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鳍(拼音:dà qí yù,学名:Acheilognathus macropterus)是
鲤科鱊属的一种鱼类,别名猪耳鲏、五彩片、石光皮等。大鳍鱊分布较为广泛,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如
朝鲜、
日本、
俄罗斯以及中国等地,属于淡水小型底栖鱼类,喜栖息于静水、水流缓慢的河道支流或具有淤泥的浅水处及
氧气条件较好、水草丛生的地方,也出现于沟渠、溪流上游。
大鳍鱊体长约10厘米。体侧扁,短而高,呈卵圆形,背缘较腹缘隆起。头小,吻短钝。侧线完全,平直。
尾鳍叉形,末端尖。体银白色,背部暗绿色或灰黄色。大鳍鱊多在夜间活动,为杂食性鱼类,主要摄食丝状藻、
硅藻等
藻类和
苦草、
轮叶黑藻等湖泊
维管植物。每年4-6月为大鳍鱊的繁殖期,5月前后
雌性大鳍鱊开始产卵,性成熟的雌鱼怀卵量一般为400-1000粒。
大鳍鱊不仅可食用,而且其
鱼鳞病有发光的特征,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同时因大鳍鱊在发育过程中特殊的产卵方式,如在繁殖期要借助
背角无齿蚌使卵
受精卵的行为,使其具有较高研究价值。此外大鳍鱊在取食底栖动物的过程中,可能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所以在湖泊生态修复和管理中,需要关注和重视,以维持生态修复效果的长效与稳定。
形态特征
基本形态
体型
大鳍鱊是鱊亚科鱼类中个体较大的一种,体长约10厘米。体侧扁,短而高,呈卵圆形,背缘较腹缘隆起。
头部
头短小而尖,其长不及体高。眼侧上位,眼径大于吻长。鼻孔位近眼前缘较之吻端。吻短而钝。口亚下位,口的顶点水平线远在眼下缘之下,口裂浅,两口角间距和两口角间距中点至下领顶端距离几等长。口角须1对,突起状。
躯干
鳃孔上角稍低于眼上缘水平线。鳃盖膜至鳃盖骨前缘下方连于峡部。
下咽骨近弧形,齿侧扁,大多数齿侧有深凹纹,亦有光滑,咀嚼面狭,末端钩状。鳃耙较短,最长的鳃耙约有最长鳃丝的1/4。鳔2室,前短后长。消化管约为体长的3-4倍。侧线完全,或尾部倒数1-4鳞片无孔,平直,后入尾柄中央。背鳍位居体中央,或略近吻端较之
尾鳍。背鳍基底长于臀鳍基底,后者长于尾柄长。腹鳍位在背鳍之前,腹鳍基部和背鳍起点往往在同一垂直线上,或略重叠,腹膜黑褐色。臀鳍起点与背鳍基中点相对。背、臀鳍末根不分枝
鳍条粗壮,末端分节。肛门位于腹鳍基和臀鳍起点之间。
体侧中部到尾柄有一条黑色纵纹,背鳍上有3列小黑点。体背部黄灰色,两侧银白。幼鱼在背鳍前方有一大黑斑,
成鱼在鳃孔后方有一不明显的黑点,在第四、第五侧线鳞上有一大黑点。臀鳍最外缘为白边,白边里面衬1条黑色条纹,再往里有两串白点。
尾部
雌雄差异
繁殖期雄鱼婚姻色明显,沿尾柄有蓝宝色纵条。鳃盖后缘蓝绿色的斑块,外围浅红色。各鳍呈浅柠檬色并夹带浅红色。虹膜、尾基部均为红色。雄鱼吻端和泪骨上追星为乳白色,鳃盖后缘黑斑及背、臀鳍的黑纵条亦为明显。雌鱼具有灰色和较粗长的产卵管。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大鳍鱊分布较为广泛,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如
朝鲜、
日本、
俄罗斯以及中国等地。其中在中国,大鳍鱊广泛分布于
黑龙江省、
松花江、
嫩江、
乌苏里江、
辽河、
图们江、
鸭绿江、大清河、
黄河、
长江、
淮河、
钱塘江、
珠江以及
海南岛等水系。
栖息环境
大鳍鱊属于淡水小型底栖鱼类,喜栖息于静水、水流缓慢的河道支流或具有淤泥的浅水处及
氧气条件较好、水草丛生的地方,也出现于沟渠、溪流上游。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大鳍鱊为杂食性鱼类,主要摄食丝状藻、
硅藻等
藻类和
苦草、
轮叶黑藻等湖泊
维管植物,也少量摄食
枝角目和
双翅目美国白灯蛾等,大的个体甚至
捕食小型鱼类的幼鱼。
活动特点
大鳍鱊行动缓慢,游动距离短,其多在夜间活动,白天会躲在石头下或草丛中。一般情况下,大鳍鱊喜欢成群活动,还非常好斗。
生长繁殖
繁殖求偶
每年4-6月为大鳍鱊的繁殖期,在生殖季节雄鱼的吻端及眼眶上缘出现白色的“珠星”,体色鲜艳,用于吸引
雌性。
产卵孵化
大鳍鱊具有特殊的产卵方式,它们将卵产于河蚌内,借助河蚌使卵
受精卵。雌鱼具较长的灰色产卵管,怀卵量较大为400-1000粒。5月前后雌性大鳍鱊开始产卵,雌鱼通过河蚌的出水管将卵产在河蚌的鳃腔里,分批产卵,每批产4-5粒,在一个河蚌体内可产卵300粒左右,卵密集成堆,呈椭圆形,橘黄色,较小1.4毫米左右;随后雄鱼将精子通过河蚌的
入水管排入,随着水流进入河蚌鳃部使卵受精,受精卵在河蚌鳃腔内孵化。
生长发育
鱼卵阶段
受精后约5小时。鱼卵于蚌内发育,膜径1.5毫米;至卵黄吸收完毕,鳔
充气,幼鱼可以自由游泳时,才游出体外,继续其生命活动。
稚鱼阶段
臀鳍形成期:
受精卵后约16天。背鳍、臀鳍形成,全长8.7毫米,尾岔形,尾椎上翘,眼与嗅囊等大。
腹鳍芽出现期:受精后18天。腹芽出现,长10.2毫米。
大鳍鱊生长较慢,1、2、3龄鱼的体长分别为36-71毫米、79-94毫米和99-109毫米,一般3龄鱼体长80毫米左右达性成熟。
物种保护
大鳍鱊作为一种常见的淡水小型鱼类,分布范围较广泛,但数量小,相关研究较少。2010年,大鳍鱊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数据缺乏级(DD)物种。该物种很可能会受到
渔业和其分布区部分河流环境污染的影响。如大鳍鱊的繁殖依赖于河蚌宿主(例如背角无齿蚌和三角帆蚌等),而这些宿主往往更容易受到污染的影响。
栖息地普遍丧失和退化,特别是来自农业和森林砍伐的高
沉积物负荷,都影响了大鳍鱊宿主的生存,从而使大鳍鱊面临生存威胁。
主要价值
大鳍鱊可食用,但个体小,数量少。同时大鳍鱊因在发育过程中特殊的生长方式,而具有较高研究价值,主要被用于研究大鳍鱊与
背角无齿蚌的交互作用对水质、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的影响。此外大鳍鱊的鱼鳞有发光的特征,是有较高价值的
观赏鱼。
物种危害
生态危害
大鳍鱊是底栖杂食性鱼类,在取食底栖动物的过程中,可能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如中国学者马路生等通过受控实验研究了大鳍鱊对4种沉水植物的选择性摄食,分析大鳍鱊对这些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大鳍鱊对不同沉水植物的摄食活动可显著降低沉水植物的生物量,严重时可能会影响
湖泊生态系统结构的稳定性。除此之外,在中国安徽省
阜阳市的五里湖生态修复区,大鳍鱊等小型杂食性鱼类作为鱼类群落的优势鱼类,就主要通过扰动
沉积物、排泄、
捕食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沉水植物等途径,影响水质和生物群落结构。
防治方式
所以在湖泊生态修复和管理中,需要关注和重视大鳍鱊对水生态系统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当负面影响产生后,可以通过大鳍鱊与
背角无齿蚌的交互作用,利用河蚌的滤食作用缓解(抵消)大鳍鱊对水质造成的影响,以维持生态修复效果的长效与稳定运行。但严重时还是要结合物理(网等)或生物(放养肉食性鱼类)等方式将其控制在较低密度水平,以维持生态修复效果的长效与稳定运行。
近似物种
无须鱊与大鳍鱊在
稚鱼阶段颇为相似,口皆亚端位,听囊与眼等大,但大鳍鱊背鳍、臀鳍为三角形,无须鱊背鳍、臀鳍为旗形,两者形态非常相似,具体区别如下。