指导。这种大力扶植后辈,甘为人梯的精神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赞扬和尊敬。
郭家麟先生不但是著名的经济学家、作家、教授,而且还是一位著名的翻译家。在他几十年的学习生涯中,前后翻译过数百万字,其中,大部分是外国经济理论。现代资产阶级的不少经济名著和一些新理论,正是通过他的翻译才为我国经济理论界所普遍了解。比如:1944年他翻译了
美国经济学里昂惕夫的《经济统计与战后经济政策》一文,此文正是里昂惕夫日后获得诺贝尔奖学金的《投入--产出经济学》的一种缩写。解放后除致力于教学外,他还先后翻译了张伯伦的《
垄断竞争理论》,欧弗拉区的《列强对华财政控制》,
约翰·麦克库洛赫的《政治经济学原理》(此书列入汉译名著),
多马的《
经济增长理论》等四本书,与人合作翻译的有马歇尔的《
货币、信用与商业》(此书也列入汉译名著并已再版四次),和
威廉·鲍莫尔的《
福利经济及国家理论》等书。文化大革命中,上海财院停办,他调至
复旦大学历史系拉丁美洲研究室,与周谷城等又翻译出版了《梅特》、《苏联与拉丁美洲》、《切。格瓦拉》、《苏联在加勒比海地区的海上力量》等,当时不写译著者名字,署名复旦大学历史系拉美研究室。
值的指出的是,郭家麟先生并不满足于简单介绍这些资产阶级经济理论,他总是努力地用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去分析批判他们,他先后在《
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
文汇报》上发表了《垄断竞争论的反动本质》、《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利息理论》、《资产阶级工资理论批判》、《继承历史学派衣钵的经济增长阶段论》等文章,其中《垄断竞争论的反动本质》是我国对这种资产阶级经济理论批判的第一篇文章。这些论点观点鲜明,批判深刻,得到我国学术界的普遍重视。
郭家麟先生埋头苦干的精神是值的学习的。解放前,他为了生活,几经坎坷和波折,但从不气馁,而是百折不挠地努力工作,因此人们誉他有骆驼精神,吃苦耐劳,任重道远。解放后他更加发扬着这种精神,年复一年地教学、写作、翻译,永不知疲倦。粉碎“四人帮”以后,落实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他心情舒畅,干劲更足了,除培养研究生外,他还带领青年教师翻译了海韦尔·琼斯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导论》,校对了许多青年教师的许多译稿,正在做更多的为经济理论研究工作时,不幸于1987年6月11日因病然长逝。
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中国经济学科学年鉴》中的已故经济学家栏目中介绍了他的事迹和刊登了照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还发表了他逝世的消息。
附:1988年中国经济年鉴
郭家麟,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1910年4月生于山西忻县。1933年南开大学毕业。抗战时期在
四川省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写了《中国现代货币制度》、《中国经济建设问题》、《十年来中国金融史略》等书,对我国三十年代币制改革、
日寇的货币侵略、战时金融体制和金融管理问题、后方物价问题、战后货币整理问题等,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至今仍有学术和史料价值。
郭家麟是一位知识渊博、治学严谨、诲人不倦的教师。由于他勤于学习和钻研,对经济领域的许多方面都有较深的了解,因此能开出许多课程。解放前在是
上海商学院和
暨南大学兼任教授时,讲过《经济思想史》、《经济地理》、《商业史》、《经济学原理》等课程。解放以后在
之江大学、上海财经学院等校中主讲《贸易经济》、《经济地理》、《各国币币制》、《
中国近代经济史》、《
世界市场行情》、《经济学说史》等课程。这些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很宽,但他总是能深入浅出地讲解的非常透彻,深受学生欢迎。结合教学,他曾独自编写《外国经济学说史》,主编《中国经济地理》,还参加编写《外国经济地理》等教材。这些教材在上海财经学院使用以后获得好评。
郭家麟还是一位著名的翻译家。在他几十年的学术生涯中,前后翻译过数百万字,其中大部分是外国经济理论。现代资产阶级的不少
经济学名著和一些新理论,正是通过他的翻译才为我国经济理论界所普遍了解。比如,1944年他翻译了
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的《经济统计与战后经济政策》一文,此文正是里昂惕夫日后得诺贝尔奖金的《投入——产出经济学》的一种缩写。解放后,除致力于教学外,他先后翻译了张伯伦的《
垄断竞争理论》、欧弗拉区的《列强对华财政控制》、
约翰·麦克库洛赫的《政治经济学原理》、
多马的《
经济增长理论》等四本书,与人合作翻译的有马歇尔的《
货币、信用与商业》和
威廉·鲍莫尔的《
福利经济及国家理论》等书。
解放后,他仍然保持着这种精神,年复一年地教学写作、翻译,永不知疲倦。粉碎四人帮以后,落实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他心情舒畅、干劲就更足了。除培养研究生外,他还带领青年教师翻译了海韦尔·琼斯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导论》,校对了青年教师的许多译稿。正当他打算带领青年人搞更多的翻译,作更多的经济理论研究工作时,不幸于1987年6月11日因病溘然长逝。(摘自1988年《
中国经济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